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问答 生肖问答
十二生肖七律诗句,全部_十二生肖七律完整新诗
tamoadmin 2024-07-11 人已围观
简介1.新诗常识2.关于春节的古诗3.长短句诗有哪些4.今人书房对联墨迹咬文嚼字(下)5.古诗的体裁有哪几种中国文学--诗歌之最中国最早反映狩猎生活的诗歌:《弹歌》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国最早的爱情诗:《关雎》中国最早的闺怨诗:《伯兮》中国最早的弃妇诗名篇:《氓》中国最早全面反映农夫艰辛劳作的农事诗:《七月》中国最早的民族史诗:《生民》中国最早反映士兵征战生活的诗歌名篇:《采薇》中国最早以赋命
1.新诗常识
2.关于春节的古诗
3.长短句诗有哪些
4.今人书房对联墨迹咬文嚼字(下)
5.古诗的体裁有哪几种
中国文学--诗歌之最
中国最早反映狩猎生活的诗歌:《弹歌》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最早的爱情诗:《关雎》
中国最早的闺怨诗:《伯兮》
中国最早的弃妇诗名篇:《氓》
中国最早全面反映农夫艰辛劳作的农事诗:《七月》
中国最早的民族史诗:《生民》
中国最早反映士兵征战生活的诗歌名篇:《采薇》
中国最早以赋命名的文学作品:《赋篇》
中国最早的弹词:《成相》
中国最早的长篇自传体抒情诗:《离骚》
中国最早的咏物述志诗:《橘颂》
中国最早祭祀为国捐躯将士的诗歌:《国殇》
中国最早探索宇宙奥秘的诗歌:《天问》
中国第一部富有地域特色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
中国最早表现怀才不遇的牢骚之赋:《吊屈原赋》
中国最早的形式完整的汉赋:《七发》
中国最著名的汉大赋代表作:《天子游猎赋》
中国最早的宫怨之作:《长门赋》
中国最早的咏物赋名篇:《洞箫赋》
中国最早涉及隐士生活的赋:《招隐士》
中国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咏史》
中国最早的七言诗:《四愁诗》
中国最早表现归田生活的抒情赋:《归田赋》
中国最早表现妇女挑战封建权贵*威的诗歌:《陌上桑》
中国最早直面表现贫民被迫奋起参加反抗斗争的诗歌:《东门行》
中国古代篇幅最长的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中国最早控诉不合理兵役制度的诗歌:《十五从军征》
中国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代表作:《古诗十九首》
中国最早的山水诗:《观沧海》
中国第一篇登临抒情赋:《登楼赋》
中国最著名的出师奏疏:《出师表》
中国最早最完整的文人七言诗:《燕歌行》二首
中国最早的文人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悲愤诗》
中国古代以构思成诗最快而著称的诗歌名篇:《七步诗》
中国最早表现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抒情长诗:《赠白马王彪》
中国古代最富浪漫色彩的抒情赋:《洛神赋》
中国最早表现修筑长城苦役的诗歌:《饮马长城窟行》
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咏怀组诗:《咏怀诗》八十二首
中国最早的悼亡组诗:《悼亡诗》三首
中国最早借咏史以咏怀的组诗:《咏史》八首
中国最早借游仙以咏怀的组诗:《游仙诗》十四首
中国最早表现田园生活的诗歌:《归园田居》五首
中国最早表现乌托邦理想的名作:《桃花源诗并记》
中国最早的边塞诗:《代出自蓟北门行》
中国最早感叹兴亡变化的吊古抒情赋:《芜城赋》
中国最早的咏月抒情赋:《月赋》
中国最早集中诉说人间离别之苦的辞赋名作:《别赋》
中国最早专选妇女题材的诗歌总集:《玉台新咏》
中国流传最早的长篇民间情歌:《西洲曲》
中国最早表现游牧生活的诗歌:《敕勒歌》
中国最早歌颂女性从军的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
中国最著名的被后世称为“亡国之音”的诗作:《玉树后庭花》
中国最早的带自传色彩的骈体赋:《哀江南赋》
中国最早的五律名作:《野望》
中国最早慨叹生不逢时的诗歌力作:《登幽州台歌》
中国最早的七律名作:《古意》
中国古代最富盛世色彩的闺怨诗:《春江花月夜》
中国最早反映商人妇爱情生活的诗歌:《长干行》
中国最具浪漫主义特色的七言古诗:《蜀道难》
中国最早反映纤夫生活的诗歌名作:《丁都护歌》
中国最早反映冶炼工生活的诗歌:《秋浦歌》之十四
中国最早悲悼国际友人的诗歌:《哭晁卿衡》
中国古代最杰出的两首拟古纪行诗:《咏怀》《北征》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秋兴七律组诗:《秋兴》八首
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中国最早表现慈母游子离别之情的诗歌:《游子吟》
中国最早表现登月理想情怀的诗作:《梦天》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表现帝妃爱情悲剧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中国最早正面反映农民起义的长诗:《秦妇吟》
中国最早的民间词总集:《云谣集杂曲子》
中国最早的文人词总集:《花间集》
中国最早的文人边塞词名作:《渔家傲·秋思》
中国最早反映都市繁华生活的词作:《望海潮·东南形胜》
中国最早表现羁旅行役的词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中国最早直接表现男子别情的词作:《雨霖铃·寒蝉凄切》
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怀古词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
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国最早表现农村生活情调的组词:《浣溪沙》五首
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国立意最高远豁达的爱情词:《鹊桥仙·纤云弄巧》
中国古代最富爱国激烈情怀的壮词:《满江红·怒发冲冠》
中国古代最伤时感人的重阳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中国古代最善于运用汉语双声叠韵的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
中国古代最富爱国情怀的遗嘱诗:《示儿》
中国古代最深切表现对爱情悲剧痛悔之情的词作:《钗头凤·红酥手》
中国古代最受推崇的两首咏梅词:《暗香》《疏影》
中国最早表现个人爱情经历的词作:《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
中国古代最鲜明表现舍生取义精神的誓言诗:《过零丁洋》
中国古代最集中表现浩然正气的诗作:《正气歌》
中国流传最广的近体诗选本:《千家诗》
中国最早的通代词总集:《草堂诗余》
中国最早的散曲总集:《阳春白雪》
中国最能表现艺术家个性特色的自传体套曲:《南吕·一枝花套·不伏老》
中国最早表现悲秋情怀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
中国艺术成就最高的套曲:《双调·夜行船套·秋思》
中国最辛辣嘲讽皇帝作派的套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中国最早的讽刺宦官的散曲:《朝天子·咏喇叭》
中国古代最完备的咏物诗选集:《佩文斋咏物诗选》
中国流传最广的诗歌选本:《唐诗三百首》
中国规模最大的断代诗歌总集:《全唐诗》
中国收录数量最多的古谣谚总集:《古谣谚》
中国最早反映人民抗击外国军事侵略的诗歌杰作:《三元里》
中国最早抒写现代化事物表现离别之情的组诗杰作:《今别离》四首
中国最早的“回文诗”名作:《璇玑图诗》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回文诗总集:《回文类聚》
中国最早的“打油诗”:《雪》
中国最早的“数字诗”:《数名诗》
中国最早的“生肖诗”:《十二属诗》
中国最早的“宝塔诗”:《一三五七九言诗》
中国最早的“藏头诗”:《游紫霄宫》
中国现代最早发表的白话诗:《白话诗八首》
中国现代第一部多人新诗合集:《新诗集(第一编)》
中国现代第一部个人新诗集:《尝试集》
中国现代第一部分类新诗选集:《分类白话诗选》
中国最早表现人格独立精神的白话抒情诗:《月夜》
中国最早表现民生疾苦的白话诗:《相隔一层纸》
中国最早表现个人情怀的白话诗集:《冬夜》《草儿》
中国现代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新诗集:《女神》
中国最早呼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新诗:《凤凰涅槃》
中国现代第一部爱情诗集:《蕙的风》
中国现代最早的哲理长诗:《小河》
中国现代最早运用传统诗歌技巧进行创作的长篇抒情诗:《毁灭》
中国现代出版最早影响最广的小诗诗集:《繁星》《春水》
中国现代最早引起新旧道德观之争的小诗:《伊底眼》
中国现代最早的叙事长诗集:《昨日之歌》
中国现代最早的新诗年度选集:《新诗年选(1919)》
中国最早的无韵诗:《卖萝卜人》
中国最早的不分行新诗:《三弦》
中国最早歌颂无产阶级革命的诗歌:《红色的新年》
中国现代最早歌颂农民运动烈士的新诗:《成虎不死》
中国最早歌颂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新梦》
中国现代最早的象征派诗集:《微雨》
中国现代最具艺术感染力的离别抒情诗:《再别康桥》
中国现代最强烈表现复杂的爱国情怀的诗集:《红烛》《死水》
中国现代最注重汲取古典诗词艺术养料的新诗集:《草莽集》
中国现代揭露国民性弱点最深刻的讽刺长诗:《猫诰》
中国首开无产阶级诗歌运动先声的新诗集:《恢复》
中国现代首开诗歌音韵美风气的抒情诗:《雨巷》
中国现代派诗歌早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作:《我底记忆》
中国乡土派诗歌早期最具代表性的诗集:《烙印》
中国现代最早表现反帝反宗教侵略思想的诗歌力作:《罪恶的黑手》
中国现代最具决裂精神和艺术感染力的无产阶级诗歌:《血字》《别了,哥哥》
中国现代最深情讴歌农村劳动妇女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中国现代最富艺术感染力的表现爱国情怀的诗篇:《我爱这土地》
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影响最广的抗战诗篇:《给战斗者》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具象征意义和影响力的长篇叙事诗:《射虎者及其家族》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著名的写于日军监狱的爱国诗篇:《我用残损的手掌》
中国现代最具个性特色的十四行诗集:《十四行集》
中国现代第一部讽刺诗集:《冷热集》
中国现代影响最广的政治讽刺诗集:《马凡陀的山歌》
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表现农民翻身解放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
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表现妇女解放的长篇叙事诗:《漳河水》
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三人诗合集:《汉园集》
中国现代影响最大的新诗选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
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现代派个人诗集:《望舒草》
中国现代最具含蓄晦涩风格的诗集:《鱼目集》
中国现代最善于融合中国传统诗词与西方现代诗歌特色的抒情诗集:《预言》
中国抗日救亡运动中最富艺术性的诗集:《北方》
中国现代最特殊的在监狱中秘密写成的诗集:《真实之歌》
新诗常识
浅说七律和七绝的区别(附格律标准要求) 七律、七绝同属于近体诗。近体诗分绝句、律诗和排律三种。不仅规定句数、字数和韵脚的位置,还规定每一句的平仄,对于律诗来说,还规定了对仗。此外,用韵还规定了必须按照官韵来押。诗中之字。除一句之内可以重复外,一般在各句间不能再度出现。 所谓绝句,即由四句组成的诗,按照每句字数分,主要有五言、七言绝句两种。六言绝句也有,但极为罕见。所谓律诗,从句数来看是八句,也分五言和七言律诗两种。而其中三、四句和五、六句是必须对仗的。 这就是绝句和律诗的基本区别。七绝,四句,二十八字。七律,八句,五十六字。 七绝七言绝句的省称。指七言律绝。四句二韵或三韵。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平起入平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首句仄起入平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韵七绝二式表]
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七律七言律诗的省称。八句四韵或五韵。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平起入平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首句仄起入平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仄韵二式表:]
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关于春节的古诗
1. 有关新诗体的常识
一.新格律诗 新格律诗的起源: 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共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
新格律诗派因此逐步形成,由于新格律诗派源自于新月社,所以也称为新月派。 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团结了一大批后期"新格律诗派"的新诗人。
1931年11月徐志摩飞机失事遇难,不久《新月》杂志停刊,新月社解散。 新格律诗派是中国新诗史上活动时间长并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诗派。
新格律诗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其鲜明的艺术纲领和系统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新格律诗派诗人中,徐志摩是最有代表性的杰出诗人。
二.近体诗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
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三.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这就是体裁):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的诗体可分为乐府、杂言、四言、五言、七言等。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⑤新诗(或称白话诗)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诗歌分类表 ┌ 古体诗 ┌ 古诗 ┤ (古诗) ┌ 绝诗(四句) │ (旧诗) └ 近体诗 ┤ ┌ 律诗(八句) 诗歌 ┤ (古典诗) └ 律诗 ┤ │ └ 排律(十句以上) └ 新诗 (现代诗) 诗歌种类比较表 古体诗 近体诗(绝诗) 近体诗(律诗) 新诗 流行年代 上古至南北朝 唐至清 现代(1919-) 押韵 无要求,但已有偶句末字押韵的倾向。 偶句末字押平声韵,韵母相同,韵脚用字不可重复。
单数句不可押韵,首句除外。 无要求 对偶 无要求 没要求 除首尾两联外,均须对偶。
无要求 平仄 无要求 有平起谱,仄起谱。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无要求 采用语文 文言文 语体文(白话文) 语法单位 以句为单位,每句以字为单位。 以行为单位,每行以词为单位。
段落 通常不分段 可分节,可不分节。 每首句数 无要求 见上面的「分类表」 无要求 每句字数 杂言,但渐有五言的倾向。
五言及七言 无要求 标点符号 清末以前,尚未有一套完整的标点符号系统。 无要求(但著重标点的正确使用) 例子 《燕诗》《木兰辞》 《静夜思》 《山居秋暝》、《长恨歌》、《琵琶行》 见每张新诗讲义。
2. 现代诗歌基本知识有那些
何谓诗歌?特点有哪些?
简要定义「诗歌」:诗歌是摘要地反映生活精华的文学样式。它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概括性、凝炼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和节奏等特点。
在创作诗歌中,要热爱、熟悉生活,培养对日常生活细节、生活现象的敏锐感受;并借用「形象语言」表现感情、思想,在各种「形式」中表现各种篇章结构、修辞手法,达成“温柔敦厚”、“喻蕴深远”的美学韵文艺术。--------参考
诗歌主要内涵: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概括性、凝炼的语言。
强烈的抒情性:诗歌里有浓浓的情感总能让人喜欢,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西楼不多谈。想说的是,有些主张理性书写的诗人喜欢抽离情感的部分,突显「理性思考」,不少人以为这不合于抒情性。其实情感同样有小我与大我之分,诗词里如果蕴含了「大我之思」、「小我之爱」,无论字句是多幺冰冷坚硬,诗的背后同样指涉着浓浓的个人、亲情、民族、家国等等情感,所以「强烈的抒情性」不减。
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文字艺术的翅膀,文字如果不靠想象力只是白纸黑字没有任何意义。而诗歌的想象力运用尤其重要,想象力是可以训练的,一个字句写出来,我们可以像小孩子一样漫无边际的发挥最大的想象,而其中很可能有一种你想到的东西,正好符合作者想说的事物。而诗歌的想象力运用,多数在于定向的想象,也就是口语所说的朝著作者可能指涉的方向去想象。
西楼顺便提出哪些想象力可以让我们来运用或思考:
虚构的:特别去营造出来的,定向(最常用)
幻想:特别去营造出来的,不着边际(常用)
催眠状态的想象:虚幻不存在的状态(说多了就变成吹牛!)
回忆的想象:回忆过去并且加入自己的希望。
作梦:梦中的状态,时间空间都可以作不同拼贴重迭。
影像暂留(或说成残留影像):物理现象;如一种挥之不去印象、感觉。
高度的概括性:诗歌对现实社会生活纪录成高浓缩的语句,诗歌可以省去很多细节的描述,所以那些省去的部分必须要靠形象事物的语句与想象力来连接完成。所以,概括性绝对必要。李华基教授举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说明,其中的概括性就很明显了。
朱门,概括着权贵、富豪、高层、强权、奸商、暴力-----等等-------
酒肉臭,概括着奢侈、浪费、糜烂、可恶、贪婪、扰民、欺压----等等--------
路,概括着前途、道路、乡野、农村、贫穷、低阶层----等等-------
冻死骨,概括着现实痛苦现象、不合理、无奈、不得以、凄凉----等等-------
凝炼的语言:提出三项方法精炼、形象语句、善用名词动词。(当然还有很多方法,自行体会吧!)
精炼,简单的说,精炼就是用最少最简短的语句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形象语句就是善用人们感官知觉(眼、耳、口、鼻、心、触觉、感觉---等)可以直接体会的文字,而不是抽象的字眼或叙述语句。
善用名词、动词;减少使用形容词(尤其非常抽象的形容词,)
我们要求评论员常挂在嘴边,因为有太多的诗友们诗句相当不精炼(有人写作精练)。诗的语句与一般叙述句,不同的最大分别就是精炼、形象,而精炼必须靠经验与用心才能做好。在此西楼指的凝炼就是精炼语句与善用形象语句的意思。
整理编辑:独上西楼
3. 诗歌知识内容有哪些
诗歌知识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四)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五)现代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六)简介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诗经》→ 《楚辞》→乐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现代诗
长短句诗有哪些
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今人书房对联墨迹咬文嚼字(下)
1. 有没有长短句的诗词
陆游
一落索
识破浮生虚妄,从人讥谤。此身恰似弄潮儿,曾过了、千重浪。
且喜归来无恙,一壶春酿。雨蓑烟笠傍渔矶,应不是、封侯相
一丛花
尊前凝伫漫魂迷,犹恨负幽期。从来不惯伤春泪,为伊后、滴满罗衣。那堪更是,吹箫池馆,青子绿阴时。
回廊帘影昼参差,偏共睡相宜。朝云梦断知何处,倩双燕、说与相思。从今判了,十分憔悴,图要个人知。
上西楼(一名相见欢)
江头绿暗红稀,燕交飞。忽到当年行处、恨依依。
洒清泪,叹人事,与心违。满酌玉壶花露、送春归
大圣乐
电转雷惊,自叹浮生,四十二年。试思量往事,虚无似梦,悲欢万状,合散如烟。苦海无边,爱河无底,流浪看成百漏船。何人解,问无常火里,铁打身坚。
须臾便是华颠。好收拾形体归自然。又何须著意,求田问舍,生须宦达,死要名传。寿夭穷通,是非荣辱,此事由来都在天。从今去,任东西南北,作个飞仙。
木兰花慢
阅邯郸梦境,叹绿鬓、早霜侵。奈华岳烧丹,青溪看鹤,尚负初心。年来向浊世里,悟真诠秘诀绝幽深。养就金芝九畹,种成琪树千林。
星坛夜学步虚吟。露冷透瑶簪。对翠凤披云,青鸾溯月,宫阙萧森。琅函一封奏罢,自钧天帝所有知音。却过蓬壶啸傲,世间岁月駸駸。
好事近
羇雁未成归,肠断宝筝零落。那更冻醪无力,似故人情薄。
瘴云蛮雨暗孤城,身在楚山角。烦问剑南消息,怕还成疏索。
如梦令
独倚博山峰小,翠雾满身飞绕。只恐学行云,去作阳台春晓。春晓,春晓,满院绿杨芳草。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2. 请高人写长短句诗琉璃色的天空 沾染了几抹淡淡的云烟 远处的山川若隐若现 恰似你似笑非笑的脸 书桌上的残笺 停留在无忧的童年 寄给你的从前 每一页都写满了思念 青黑色的天空 印刻着忆忆的思绪 窗外的青柳轻摇着身躯 描画着满天飞絮 偶尔寂寞的开始下雨 依如孤单的我 在梦里自言自语 寒雨敲击着窗子 我突然停止了呼吸 生怕它打破窗上的残菊 不知要过多久 所有的伤痛才会全愈 水墨清寒里的一段记忆 是谁忘记了那一次说好的生死相依 我以为我可以永远忘。
3. 长短句的新诗具有什么特点“新诗”首先应是诗歌,相对古典诗词而言,它不受严格的格律、格式的束缚,更为自由,用语白话化。
所以,新诗又有自由诗,白话诗的别称。自由和白话化,是新诗的“新”字的全部含义。
是新诗与古典诗词的分野所在。凡是用当下日常用语,包括还活在当下的某些文言词语写作的,突破了古典诗词格律、格式束缚的诗歌,都属于新诗的范畴。
它包括每句字数整齐,每段句数整齐的诗歌。也包括每句字数不一,每段句数不一的诗歌。
因既然是自由诗,就不能一面提倡自由,一面又规定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弄得新诗的形式比古典诗词还单调。
特别要指出的是,不押韵,不打标点,分行断句不遵守现代汉语规范要求,这不是新诗的特点。而是非诗的特征。
4. 词牌诗有哪些词牌名及其由来 1: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2: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3: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
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 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丑奴儿 词牌名。
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7:捣练子 词牌名。
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8: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
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 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15: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
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
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 而貌 ,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16: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
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
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17: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18:卖花声 词牌名。
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
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
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19:满庭芳 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20: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
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21: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22: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23: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24:青玉案 词牌名。
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25: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26:鹊桥仙 词牌名。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
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27:如梦令 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
28:阮郎归 词牌名。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 29:瑞鹤仙 词牌名。
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 30:少年游 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
31:霜天晓角 词牌名。又名《月当窗》、《踏月》。
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 32:水调歌头 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
“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 33:水龙吟 又名《龙吟曲》。
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34:苏幕遮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
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 35:望江南 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本名为《谢秋娘》,是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
后进入教坊。 36:惜分飞 又名《惜双双》、《惜芳菲》。
《词谱》中以毛滂为正曲。故此词牌可能是毛滂自创。
37:惜奴娇 《高丽史乐志》载。
5. 古体诗有哪些诗古体诗有五绝,七绝
五律,七律
古体诗
与近体诗绝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构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在,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曾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显而易见,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搜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发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当前,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当前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发生能够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少量地呈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普通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气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方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张籍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咏男夷、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开展进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前期呈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构成完好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局部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无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明来避律。
古体诗是与“近体”绝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构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这是按照古诗的作法写的,方式比拟自在,不受格律的约束。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普通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划一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普通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气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路途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咏男夷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考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古体诗在开展进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前期有一局部诗作开端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构成完好的格律,是古体到近体间的过渡方式,或称“新体诗”。
唐代一局部古诗有律化倾向,如王勃《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韵的两首七言绝句。唐代律诗格律定型之后,诗人们的古体作品中更常溶入近体句式。如王维、李颀、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颇有律句、律联。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诗作者则无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明,李白、杜甫、韩愈等均有所发明。后来明、清学者盲目留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景象。清代王士□更以为古诗有平仄,于是赵执信、翁方纲等人专门研讨古诗腔调。他们的研讨,关于诗歌创作时盲目区别古体、近体声律不无奉献,但由于无视古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无奉献,但由于无视古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因而颇有牵强,以致被讥为“不见以为秘诀,见之则无用
6. 古体诗有哪些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
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路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
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如王勃《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韵的两首七言绝句。唐代律诗格律定型之后,诗人们的古体作品中更常溶入近体句式。如王维、李颀、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颇有律句、律联。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诗作者则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韩愈等均有所创造。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清代王士□更认为古诗有平仄,于是赵执信、翁方纲等人专门研究古诗声调。他们的研究,对于诗歌创作时自觉区别古体、近体声律不无贡献,但由于忽视古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因此颇有牵强,以至被讥为“不见以为秘诀,见之则无用
古诗的体裁有哪几种
近年上网浏览当代书法家书房联墨迹,时见其文辞似有可商榷之处。今选取十余副乱弹于此,或有春秋责备贤者之意焉。
(以下书法作品均来源于网络)
第二类:语义似有不通 (接上篇)
图九:
联语释文:
坐观云山高读书,闲评花木赋新诗。
该联中,下联的“闲评花木赋新诗”可以理解为——闲来无事,评花说木,新诗就这样信手拈来了。但上联“坐观云山高读书”则颇为费解——是坐在高处观云观山,阅读天地这一篇大书呢?还是坐在可以观云观山的高处,这样读书才能读出高远的境界?
另外,这里上下联结尾的“书”与“诗”,两个字都是平声,也很不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而且,“高读书”和“赋新诗”也对不上。
此联不妨这样改一下:
坐看云山参大道,闲评花木赋新诗。
上联心游万里,下联活在当下。此联还有很大的创作空间,且抛砖于此,以俟同好。
图十:
联语释文:
仰见河汉上明月,独立嵩华闻天风。
此联似为萧退庵(1876-1958)先生集《汉礼器碑》所作联句(见下图)。
但细读起来,却发现上联好像有点讲不通。
下联“独立嵩华闻天风”,意思大致是——独自一人站在嵩山、华山之巅,可以听见浩荡涌流的天风。作者想以此表达其追求的高远人生境界,与天地精神独往来。这里的“天风”,肯定要比嵩山、华山要高。
上联“仰见河汉上明月”,意思好像是——抬头仰望,但见繁星密布的银河扶摇升腾,直逼高高在上的明月。
大家看,上联明显是在说“明月”比“河汉”还要高,这不符合现代科学常识。大家都知道,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距地球不过38万公里。而银河系中的星星,动辄离地球都是光年级别的(1光年≈9.46万亿公里)。
同时大家也都明白,月亮要很明亮的话,星星必然是很稀疏的,所谓“月明星稀”是也,皓皓明月和繁星河汉是不会共存的。因此这个上联更讲不通了。
此联不妨这样改一下:
欲窥河汉上明月,独立嵩华闻天风。
拿月亮做个跳板,登月之后,再进一步窥探银河的奥妙。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就是为探索更遥远星体的前期演练。
第三类:字词似有欠妥
图十一:
联语释文:
锦绣春明花富贵,琅玕昼静竹平安。
上联“锦绣春明花富贵”,意思是——春来百花盛开、满地锦绣,一派富贵气象;
下联“琅玕昼静竹平安”,“琅玕”指的就是竹子,而后又说到“竹平安”,显得有点重复啰嗦。
有人可能会说了,上联的“锦绣”不是也是在说“花”吗?怎么上联可以,下联就不可以了呢?
大家看,上联是用“锦绣”来形容“花”的,这个可以;但下联的“琅玕”本就是“竹”的别称,不是来形容“竹”的,所以才说它重复啰嗦。
据说此联出自下面一首古人七律:
青楼风月故相干,慷慨樽前舞地宽。
锦绣春明花富贵,琅玕昼静竹平安。
杉关旗鼓元戎胜,闽海舟车去客欢。
旧日交亲应有问,一蓑烟雨楚江寒。
但说实话,“琅玕昼静竹平安”这一句写得真不怎么样,和“明月千里共婵娟”、“一个孤僧独自归”差不多。
图十二:
联语释文: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
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这里上联的“高梧”,和下联的“矮屋”,处于上下联相同位置,“梧”与“屋”读音极其相似,破坏了对联的音韵美。
对联的写作规律有好多条,其中关于平仄、有很基础的一条是这样的——上下联联句之间,其相同节奏点要平仄相对;而上下联联句之内,其相邻节奏点须平仄递换。所谓“节奏点”,简单讲就是联语中一个完整词的最后一个字。
现将上图联句处于节奏点上字(粗体)的平仄标示如下:
百 尺 (仄)高 梧 (平)撑得 起 (仄)一 轮 (平)月 色 (仄)
数 椽 (平)矮 屋 (古仄今平)锁不 住 (仄)五 夜 (仄)书 声 (平)
根据上面的平仄要求,我们可知“梧”与“屋”、“起”与“住”的平仄应该有不足。
同时,说“一轮明月”可以,但说“一轮月色”就不合适了。
此联不妨这样改一下:
百 尺 (仄)高 梧 (平)撑得 起 (仄)满 天 (平)月 色 (仄)
数 椽 (平)寒 舍 (仄)锁不 来 (平)五 夜 (仄)书 声 (平)
图十三:
联语释文:
桐下古琴招月听, 松阴奇石有云扶。
这里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听”,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扶”,均为平声,也不符合对联的平仄要求。
大家都知道,过春节贴对联时,一般人区分上下联的依据、就是看最后一个字的平仄。
除了平仄,这一联的上下联关系也值得商榷。通常情况下,如果一联说物、一联说人的话,其次序往往是上联说物,下联说人。因为上联说物,往往有起兴的意味,就好像信天游中的“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比如下面几幅:
鸟总知春烂漫,山为助笔精神。
鸟语新晴花放日,客谈旧事酒酣时。
青天白日春常好,花劝莺酬酒自销。
春水方生花明镜里,吾庐可爱酒满床头。
此联不妨这样改一下:
松阴奇石有云护,桐下古琴招月听 。
图十四:
联语释文:
茶饭粥菜古佛, 书签画轴神仙。
本联好像参照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的名句,用几个名词来营造一种淡然高古的意境。
从文辞上看,本联似乎想说——生活虽然清苦孤寂,但有好书好画相伴,我仍能怡然自乐。只是遣词造句好像笔力不足、未能很好地表达出这个感觉。“茶饭粥菜”,略显得啰嗦重复;“书签画轴”,也不免繁杂凌乱。
此联不妨这样改一改:
粗茶淡饭一尊古佛, 名画奇书半个神仙。
如果再超脱一点,还可以改成这样:
粗茶淡饭人间佛, 名画奇书地上仙。
图十五:
联语释文:
古怀契自向若水,清品峻于陈后山。
下联中的“陈后山”,指的是北宋名人陈师道(1053-1102,号后山居士)。陈先生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安贫乐道,确不愧“清品”之誉。下面这一首广为传颂的绝句,便是先生的手笔: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而上联的“向若水”,在网上搜了好多,只发现了下面这点信息:
按曾宏父《石刻铺叙》,《群玉堂帖》十卷,韩侂胄自镌其家藏墨迹,名阅古堂。开禧末韩氏籍没,石入秘省。嘉定改元,乃易今名。孙退谷谓此帖摹刻既精,纸墨亦妙。盖韩之客 向若水 精于鉴别,帖实出其手橅也。
?——清人吴云《安思远藏<群玉堂帖>善本》题跋
南宋韩侂胄以家藏墨迹令门客 向若水 编次摹勒上石,名为《阅古堂帖》。嘉定三年(1210年),改名为《群玉堂刻石》,亦称《群玉堂帖》。
——上海辞书出版社《怀素大草千字文》前言
上面两段文字中的“ 向若水 ”,是南宋权臣韩侂胄的门客。如果上联指的就是这位门客 向若水 ,愚以为其很难当得起这里“古怀”的美誉,而且也无法和下联的“陈后山”相提并论。
有人可能会说了,古诗云“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这个“侯嬴”不也是信陵君的一个门客吗?是,没错,侯嬴是个门客,但他有智慧、重诺言,最重要的是他的闪光点被司马迁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他的“丹心”交了好运、“照汗青”了。
当然,作者也可能指的是别的“向若水”,只是这个人已经被历史大潮淹没,不为后人所知罢了。
所以,建议书法家如果要写此类景仰先贤的对联,尽量写一些在历史上有影响、而且最好是大家都熟悉的人。比如下面几幅:
曾子 身修唯自省,
阳明 心学在良知(熊希龄)
朱轮易遂 终军 志,
翠岭常怀 谢傅 心(白 蕉)
贾岛 醉来非假倒,
刘伶 饮尽不留零(佚 名)
大胆创新 孙行者 ,
小心求证 祖冲之 (自 撰)
明代有位大学者叫湛若水,精研儒家经典、门人弟子遍天下,在当时几乎与王阳明齐名。说“古怀契自 湛若水 ”,应该很合适——因为此人既当得起“古怀”二字,又可以和陈后山相提并论。
因此,此联不妨这样改一下:
古怀契自湛若水,清品峻于陈后山。
不过这样一改,问题又来了。因为这一联系《兰亭序》文字集联。向若水、陈后山,这些个字《兰亭序》中都有。要改成“湛若水”,就不是《兰亭序》文字集联了,因为《兰亭序》中没有这个“湛”字。
“向若水”改成什么,既能和“陈后山”对得上,又都出于《兰亭序》的文字,还真有点不容易。这个问题暂且留在这里,等待高手吧。
好了,这一次“咬文嚼字”就写到这里。由于个人见识学养有限,以上所言必有不当或疏漏之处,还望朋友们不吝赐教。
上一篇:
今人书房联墨迹咬文嚼字(上)
问题一:中国古诗有哪几种体裁 首先,古代诗歌分成两部分古体诗(古风、古诗) 格律诗(五七律、绝,排律,又称新诗)古风以时代划分,先秦古诗(《诗经》),骚体诗(《离骚》),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五七言诗(《古诗十九首》)等等……后人以古风体写的古诗(《将进酒》),古体律绝(除了不要求格律且韵宽外,基本和律绝一样)新诗以字数和格律划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另外,再往细划分得话,绝句和律诗还分成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还有偷春、蜂腰和拗体。剩下就是,词,按照词牌的格律写。曲,按照曲牌的格律写。最后是现代诗~格律诗的学问很深,想学得话,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平仄,入声字。知道平仄之后,去学习格律的变化规则,然后就可以尝试了。在内容上,要注意对仗,合掌(一联中,两句写的是同一个内容),三连平,孤平,孤仄。给你一个介绍这个知识的网站: honglm/...d=3480第一部分是配文诗韵,第二部分是平仄,对仗 honglm/...319908这是一步一步教你写东西的~我一个朋友找的~很不错!最后,学写律诗的时候,要注意:中间两联,四句,两两对仗。很高兴有人喜欢写这些东西,我本人学些这些都是从网上学的,没看什么书。你喜欢得话,去新华书店,找找,有这些基本的东西的书,很常见。买一本细细看来,就知道了。祝贺你走进飘着墨香的,古代诗词的海洋。15335739,这是我的qq,真的喜欢的话,可以找我探讨,我们互相学习。
问题二:古诗的体裁有多少种?分别是什么? 最佳答案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③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②律诗?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③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⑤题目?词牌
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阙”(或“下片”)(“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⑥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有“天净沙”一曲。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⑦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
问题三:中国文学有哪几种体裁... 中国古代文学史体裁分类归纳大纲(转) 1、诗歌
关于诗经:结构,分类及标准,流传时间及作者,诗的起源,孔子删诗说,六义说,变风变雅,四始说,汉诗四家
国风:大致内容分类,代表性诗章,艺术特色
雅颂:大致内容分类,周民族史诗的篇章,大致内容
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代文学的影响:内容,形式
楚辞:新诗体,社会文化渊源,代表作家及篇章
离骚:时代背景,情志内容,艺术特点
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的艺术特色
屈原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
宋玉的九辫:艺术独创性, 悲秋母题
乐府:源流,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思想内容,时代精神,艺术特色,名篇分析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古诗十九首: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名篇分析,后世批评
文人诗与民间乐府诗的承继关系和异同
概述建安风骨:时代北京,代表作家,基本特征,后世影响
曹植艺术成就:继承与开拓,艺术特色,后世批评
嵇志清俊,阮旨遥深,左思风力
陶渊明:诗风特色,名篇分析,后世影响
谢灵运:艺术风格及其得失
:艺术风格及成就
永明体:代表作家,艺术上的得失
宫体:代表作家及其得失
庾信人生两阶段诗风转变及其文学史地位
南北朝乐府民歌产生的社会背景:南北之异,艺术特色,对唐诗的影响
分析西洲曲和木兰辞
唐诗繁荣的时代背景,兴盛原因
初唐四杰的诗风,贡献,后世评价
沈宋与律诗的确立
山水田园诗派之王孟: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异同,名篇分析
盛唐边塞诗派之高岑: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异同,名篇分析
概述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李白和杜甫: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文学史地位,后世评价
李杜之争:褒贬,得失,学李和学杜
新乐府运动:代表作家,文学主张,创作实践,历史意义
白居易艺术成就
概述大历十才子及其创作得失
刘禹锡与柳宗元
韩孟中唐奇险诗派作品形式,风格特色
郊寒岛瘦,诗鬼
小李杜:西昆体的得失及其后世影响
欧阳修和王安石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文学主张,创作实践,文学史意义
苏轼的诗
南宋四大家,永嘉四灵,江湖诗人
陆游: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时代意义,后世影响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明代诗:台阁三杨,茶陵派,前后七子,李贽,公安派,竟陵派
清代诗:江左三大家,南施北宋,神韵论,格调说,肌理说,性灵说,宗唐宗宋,黄遵宪新体诗,诗界革命
2、赋
赋作为文体的源流演变情况
主要赋家及其作品: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骈赋与骈文概况
3、词
概述词体的别名,结构,体式,历史嬗变等基本知识
花间词与李煜:代表作品,名篇分析,文学史地位
概述敦煌曲子词
柳永的意义:慢词
周邦彦的意义:以赋为词
苏轼的词:以诗为词
李清照:女性词家,词别是一家
姜夔于与吴文英
辛弃疾的意义:以文为词
对比分析:柳与周,苏辛,姜吴,秦观与李清照,婉约与豪放
清词:清初三大家,阳羡派,浙西派,常州派
4、曲
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结构,体制,形式,体裁,概念名词分析
元代散曲作家:关马,酸甜乐府,张可久,张养浩
明清散曲:成就不高,可以略
5、散文
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典籍,简单分类,主要内容,艺术特色
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思想内容,风格,艺术特色
诸子散文: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司马迁与史记:作家简介,写作背景,结构分类,纪传体,互见法
史记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
汉书的成就及其影响
骈文的特点与形成,篇目
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主要文学主张,创作实践,文学史意义
晚唐小品文:作家,时代背景,主要内容
宋代诗文运动:领袖,文学主张,文学史意义
苏轼的文:兼及文学主......>>
问题四:古诗按内容可以分为哪几种 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2)咏物言志诗文,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文,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怀古咏史诗文,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边塞征战诗文,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划分标准不同,分类也不一样: 按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种:
送别诗、边塞诗、闺怨诗、田园山水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刺诗、记行诗、咏史诗、咏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