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性格 生肖性格

虔诚皈依是什么意思_虔诚皈依志深修猜生肖

tamoadmin 2024-06-07 人已围观

简介1.皈依是什么意思2.我国四大名著是什么?3.觉印法师:原本前途无量,为何放弃公安厅的铁饭碗,选择皈依佛门?4.什么是佛教的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5.佛教中的皈依三宝指什么?6.‘皈依佛门’是什么意思?佛教皈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教皈依三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皈依是佛法的根本,是重中之重,是每个学佛者必须高度重视的。1.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便是皈

1.皈依是什么意思

2.我国四大名著是什么?

3.觉印法师:原本前途无量,为何放弃公安厅的铁饭碗,选择皈依佛门?

4.什么是佛教的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5.佛教中的皈依三宝指什么?

6.‘皈依佛门’是什么意思?

虔诚皈依是什么意思_虔诚皈依志深修猜生肖

佛教皈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教皈依三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

皈依是佛法的根本,是重中之重,是每个学佛者必须高度重视的。

1.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

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便是皈依。正如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那样,通过相应仪式获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履行的入门手续,也是远离三恶道苦,迈向菩提之道的开端。

学佛首先应皈依三宝,而且是真切、投入、全身心的皈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存在患得患失的反覆。

唯有这样的皈依,才能使我们真正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线上。否则的话,终究还是在场外徘徊。即使领到一张属于自己的皈依证,也只是拥有了入场的通行证。还需自己走过这段距离,正是靠我们对三宝的信心来跨越。

2.完成皈依是学佛的目标

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等待三宝庇护,等待三宝为我们安排一切,而是为了使自己最终成为三宝。或许在家居士们会担心:那是否意味着我们都要出家。并非如此。我们所要成就的,并不局限于形象上的三宝,而是三宝具备的内在品质,这才是修行的关键所在。

扩展资料:

佛宝,指彻悟诸法实相,而能教导他人的教主,泛指一切诸佛。平日所见的佛象,因象征佛宝住持于世,而应受行者敬仰。但不可以为佛像就是佛宝。

法宝,指诸佛为教导众生,使其脱离苦海而宣说的教法。平日所见的经书,因象征法宝住持于世,而应受行者敬仰。但不可以为经书就是法宝。

僧宝,指修学佛法的清净和合的教团。出家僧人代表僧宝,应受行者尊重。但不可以为个别僧人就是僧宝。

概括地说,三宝的含义为:佛为觉,觉而不迷。法为正,正而不邪。僧为净,净而不染。皈依三宝的含义是:发心翻旧日恶,依止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的佛教正法而得解脱,具足三宝功德,为利众生而究竟成佛。

参考资料:

皈依三宝-百度百科

皈依是什么意思

王祖贤在21岁的时候,搭档张国荣主演了《倩女幽魂》,拿下了第7届“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也成为了无法超越的经典。当年为了演好聂小倩,王祖贤报考了舞蹈课,找到了柔情似水的感觉。倩女幽魂的上线,获得了人们的认可,王祖贤获得了香港的影后。

传闻王祖贤想追求刘德华

刘德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心里最理想的爱人,应该是林青霞,钟楚红,王祖贤,关之琳的合体。王祖贤也曾经说过,刘德华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可惜,刘德华在当时已经有了“传闻中的女友”。王祖贤也直言:“刘德华是唯一想追,但没有追上的男人。”在王祖贤的身边,总是缠绕着各种新闻。

王祖贤情路坎坷

和齐秦多年的感情,因为双方事业牵扯,聚少离多,使得双方渐行渐远。王祖贤遇见林建岳,意图通过林建岳嫁入豪门,但是受到林建岳的家族反对,最后也没有成功结婚。连续错失佳偶的王祖贤逐渐对香港和台湾的生活厌倦,选择远走加拿大,彻底淡出港台影视圈,回归自己的生活。

林建岳与王祖贤

王祖贤2000年与齐秦分手后,从台湾转向香港发展,偶遇香港富商林建岳,林建岳在香港号称六百亿身家,当时并且己娶妻生子,其妻子谢玲玲还是香港选美冠军,但林建岳遇见王祖贤后,见色起意,要与王祖贤结婚,与谢玲玲离婚,林建岳凭着自己在香港雄厚的家底,在个人感情生活上为所欲为,其被香港圈内称为”情感杀手”。

为了王祖贤的美貌而抛弃自己的结发妻子谢玲玲,首先引起了林建岳母亲余宝珠的强烈反对,并且在一次酒会上林建岳母亲在众人面前公开喝斥她,侮辱她,这让王祖贤颜面扫地,后来王祖贤在花花公子林建岳的甜言秘语的攻势下,林建岳承诺单独花2000万港币为王祖贤购置一套豪宅,林建岳后来与发妻谢玲玲离婚,王祖贤最终委身于他,开始了与林建岳的同居生活。

尽管有了美人王祖贤,同居一段时间后,林建岳寻花问柳的毛病又犯了,他己经不再满足于拥有王祖贤一人而满足于自己的私欲,在声色犬马场所寻找第二个、第三个替代品,这让王祖贤十分的失望,从而也看透了林建岳浪荡公子用情不专的本性。

此时林母余宝珠因为家务事不断戏落她,称她是第三者,称她是儿子林建岳在外面找来的“鸡子”,王祖贤冰清玉洁的个性那经得起这般侮辱,自此决定离开林家,离开林建岳这个衣冠禽兽,王祖贤此时何等的伤心,肝肠欲断,痛不欲生,豪门梦自此破碎,从而也看穿了香港花花世界的本质,从而于2005年远遁加拿大,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开始了自已一个人的隐居生活。

真的是为情所困吗?

王祖贤退出圈也可能和她的情有关,众所周知,王祖贤曾和知名歌手齐秦有过一段十分坎坷的恋情,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每天都会遭受狗仔的跟拍和骚扰,齐秦对王祖贤提议:双方对外假装分手,可是没有想到最后就真的分手了。

后来,王祖贤与富二代林建岳相恋了。传闻,林建岳是因为看过王祖贤的一部**,便喜欢上了她,于是开始找机会认识王祖贤,并开始追求她,王祖贤曾在媒体前表示:“一开始并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因为当时林建岳是一个有家室的人,我不想做第三者,也不想破坏别人的家庭,直到林建岳办了分居手续,双方才开始交往。”

但是,这段感情并没有修成正果,最后还是不欢而散了。之后,王祖贤便看淡了感情,退出了圈,专心向佛,以至现在王祖贤还是单身。

我国四大名著是什么?

皈依的意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多指虔诚信奉佛教或参加其它宗教组织。

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皈是回转,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皈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皈依,所以皈依两字,也不是佛教之所专用。

小孩子皈投向他母亲的怀抱,依靠母亲、信赖母亲,所以能有安全之感,这一安全感的产生,便是出於皈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于皈投信赖而能产生安全感的行为,均可称之为皈依。

准此而言,儿女信赖父母,学生信赖老师,企业家信赖预算,下属信赖长官,宿命论者信赖命运,乃至独夫信赖武力,政客信赖谋略,贪夫信赖财产等等,皆有著或多或少的皈依的成分。

换句话说:凡是由信仰而能产生力量的事理,均可列入皈依之群。是以信仰佛教,固可称为皈依,信仰其他的宗教,乃至是妖神鬼怪的信仰、崇拜、奉祀,都可称为皈依了。

皈依的造句:

1、他皈依佛门后即退隐深山,过着简朴的生活。

2、信赖的可以背叛,背叛的重新皈依。

3、他自皈依佛门后,便杜门谢客,潜心修佛。

4、他不愿归附朱元璋,在泉州灵源山皈依三宝,出家为僧。

5、我在漫天风雪的回忆里披荆斩棘、你却在哪一个的字典里演绎皈依。

6、并能时常殷重精勤,修习皈依、守持戒律等业行,以此积集善业。

7、形态皈依的山丘耸立于绵绸的白云之间,呼啸的怒风呈号角形的在谷口吹过,忽忽声的响起。

8、他解释称他在“皈依”过程中所需要不仅是寻求别人对他的宽恕,还要宽恕那些背叛他的人。

觉印法师:原本前途无量,为何放弃公安厅的铁饭碗,选择皈依佛门?

我国四大名著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1、《水浒传》

《水浒传》的故事源起于北宋宣和年间,出现了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描述了宋江、吴加亮(吴用)、晁盖等36人起义造反的故事,成为《水浒传》的蓝本。

2、《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的《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裴松之注的史料,以及作者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

3、《西游记》

西游记以民间传说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和有关话本及杂剧(元末明初杨讷作)基础上创作而成。《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

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并且《西游记》富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其隐含意义非常深远,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可以从佛、道、俗等多个角度欣赏,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4、《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八十回后部分未完成且原稿佚失。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程伟元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红楼梦》。亦有版本作《金玉缘》。

扩展资料

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叫王世贞,他最先提出了”四大奇书“这个名词,但他讲的“四大奇书”,指的是《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而冯梦龙在王世贞之后,也提出了”四大奇书“的说法,而他指的则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

“四大奇书”之一的《》由于有性的描写,被视为诲*小说,从清顺治年间起,便先后颁布了十余次法令,在全国各地查禁销毁各种*词小说;而《》及其续书便在其中,被列为。

后来,《红楼梦》于清乾隆年间问世,虽与之类似,也有人认为《红楼梦》是脱胎于《》,但由于《红楼梦》相对问世较晚,并且未被完全禁止,所以《红楼梦》逐步取代《》,形成了新的“四大奇书”。

百度百科-四大名著

什么是佛教的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一切皆为虚妄,物质名利犹如雨露,犹如火电,世间万物有种种生或是灭,存在的只是一个个过程片段,在整个生命场里,喜忧皆是缘。

菩提本无树,人生来亦是无一物,日后的各种道路,或喜或悲,是贫是贱,都是不可违逆的,随本心便是无悔,便是无怨。若是把执念与痴迷强制性地施加某人某事,换得一时的满足,但长此以往,岂能心安理得?

非淡泊勿以明志,古往今来,仁人之志并不在于以名利为好,总有一种深沉的领悟,之后再扬起风帆,驶向本心的大海。

佛法是一座教人脱离苦难的圣堂,这里没有金钱和权力的游戏,没有追名逐利的挣扎。多少穷凶极恶之人在晨钟暮鼓中主动地放下屠刀,忘记身内外的邪念;很多迷途之人拨云见雾,感受来自灵魂的召唤,皈依佛门。觉印法师就是大彻大悟的人,卸去尘世的因缘,遁入空门,了却凡心。

年幼逢变故

觉主旋律,还是得告别,踏上新的路程。这件事交给觉印法师的疑问太多,也很深刻。在他的白纸般的脑门印法师的人生是一段传奇,在每个阶段都有色彩。

1969年,觉印法师出生在四川省邻水县的一个平平无奇的家庭,俗名张平中,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博得大家喜爱,本身也是乖巧有加,聪慧懂事。在学校保持勤苦好学,成绩优异,在家里勤劳体贴,成为家的一份支撑,献出了不少的力气。

虽不富裕,但很知足,奈何月有圆缺,人有祸福,一场疾病突然造访,用不长的时间便带走了父亲和哥哥的生命。幼年遭次经历,必定给人痛击,很容易让人陷进悲恸的深渊,难以走出阴霾,抚平创伤。

痛苦不可能成为永久的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号,活着的人为何活着,死去的人去往何方,诸多想法纷至沓来,藏进了他的心灵,为后来进入佛门提供引力。

时光的手抚摸着觉印,他坚持学习,这是他的倔强之处与不退的锐气。在1988年,经过高考一役,觉印被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录取,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

佛经渐入心

刚上大学时,爱好学习的觉印法师时常静坐于图书馆,在这里,他浮躁的心被平复,遨游于浩瀚的书海。

然而在图书馆的书,并不是皆收在他的眼中,虽然他的专业是法语,我们常人的习惯当是看法语类的书目,但事实上,他对此不感兴趣,反而将目光放在哲学类的藏书上。

或许他急于想要找到灵魂的栖息地,找到与之对话的陪伴。因为在他的头脑中隐藏着关于生死的居多不明与不解,他渴望哲学类的书能给他回答。日复一日,他看了不少与哲学相关的书籍,但他心中的疑惑依然存在,未曾得到答疑,他还在寻找。

显然,哲学并不能带他走出来,不能当做他的灵魂摆渡人。终于,经过多方面的探听和询问,他又有了新的读物,宗教方面的种种书目,接着就是废寝忘食般的研读宗教书籍,去领会禅宗各派系的思想。

这段时间,他经常梦到佛像和佛塔庙宇,与佛祖相见,身着袈裟步入佛门众地。梦是现实的延伸和演示,白日他凭借着书中的文字想象佛门里面的世界,夜晚便在梦中上演。

音实在难知,知实在难逢,千载难遇啊,生命中遇到知音实属不易,俞伯牙遇上钟子期可是用多少回眸换来的。此时,佛书便成了他的知音,给他安慰,给他解惑。在同学的行列里,也有类似知音的人物,对佛经的认可与痴迷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他们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便不是一个人在佛书的左右,有一群可以讨论佛法的朋友,即使现在的参悟还显得有些浅显与原始,但交流过后,都有自己的收获和理解。

当有时间,这一群与佛法为友的学生相约去亲近佛寺,烧香拜佛,在佛殿中静坐冥想。参加法会,听佛学是星期天常有的安排,在一位硕士同学的宿舍中,同诵经典,充满佛性。

他会顺便在寺院里听课,反反复复,他在无意之间产生了一种空虚之感,这是一种状态,又有无形无象的直觉。他记录下这些微妙的感觉,收藏在神思中。

有一次,同样是与爱好佛法的朋友结伴去寺庙,但在其中觉印法师见到了菩萨,那么多的梦里,如今终于还原在了自己的面前。他欣喜若狂,毕竟是魂牵梦萦之事,他认为自己又离佛法更近了一步。

无疑,冥冥之中早有的约定,与佛法的遇见当是一种缘分,佛法接纳了自己。此后,生命的永存与苦乐问题,不再只是简单地围绕在他的心里,而是装着相应的认知和感悟。

大学里的佛学是觉印法师生命中独特的存在,渐渐深入到他的血液和骨髓中去。

立公职为僧

毕业如期而至,1992年觉印法师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走出,被分配到海南省公安厅,成为了一位公职人员。这样的职位,当属时人梦寐以求之念,毕竟是人们口中的铁饭碗,意味拥有稳定的收入和高人一等的身份,而且前途将是一片明景。

世人估计很难去理解觉印法师竟会选择离开公职,削发为僧。其实,在公安厅里,已经把佛学当做自己生命一部分的觉印,手不释卷,工作期间仍然精心钻研佛法。

同时,公安厅里的工作显得太轻松,以致于让觉印感到无所事事,他不想在如此乏味的空间里呼吸,他想在佛法中度日,那才是他生命的颜色。

于是,身后虽满是不解的目光,他只是留下了一道背影,毅然走向了一家寺庙。他知道,在寺庙里,前面的路会是黯淡的,没有光明可言,只能是一名义工,可他身在寺庙,就已经胜过公职的任何优待了。他的感知正与佛法靠近,而且彼此相通。

打坐和听经便成了是家常便饭,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他的这种状态被庙中的师傅观察着,毕竟如此沉醉于佛法的人实属罕见,况且缘分天注定。

不久后,在庙中师傅的推荐下,他自己也表示顺从,前往了另一座寺庙——定慧寺。觉印法师的心中已是有了佛法,即使是新的地方,他兀自静下心来,刻苦研读。

剃度之后,便是一名名副其实的佛法修行人了,在定慧寺中,觉印师从茗山法师,这是一位在佛教有名声的大师,践行着佛家博大精深的思想,觉印的法名就是出自于他。

既然进入了佛门,觉印通过虔诚地修行,悟出了不少佛法的真谛。后来经佛教大德元音法师的介绍,有幸去其他有名寺庙继续修行,继续参悟。

小结

作为一名修行人,觉印法师走出了自己路,活出了自己的精彩,纵使这条路上寥寥数人,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佛门中自有他的价值,抚平满目疮痍的景象,回归内心的真实。

公安厅的公仆不是觉印法师归宿之地与价值体现,他有他认为正确的道路,一旦选择了,便会踏足,沉浸其中。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根本没有标准答案,价值的大小不能衡量一个人道路的正确与否,可以是一般的公安人员,匡扶正义,维护法律;亦可以是一座庙里的法师,将清净与真诚交给来往的人,安抚他们躁动的心灵。人们不能对价值呈漠视的态度,要去欢迎、去理解、去接纳任何一种价值。

佛教中的皈依三宝指什么?

佛学入门——三归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谈到佛法,就必须从三皈依谈起。什么叫三皈依呢?就是以“佛、法、僧”作为我们立身处世的准则。

“佛”是个具有真知灼见、大觉大悟的人,他是我们人类最慈祥、伟大的导师,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

“法”是佛所觉悟的真理,是一盏不灭的明灯,能够引导我们走向幸福、快乐的境地,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

“僧”是个严守戒律、传承佛法的出家人,他们抛弃人间五欲,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亲近的、看得见的老师,我们要向他们请教。

“三皈依”有二种形式

一、参加佛寺或佛教团体的宗教仪式,在佛前正式决定以“佛、法、僧”做立身处世的准则,这样就是一个佛教徒了。

二、如果真正没有出家僧人的地方,也可以自己跪在佛前、菩萨形像前,虔诚地心念口言三次:“弟子某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以“佛、法、僧”作为我今后立身处事的准则。这种人虽然没有参加“皈依”的宗教仪式,他心口一致,当然也是佛教徒了。从今以后我是佛教徒了,应共同为社会服务、为人群造福。同时也要“立志”自勉,自己警惕自己:“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一定要把往日的坏思想、坏习惯、坏行为改过自新,一切以佛的教导为依归,爱国家、爱人民、爱社会、爱亲友、爱父母、爱子女、爱眷属、努力实践佛的教诲,自我完成伟人高尚的人格——人格的完成就是佛了。

综合以上所说的,要想做个佛教徒,认真实践佛的教诲,以达到成佛的目标,修行的途径是这样的:信→解→行→证 :用简单的话来说,我做了佛教徒。信仰了佛教以后(信);就得认真去研究佛学,了解佛的理论(解);知道佛的真理以后,还要进一步地去实践,照着佛的教导去修行(行);这样,精进不懈,贯彻始终,最后一定能够得到涅槃的快乐,(涅槃,就是没有疑惑、烦恼、超越了生死的意思),亲自证明了佛所说的一切道理——众生都是未来的佛,终有一天都会成佛(证)。

佛法,是重修证的,不是知道一些就算数的,如能依教奉行,则功德无量,知而不行,则等于无知。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清净比丘,而且能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断诸恶法,行诸善法,逐步趋向解脱。在世消灾免难,健康长寿,受用如意,众人受敬,善名流布,身心安乐。去世不堕三途,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超凡入圣,成佛度生,其功德实在不可估量。如居士破此五戒,不仅不是清净居士,而且不能进受大小乘戒,一切律仪不能护持,一切善法不能增长,更谈不到成佛度生了。出家比丘,以前四戒为根本戒,应清净受持,不得毁犯,譬如一切植物,根被破坏,枝叶花果皆不得生,如人断头,不可复活,于僧团中不得共住,永弃于佛门之外,死后堕落三途,长期受苦。

因此,希望各位,不要好高鹜远,要脚踏实地,先从五戒修起,戒杀、盗、*、妄语、饮酒。

怎样戒杀呢?上自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是有生命的动物,都不能有意杀,教他杀,随喜赞叹杀;被杀的众生肉,都不应吃。当念众生如父母,如同六亲眷属,如同自己身体,等无差别。古人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菩萨戒中就有一条“不食肉戒”,因此,汉族佛教徒千余年来,一直是吃素不吃荤,已成为优良传统。不仅如此,更应对一切众生,常起慈悲爱护之心,勿起贪?之念,常护生,常放生,不打人,不骂人等等,在日常行动中多方面去修持戒律,才是真正佛弟子。

怎样戒盗呢?我们对公共财物,私人财物、寺庙和僧众财物,不能侵占,乃至一针一草,不得不给而自取,或窃取,或诈取,乃至违反世法偷税漏税,无票乘车,冒名顶替,贪污舞弊等,都不应为。不自盗,不教他盗,不见盗随喜。我们佛弟子,对于财、色、名、食、睡等五欲,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应当守护,勿起贪心。做到清心寡欲,勤俭持家,廉洁自重。

怎样戒*呢?在家居士,唯制邪*,除正式配偶外,不可有任何*秽行为。出家比丘,全断*欲,如或干犯世间一切男女,都叫破戒。经云:“生死根本,欲为第一。”又说:“*佚而生,不如贞洁而死。”因此,我们佛弟子,应当誓守此戒,常修不净观,多多念佛,避绝犯缘,克制欲念。

怎样戒妄语呢?妄语有四:一者妄言,谓口是心非,欺诳不实;二者绮语,花言巧语,伤风败俗;三者恶口,骂辱毁谤,恶语伤人;四者两舌,向此说彼,挑拨是非。还有一种大妄语,如凡夫自称圣人,说我已证罗汉等,其罪极重,更不应犯。以上四种妄语,要坚持勿犯,另一种方便妄语,是为了救人急难,护他生命,方便权巧,说些慈悲利济的话,不算犯戒。如果为了方便自己,说假话,打妄语,应立即忏悔,不可再犯。

怎样戒饮酒呢?学佛人一切酒皆不可饮,除因重病,非酒莫疗者,所谓药酒,还应告知大众,方可饮用。无病,一滴不可沾唇,古代有一优婆塞,因破酒戒,遂致五戒俱犯,种种过失,由此产生。贪饮酒者,迷了心窍,失了智慧,易出事故,犯法丧生,因此,学佛入防患未然,应持酒戒。

我们将入佛门,先要皈依三宝,既进佛门,必须受持五戒,这是我们学佛成佛的基础。因此,我们应把五戒学习好,守持清净,不可有一点违犯。如果能这样,才能不失人身,不堕三途。在守持五戒的同时,还要积极奉行十善。

第一、不杀生而行放生、救生、护生。对人类应常行救死扶伤,敬老怜贫,保育幼儿,帮助残废,救人急难,调解纠纷,以及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维护和平等公共事业,都要当仁不让,见义勇为,对众生也要学古人“水中救蚂蚁,行路不伤虫,卷帘归乳燕,怜峨不点灯”。随时随地常行慈悲,广修方便,见生即放,见难即救,等观音之慈心,行普贤之愿海。

第二、不偷盗而行施舍。如缺衣施衣,缺食施食,求财送财,求法说法;又如看到盲人搀一手,看到腿脚不方便的人扶一把,人在急难帮一下,人在迷途送一程,思想不通的加以劝导,吵嘴打架的给予劝解,老人跌倒扶他起来,见到寻短见的设法挽救,需要帮助的人为他出点力,做点事,如此等等,乐善好施,见义勇为,出钱出力,舍己利人,都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第三、不邪*而修梵(清净)行。出家人应全断*欲,在家居士除正式夫妻外,不乱搞男女关系。依戒修行,看经念佛,洁身自好,自净其意,敬事三宝,孝养父母,亲近良师,远离恶友,深信因果,广种福田,学修正法,断除邪见,自行化他,同成佛道,是为梵行。

第四、不妄言而说老实话。《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是佛弟子也就要不打妄语,不混淆是非,不颠倒真理。

第五、不绮语而说质直语。《法华经》云:“若欲说此经,当舍嫉恚慢,诌诳邪伪心,常修质直行。”学佛人,直心是道场,应当存直心,说直话,修直行,这是佛教徒本色,花言巧语,哄人骗人,非佛弟子所应为。

第六、不两舌而说调解语。《成实论》说:“善心劝化,虽使别离,亦不得罪。若以恶心,令他斗乱,即是两舌,得罪最深,堕三恶道。若得为人,世世得敝恶眷属。”因此,我们在人与人之间,在遇矛盾争吵,都应善意调解,排难解纷,解怨释结,息事宁人。

第七、不恶口而说柔软语。《法华经》云:“是人口清净,终不受恶味,以深净妙声,闻者皆欢喜。”我们学佛人,要慈悲忍辱,出言吐语,自当“柔和顺善,而不卒暴”。别人听来,也就欢喜接受,假设口出粗言,疾声厉色,辱骂诽谤,别人固然痛如刀刺,自己也难免招受苦报。

第八、不贪而修不净观。对治贪欲。贪欲有五种,即财、色、名、食、睡。使人造业受苦,是障碍修行成道的主要因素。

一、贪财:对于财物我们应不悭贪而慈心施舍——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严重的人,他为不择手段去猎取财物。根本不考虑法律、正义、良心、和他人受损害等等。既得之后,又防恐散失,千方百计,保持安全,市场变动,提心吊胆,患得患失,惶惶不安,心为财累,不得安宁,这种人怎能修行圣道呢? 所以我们学佛人要慈心舍施,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合理谋生得来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师长,教育子女,帮助亲友急难,救济病困孤苦的社会福利事业,此是佛法的劝人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的方法。什么事都有因缘,因缘成熟时,财物就聚集,因缘分离时,财物就散失。聚得多的,失得也快,你不舍财,财将舍你,这是一定规律,不是人力所能挽回,悭贪有什么用呢?佛曾经说“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

二、贪色:是指男女之间的*欲,*欲是从爱念生起的,因为爱他(她)身上的这样那样美好优点,就发生追求的念头,为了达到目的,就不惜财力、功夫,不辞赴汤蹈火,不顾性命地位,甚至皇帝也不愿做,不爱江山爱美人。战场上咤叱风云的将军,在女人前面俯首贴耳,唯命是从。历史上才志过人的俊杰,他们很多失败在女人身上,所以有“英雄难过美人关”之句。为什么有这样大的迷惑力呢?原来这是我们众生的生死根本,(从*欲生)《圆觉经》上说:“欲从爱生,命因欲有,爱欲为因,爱命为果。”所以佛制,比丘必须断*欲,才可了生死,如不断爱欲,比如煮沙想成饭,任他坚苦修行无量世,终不能成佛,因此出家人以断欲为第一戒(主要戒)。那末怎样断*呢?断*应该先从断爱上着手,就是说从思想上开始。 第一、尊重他们,视一切女人如姐妹母女一样,不起邪心。第二、不净观。我们认为可爱的对方身体,实际上是很不清净,可爱的只不过外表一层表皮使你迷惑罢了,剥去外皮,只是一堆脓、血、痰、唾、屎、尿、筋、骨……等等腥臭之物,哪一样使你留恋可爱呢?在显微镜下是各种虫类成堆蠕动,互相吞食,剩余分泌物,通过各个孔道及全身毛孔排出体外,即屎、尿、汗、垢不净之物,在X光下是可怕的骷髅一具,骨架一堆。 在红外线仪器下所见的是红、黄、绿三种色彩旋转不停所构成的人体。经过透视分析,不见得有什么可爱的东西在里面吧!人的身体是息息在变化的,难免有种种疾病。想到生病时的涕唾屎尿,吐呕抽搐,疮烂脓流呻吟悲泣、乃至癫狂愁苦种种情形,你还爱得起来么。还有睡熟时身体僵直形同死人,及流涎鼾声,蓬头磨齿,梦言惊呼你还有爱心么?青春不常驻、转眼已老年,那时发白面皱,耳聋眼花,腰佝背驼,行动蹒跚,那时还有爱欲否?直到最后死时:昔是浅颦轻笑,已成僵尸一具,逐渐发青发胀,流水流血,皮脱肉落,面目具非,最后只剩枯骨一具(详见九想观)昔日所迷恋的原来本质如此。上面所说的身体上种种不净事实,是要使我们从理智上清醒过来,减轻爱念,割断*欲。一个人抱住一个满盛屎便臭秽的皮袋睡觉,总不是滋味吧?

三、贪名:名誉是好事,它是工作后自然产生的,得了名誉骄傲自满,便不会进步了。念念不忘于名誉就是贪名。不是你的功劳,硬拉在你身上更不应该,有人为了要名,宁愿化了很多钱去活动,也有为了胜过他人,要面子赌气不赌财,也有的人做种种好事情,目的是为了一个好名声,学佛的人为求名闻利养都是不对的,名声越大,攀缘越多,就不能清净修行了。名、实际上是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实质,但却比财、色更细微深入,难放难改。同事二人,一同工作,成绩一样,表扬了他,没提到你,心中终有些不平,受到几句诽谤就寻死寻活。偶然和大人物讲几句话,拍个照,或获得了世界性奖状,就终身念念不忘,这不都是为了名?有一些人说:大丈夫不流芳百世,也当遗臭万年,贪名到入地狱也不怕,可见得贪名的危害性多么严重。佛经上说:“比如焚香,烟出香尽”可为贪名者戒。

四、贪食:食欲是与生命同来的。目的是治疗饥饿,维持生命,标准应该是一个饱字,但是贪食的人吃饱了还不算,要吃好吃多,讲鲜味,讲营养,讲阔气,讲排场,讲调味。考究色、香、味等等。原来山珍海味,人参鹿茸还不够,甚至蜗牛、蚂蚁之类亦列为上品,为了贪吃,大量生命,化费无数钱财,浪费宝贵时光,消耗有用精神,反而使身体造成种种疾病,因为高蛋白、重补品不是每个人吸收得了,而动物尸上各种毒菌所繁殖的病毒,也被吞入肚内,还有被杀时一股怨气,在血液中产生毒素,附在肉上,即是尸毒,尸毒虽经蒸煮毒性难以消灭。种种荤腥油腻吃得多了,慢性疾病中毒、死亡必定相继发生,所以平常人的疾病和死亡从过量饱食中来,占绝大多数,饥饿致死者极少(灾荒除外)。佛教是提倡素食的,第一为了慈悲心,不忍食其肉。第二清洁卫生,保证健康。第三经济节约。还可减少市场压力。第四简单省时,多余时间可看经用功、所以信佛人以素食节约为宜,用功的人经常过午不食。佛时印度名医耆婆说:“比丘患病,减食为宜”。可见贪食不可取。

五、贪睡:睡眠能调节身体疲劳,醒后精神充沛,可继续工作,睡过了头,就是贪睡,反而使头脑昏沉提不起精神来,养成贪睡习惯的人,越睡越想睡,多睡的人肌肉松驰发胖,精神萎糜不振,工作没有干劲,事业没有信心,念佛修定时坐下来就睡着了,这种人做不好任何一种工作,何况学佛是节眠用功的事,贪睡虽不是什么罪恶事,佛教认为它是一种过失,一生中大好辰光都在昏睡中浪费了,所以佛说:“咄咄为何睡,螺师蛤蚌类,一睡一千年,佛法不闻知”。可为警惕。上列五种贪欲,略说一些,供大家参考,总的来说,贪的根本是身体,身体是罪恶的聚集点,(八大人觉经:形为罪薮)。我们为爱护身体而造罪,现在知道这个身体是不净的,无常的,就不为它做种种恶事了,这是治贪欲的方法。

第九,不嗔而修慈悲观。《法华经》云:“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大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智度论》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行菩萨道者:“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我们佛弟子应当学佛菩萨的慈悲喜舍,视一切众生,如父如母如六亲眷属,常思与乐拔苦,不应怀?恨恼怒之心,让他离苦得乐才对。

第十,不痴而修因缘观。《缘起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看到一切事物都是缘生缘灭,因果相续,在空间上是无量无边,相互依存,错综复杂的联系着,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相续不断,循环往复的流转着,形成“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因果关系,一切聚散成败,还有什么事情想不通呢?以上十善法,要从身口意三业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着力去修,务使三业清净,六根纯和,远离五欲,不染六尘,做一个清净的佛弟子。我们佛弟子,不仅要懂得一些法相名词,增加一些佛学知识,更重要的,要有真切地信解修证,要深信五戒十善,可以离苦得乐。要认真修行,坚持到底,必获人天胜果,进而趣向声闻、缘觉、菩萨、乃至无上菩提。能如此,对国家来说,这样的人也是一个爱国亲民,奉公守法的好公民。下面再谈谈四摄、六度的道理。佛菩萨教化众生,有折服、摄受二个方法。对刚强难化众生,好言不听,善法难调,必须用威严折服,使他们知所畏惧,才能离恶向善,所以有内本慈悲,外现威武,金刚怒目的大威德相,这是对顽强众生的一个方便方法。好比父母对不听话孩子的严厉责罚,目的是希望他好好向上,直到他们肯听话,还是用摄受方法的。

四摄的“摄”字有导引、摄受之义,“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菩萨摄受众生时所应坚持的四种方法:

第一,布施,有三种施:①财施,以金银、财宝、饮食、衣服、医药等物惠施众生,这叫外财施;以体力脑力,施舍他人,这叫内财施。②法施,顺应人们的请求,将佛法道理讲给他们听;将佛经印送给人看;或将自己礼诵修持功德回向众生,这都是法施。③无畏施,对疾病者,施与医药;对迷路者,指明方向;对冤仇者,调解道歉;对受灾者,解救危难等等,凡促使世界和平,社会安宁的,都叫无畏施。

第二,爱语,《心地观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既是父母,自然亲爱。《华严经》说:“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能随顺供养诸佛,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古德说:“今生人见欢喜者,前世见人欢喜故。”因此,我们对人说话,都要和颜悦色,善言慰喻,说诚实话、质直语,调解语、柔和语,使他对三宝起恭敬之心,方能依教奉行。

第三,利行,《普贤行愿品》说:“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我们修菩萨行的人,于身口意三业,做事、说话,存心动念,要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人们自然欢喜受教。

第四,同事,《观音普门品》说“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观音菩萨普门示现,随类化身,同止同作,同学同修,即然志同道合,便易成就菩提。以上四摄法,都是菩萨利益众生的方便。“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作佛事。”即是此意。

以下再谈六度。度字,含有济渡、转化之义。印度梵文是“波罗密多”意思是到彼岸。亦即:能度过生死苦海,到快乐的彼岸。六度就是使人度过生死苦海的六种方法。这六种方法就是:

一、布施度悭贪,

二、持戒度毁犯,

三、忍辱度嗔恚,

四、精进度懈怠,

五、禅定度散乱,

六、般若度愚痴。

一、布施 :布施就是以福利恩惠施舍给别人,《无量寿经》上说:“布恩施惠”叫做布施。布施可以分为三种:

①财施:就是把金钱财物施舍给别人,譬如我们解衣推食,慷慨解囊,或济助穷人,或供人急需,都叫作财施。又替人出力做事也是财施。

②法施:指人格上的启发,学问上的指导。能多把佛法的道理说给别人听,如讲经,赠送经书等等,使人能够得到做人处世的正确方法,都叫法施。

③无畏施:指解救他人的患难,使人免除恐怖和不安。别人遭遇不幸,我们好言相慰,并帮助解决困难,济危救急,在苦闷、沮丧时,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等。这都叫做无畏施。

布施应该从慈悲心出发,欢欢喜喜的舍施,不要有我是能施的(产生优越感)你是被施的(轻贱感),以及计较所施的财物数量多少,值价贵贱等等。甚至还想得到报应,或要人家用种种方法感谢你。这样都是不对的。

二、持戒 :戒有防过止非的作用,一般信佛学佛的人,都要遵守戒律,远离过失,才能身心安定,开发智慧,圆成佛道。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多种,可分为三种类型,(详细条文在戒本)称三聚净戒。

①摄律仪戒:是遵守佛制的戒律不作一切诸恶(作即犯戒)。

②摄善法戒:奉行一切诸善事(不作善事即犯戒)。

③摄众生戒:广修一切善法以益利众生(不救度众生即犯戒)。

上面三种戒法,从身体上,行动起居,端庄有礼,不犯威仪,不作诸恶事,不说诸恶语,一切恶都断了。第二步进而做一切善事造福人群世界。第三步修一切善法,使心地明净,并以此法教导一切众生,同得安乐清净境界。佛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这个意思,持戒在佛法上是多少重要的一环。

三、忍辱 :他人对我的打骂、讽刺、诽谤、侮辱、冤屈等等横逆境界中,而能忍受,不生?恨心,报复心,退悔心。是学佛法,做善事中所不可缺少的修养功夫,古人曾经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何况学佛是长久伟大的事业呢?我们艰苦所积累的功业,若不忍辱,会被一念?火所毁灭。经中所说的“一念?心起,百万障门开。”就是这个道理。《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学佛的人要有宽大胸襟,高深涵养,人?我不?,人恼我不恼。怜愍恶人的侵犯,是他们没有知识不懂道理的缘故。为了实现伟大的的事业,在向善路上要有坚定信心。不为逆境的苦所妨碍,也不为顺境的享乐所转移,更不为寒、热、风、雪、饥、渴、老、病等所动摇。在修习佛法中。了达一切的本自不生,皆是缘生无性,不论此法他法,动中静中,都是一致,这是忍辱功夫高深的成就,我们要好好学习。

四、精进 :精进就是一往向前的意思,精是不杂,进是不退。六度中其它五度都要靠精进才能成就。 我们做一件事,要想成功,一定要有恒心地不断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学佛是大事更加如此。譬如种田,今天锄二锄,明天锄二锄,哪会有收获。如打洞,东钻钻西钻钻,一个洞也打不通。那十八般兵器,每件都学学停停,哪会学好武艺。因此要精,要勤,要一门深入。当然更要克服前进中的种种困难,常自勉励;学业不进则退,时光一去不返。人家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到,以及人命无常的道理,要有不达目的誓不退休的决心。

五、禅定 :梵语禅那,此云静虑,六祖惠能大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也称一心研修为禅,一念静止为定,是扫荡心中一切妄想,使心专注一境的功夫。禅定在佛学中,占重要的位置,故有“无定不成佛,无佛不在定。”之句。没有定不能开发智慧,当然不能成佛了。修习禅定要有清静的环境,减少财、色、名、食、睡的贪欲,消除?恨心,平时行动合乎清净戒律,注意昏沉,散乱二种干扰,盘腿趺坐,调身、调息、调心。祖师有“外息诸缘,内无喘息,心如墙壁,可以入道。”的四句话可以概括一切。(详细可看静坐入门,小止观、六妙门等书。)坐禅到一定功夫,会出现种种清净、快乐、奇怪的境界,此时不可贪着及生邪念,否则会走入歧途,着魔发狂,不可不知。修禅必须有师父指导,以持戒为基础,因戒生定,由定发慧,这是学佛的规律。禅定功深,能得初禅、二、三、四禅乃至灭尽定,种种大定。那时行者身心快乐,得未曾有,非世上一切快乐可比,能生色界无色界天,直至了生死,证涅槃。

六、般若 :般若是梵语,译作智慧,它含义深广,有了知,分别、简择、决断等许多意义。是通达真理的最高智慧,它圆融无碍,而又灵明自如,非一般文字语言所能说得透彻,仅能在譬喻中领会其精神,如云:“般若如大火聚,触之皆烧,犹如锋利无比的宝剑,无所不斩,般若了知一切法而不染一切法,好比明镜远近皆能照见而不执著等等,在六度中它是眼睛,使修行者不走错路而落坑碰壁,上面诸度中没有般若就不彻底,不究竟,不能到彼岸,不叫波罗密多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智慧,修习佛法,没有智慧,不但时倍功半,而且还会走到邪路上去。可见般若的重要性,它使人们从相对真理引导到绝对真理的唯一法门。以上六度,是菩萨自行化他,利乐有情的大行大愿。这六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行者应六度齐修,不可偏废。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固执不通;智慧而无禅定,则凡情易动。因此,我们要大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愿,广修六度万行,直至圆成佛果。

总之,五戒十善,四摄六度,都是佛教信徒的基本修法,也都是从人间凡夫走向成佛的必由之道。赵朴初会长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就是希望大家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自觉地共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人间的极乐世界。(阳音)

‘皈依佛门’是什么意思?

在佛教中,称“佛、法、僧”为三宝,佛宝指圆成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佛教法如实修行、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后以指佛教。佛教皈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教皈依三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

佛宝,指彻悟诸法实相,而能教导他人的教主,泛指一切诸佛。平日所见的佛象,因象征佛宝住持于世,而应受行者敬仰。但不可以为佛像就是佛宝。

法宝,指诸佛为教导众生,使其脱离苦海而宣说的教法。平日所见的经书,因象征法宝住持于世,而应受行者敬仰。但不可以为经书就是法宝。

僧宝,指修学佛法的清净和合的教团。出家僧人代表僧宝,应受行者尊重。但不可以为个别僧人就是僧宝。

三宝有六种含义:第一,希有之义,指三宝为世间难得之珍宝。第二,明净之义,指三宝远离有漏法,无垢明净。第三,势力之义,指三宝具足不可思议的威德自在。第四,庄严之义,指象世间珍宝可庄严世间一样,三宝可庄严出世间。第五,最胜之义,指三宝为法中最胜。第六,不变之义,指三宝是无漏之法,不为世间之法所动。

概括地说,三宝的含义为:佛为觉,觉而不迷。法为正,正而不邪。僧为净,净而不染。皈依三宝的含义是:发心翻旧日恶,依止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的佛教正法而得解脱,具足三宝功德,为利众生而究竟成佛。

参考:皈依三宝——百度百科

皈依佛门,皈依:全身心的投入到一种信仰当中。皈依有强烈的向佛之心,要有遵守佛家戒律的觉悟,要有持之以恒的恒心,要有勇往直前,冲破重重阻难,修成正果的决心。

皈依之人,必是心性坚韧,心地纯洁,无比虔诚的教徒,任何心不够诚的信徒,都不能算是完全皈依的信徒。仪式只能让皈依之人在身份上成为佛祖的信徒,而不是内心,只有真心向佛的人才能达到真正的皈依!

扩展资料

一、皈依的关键,在于其含义,而不在于其形式。

所以,皈依仅办个手续,填个表、领个皈依证而已。皈依的皈,是回头。依,是依止。皈依的意思是翻旧日之恶,依止正道而得解脱。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

(1)佛宝,指彻悟诸法实相,而能教导他人的教主,泛指一切诸佛。平日所见的佛象,因象征佛宝住持于世,而应受行者敬仰。但不可以为佛像就是佛宝。

(2)法宝,指诸佛为教导众生,使其脱离苦海而宣说的教法。平日所见的经书,因象征法宝住持于世,而应受行者敬仰。但不可以为经书就是法宝。

(3)僧宝,指修学佛法的清净和合的教团。出家僧人代表僧宝,应受行者尊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皈依佛门

文章标签: # 皈依 # 我们 # 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