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性格 生肖性格

一蛇延愿十里长打一生肖_一啥蛇矛

tamoadmin 2024-07-23 人已围观

简介1.介绍一个武汉地名的来历2.龙是什么?3.像很长很长一样的四字成语4.最后一个字是军的诗句5.有关龙的资料6.开放性试题:对联一个花开山寺 咏留诗人 庐山:花径 鸣扬万壑 水击千崖 清江鸣水桥,在清江阁皂山 青牛西渡 紫气东来 江西庐山老君殿 白云千年骨 青山万古情 庐山:周颠墓 世间无此酒 天下有名楼 江西九江浔阳酒楼 双江一夜话 二老百年心 ——黄洁吾题江西赣州夜话亭 松柏有本性 乾坤一草亭

1.介绍一个武汉地名的来历

2.龙是什么?

3.像很长很长一样的四字成语

4.最后一个字是军的诗句

5.有关龙的资料

6.开放性试题:对联一个

一蛇延愿十里长打一生肖_一啥蛇矛

花开山寺

 咏留诗人 庐山:花径

 鸣扬万壑

 水击千崖 清江鸣水桥,在清江阁皂山

 青牛西渡

 紫气东来 江西庐山老君殿

 白云千年骨

 青山万古情 庐山:周颠墓

 世间无此酒

 天下有名楼 江西九江浔阳酒楼

 双江一夜话

 二老百年心 ——黄洁吾题江西赣州夜话亭

 松柏有本性

 乾坤一草亭 ——刘皓愚题江西赣州接叶亭

 天然一粒种

 花报满堂春 谢文生题九江天花宫,在甘棠湖与南门湖之间的长堤南端,俗称娘娘庙

 文章超海内

 品节冠临川 抚州汤显祖基,在抚州市人民公园内。临川: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

 仙踪渺黄鹤

 人事忆白莲 庐山:仙人洞。联嵌“仙人”二字。白莲:东晋慧远和尚曾同他人一

 莫叹风尘仆仆

 且看杨柳依依 江西萍乡芦溪路亭

 白云自向杯中落

 小艇原从天上来 南昌:滕王阁。艇:一板之舟,谓极小之船

 不于其中起分别

 是故此处最吉祥 江西南昌佑民寺(大雄宝殿)

 布袋全空容甚物

 跏趺半坐笑何人 北京潭柘寺弥勒殿 / 江西九江东林寺

 才识庐山真面目

 且将湖水洗心头 ——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长笛不吹山月落

 高楼遥吸海云来 曾国藩题江苏南京燕子矶观音阁

 大肚中包藏世界

 一笑后吐出乾坤 江西铅山峰顶寺(弥勒殿)

 道是当年旧明月

 好将胜地记湖山 ——唐英题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饭里有沙需细嚼

 水中无骨莫横吞 江西铅山峰顶寺(斋堂)

 飞燕翻风弄落蕊

 游鱼逐水戏浮萍 南昌:凌鹤题百花洲,在南昌状元桥和三道桥之间的.东湖一带

 枫叶荻花秋瑟瑟

 闲云潭影日悠悠 ——阮元题南昌百花洲水心观音亭(集句)

 枫叶荻花秋瑟瑟

 回崖叠嶂凌苍苍 ——瑞辛儒题江西湖口石钟山揖翠亭

 故从此处寻踪迹

 更有何人告太平 ——江西庐山御碑亭(2)

 寒灯相对记畴昔

 乔木如今似画图 ——邵莲士题江西赣州夜话亭

 横奔月窟千里雪

 倒泻万道雷 ——江西庐山观景亭(2)(庐山又名匡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

 红雨一春帘外水

 青山六代画中诗 ——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花雨欲随岩翠落

 松风遥傍洞云寒 庐山:于谦题香炉峰,为“庐山秀峰”之一,在庐山南麓

 画桨藻萍鸥外境

 碧波杨柳镜中天 ——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鸡犬有缘见天日

 蛟龙无力起风波

 南昌:万寿宫,又名铁柱宫,祀东晋许逊。鸡犬句:指许逊得道携同

 近水远山山水色

 西亭东廊廊亭烟 ——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两泓湖水开金镜

 九叠峰峦展玉屏 ——郭寿群题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门前学种先生柳

 岭上长留处士坟 唐仲冕题 九江陶渊明祠,祀晋代诗人陶渊明,祠址原在九江马回岭

 能容湖水心胸阔

 得见庐山面目真 ——江西永修吴城望湖亭

 恰好亭台驻烟月

 可无觞咏对湖山 ——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阡表不磨崇国范

 古坟犹带荻花香 永丰欧阳修父母墓, 在江西永丰县沙溪西阳宫外

 入寺始知山窍妙

 登峰便见小城雄 江西九江东林寺(东晋:莲社十八贤,慧远虎溪桥)

 山中昼永看花久

 树外天空任鸟飞 鄱阳湖:石钟山

 时逢佳客开青眼

 难得闲人话白云 南昌:青云谱。青眼:与白眼相对,晋人阮籍能为青白眼

 疏草孤忠扶赤汉

 湖云千载拥丹青 ——卢廷选题南昌东湖吏隐亭

 疏烟流水自千古

 山色湖光共一楼 ——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双井文章倾北宋

 修江风物汇南崖 桂正开题修水黄庭坚纪念馆,在江西修水南崖,为纪念北宋文学家

 水流击石如飞雷

 树影连山欲化云 清江鸣水桥

 四壁云山九江棹

 一亭烟雨万壑松 江西庐山御碑亭(1)(御碑亭

 四面湖山亭在水

 半堤杨柳寺藏烟 ——郑同浩题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四面烟浮湖上绕

 一亭月在水中央 ——胥伯丹题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谈吐趣中皆合道

 文辞妙处不离禅 南昌:朱耷题青云谱,在南昌定山桥附近,曾为道观,顺治年间朱耷

 天上有池能作雨

 人间无地不逢年 庐山:舒梦兰题大天池,在庐山天池山,御碑亭西。年:丰收之年

 危滩共指名惶恐

 古县空闻号万安 赣江惶恐滩,在万安境内,为赣江18滩中最险的一滩

 洗菜莫教流去叶

 见桃犹记旧时花 江西九江东林寺(东晋:莲社十八贤,慧远虎溪桥)——郭东贤

 笑破肚皮人不识

 袋装尘世我全知 江西九江东林寺(东晋:莲社十八贤,慧远虎溪桥)(弥勒殿)

 轩窗远渡云峰影

 几席平分月漾光 ——雷寄云题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烟景岚光人自在

 水花镜月佛菩提 ——傅梦弼题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一弹流水一弹月

 半入江风半入云 ——江西省九江市琵琶亭

 一窍有泉通地脉

 四时无雨滴天浆 朱熹题上饶朱子读书处,在江西上饶市南岩寺,传说朱熹曾在此读书

 一条界破青山色

 万古带疑白练飞 ——江西庐山观景亭

 一亭直锁湖心月

 双剑横磨水面风 ——郭孝勤题江西九江甘棠湖烟水亭

 玉茗堂中传蝶梦

 临川集上插芳馨 赖少其题抚州汤显祖纪念馆

 白云在天明月无极

 幽赏未巳高谈传情 ——江西赣州夜话亭

 半壁河山六朝雄镇

 一楼风月几辈传人 洪亮吉题九江庾楼,在江西九江市浔阳江矶上

 光照日月气吞山河

 祀重春秋名垂竹帛 鄱阳湖:石钟山太平军遗垒

 莲开千叶荫被四邻

 法接西乾教敷中土 庐山:东林寺。千叶:花之瓣重叠者曰千叶,此指净土宗分派众多

 留此湖山得此佳趣

 召以佳景以文章 ——南昌百花洲水心观音亭

 茂对珠宫西来东土

 同居贝叶北镇南天 新建西山万寿宫,在江西新建县西山,为纪念晋代许逊而建

 泉石可人烟霞友我

 青山傍屋绿树盈门

 庐山: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山谷中,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幽人空山如有佳话

 流水今日若为平生 ——江西赣州夜话亭

 当门等个人来望穿眼孔

 此地能同我坐练定性根 江西赣州光孝寺(弥勒殿)——张相空

 过此门不许你七颠八倒

 到这里哪管他五眼六通 江西永修真如禅寺(山门)

 暮鼓晨钟唤醒许多梦梦

 月亭水榭偶来相印心心 梁树堂题江西九江纯阳殿

 且住为佳到此何妨不坐

 浮生若梦劝君不必多忙 ——彭玉麟题江西湖口石钟山绀园且闲亭

 圣教显有有非有是名有

 佛法证空空非空是名空 江西安远真空寺

 晚上孤亭影倒一湖烟水

 夜横高枕声来九派风涛 ——李季峰题江西九省江甘棠湖烟水亭

 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

 风浪井搏浪风风自浪兴 ——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灯影憧憧凄绝暗风吹雨夜

 荻花瑟瑟魂销明月满船时 金安清题九江琵琶亭,在江西九江湓水入江处(即湓浦口)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

 获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 ——金眉生题江西九江琵琶亭

 湖上相看双峰不改长春色

 亭前兀坐叠嶂能生出世心 ——胡士樵题江西省九洒甘棠湖烟水亭

 慧性真空本来无生无灭尽

 尘心妄动自然有起有沉沦

 江西九江东林寺(东晋:莲社十八贤,慧远虎溪桥)(弥勒殿)

 洁白飞泉下泻倒悬成雪练

 蜿蜒公路盘旋而上似银蛇 ——江西庐山观景亭

 三生有幸到此已非无缘客

 绝道无虚进来便是有福人 江西于都三绝岩

 扫尽烟云现出匡庐真面目

 挽将逝水认明禹甸旧源头 ——熊香海题江西九江光复亭

 身在庐匡不见庐山真面目

 足临胜境方知胜地豁心胸 庐山:牯岭清风阁。庐匡:即匡庐,庐山的别称

 四大皆空但见烟中双画舫

 万籁俱寂忽闻水上一声钟 ——黄开榜题江西省九江甘棠湖烟水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

 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庐山:五老峰三姑石。联嵌“五老峰”、“三姑石”

 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

 一樽浊酒重来此地看湖山 ——曾国藩题江西永修吴城望湖亭

 笑傲烟霞神仙福份原非小

 交融水乳文字因缘不厌多 ——何云龙题江西省九江甘棠湖烟水亭

 一卷经文苕霅溪边证慧业

 千秋祀典旗枪风里拜神灵

 上饶陆羽泉,在江西上饶市广教寺内。陆羽,字鸿渐,唐代人

 智水仁山日日当前呈道体

 礼门义路于此见天心 赣江白鹭洲书院,位于吉安白鹭洲上,建于南宋,历代修葺

 舟泛烟波双桨荡开双剑影

 月溶水浪一亭锁住一湖心 ——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九江白太傅祠。枫叶句:取自居易《琵琶行》诗意,谓白居易在江州

 古刹有真如最庄严七层宝塔

 老僧无障碍大供养一个庐山

 唐英题江西九江能仁寺。真如:佛家语,指真相、宇宙的本来面目

 何处著此身弹指现空中楼阁

 会当凌绝顶昂头吸天上星辰 金楚清题江西赣州慈云塔

 挥患靖蛟波荆渚周侯同俎豆

 延真登鹤观洪都梅尉匹仙灵

 南昌:万寿宫。荆渚周侯:晋代宜兴人周处;延真句:指许逊修道成

 绝顶共跻攀江上琵琶向谁语

 五峰相揖让山中云雾待吾开

 九江揖庐亭。江上句:取自白居易《琵琶行》诗意,江指浔阳江

 绝顶共攀跻江上琵琶向谁语

 五峰相揖让山中云物待吾开 ——江西湖口石钟山揖庐亭

 天镜照晴空谪仙去后来坡老

 石钟留胜迹小姑依旧对彭郎 镇江:江天一览亭//鄱阳湖:潘如美题石钟山江山一览亭

 问梅子熟时个中人酸甜自别

 闻木樨香否门外汉坐卧由他 江西南昌佑民寺(禅房)

 我辈复登临壶觞须就陶彭泽

 群公有惭色勋业终归马伏波 ——江西湖口石钟山揖庐亭

 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南昌:宋荦滕王阁,在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

 不问石砚羊毫一样染成烟雨景

 且把玉壶雀舌几番吟到月浸亭

 九江甘棠湖,在九江市中心,由庐山泉水注入而成,为游览胜地

 胜利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阴里

 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阮元题江西九江甘棠湖烟水亭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李春园太守(其宴)为姚铁松中丞(棻)撰江西南昌滕王阁联

 公幻邯郸梦我游烟水亭谁真谁

 剑拍东林云鹤飞西江月亦佛亦仙 ——杨曾尉题江西省九江甘棠湖烟水亭

 看诸君脑满肠肥此日共餐常住饭

 想一样钟鸣鼎食前身都是宰官身 江西某君题养济院联。对联可解颐者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唐英题江西虎溪三笑亭(亭在庐山东林寺,寺前有虎溪

 有情之乐吾之乐运同体之大悲愿

 众生之苦吾之苦兴无缘之大悲心 江西安远东源寺

 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经年袒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北京丰台海会寺(弥勒殿) / 江西庐山海会寺弥勒

 足下起祥云到此处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片禅心 (江西庐山绝顶联)

 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庐山:李渔题大汉阳峰,在庐山东南部,是庐山最高峰

 东下壮军声横槊高歌遥想一时豪杰

 北归停使节落帆小泊闲看千里湖山 ——冯展云题江西永修吴城望湖亭

 烟柳有情骀荡春光风籁更催晨笛起

 水天无际澄鲜秋色月明还共夜珠来 ——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11)胡文辉题

 党狱甚坑儒老子犹龙不与群贤同死节

 湖亭能怀古其人如玉愿从空谷荐生刍

 南昌:孺子亭,在南昌西湖南岸,乃明嘉靖年间徐樟为纪念其祖先徐

 聚散总前缘最相宜明月一船清风两岸

 古今几名士合共唱大江东去秋雁南来 ——万象周题江西九江琵琶亭

 客已倦游偶然小住湖山便欲乘风归去

 人生如寄留得现前指爪不妨踏雪归来

 鄱阳湖:曹汲珊题吴城鸿雪轩,在吴城鄱阳湖畔

 胜迹表宫亭况恰当庐阜南横大江东去

 平湖满烟月谁补种四周杨柳十里荷花 陈次亮题江西九江甘棠湖烟水亭

 与主人对坐看云举片片心期共盟白石

 待他日重来携杖愿株株手植都化苍龙 庐山:魏紫侯题牯岭爱松亭。心期:彼此期望

 砥柱突横流看楚尾吴头巨镇中分襟带巩

 钧天张广乐听山鸣谷应大江东去鼓钟来

 鄱阳湖:石钟山。楚尾吴头:即吴、楚之间;巨镇:著名的城镇

 点将快登台即令烟水苍茫犹是吴天气象

 知音闲顾曲未识琵琶声调能听汉代宫商

 九江甘棠湖。点将:甘棠湖中,有三国时东吴都督周瑜的点将台遗址

 峰从何处飞来历历汉阳正是断魂迷楚雨

 我欲乘风归去茫茫禹迹可能留命待桑田

 庐山:大汉阳峰。禹迹: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在汉阳峰察看地形

 请看世局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

 好向湖亭举酒烟波浩渺双峰剑影落樽前 蔡公石题江西省九江甘棠湖烟水亭

 何须费尽尔心任人谋鬼谋此地久不到关节

 未必能令公喜尽千拜万拜当年笑亦比河清 彭炯题江西萍乡包公庙

 今月古月桑海苍茫展开扑地闾阎缀此胜景

 明湖鉴湖故乡仿佛愿挹在山泉水贮作青波 ——南昌百花洲冠鳌亭

 今月古月桑海苍茫展开扑地闾阎缀兹胜境

 明湖鉴湖故乡仿佛愿挹在山泉水贮作清波

 南昌:百花洲。闾:里门;阎:里中门,闾阎代指密密层层的房舍

 六代暮云沉试看二水中分与建业地形似否

 一亭春雨霁惟问四山环抱比滁州风景如何

 赣江六一亭,位于吉安白鹭洲上,为纪念六一居士欧阳修而建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

 庐山:李渔题简寂观,庐山道观,今不存。据说释道两家在庐山长期

 烟水绕孤亭忆曾此处登台英发雄姿临八面

 荻枫凄九派怀想当年顾曲风流佳话各千秋 ——邢瑞南题江西省九江甘棠湖烟水亭

 料此身未得长存为什么急急忙忙作几般恶事

 想前世俱已注定何必不干干净净做一个好人 江西南昌城隍庙

 合巨细流迹作飞泷穿硖破层云恍似天上落

 历千万劫犹存真面延秋登杰阁好似碧巘月中看

 庐山:陈方镛题双剑峰瀑布。泷:奔湍;硖:石峡;延:邀请

 柴桑几度沧桑看血雨浇春迎来万户红旗千山碧树

 五老依然不老笑甘棠酿酒醉倒两行翠柳一脉青峰 蔡若虹题江西省九江甘棠湖烟水亭

 地辟百弓喜楼台近水朅来载酒寻花秋月何如春月

 险开一镜鸟亲人是处淡妆浓抹东湖不让西湖 ——南昌百花洲冠鳌亭

 鸣鸾昼静画蝶春融当年文风流雨卷云飞余胜赏

 乘鹤楼高燃犀渚迥是处江山辉映诗成酒熟待才人

 滕王阁:王霞新。乘鹤楼:武汉黄鹤楼;燃犀渚:安徽马鞍山石矶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 江西南昌滕王阁

 谁家翠袖歌南曲以来斯戏水莲舟入望疑仙双浆月

 有客青衫自西湖而戾止题诗扫苔石旧游入梦六朝山

 南昌:阮元题百花洲。戾止:来到并停止

 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珠帘都化作空潭云影

 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

 滕王阁:周峋芝。滕王:唐太宗之弟李元婴,封滕王,任洪州都督时

 一亭独立波心烟水苍茫看雨后晴初九叠屏张红锦帐

 千载常留胜迹岁时游赏问名流学士几人诗被碧纱笼 郭寿群题江西省九江甘棠湖烟水亭

 地踞虎头城横绝八方缅莱公坐镇北门终古回环衣带水

 天留鸿爪印凭高一顾招苏子归来南海重新摹写笠屐图

 赣州八境台。虎头城:北宋赵标知虔州[治所在今赣州市]

 世俗幻有之相相本自空空是有空非断空此空何尝不有

 胜义真空之理理常自有有是空有非常有斯有未当不空

 江西九江东林寺(东晋:莲社十八贤,慧远虎溪桥)——当代·释传印

 地以人传溯自周郎飞战苏子题词仙吏将才千古各成奇迹

 天留我住方教彭蠡风帆匡庐瀑布水光山色一时都入壮怀 ——江西永修吴城望湖亭

 地以人传溯自周郎习战苏子题词仙吏将才千古各成奇迹

 天留我住放教彭蠡风帆匡庐瀑布水光山色一时都入壮怀

 鄱阳湖:吴城望湖亭,在永修县吴城镇鄱阳湖畔

介绍一个武汉地名的来历

因为八大家是写散文的。杜甫是写诗的,散文和他关系不大。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究竟起于何时?据查,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家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生於长安,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宋代散新运动的卓越领导?,唐宋八大家之一。由於忧国忧民,刚正直言,欧阳修宦海升沉,历尽艰辛,但是创作却”愈穷则愈工”。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极力反对浮靡雕琢、怪僻晦涩的”时文”,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许多名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

三苏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论和政,他继承了《孟子》和韩愈的议论文传统,形成自己的雄健风格,语言明畅,理反复辨析,很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有时不免带有诡辨气息,是其短处。著有《嘉 集》。苏轼(1037-1101),字子胆,号东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世称苏东坡。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号栾城,晚号颖滨遗老,四川眉山人。他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宋徽宗继位,他遇赦北归,寓居颖昌,闭门谢客,潜心著述,过了十二年闲适而孤独的生活。政和二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曾封荆国公,后人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散文史上著名的“唐代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於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说理透辟、论证严谨、逻辑周密、表达清晰、熔?事和议论於一炉的独特散文文体。

曾巩

曾巩 (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唐宋八大家之一。”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的曾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后,因文才出?,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曾巩有浓厚的儒家思想,主张先道后文,极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他的学术和文章,生前已传誉遐迩,身后更盛名不衰。曾巩散文作品甚丰,尤长於议论和记?。他的议论文立论精策,不枝不蔓,纡徐曲折,从容敦厚;记?文则思玫明晰,俯仰尽意,精练生动,耐人寻味。

永州八记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式,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钻鉧潭记

钻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钻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袁家渴记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钻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为“渴”。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而无际。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词,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奇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焉,出而传于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石渠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石涧记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筳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之日,与石渠同。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少精敏绝伦,为文卓伟精致,为时辈推仰。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又中博学鸿辞科,授集贤殿正宇。调蓝田尉,拜监察御史。他和刘禹锡等人参加了王叔文集团革新政治的活动。顺宗时,官礼部员外郎。王叔文失败后,贬永州司马,十年后调柳州刺史,死于贬所。世称柳柳州或柳河东。有《柳河东全集》。

柳宗元是中唐杰出的诗人,其诗幽峭明净,"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散文则和韩愈齐名,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称柳"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宪宗在方镇和宦官拥护下,继立为帝,主持改革的顺宗被幽禁,永贞革新集团失败。王叔文、王被贬杀,骨干分子韩晔、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凌准、程异、韦执谊等均被贬为边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柳宗元始被贬为邵州刺史,不半道,追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方徙为柳州刺史。

永州,今湖南零陵,在唐时还是一个未经多少开发的地区,僻远荒凉。州司马只是安置流放官员的一种名义上的职务。柳宗元作为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革新家,在这样的处境里,还要时刻担心受更重的迫害,其心情之抑郁苦闷可以想见。可以说,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寂郁愤的十年,但正所谓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倚,这穷蹙的十年,居然真正造就了一个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就在这种环境下,就在这种心情下,柳宗元的郁郁才思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发言为文,莫不悲恻动人,寓言、山水游记以及记叙文都取得了整个一生中最光辉最杰出的成就。《永州八记》,《捕蛇者说》,《三戒》,《段太尉逸事状》……这些代表柳宗元最高成就,散文史上赫赫有名的篇章都莫不作于这僻远凄幽的永州。幸与不幸,曷可言哉!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安史之乱后至宪宗元和年间的六十年中,李唐王朝经历着盛极而衰的历史变迁,统治阶级为挥霍享乐和应付各种危机,不惜横征暴敛,恣意搜刮,致使民生日蹙,濒临绝境。即以永州而论,此地在玄宗天宝年间有户两万七千余,口十七万。而至肃宗乾元时期,竟骤减至户六千余,口两万七千。

本文叙述了永州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当地农民为免输赋税而争相奔走捕捉毒蛇。借永州捕蛇者蒋氏所述三世的遭遇,用蛇的毒害和赋敛的毒害作比衬,尖锐揭露了天宝以来赋税的惨毒,官吏征敛的凶悍和人民遭害的深重。蒋氏三代甘愿冒生命危险捕捉毒蛇而不愿交纳繁杂的赋税,宁可被毒蛇咬死而不堪忍受征赋悍吏的欺凌,以独特的视角从一个侧面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作者把这种现实一言蔽之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文章自始至终把毒蛇与赋敛联系起来,运用烘托和对比,逐层推进,突现主题。如文章开头交代异蛇之巨毒,突出了蒋氏三代捕蛇的艰险和不幸;作者出于同情,表示愿帮助免除捕蛇苦役而恢复交纳赋税时,蒋氏非但毫无欣喜之色,反倒"汪然而泣",痛陈捕蛇之不幸,不如输税之不幸。文章将蒋氏捕蛇之不幸,同乡邻遭受赋敛损害之不幸相对比;将征赋悍吏日日骚扰乡邻的情景与蒋氏献蛇之余"熙熙而乐"地苟延残喘的境况相对比。这样,文章不仅表现了异蛇毒,捕蛇者可哀,而且进一步揭示出赋敛比毒蛇更可怕,广大的普通农民比捕蛇者更凄惨。末段以议论概括中心,顺理成章地收结全文。全篇构思新颖自然,紧凑而有波澜。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永州八记》

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在漫长的百无聊赖的待罪期间,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著名的《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

《永州八记》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八记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若断若连,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八记一方面精确准确再现了优美的山水景色,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坎坷遭遇和忧愤心情编织进去,处处浮现着自己的身影,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使永州笼罩上了一层浓郁的凄幽的情调。

《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章从"始得"着意,以精练形象的语言,生动真切的描绘,通过对登临西山山顶所见所感的抒写,热烈赞美了西山的怪特,表现了作者挺立不群的高尚品格和在大自然中获得精神解脱的快感。

文章一开始,就从作者被贬之后的忧惧和漫游中透露了他在当时的处境和心境,使笔下的自然景物跟作者的身世遭遇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又与烦嚣丑恶的社会现实形成强烈的对照。作者放迹山水之间,游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就"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然而却"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接下便写发现西山和始游西山的经过,着重写在山顶所见所感。登高眺望,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作者的描绘,没有直接着力于西山本身的景物,而是依据原理着力刻画登临眺望中收入眼底的远景,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映衬,以及生动的比喻色彩的渲染,构成一幅绚丽多姿萦青缭白的山水图画。作者本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不附权贵的高尚品格。他对西山怪特的一再烘托,刻意渲染,热烈赞美,正是他在逆境中坚持挺立不群的高尚品格的自我表现。面对如此美景,作者于是乎"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直到"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当时常怀忧惧,满腔幽愤。而登临西山顶峰所获得的与大自然浑而为一,超然物外的感受,使作者的忧惧和悲愤一扫而空,精神上暂时获得了莫大的解脱。

《钴姆潭记》是《永州八记》第二篇。钴姆潭,形状象熨斗的潭。开端"钴姆潭在西山西",只用七字既点了题,又交代了潭的位置,而且与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连接了起来。

作者写潭,先写潭的形成过程,重点在水与石的两次搏击。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描写,使水获得了生命力,显得有声有色。水之来,不是流而是奔,写水之搏击,不用蚀而用啮,生动地表现了水对准山石,毫不放松的冲击。写水之去,不用流淌,而用徐行,仿佛可见那安详舒缓的漾漾漫流。潭水源于冉水,"奔注"而下,可见急湍似箭,直泻千里的气势。突然碰到了山石,于是两下抵住,石因有靠山,水只能"屈折东流"。旋即因"颠委势峻"的有利地形,水重新积蓄了力量,开始"荡击",咬啮着山石的边缘。柔能克刚,结果形成了一个"旁广而中深"的潭。它广阔近十亩有余,表面平静,纵深清澈,周围有碧树环境,高处有泉水流泻。其宁静幽雅与前之激烈的搏斗恰成强烈的对比。

潭上美景,作者留恋不已,亟游不止,引起了要卖田的潭上居者的注意,因而上门来求售。作者"乐而如其言"。买下之后,动手改建,潭上景色尽收眼底,于是乐不思土。作者失意远贬,本来是"不乐居夷"、"不忘故土"的,现在却因为得到了这个潭,竟至乐于居夷,忘怀故土,充分表明了作者对钴姆潭的深厚感情和潭上景色的高度赞美。然而,作者只不过是苦中作乐罢了。表面上旷达闲适,内心却是沉痛悲哀,潭上美妙的景色处处透出凄清的意味。

《钴姆潭西小丘记》是《永州八记》第三篇。钴姆潭的形势,主体是水;小丘的形势主体则是石。作者着重描写石的"奇",同样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突怒偃蹇",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神态,再进一步,用一个"负土而出"的出字,又写出了石的动作。石的奇状既多到殆不可数,当然无法写尽,于是举出其中的两组作为代表,"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生动细致,可谓"词出意表,而刻画无上"。

然而如此美好奇特的小丘,居然是主人的"弃地"。弃到价止四百,而且连岁不能售。小丘的遭际震动了作者的心,于是他怜而买之。得到小丘后,"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这番去除务尽的行动,是对自然界秽草恶木的憎恶,但又何尝不是传达出作者对社会邪恶势力的深恶痛绝!声东击西,指桑骂槐而已。当铲刈焚烧之后,嘉木美竹奇石一下子展现在新主人面前,小丘恢复了它天然幽美的风姿,而且: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得意之余,回想发现和得到小丘的过程,不禁感慨系之。小丘就是小丘,放在帝畿则为名胜,在远州则为弃地。被弃置的小丘"农夫过而陋之",为作者和他的朋友所赏识,从而彻底地改变了命运,而这仅仅是偶然的机缘巧合,太难得了。如此前写小丘之胜,后写弃掷之感,高兴之余顿处凄清,转折之中独见幽怜。名为小丘,实为作者而已。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作者从钴姆潭西小丘,又西行一百二十步,忽然听到竹林后传来如佩环相鸣的淙淙水声,不由得"心乐之"。"伐竹取道"后又见到潭水清冽,潭石峥嵘,潭树青翠,蒙络摇缀,这是在心乐之下所见到的情景。文章在以引人入胜的笔墨点出小石潭之后,便紧紧抓住"水尤清冽"一句展开描写。首先它从石字上落笔,刻画"全石以为底"的小石潭的形状,从而写出潭水清澈的原因。然后再运用实中写虚、静中写动的手法,通过描写"皆若空游无所依"的鱼,反衬出潭水清澈的程度。这里没有一字一句写水,只是借助客体去表现主体,使它象浮雕一般给人一种立体感。同时他描写潭水之清,又是为下文"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作好铺垫,从而将自己当时那种抑郁失意的心情,巧妙地寄寓在凄清幽邃的自然境界之中。接着他细看清潭中的游鱼;

潭中鱼可数百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出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鱼数语,体物神妙。柳文峻洁清深,于斯毕现。此时此刻,宛若庄子观鱼时的那种物我同一,乐而忘形的境界。然而,这种怡乐的心境起了变化。当他抬头西南远望水源时,见到水流曲折明灭,岸势犬牙交错,"不可知其源",有一种变幻无定,深不可测的感觉,这时他仿佛受到了震动,四周的竹树再也不复是先前那"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生气勃勃的景象,而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以至"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而匆匆离去。?此文在游历程序上与前三篇相衔接,而在写景状物上更趋精粹,在心态表露上更趋隐蔽。尽管《小石潭记》在八记中算是色调比较明丽的一篇,然而读到最后还是能体会到凄冷抑郁的心绪。

《袁家渴记》是《永州八记》第五篇。本文先从永州的全景全貌着笔,通过宾主之间的对比和映衬,突现出文章所要描写的主要对象。袁家渴的景物,参差错落,色彩班驳。水有声,山有色,枝干扶疏,花叶摇曳。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皆成文章。如描写风从四面山上下来摇荡花草树木的景象: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勃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扬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对树用摇动,对草用掩苒,对花卉用纷红骇绿,均是生动细致而传神,精妙而准确。

《石渠记》是《永州八记》第六篇。此篇写泉水和泉上景物,各具特色。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谕石而往,有石泓,菖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成百尺,清深多修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石渠、石泓和小潭,这三个方面的景物虽然同在一个画面里,但是它们的特点却又各不相同。石渠的特点是狭窄,所以渠中的泉水也就微弱,碰上石头,不是激起巨浪,而是伏出其下;石泓的特点是低洼,因此积水比石渠较深,被菖蒲青苔覆盖或环绕着;而小潭的特点则是清深,所以石渠的水流入潭中,并且可以看到里面鱼的情况。除此之外,作者还写了泉上的石头树木花草和竹子,特别是侧重于风声的描绘上。风摇动着竹树的梢头,产生震撼崖谷经久不息的回响,从而使读者由视觉转入听觉,给那些画图似的景物,再加上一种诗韵般的音乐美。

《石涧记》是《永州八记》第七篇。本篇紧承上文,所写的景物仍旧是泉水、石头和树木,但作者善于捕捉共性之外的个性,如: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对水中石头,泉水都用"若"字表明,而对泉上的树和石,则用翠羽、龙鳞来直接比喻,"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由于用了多种比喻手段来精确形象地进行描绘,所以毫无重复之感,反而觉得洞天之中又有无穷洞天

《小石城山记》是《永州八记》最后一篇。作者先着力描绘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和奇异的景色,然后转入到议论造物者的有无,用设疑的曲笔批判了天命观,同时倾吐了自己横遭贬谪、壮志难酬的悲愤。文章跌宕开合,尺幅千里,正如前人所说:"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作者写小石城山的景物,主要是在抒发一种感想。当时有人认为美好事物是天用来安慰被侮辱的贤人,有人认为美好景物是灵秀之气所造成的,作者都加以否定。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此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作者在这篇里发这种感想,是因以上各篇中所发出的身世之感密切结合着的。要是相信 天是有意志的,那么作者的被贬斥,是天意,也就用不到愁怨不平了。要是相信这些美好景 物是天用来安慰贤人,那就不免要自我陶醉,会忘掉自己遭受迫害的愁怨不平。正由于作者不相信 这些,所以把个人的身世之感同山水结合起来写,写得情景交融。从这些山水记中显出作者 不相信天有意志,感叹自己遭受迫害的思想情趣来:

一腔心事付幽胜,

多少凄楚烟水中!

龙是什么?

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时曾设武昌府。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武昌即成为正式名称。?

南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今天的汉口其实只有500余年历史,始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汉水原来从龟山南边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则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

汉水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带,至清嘉庆年间发展成为与河南朱仙、江西景德 、广东佛山并称四大名镇之盛誉的汉口。战争后汉口开埠通商,发展更趋快速。?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1927年初,武汉国民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74年。

扩展资料: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其考古发现有东湖放鹰台遗址的含有稻壳的红烧土、石斧、石锛以及鱼叉。

市郊黄陂境内的张西湾古城遗址为4300年前古人类生活的重要遗存。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属楚国管辖。?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

公元223年(吴黄武二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武汉 (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市)

像很长很长一样的四字成语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由此,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就称,「国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各地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考古专家认为,早期的龙就是一处头上带角的蛇,是一种纯粹的爬行动物;而有些人则认为,龙最初形成地,龙头很像猪,龙身则与蛇身相同;还有人指出,龙是由鳄鱼蜕变而成的;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对龙有独到的见解,闻先生认为:龙是由蛇与其它多种动物综合形成的,它以蛇身为基础,融入了马的鬃毛,牛的尾巴,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众多的专家学者对龙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从许多出土的带有有关龙的图形的文物中分析,龙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久远的历史。这其中河南濮阳出土的蚌龙,距现在已有六千年的历史,它一方面体现着仰韶文化的脉胳,另一方面又证明了龙的最初形成。

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有人认为这是古代炎黄统一中原各部落后,揉合各氏族的图腾形成的形象。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中国人经常自称“龙的传人”。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也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猰貐、居、貔、狻猊。)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

佛教中的龙是天人中八个部落中的一支,即天龙八部八部众第二的龙部。佛教中天龙八部是佛教的护法神,尤其龙部众生均以誓卫佛法金刚为己任,保证佛法在三界中不被祸乱。当有人真正修行佛教时也有龙部众生被派遣下来保护修佛的人,是为护法。

“龙”虽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译为“dragon”,但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与中国传统的龙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征意义都分别甚大。西方的“dragon”一般带有邪恶的意味,与东方的瑞兽完全不一样。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

关于龙的传说

龙女拜观音

在观音菩萨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财,女的叫龙女。

龙女原是东海龙王的小女儿,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深得龙王的宠爱。一天,她听

说人间玩鱼灯,异常热闹,就吵着要去观看。

龙王捋捋龙须摇摇头说:“那里地荒人杂,可不是你龙公主去的地方呵!”龙女又是撒

娇又是装哭,龙王总是不依。龙女嘟起小嘴巴:心里想道:你不让我去,我偏要去!好容易

挨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宫,变成一个十分好看的渔家少女,踏着蒙陇月色,来到闹鱼

灯的地方。

这是一个小渔镇,街上的鱼灯多极啦!有黄鱼灯、鳌角灯、章鱼灯、墨鱼灯、鲨鱼灯,

还有龙虾灯、海蟹灯、扇贝灯、海螺灯、珊瑚灯……龙女东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兴,有

时竟忘情地往人群里挤。不一会来到十字路口,这里更有趣哩!鱼灯叠鱼灯,灯山接灯山,

五颜六色,光华璀璨。龙女似痴似呆地站在一座灯山前,看得出了神。

谁知这时候从阁楼上泼下半杯冷茶来,不偏不倚正泼在龙女头上。

龙女猛吃一惊,叫苦不已。原来变成少女的龙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

不住少女模样了。

龙女焦急万分,怕在大街上现出龙形,招来风雨冲塌灯会,于是不顾一切地挤出人群,

狠命地向海边奔去。刚刚跑到海滩,突然“忽喇喇”一声,龙女变成一条很大很大的鱼,躺

在海滩上动弹不得。

正巧,海滩土来了一瘦一胖的两个小子,看到这条光灿灿大鱼,一下子愣住了。

“这是什么鱼呀!怎么会搁在沙滩上呢?”胖小子胆子小,站得远远的说:“从来没有看过

这种鱼,怕是不吉利,快走吧!”

瘦小子胆子大,不肯离去,边拨弄着鱼边说:“不管它是什么鱼,扛到街上去卖,准能

赚笔外快用用?”两人嘀咕了一阵,然后扛着鱼,上街叫卖去了。

那天晚上,观音菩萨正在紫竹林木坐,早将刚才发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不觉动了慈

悲之心,对站在身后的善财童子说:“你快到渔镇去,将一条大鱼买下来,送到海里放生。”

善财稽首道:“菩萨哎?弟子哪有银两去买鱼呀?”

观音菩萨笑着说:“你从香炉里抓一把去就是了。”

善财点头称是,急忙到观音院抓了一把香灰,踏着一朵莲花,飞也似地直奔渔镇。这

时,两个小子已将鱼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观鱼灯的人围住了。称奇的、赞叹的人问价的,矶

矶喳喳,议论村纷,可是谁也不敢贸然买这么一条大鱼。

有个白胡子老头说:“小子,这条鱼太大了,你们把它斩开来零卖吧?”

胖小子一想,觉得老头说得有理,于是向内借来一把肉斧,举起来就要斩鱼。

突然,一个小孩子叫开了:“快看呀?大鱼流眼泪了。”

胖小子停斧一看,大鱼果然流着两串晶莹的眼泪,吓得丢掉肉斧就往人群外面钻。

瘦小子怕外快泡汤,赶紧拾起肉斧要斩,却被一个气喘吁吁赶来的小沙弥阻止住了:

“莫斩!莫斩!这条鱼我买下了I”众人一看,十分诧异:“小沙弥怎么买鱼来了?”

那个老头停了一声,翘着山羊胡子说:“和尚买鱼,怕是要开荤还俗了吧?”

小沙弥见众人冷语讥笑,不觉脸红了,赶紧说:“我买这条鱼是去放生的!”说着,掏

出一撮碎银,递给瘦小子,并要他们将鱼扛到海边。

瘦小子暗自高兴:“外快赚进了!扛到海边,说不定等小沙弥一走,依旧能把这条大鱼

扛回来呢!”他招呼胖小子扛起大鱼,跟着小沙弥向海边走去。

三人来到海边,小沙弥叫他们将大鱼放到海里。那鱼碰到海水,立即打了一个水花,游

出老远老远,然后掉转身来,同小沙弥点了点头,倏忽不见了。瘦小子见鱼游走了,这才断

了再捞外快的念头,摸出碎银,要分给胖小子。不料摊开手心一看,碎银变作了一把香灰,

被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转眼再找小沙弥,也不知去向了。

再说东海龙宫里,自从不见了小公主,宫里宫外乱成一窝蜂。龙王气得龙须直翘,海龟

丞相急得头颈伸出老长,守门官蟹将军吓得乱吐白沫,玉虾宫女怕得跪在地上打颤……一直

闹到天亮,龙女回到水晶宫,大家才松了口气。.龙王瞪起眼睛,怒气冲冲地呵斥道:

“小,你胆敢犯宫规,私自外出!说!到哪里去了?”

龙女一看龙王动了怒,知道撒娇也没有用了,便照实说:

“父王,女儿观鱼灯去了,要不是观音菩萨派善财童子来救我,女儿差点没命!”

接着将自己的遭遇讲了一遍。龙王听了,脸上黯然失色。他怕观音将此事讲了出去,让

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得落个“教女不严”的罪名。他越想越气龙女,一怒之下,竟将她

逐出水晶宫。

龙女伤心极了,茫茫东海,到哪里去安身呢?第二天,她哭哭啼啼来到莲花洋。哭声传

到紫竹林,观音菩萨一听就知道是龙女来了,她吩咐善财去接龙女上来。善财蹦蹦跳跳来到

龙女面前,笑着问道:

“龙女妹妹,你还记得我这个小沙弥吗?”

龙女连忙揩掉眼泪,红着脸说:

“你是善财哥哥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说着就要叩拜。

善财一把拉住了她:

“走,观音菩萨叫我来接你呢!”

善财和龙女手拉手走进紫竹林。龙女一见观音菩萨端坐在莲台上,俯身便拜。观音菩萨

很喜欢龙女,让她和善财像兄妹一样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个岩洞里,这个岩洞后来称为“善

财龙女洞”。

从此,龙女就跟了观音菩萨。可是龙王反悔了,常常叫龙女回去。

龙女依恋着普陀山的风光,再也不愿回到禁铜它的水晶宫去了。

岑港白老龙

--------------------------------------------------------------------------------

舟山岛西岸有个海湾叫岑港。岑港有座高山,山水倾泻下来,犹如百尺白布悬挂在峭壁

上,煞是壮观。年复一年,在岭脚边冲出一口深深的石潭,名叫“龙潭”。

相传很久以前,潭里有一条白龙。每当乾旱之年,那白龙使吸来东海之水,化作甘霖喷

降下来,使方圆数十里的村庄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感念白龙,都称他为“岑港白

老龙”。

有一年,又逢乾旱,白老龙正要吸水降雨,不料玉皇大帝听一信了东海龙王的馋言,降

下旨意,不许他再到东海吸水。白老龙只得忍气吞声回到龙潭。一路上,只见禾菽枯焦,遍

地生姻,心中好不怆然。一行走之间,忽然耳边响起一阵哭声,走近一看,是一位年轻妇人

浑身披麻,正跪在滚烫的沙滩上,面对着大海嚎哭。白老龙听了不免心酸,便上前问道:

“大嫂因何在此啼哭?”

那妇人抹泪一看,见是一位白须白发、面目慈祥的老人,正关切地看着自己,心里一

暖,便哭诉起来。原来那妇人名叫青莲,从小死了爹娘,由兄嫂作主,嫁给一个孤身小子,

夫妻十分恩爱。谁知好景不长,两人成亲不到半年,就碰上这大旱季节。田里没指望了,丈

夫便邀集乡亲们下海。不料初次出海就遭横祸,船被风浪掀翻了,丈夫落水身亡,撇下

她一个年轻寡妇,无依无靠,好不凄苦。

白老龙听了非常同情,叹了口气说:“大嫂不要过份伤心,自古人死不能复生。若不嫌

弃,我愿帮你捕三年鱼。”

青莲一怔,慌忙收泪道:“这……这如何使得!俗话说‘海上无风三尺浪’,你这样大

年纪怎么受得起!”

白老龙捋着白须说:“大嫂尽管放心,老汉自有道理。”

青莲见他说得诚恳,心里暗暗嘀咕道:“瞧他的模样,八成也是个落荒遭灾的。我何不

积点阴德,将他收留下来。”于是说道:“我从小没爹没娘的,就让我认你作爹吧!”.说

着就要叩头。

白老龙心里好不喜欢,忙伸手将她扶起,笑着说:“青儿不必多礼,老汉当之有愧了!”

当天夜里,白老龙借着星光叮叮当当动手修起船来。青莲回家,取出一畚斗糯米,按照

白老龙的嘱咐,做了满满一篮糯米块。第二天天亮,青莲提着篮子来到海边,左看右看,却

找不见那条破船,心里正着急,忽听有人叫她,定睛一看,见白老龙汗水淋漓地从一条崭新

的船里爬出来,才知自己的破船已经修好了,心里又高兴又感激,忙迎上去说:“爹爹辛苦

啦!快吃饭吧!”

白老龙吃过糯米块,带了几名渔工,当天就出海了。渔船像箭一样驶离港湾,不一

刻就来到东海大洋。白老龙吩咐渔工撒网,自己却枕着舱板“呼噜呼噜”打起瞌睡来。只见

他一边打鼾,一边流汗,巨大的汗珠从他额上不断地涌出来,沾湿了舱面。渔工心里好不奇

怪,却又不敢叫醒他。不一会,鼾声止了,又听他梦叹般地喊道:“快起网!快起网!”渔

工闻声,慌忙赶到船沿拉起网来。

说也奇怪,几个人拉着偌大一顶渔网,却像扯着一条丝线那般轻巧。拉呀拉呀,拉出海

面,竟是满满一网大黄鱼,条条金光闪亮,尾尾活蹦乱跳。渔工惊喜万分,忙把黄鱼倒进舱

里。谁知倒啊倒啊,三个船舱都装满了,网里的鱼还不见倒完。渔工们你看看我,我看看

你,都楞住了。

傍晚,渔船归航。青莲见捕了这许多大黄鱼,心里高兴极了!大伙听说这个白须白发老

人的本事这么大,都纷纷赶来,求他作大伙的带头老大。白老龙捋着白须哈哈笑着,满

口答应了。

从此,白老龙使领着大伙起早摸黑地捕起鱼来。每次出海都是满载而归,捕上来的鱼又

大又肥,乡亲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转眼半年过去了。一天,白老龙又领着大伙出海去了。青莲在家准备好白老龙爱吃的糯

米块,照例到海边去等船回来。等啊等啊,直到太阳落山,月亮升起,还不见渔船归航。青

莲又饿又累,就倚着礁石打起盹来……

突然,她望见面容憔樵悴的义父匆匆走来,满怀悲愤地对她说:

“青儿,我要走了,你多保重!要是想我,就到岑港岭下来找,我的屋前挂着九丈六尺

白布。”说罢飘然而去。”

青莲上前去拉,却扑了个空。顿时惊醒,才知是梦,心生疑惑。突然,只见海面上呼啸

的狂风推着小山似的大浪铺天盖地涌来。这风多大呀!

把岸上所有的船桩都吹跑了把最坚硬的礁石都打碎了。青连怔怔地望着汹涌的大海,想

到自己丈夫的悲惨遭遇,立时脸孔发自,浑身发抖,对着茫茫海天失声痛哭起来。

一天又一天,直至第八天早晨,海面上才风平浪息,可是好心肠的白老龙却再也没回

来。青莲想起梦里白老龙跟她说的话,就决定要到岑港岭下去寻找义父。她做了一篮白老龙

爱吃的糯米块,告别了乡亲们上路了。

走了一天又一天,过了一村又一村,终于来到岑港岭下,举目一看,只见四野茫茫,哪

有一户人家?心里不免有点害怕。正在焦虑,猛见岭脚边有一个石潭,上面悬着百尺飞瀑,

就像飘着一块白布。青莲赶紧放下篮子,取出糯米块往潭里丢。丢一块糯米块,叫一声爹。

丢了一阵,叫了一阵,潭中突然泛起一阵波浪,水面上慢慢露出一对龙角来。

青莲吓了一跳,却听潭中传出声音道:“青儿不要害怕,我便是你的乾爹。”

青莲听了,伤心地哭道:“爹爹,你为啥变成这副样子?”

白老龙道:“我本是此地的一条白老龙,想不到此番帮助百姓,又得罪了东海龙

王,在玉帝面前参了一本,说我残害水族,扰乱龙宫,玉帝降罪下来,把我禁铜在这龙潭之

中,不得自由。”

青莲闻言:心里气极啦!顿时揩乾眼泪,忿忿地叹道:

“唉!为什勤劳的人反而受苦,好心眼的反而获罪呢?这样不公平的世间,活着还有什

么意思!”说完,她把糯米块全倒进潭里,自己也跟着跳下去。青莲跳进龙潭,就变成一条

青龙,跟着白老龙隐没在清清的潭水中。

后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们,设立了两个会社:一个叫白龙会,一个叫青龙会。每隔

三年一小会,十二年一大会。出会时,人们敲锣打鼓,抬着造型美观的青、白二龙,穿村游

乡,好不热闹。(://.white-collar.net/child/legend/dragon/002.htm更多)

“龙生九子”的一个说法是来自明朝李东阳的《怀麓堂集》,龙的九个儿子分别为:

老大囚牛(qiúniú)

老二睚眦(yázì)

老三嘲风(cháofēng)

老四蒲牢(púláo)

老五狻猊(suānní)

老六赑屃(bìxì)

老七狴犴(bì’àn)

老八负屃(fùxì)

老九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ěi)

另有说法为:

老大赑屃(bìxì)

老二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ěi)

老三蒲牢(púláo)

老四狴犴(bì’àn)

老五饕餮(tāotiè)

老六蚣蝮(应为)(bāxià)

老七睚眦(yázì)

老八狻猊(suānní)

老九椒图(jiāotú)

有的说法还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龙子之一。

赑屃(拼音:Bìxì):

又名龟趺、霸下、填下,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有齿,力大,好负重。其背亦负以重物,在石碑下的石龟为其形象。在拆除北京旧城墙时,在东便门和西便门的城墙下各发现半个赑屃,因此有赑屃驮着北京城之说。

囚牛:

龙生九子之一,形状为有鳞角的**小龙,喜音乐,蹲立於琴头。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睚眦(拼音:Yázì):

龙生九子之一,龙身豺首,性刚烈,最是好杀 嗜杀好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嘲风:

龙生九子之一,平生好险,如今殿角走兽是其形象。

蒲牢:

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狻猊(拼音:Suānní):

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狴犴(拼音:Bì'àn):

龙生九子之一,形象老虎,传说其好诉讼,故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立其形象。

负屃(拼音:Fùxì):

龙生九子之一,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螭吻,又叫鸱尾、鸱吻(拼音,Chīwěn、Chīwěi、Chīwěn):

龙生九子之一,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鸱尾到底是一种鸟还是传说中海上的鲸鱼没有确定的说法。

饕餮(拼音:Tāotiè):

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上有这么一段:“缙云氏有不才之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蚣蝮,应为趴蝮:

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性喜水,被雕成桥柱、建筑上滴水的兽形。

椒图:

龙生九子之一,形状像螺蚌,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

螭(拼音:chī),或螭首:

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

麒麟: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据说能活两千年。雄的名麒,雌的名麟,合称麒麟。性情温和,不伤人畜,不践踏花草,故称为仁兽。麒麟的形状像鹿,尾似牛尾,麒有独角,麟无角,口能吐火,声音如雷。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相传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人时此兽才会出现,亦作骐驎。民间传说麒麟会给人们带来儿子,使家族兴旺,因此有麒麟送子之说。传说中孔子的母亲生孔子前曾有麒麟现身。明朝时郑和的船队航行到东非,曾带两只长颈鹿回到北京,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麒麟。明成祖以此祥瑞之兆来表明自己施政的伟大。

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

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又有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

貔貅(拼音:pí xiū)又名天禄: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喜吸食魔怪的精血,并转化为财富,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也有一种说法它是龙的第九个儿子。古时候人们常也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传说貔貅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现在很多中国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巨大的会吐火的飞行爬虫类的龙是所有神奇野兽中最令人敬畏也最危险的。今天,世界上仍有十种不同的龙。

澳洲蛋白眼Antipodean Opaleye(新西兰)

中国火球(也叫狮龙)Chinese Fireball(中国)

普通威尔士绿龙Common Welsh Green(威尔士)

赫希底里群岛黑龙Hebridean Black(赫希底里群岛)

匈牙利树蜂Hungarian Horntail(匈牙利)

挪威脊背龙Norwegian Ridgeback(挪威)

秘鲁毒牙龙Peruvian Vipertooth(秘鲁)

罗马尼亚长角龙Romanian Longhorn(罗马尼亚)

瑞典短鼻龙Swedish Short-Snout(瑞典)

乌克兰铁肚皮Ukrainian Ironbelly(乌克兰)

■ 古人说龙---关于龙的传说故事

蛮龙归正的神话

据说,大禹治水有三样法宝:一是伏羲给他的河图、玉简;二是天上的应龙,用尾巴划地,给他指引方向,禹沿着应龙划尾的线路,领着民工开凿河道,疏导洪水;三是大乌龟,把息石和息壤投到低洼的地方。

有一天,一条全身乌黑的龙,在坝边的洪水里翻身打滚,兴风作浪,把大禹他们辛辛苦筑起来的大坝弄倒了。应龙告诉禹王,这是一条蛮七蛮八的蛮龙,邪气太重,归不了正的。于是乌龟友谊着大禹上了一座高山,看见那条全身乌黑的巨龙,头上长着一对雪白耀眼的龙角,正在嬉戏翻腾,不时掀起冲天的浪。大禹指南它,它全然不理。大禹于是取出一块小小的五彩息石,放在乌龟的尾尖,那息石立即成为一块斗大的巨石。

乌龟只把尾巴轻轻一挥,天空就划出一道朦胧虹样的弧线,五彩息石不偏不倚地落在乌龙脑门顶上的两只龙角之间。 乌龙哈哈大笑说:"这块小小的花石头,奈何我不得。

可那五彩息石,无时无刻不在膨胀变大。不一会,便把蛮龙的两面三刀只龙角撑紧了,疼得它直摇头。五彩息石一直不断生长,最后终于把蛮龙制服了。从此,蛮龙成了大禹一个得力助手,听候大禹调遣。

龙窑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太湖里有一条浑身墨黑的乌龙,长大以后,玉皇大帝就召它到天上专管耕云播雨的事情。哪个地方干旱了,乌龙先到太湖喝足了水,再向那个地方喷。乌龙喷出来的水就是雨。

但有一个地方,玉皇大新闻社却不准乌龙去喷水,这地方就是太湖西面丁山、蜀山一琏。因为这地方的老百姓不敬天帝,所以玉皇大帝要惩罚他们。 但是乌龙不忍心看到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受苦,就偷偷地降了雨,这一下惹恼了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乌龙,乌龙与天兵天将格斗,打得天错地暗,终因寡不敌从,浑身是伤,摔到地下,死了。当地老百姓非常感激乌龙,就把乌龙的尸首埋了。

不知过了多少年,葬土的土堆上出现了许多洞口,人们发现,洞里全是空的,乌龙的尸骨不见了,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地道。后来人们用这个空洞当作烧窑的洞,发现陶器烧得又多、又快、又透、又省柴。从此这个地方就叫乌龙窑。当地又仿照乌龙窑造了许多窑,就叫做"龙窑"。

龙马负图的传说

在河南洛阳东北孟津老城一带,在远古时候是一片水草丰盛的地方。传说古代曾经在图河里出现过一个妖怪。它头似龙,身似马,满身的鬃毛卷成无数个漩涡。人们按它的形状,就叫它龙马。据说这龙马是水中蛟龙变的,凶猛无比。它的到来,使附近洪水横流,庄稼毁坏,人们无法生存下去。

正当人们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伏羲乘坐六龙,来降服龙马。说也奇怪,龙马立即变得温顺善良起来。后来,杖羲根据龙马身上的漩涡,认真研究,坐了八八六十四天,终于研究出了八卦图。"龙马恰为天地用,图河先得圣人心。"后世为纪念伏羲和龙马,修建了一座寺院,叫负图寺,寺前高竖两块大碑,上刻"图河故道"和"龙马负图"。

大鹏斗孽龙传说

在纳西族的传说中,过去有个大酋长,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为了怕他死后儿女争夺家产,就把天地各划一半,儿女各一半,并指定了儿子住在陆地是人,女儿住在海里是龙。

后来,酋长死了之后,住在海里的龙不断侵占陆地,龙子龙孙也经常毁坏人的庄稼。为此,人请来了金翅大鹏,把那海底的孽龙抓起来捆住,给她一次的惩罚。从此,孽龙再也不敢侵犯百姓了,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地过着生活。

小白龙的故事

泰山黑龙潭下边有个白龙池,据说小白龙从前住在这里。有一次,玉皇大帝叫小白龙下一场狂风暴雨,但他不忍心毁坏老百姓的庄稼,只下了一场牛毛细雨。这下激怒了玉帝,罚他到人间做苦工。

小白龙到人间去做短工,并和一个姓崔的姑娘相爱结婚。有一年,赶上大旱,庄稼都快干死了,小白龙偷偷地显现龙形,帮助下了一场透雨。但它的原形还是让人发现了。它的妻子听到传闻后,不相信,追问

最后一个字是军的诗句

1. 形容长的四字词语

时间的:累月经年 百岁千秋 成年累月 地久天长 地老天荒 海枯石烂 经年累月 年深日久 千秋万代 千秋万岁 青山不老 穷年累月 日复一日 日久天长 天长地久 天荒地老 万古千秋 积日累久 积年累月 成年累月、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渊源流长 精卫填海、经久不息 愚公移山、锲而不舍。

天长地久 千秋万载 常年累月: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长年累月:长年:多年,整年。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

成年累月:成:整; 累:积聚。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

形容时间长久。日积月累:一天天、一月月不断积累。

积年累月:积年:多年; 累月:连月。指经过的时间长。

穷年累月:穷年:年初到年底;累月:持续几个月。形容接连不断,历时久远。

日往月来:形容岁月流逝。天长日久:时间长,日子久。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寸阴若岁岁:年。一刹那象过一年。

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举首戴目举:抬起;戴目:仰视的样子。

形容望着远处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倾耳戴目戴目:仰视的样子,指望着远处。

形容期待、盼望的样子。倾耳拭目倾耳:侧着耳朵;拭目:擦眼睛。

认真听,仔细看。表示急切想看到所期待的事物。

万众睢睢睢睢:仰视。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着上面。

形容人们共同期待或感到惊奇的神情。悬悬而望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

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计日以俟数着日子等待。极言盼望之殷切。

枯苗望雨形容殷切盼望。目断鳞鸿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

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目盼心思双眼盼望,内心思念。

形容企盼想念之切。皮松骨痒形容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

企而望归企:踮起脚后跟。踮起脚后跟盼望归来。

形容殷切地期望。翘首企足仰起头,踮起脚。

形容盼望殷切。翘首跂踵翘首:抬起头。

抬起头踮起脚。形容殷切盼望。

翘首以待翘首: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

翘首引领仰起头,伸长脖子。形容盼望殷切。

鹤立企伫企:踮起脚后跟;伫:久立而等待。像鹤一样伸长脖子,踮起脚跟,长时间地站着等待。

形容急切的盼望等待。引颈而望引颈:伸长脖子。

伸长脖子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延颈鹤望像鹤一样伸长颈子盼望。比喻盼望心切。

延颈举踵踵:脚后跟。伸长勃子,踮起脚跟。

形容盼望十分殷切。引领以望引领:伸长脖子。

伸长脖子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云霓之望比喻迫切地盼望。引首以望抬头远望。

形容殷切盼望。引领成劳引领:伸长脖子。

伸长脖子盼望并心神为之疲劳。形容盼望非常殷切。

引领而望引领:伸长脖子。伸长脖子远望。

形容殷切盼望。引领翘首引领:伸长脖子。

伸长脖子,扬着头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引领企踵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形容殷切盼望。

企足矫首企:踮脚站着;矫:举起。踮起脚后跟,抬起头,比喻盼望等待之殷切。

翘足企首翘足:抬起脚。抬起脚仰着头。

形容殷切盼望。翘足引领踮塌郐,伸长脖子。

形容盼望殷切。企伫之心企伫:踮起脚跟而望。

形容盼望心切。攘袂引领揎袖捋臂,伸长头颈。

形容激奋盼望貌。日图三餐,夜图一宿图:盼望;宿:住宿。

每天只盼望有饭吃,晚上有睡觉的地方。形容胸无大志,安于现状。

热中名利热中:急切盼望。急切企图获得个人名利。

胜利在望在望:盼望的事就在眼前。指胜利即将到来。

也指一件事情马上就要成功。无从企及无从:没有门径;企及:盼望达到。

没有办法赶上。望穿秋水秋水:比喻人的眼睛。

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望眼将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同“望眼欲穿”。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

形容盼望殷切。望子成名望:盼望。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望子成龙望:盼望。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西窗剪烛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

后泛指亲友聚谈。先睹为快睹:看见。

以能尽先看到为快乐。形容盼望殷切。

悬悬而望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眼穿肠断眼穿:望眼欲穿。

眼欲望穿,肠欲盼断。形容盼望、相思之极。

眼穿心死眼穿:望眼欲穿;心死:心如死灰。眼睛望穿,心也死了。

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极度失望。

2. 什么四字成语表示两个人长得很像

一模一样

yī mú yī yàng

解释样子完全相同。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途较广;可形容人及思想、言论等。也可形容事物的外形。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模;不能读作“mó”。

辨形模;不能写作“摸”。

近义词毫无二致、毫发不爽、如出一辙

反义词截然不同、天差地别、大相径庭

3. 长什么长什么四字成语

没有 长什么长什么 的四字成语,长 在第三位的成语如下: 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扼腕长叹 用手握腕,长声叹息。

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

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辅世长民 辅世:辅佐当世的国君。长民:统治人民。

辅佐当世的国君统治人民。 浩气长存 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

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久安长治 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溘然长往 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常作悼念死者用词。

喟然长叹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了不长进 一点进步也没有。形容没有出息。

气贯长虹 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

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日近长安远 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

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 身无长处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十里长亭 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何处,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 停留长智 指事情阁久了,对方就会想出对付的办法。

万古长存 万古:千秋万代。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

万古长青 万古:千秋万代。千秋万代都象松柏一样永远苍翠。

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万里长城 指我国长城。

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万里长征 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

形容极摇远的征程。 五言长城 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

细水长流 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地做某件事。

一无长物 一无:全无;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一字长蛇阵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与世长辞 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

指去世。 自坏长城 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持人长短 指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 短叹长吁 吁:叹息。

短一声、长一声不停地叹气。 遁世长往 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

丰草长林 ①茂草高林。②指隐逸之地。

黄钟长弃 比喻贤才不用。同“黄锺毁弃”。

钜人长德 指德高望重的人。 溘然长逝 指死去。

扣壶长吟 借指抒发壮怀或不平之气。 旷日长久 历时长久,久经时日。

阑风长雨 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

后亦泛指风雨不已。亦作“阑风伏雨”。

万古长春 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

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 身无长物 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贫穷。 深山长谷 与山外距离远、人迹罕至的山岭、山谷。

天地长久 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同“天长地久”。 闲言长语 议人长短的唠叨话。

一字长城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长城。

饮马长江 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指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鹰击长空 指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4. 第三个带长的4字成语

身无长物 溘然长逝 别无长物 细水长流 气贯长虹 丰草长林 万古长青 浩气长存 喟然长叹

与世长辞 鹰击长空 了不长进 久安长治 扼腕长叹 封豕长蛇 万古长春 万古长存 万里长城

黄钟长弃 一无长物 万里长征 天地长久 停留长智 一字长城 五言长城 节中长节 饮马长江

钜人长德 十里长亭 自坏长城 身无长处 旷日长久 阑风长雨 闲言长语 溘然长往 短叹长吁

老子长孙 短吁长叹 辅世长民 扣壶长吟 巨人长德 持人长短 生死长夜 遁世长往 老身长子

深山长谷

有关龙的资料

1. 关于军的诗句

关于军的诗句 1. 有关军字的诗句

含有军字的诗句:送陈七赴西军 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 韩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 高适 碛路天早秋,边城夜应永。遥传戎旅作,已报关山冷。

上将顿盘阪,诸军遍泉井。绸缪阃外书,慷慨幕中请。

能使勋业高,动令氛雾屏。远途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已 陈子昂 孟秋首归路。

仲月旅(一作旋)边亭。闻道兰山战。

相邀在井陉。屡斗关月满。

三捷虏云平。汉军追北地。

胡骑走南庭。君为幕中士。

畴昔好 拜宣武军节度使 李绅 油幢并入虎旗开,锦橐从天凤诏来。星应魏师新鼓角,地嫌梁苑旧池台。

日晖红旆分如电,人拥青门动若雷。伊洛镜清回首处,是非纷杂任尘 右军墨池 刘言史 永嘉人事尽归空,逸少遗居蔓草中。

至今池水涵余墨,犹共诸泉色不同。 军行 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送元帅书记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 徐铉 寒风萧瑟楚江南,记室戎装挂锦帆。

倚马未曾妨笑傲,斩牲先要厉威严。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

惟有杯盘思上国,酒醪甜淡菜蔬 过东平军 戎昱 画角初鸣残照微,营营鞍马往来稀。相逢士卒皆垂泪,八座朝天何日归。

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 李洞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 李白 独坐清天下,专征出海隅。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

组练明秋浦,楼船入郢都。风高初选将,月满欲平胡。

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白猿 送李秀才入军 李山甫 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

书生只是平时物,男子争无乱世才。铁马已随红旆去,同人犹著白衣来。

到头功业须如此,莫为初心首重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 骆宾王 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

献凯多惭霍,论封几谢班。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

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胡霜 九日嘉州发军亭即事 薛逢 三江分注界平沙,何处云山是我家。

舞鹤洲中翻白浪,掬金滩上折黄花。不愁故国归无日,却恨浮名苦有涯。

向暮酒酣宾客散,水天狼藉变余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 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 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 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尤震,匣中金刀血未干。

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肓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 有关军字的诗句

含有军字的诗句:送陈七赴西军 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 韩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 高适 碛路天早秋,边城夜应永。遥传戎旅作,已报关山冷。

上将顿盘阪,诸军遍泉井。绸缪阃外书,慷慨幕中请。

能使勋业高,动令氛雾屏。远途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已 陈子昂 孟秋首归路。

仲月旅(一作旋)边亭。闻道兰山战。

相邀在井陉。屡斗关月满。

三捷虏云平。汉军追北地。

胡骑走南庭。君为幕中士。

畴昔好 拜宣武军节度使 李绅 油幢并入虎旗开,锦橐从天凤诏来。星应魏师新鼓角,地嫌梁苑旧池台。

日晖红旆分如电,人拥青门动若雷。伊洛镜清回首处,是非纷杂任尘 右军墨池 刘言史 永嘉人事尽归空,逸少遗居蔓草中。

至今池水涵余墨,犹共诸泉色不同。 军行 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送元帅书记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 徐铉 寒风萧瑟楚江南,记室戎装挂锦帆。

倚马未曾妨笑傲,斩牲先要厉威严。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

惟有杯盘思上国,酒醪甜淡菜蔬 过东平军 戎昱 画角初鸣残照微,营营鞍马往来稀。相逢士卒皆垂泪,八座朝天何日归。

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 李洞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 李白 独坐清天下,专征出海隅。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

组练明秋浦,楼船入郢都。风高初选将,月满欲平胡。

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白猿 送李秀才入军 李山甫 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

书生只是平时物,男子争无乱世才。铁马已随红旆去,同人犹著白衣来。

到头功业须如此,莫为初心首重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 骆宾王 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

献凯多惭霍,论封几谢班。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

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胡霜 九日嘉州发军亭即事 薛逢 三江分注界平沙,何处云山是我家。

舞鹤洲中翻白浪,掬金滩上折黄花。不愁故国归无日,却恨浮名苦有涯。

向暮酒酣宾客散,水天狼藉变余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 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 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 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尤震,匣中金刀血未干。

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肓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 含“军”的诗句有哪些

西江月.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

清平乐.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二月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六言诗.致彭德怀同志 一九三五年十月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临江仙.赠丁玲 一九三六年

壁上红旗飘落照 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 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 今日武将军

四言诗.祭黄帝陵 一九三七年四月五日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之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

赫赫始祖 吾华肇造 胄衍祀锦 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 光披遐荒 建此伟业 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 中更蹉跌 越数千年 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 三韩为墟 辽海燕冀 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 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 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 命世之英 涿鹿奋战 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 不武如斯 泱泱大国 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 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 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 备历险夷 匈奴未灭 何以为家

各党各界 团结坚固 不论军民 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 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 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 改革内政 亿兆一心 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 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 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 昭告列祖 实鉴临之 皇天后土

尚飨

四言诗.妇女解放---题>之出版 一九三九年六月一日

妇女解放 突起异军 两万之众 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 如日方东 以此制敌 何敌不倾

到之之法 艰苦斗争 世无难事 有志竟成

有妇人焉 如早望云 此编之作 伫看风行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一九四二年

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薇 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城

浴血东瓜守 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 壮志也无违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4. 求军旅的古诗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 亥 岁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原.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凶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为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汗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谇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器是凶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辛弃疾的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边风 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

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边月 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边尘 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边角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边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

胡儿双泪下,。

5. 关于军队的诗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拂晓行军诗 作者:朱元璋

忙着征衣快着鞭,回头月挂柳梢边;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辰犹在天。茅店鸡声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陈羽《从军行》: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行军诗二首

唐岑参

吾窃悲此生,四十幸未老。一朝逢世乱,终日不自保。

胡兵夺长安,宫殿生野草。伤心五陵树,不见二京道。

我皇在行军,兵马日浩浩。胡雏尚未灭,诸将恳征讨。

昨闻咸阳败,杀戮净如扫。积尸若丘山,流血涨丰镐。

干戈碍乡国,豺虎满城堡。村落皆无人,萧条空桑枣。

儒生有长策,无处豁怀抱。块然伤时人,举首哭苍昊。

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

偶从谏官列,谬向丹墀趋。未能匡吾君,虚作一丈夫。

抚剑伤世路,哀歌泣良图。功业今已迟,览镜悲白须。

平生抱忠义,不敢私微躯。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

出处:全唐诗

谁能淮上静风波?闻道河东应此科。

不独文词供奏记,定将谈笑解兵戈。

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着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磋砣。

乘雨入行军六弟宅

唐五代? 杜甫

曙角凌云罢,春城带雨长。

水花分堑弱,巢燕得泥忙。

令弟雄军佐,凡才污省郎。

萍漂忍流涕,衰飒近中堂。

边塞的诗

6. 关于军旅的古诗

一、《出塞二首·其一》(作者:唐代王昌龄)

1、原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译文

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至今依然如故,而战争却一直不曾间断,已有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过阴山,侵犯我中原。

二、《从军行》(作者:唐代李白)

1、原诗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2、译文

将军戎马一生,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这次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将军急中生智,下令突围,在突围的关键时刻,将军将敌方大将一击射杀。敌军一时陷于慌乱,将军率残部乘机杀开重围,夺路而出,一骑绝尘,千余(虚数)共拼杀而回。

三、《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作者:唐代卢纶)

1、原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

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

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7. 关于军事的古诗词

《破阵子》辛弃疾 其一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作》 刘过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

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

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

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

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车鼓吹,已带边声。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 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然犀下照,未必次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剑气词 姚合 破虏行千里,三军意气粗。展旗遮日黑,驱马饮河枯。

邻境求兵略,皇恩索阵图。元和太平乐,自古恐应无。

甘州遍 毛文锡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

萧萧飒飒,边声四起, 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黑山西。

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

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 燕歌行 高适 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老将行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陇 西 行 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陇 西 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8. 关于赞美军人的古诗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还有卢纶的《塞下曲》六首,也是赞美军人的

1,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5,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6,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开放性试题:对联一个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由此,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就称,「国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各地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考古专家认为,早期的龙就是一处头上带角的蛇,是一种纯粹的爬行动物;而有些人则认为,龙最初形成地,龙头很像猪,龙身则与蛇身相同;还有人指出,龙是由鳄鱼蜕变而成的;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对龙有独到的见解,闻先生认为:龙是由蛇与其它多种动物综合形成的,它以蛇身为基础,融入了马的鬃毛,牛的尾巴,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众多的专家学者对龙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从许多出土的带有有关龙的图形的文物中分析,龙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久远的历史。这其中河南濮阳出土的蚌龙,距现在已有六千年的历史,它一方面体现着仰韶文化的脉胳,另一方面又证明了龙的最初形成。

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有人认为这是古代炎黄统一中原各部落后,揉合各氏族的图腾形成的形象。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中国人经常自称“龙的传人”。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也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猰貐、居、貔、狻猊。)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

佛教中的龙是天人中八个部落中的一支,即天龙八部八部众第二的龙部。佛教中天龙八部是佛教的护法神,尤其龙部众生均以誓卫佛法金刚为己任,保证佛法在三界中不被祸乱。当有人真正修行佛教时也有龙部众生被派遣下来保护修佛的人,是为护法。

“龙”虽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译为“dragon”,但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与中国传统的龙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征意义都分别甚大。西方的“dragon”一般带有邪恶的意味,与东方的瑞兽完全不一样。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

关于龙的传说

龙女拜观音

在观音菩萨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财,女的叫龙女。

龙女原是东海龙王的小女儿,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深得龙王的宠爱。一天,她听

说人间玩鱼灯,异常热闹,就吵着要去观看。

龙王捋捋龙须摇摇头说:“那里地荒人杂,可不是你龙公主去的地方呵!”龙女又是撒

娇又是装哭,龙王总是不依。龙女嘟起小嘴巴:心里想道:你不让我去,我偏要去!好容易

挨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宫,变成一个十分好看的渔家少女,踏着蒙陇月色,来到闹鱼

灯的地方。

这是一个小渔镇,街上的鱼灯多极啦!有黄鱼灯、鳌角灯、章鱼灯、墨鱼灯、鲨鱼灯,

还有龙虾灯、海蟹灯、扇贝灯、海螺灯、珊瑚灯……龙女东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兴,有

时竟忘情地往人群里挤。不一会来到十字路口,这里更有趣哩!鱼灯叠鱼灯,灯山接灯山,

五颜六色,光华璀璨。龙女似痴似呆地站在一座灯山前,看得出了神。

谁知这时候从阁楼上泼下半杯冷茶来,不偏不倚正泼在龙女头上。

龙女猛吃一惊,叫苦不已。原来变成少女的龙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

不住少女模样了。

龙女焦急万分,怕在大街上现出龙形,招来风雨冲塌灯会,于是不顾一切地挤出人群,

狠命地向海边奔去。刚刚跑到海滩,突然“忽喇喇”一声,龙女变成一条很大很大的鱼,躺

在海滩上动弹不得。

正巧,海滩土来了一瘦一胖的两个小子,看到这条光灿灿大鱼,一下子愣住了。

“这是什么鱼呀!怎么会搁在沙滩上呢?”胖小子胆子小,站得远远的说:“从来没有看过

这种鱼,怕是不吉利,快走吧!”

瘦小子胆子大,不肯离去,边拨弄着鱼边说:“不管它是什么鱼,扛到街上去卖,准能

赚笔外快用用?”两人嘀咕了一阵,然后扛着鱼,上街叫卖去了。

那天晚上,观音菩萨正在紫竹林木坐,早将刚才发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不觉动了慈

悲之心,对站在身后的善财童子说:“你快到渔镇去,将一条大鱼买下来,送到海里放生。”

善财稽首道:“菩萨哎?弟子哪有银两去买鱼呀?”

观音菩萨笑着说:“你从香炉里抓一把去就是了。”

善财点头称是,急忙到观音院抓了一把香灰,踏着一朵莲花,飞也似地直奔渔镇。这

时,两个小子已将鱼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观鱼灯的人围住了。称奇的、赞叹的人问价的,矶

矶喳喳,议论村纷,可是谁也不敢贸然买这么一条大鱼。

有个白胡子老头说:“小子,这条鱼太大了,你们把它斩开来零卖吧?”

胖小子一想,觉得老头说得有理,于是向内借来一把肉斧,举起来就要斩鱼。

突然,一个小孩子叫开了:“快看呀?大鱼流眼泪了。”

胖小子停斧一看,大鱼果然流着两串晶莹的眼泪,吓得丢掉肉斧就往人群外面钻。

瘦小子怕外快泡汤,赶紧拾起肉斧要斩,却被一个气喘吁吁赶来的小沙弥阻止住了:

“莫斩!莫斩!这条鱼我买下了I”众人一看,十分诧异:“小沙弥怎么买鱼来了?”

那个老头停了一声,翘着山羊胡子说:“和尚买鱼,怕是要开荤还俗了吧?”

小沙弥见众人冷语讥笑,不觉脸红了,赶紧说:“我买这条鱼是去放生的!”说着,掏

出一撮碎银,递给瘦小子,并要他们将鱼扛到海边。

瘦小子暗自高兴:“外快赚进了!扛到海边,说不定等小沙弥一走,依旧能把这条大鱼

扛回来呢!”他招呼胖小子扛起大鱼,跟着小沙弥向海边走去。

三人来到海边,小沙弥叫他们将大鱼放到海里。那鱼碰到海水,立即打了一个水花,游

出老远老远,然后掉转身来,同小沙弥点了点头,倏忽不见了。瘦小子见鱼游走了,这才断

了再捞外快的念头,摸出碎银,要分给胖小子。不料摊开手心一看,碎银变作了一把香灰,

被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转眼再找小沙弥,也不知去向了。

再说东海龙宫里,自从不见了小公主,宫里宫外乱成一窝蜂。龙王气得龙须直翘,海龟

丞相急得头颈伸出老长,守门官蟹将军吓得乱吐白沫,玉虾宫女怕得跪在地上打颤……一直

闹到天亮,龙女回到水晶宫,大家才松了口气。.龙王瞪起眼睛,怒气冲冲地呵斥道:

“小,你胆敢犯宫规,私自外出!说!到哪里去了?”

龙女一看龙王动了怒,知道撒娇也没有用了,便照实说:

“父王,女儿观鱼灯去了,要不是观音菩萨派善财童子来救我,女儿差点没命!”

接着将自己的遭遇讲了一遍。龙王听了,脸上黯然失色。他怕观音将此事讲了出去,让

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得落个“教女不严”的罪名。他越想越气龙女,一怒之下,竟将她

逐出水晶宫。

龙女伤心极了,茫茫东海,到哪里去安身呢?第二天,她哭哭啼啼来到莲花洋。哭声传

到紫竹林,观音菩萨一听就知道是龙女来了,她吩咐善财去接龙女上来。善财蹦蹦跳跳来到

龙女面前,笑着问道:

“龙女妹妹,你还记得我这个小沙弥吗?”

龙女连忙揩掉眼泪,红着脸说:

“你是善财哥哥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说着就要叩拜。

善财一把拉住了她:

“走,观音菩萨叫我来接你呢!”

善财和龙女手拉手走进紫竹林。龙女一见观音菩萨端坐在莲台上,俯身便拜。观音菩萨

很喜欢龙女,让她和善财像兄妹一样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个岩洞里,这个岩洞后来称为“善

财龙女洞”。

从此,龙女就跟了观音菩萨。可是龙王反悔了,常常叫龙女回去。

龙女依恋着普陀山的风光,再也不愿回到禁铜它的水晶宫去了。

岑港白老龙

--------------------------------------------------------------------------------

舟山岛西岸有个海湾叫岑港。岑港有座高山,山水倾泻下来,犹如百尺白布悬挂在峭壁

上,煞是壮观。年复一年,在岭脚边冲出一口深深的石潭,名叫“龙潭”。

相传很久以前,潭里有一条白龙。每当乾旱之年,那白龙使吸来东海之水,化作甘霖喷

降下来,使方圆数十里的村庄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感念白龙,都称他为“岑港白

老龙”。

有一年,又逢乾旱,白老龙正要吸水降雨,不料玉皇大帝听一信了东海龙王的馋言,降

下旨意,不许他再到东海吸水。白老龙只得忍气吞声回到龙潭。一路上,只见禾菽枯焦,遍

地生姻,心中好不怆然。一行走之间,忽然耳边响起一阵哭声,走近一看,是一位年轻妇人

浑身披麻,正跪在滚烫的沙滩上,面对着大海嚎哭。白老龙听了不免心酸,便上前问道:

“大嫂因何在此啼哭?”

那妇人抹泪一看,见是一位白须白发、面目慈祥的老人,正关切地看着自己,心里一

暖,便哭诉起来。原来那妇人名叫青莲,从小死了爹娘,由兄嫂作主,嫁给一个孤身小子,

夫妻十分恩爱。谁知好景不长,两人成亲不到半年,就碰上这大旱季节。田里没指望了,丈

夫便邀集乡亲们下海。不料初次出海就遭横祸,船被风浪掀翻了,丈夫落水身亡,撇下

她一个年轻寡妇,无依无靠,好不凄苦。

白老龙听了非常同情,叹了口气说:“大嫂不要过份伤心,自古人死不能复生。若不嫌

弃,我愿帮你捕三年鱼。”

青莲一怔,慌忙收泪道:“这……这如何使得!俗话说‘海上无风三尺浪’,你这样大

年纪怎么受得起!”

白老龙捋着白须说:“大嫂尽管放心,老汉自有道理。”

青莲见他说得诚恳,心里暗暗嘀咕道:“瞧他的模样,八成也是个落荒遭灾的。我何不

积点阴德,将他收留下来。”于是说道:“我从小没爹没娘的,就让我认你作爹吧!”.说

着就要叩头。

白老龙心里好不喜欢,忙伸手将她扶起,笑着说:“青儿不必多礼,老汉当之有愧了!”

当天夜里,白老龙借着星光叮叮当当动手修起船来。青莲回家,取出一畚斗糯米,按照

白老龙的嘱咐,做了满满一篮糯米块。第二天天亮,青莲提着篮子来到海边,左看右看,却

找不见那条破船,心里正着急,忽听有人叫她,定睛一看,见白老龙汗水淋漓地从一条崭新

的船里爬出来,才知自己的破船已经修好了,心里又高兴又感激,忙迎上去说:“爹爹辛苦

啦!快吃饭吧!”

白老龙吃过糯米块,带了几名渔工,当天就出海了。渔船像箭一样驶离港湾,不一

刻就来到东海大洋。白老龙吩咐渔工撒网,自己却枕着舱板“呼噜呼噜”打起瞌睡来。只见

他一边打鼾,一边流汗,巨大的汗珠从他额上不断地涌出来,沾湿了舱面。渔工心里好不奇

怪,却又不敢叫醒他。不一会,鼾声止了,又听他梦叹般地喊道:“快起网!快起网!”渔

工闻声,慌忙赶到船沿拉起网来。

说也奇怪,几个人拉着偌大一顶渔网,却像扯着一条丝线那般轻巧。拉呀拉呀,拉出海

面,竟是满满一网大黄鱼,条条金光闪亮,尾尾活蹦乱跳。渔工惊喜万分,忙把黄鱼倒进舱

里。谁知倒啊倒啊,三个船舱都装满了,网里的鱼还不见倒完。渔工们你看看我,我看看

你,都楞住了。

傍晚,渔船归航。青莲见捕了这许多大黄鱼,心里高兴极了!大伙听说这个白须白发老

人的本事这么大,都纷纷赶来,求他作大伙的带头老大。白老龙捋着白须哈哈笑着,满

口答应了。

从此,白老龙使领着大伙起早摸黑地捕起鱼来。每次出海都是满载而归,捕上来的鱼又

大又肥,乡亲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转眼半年过去了。一天,白老龙又领着大伙出海去了。青莲在家准备好白老龙爱吃的糯

米块,照例到海边去等船回来。等啊等啊,直到太阳落山,月亮升起,还不见渔船归航。青

莲又饿又累,就倚着礁石打起盹来……

突然,她望见面容憔樵悴的义父匆匆走来,满怀悲愤地对她说:

“青儿,我要走了,你多保重!要是想我,就到岑港岭下来找,我的屋前挂着九丈六尺

白布。”说罢飘然而去。”

青莲上前去拉,却扑了个空。顿时惊醒,才知是梦,心生疑惑。突然,只见海面上呼啸

的狂风推着小山似的大浪铺天盖地涌来。这风多大呀!

把岸上所有的船桩都吹跑了把最坚硬的礁石都打碎了。青连怔怔地望着汹涌的大海,想

到自己丈夫的悲惨遭遇,立时脸孔发自,浑身发抖,对着茫茫海天失声痛哭起来。

一天又一天,直至第八天早晨,海面上才风平浪息,可是好心肠的白老龙却再也没回

来。青莲想起梦里白老龙跟她说的话,就决定要到岑港岭下去寻找义父。她做了一篮白老龙

爱吃的糯米块,告别了乡亲们上路了。

走了一天又一天,过了一村又一村,终于来到岑港岭下,举目一看,只见四野茫茫,哪

有一户人家?心里不免有点害怕。正在焦虑,猛见岭脚边有一个石潭,上面悬着百尺飞瀑,

就像飘着一块白布。青莲赶紧放下篮子,取出糯米块往潭里丢。丢一块糯米块,叫一声爹。

丢了一阵,叫了一阵,潭中突然泛起一阵波浪,水面上慢慢露出一对龙角来。

青莲吓了一跳,却听潭中传出声音道:“青儿不要害怕,我便是你的乾爹。”

青莲听了,伤心地哭道:“爹爹,你为啥变成这副样子?”

白老龙道:“我本是此地的一条白老龙,想不到此番帮助百姓,又得罪了东海龙

王,在玉帝面前参了一本,说我残害水族,扰乱龙宫,玉帝降罪下来,把我禁铜在这龙潭之

中,不得自由。”

青莲闻言:心里气极啦!顿时揩乾眼泪,忿忿地叹道:

“唉!为什勤劳的人反而受苦,好心眼的反而获罪呢?这样不公平的世间,活着还有什

么意思!”说完,她把糯米块全倒进潭里,自己也跟着跳下去。青莲跳进龙潭,就变成一条

青龙,跟着白老龙隐没在清清的潭水中。

后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们,设立了两个会社:一个叫白龙会,一个叫青龙会。每隔

三年一小会,十二年一大会。出会时,人们敲锣打鼓,抬着造型美观的青、白二龙,穿村游

乡,好不热闹。(://.white-collar.net/child/legend/dragon/002.htm更多)

龙,是非常神奇的动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数千年来,龙的影响延伸到中国文化的多个领域,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龙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目前,我国内蒙、河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等地原始社会晚期遗址中曾出土一些与龙有关的文物,诸如龙纹彩陶罐、彩绘龙纹陶盘等。不过,当时龙的形象同秦汉以后龙的形象相距甚远。有的身躯粗壮,长吻平鼻,有如猪形;有的昂首弓背,眼眶和鼻端向上突起,取象于鳄;有的身躯弯曲细长,无足无爪,近似蛇形。在龙的发展历程中,这些龙属于“前龙”阶段,也就是说龙的形象正处于起源时期。不同地区之间,甚至同一地区内龙的形象都有较大差异。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龙的形象得到初步规范。甲骨文中的“龙”字,形象地描绘了人们观念中龙的形象,而青铜器、玉器上的龙纹也同甲骨文中的“龙”字相似。像安徽阜南出土的一件商代盛酒器“龙虎铜尊”上,龙的形象已不同于自然界中任何一种动物,而是从鸟兽鱼虫各类动物中选择某一部分重新组合,融成一个有机整体。当时,龙的形象主要包括头、冠饰、角、目、耳、鼻、嘴、眉、足、鳞(羽毛)、尾和躯体等部分。我们称之为“真龙”。

通过龙的形象的变化,我们去追寻龙起源的原因,可以看出重要的一点,即龙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中国是世界重要的农业起源地之一。早在1万年前,中国就有了原始农业。湖南道县玉蟾岩曾出土有距今1万年的稻粒。大家知道,水是农业的命脉。原始农业时期没有灌溉工程,必须依赖雨水,更怕河水泛滥,于是我们的先民渴望有一种控制水的能力。但当时,他们实在难以具有这种能力,便将希望寄托于他们所创造的龙这种神话形象上。前龙阶段的蛇、鳄、蜥蜴等爬行动物均与水有关,甚至有的就生活在水中。在陆地生活的人看到能潜于水中的鳄、快速在水中游动的水蛇、无脚而能自由运动的蛇,无不产生神秘感,由神秘而敬畏,而神化。进入真龙时期,人们干脆给龙在水中安了家。人们让龙生活在水中,为的是使其统领水域,以便农业上需要水时,敬请龙王兴云降雨。在先民的心目中,龙既然是神物,当然也就在观念上将龙同祥瑞联系到一起了。人们用龙比喻美好的事与物,龙的形象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种艺术作品中,在语言文字中,在各类物品上,都不乏龙的形象。在“食”的领域中更是与龙结下了不解之缘。如食品中有龙虾、龙眼、龙荔、龙须菜、龙虎斗、龙井茶、龙须面等。这些食品名称,有的是取其形似,有的则是寓意吉祥。又如在节令食俗上,早在元代已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记载。为表达对丰收的祈望,这一天很多地方盛行吃面食,这天做的面条叫龙须面,烙饼叫龙鳞,饺子叫龙牙。清代时,人们在“龙抬头”这一天还要用白灰从门外蜿蜒撒入厨房,并绕水缸一周,名为引龙回。北京的市民要用黍面、枣糕、麦米等油煎成食品,称为薰虫。此外,在元宵节人们要舞龙灯,端阳节要赛龙舟,这些都属于与龙相关的饮食文化活动。

教师节对联 教师节祝福对联

心血育桃李;辛勤扶栋梁。

红梅知春早;翠柏识岁寒。

春霖滋沃土;矢志育新苗。

栋梁砥大厦;桃李芳。

栋梁撑大厦;桃李遍中华。

须尊师重教;待举栋兴邦。

桃李交谊笃;橘柚及时登。

桃李及时秀;桔柚应时新。

碧血催桃李;丹心育栋梁。

愿施甘露催桃李,欲树新风益世人。

点燃理想火花;培育建设人才。

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为师。

一片丹心随世古;千声赞语颂师恩。

一身许国传科技;两袖清风作人师。

默默无闻奉献智慧,孜孜不倦耕耘心田.

天下易求无价宝,人间难得有才人.

学校好学生好还要老师好,世纪新知识新仍须教育新.

人梯巧搭登攀路;心血勤浇栋梁材。

千篇新诗园丁赞;万首衷曲育人歌。

日暖风和开桃李;笔酣墨浓写春秋。

丹心一片育新苗;赞歌千曲颂园丁。

乐教梓楠同受范;喜观桃李广成材。

乐做人梯通大厦;甘当绿叶托红花。

立足三好育桃李;着眼四化出栋梁。

且喜满园桃李艳;莫悲两鬓霜雪寒。

生敬师有礼有貌;师爱生同志同心。

白发喜见迎春柳;丹心笑种向阳花。

百年树人成大计;一心跟党献红心。

毕生心血哺新秀;一代桃李谱华章。

甘做人梯托俊彦;但求薪火有传人。

辛勤育得花朵艳;汗水换来桃李香。

烛炬昭昭辛燃夜;园丁眷眷总浇花。

旭日灿星照学府;春风化雨育新苗。

园丁汗香馨苗圃;教师伟绩振中华。

园丁辛勤一堂秀;桃李成萌四海春。

备课常伴三更月;教书总想四化春。

终身育才敬;红烛火种代代传。

举国尊师兴伟业;全民重教育英才。

热血丹心育桃李;栉风沐雨做园丁。

热汗染成千顷绿;丹心育出万代红。

培育名花香天下;造就栋梁建中华。

教育振兴期学校;人才陶冶仰良师。

振兴教育期学校;陶冶人才有老师。

师无长少皆称老;学有高低总是生。

喜看桃李香天下;乐洒甘霖育新苗。

喜掬丹心培后代;好研朱墨写春秋。

喜捧丹心培后裕;愿遣朱墨画春山。

尊师重教风尚美;文明礼貌气象新。

尊师重教兴风尚;育德培才出壮苗。

新诗万首园丁颂;明月一轮灯火勤。

愿作园丁勤浇灌;甘为烛炬尽燃烧。

愿做人梯育新秀;甘为孺子当黄牛。

舞剑吟诗欣笔墨;高歌流水壮雄心。

勤勤恳恳育桃李;兢兢业业做园丁。

人才要靠教师培养;智力须从根部开发。

认真贯彻三个面向;努力培养四有人才。

讲台展开千秋画卷;神州绽放万树蓓蕾。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春蚕巧织满园锦绣;红烛点燃一代心灵。

春蚕织出满园锦绣;烛炬照红一代心灵。

展宏图基础是教育;起新步关键在人才。

培养又红又专后代;造就能文能武新人。

为人师表,诲而不倦;替国树才,教必有方。

立足本职,献身教育;为人师表,无尚光荣。

育才兴邦,百年大计;尊师重教,一代新风。

彩笔凌云,腾蛟起凤;春风化雨,绽李开桃。

重教尊师,人文蔚起;育才献智,国运昌隆。

尊重老师,以就懿德;热爱教育,旨成丰功。

似黄牛耕耘知识土壤;如蜡烛照亮美好心田。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当好人类灵魂工程师。

壮志雄心,攀越峰万仞;春风化雨,催开满园花。

汗水晶莹,润绿千根竹;丹心透艳,催开满园花。

甘做园丁,为祖国添秀;愿化新雨,给桃李送春。

壮志雄心,攀岳峰万仞;春风化雨,育桃李三千。

重德重才,培养新一代;自尊自强,争当好园丁。

桃李舞春风,群芳斗艳;雄心逢盛世,众彦舒才。

掏出丹心,谱写园丁曲;洒尽汗水,甘当种树人。

潇潇春雨,润满园桃李;耿耿丹心,育四化英才。

今日十亿人民尊师重教;明朝万里山河增彩添光。

发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造就开拓创新建设人才。

崇高理想和事业实践者;优秀文化与道德播种师。

老师心血滋润革命后代;园丁汗水浇开祖国红花。

习习春风,催开祖国花朵;丝丝化雨,陶冶人类灵魂。

沥血呕心,赢来满园春色;精工巧艺,育出一代英才。

东风拂大地,桃李千枝秀;红日照征程,胸怀一片诚。

育人才,苦口婆心似慈母;授知识,千丝万缕如春蚕。

实现四化,尤需尊师重教;坚持改革,方能富国兴邦。

教书治学,心怀四化大业;立说成家,志在两个文明。

呕心沥血,桃李盛开香天下;授课传业,英俊辈出光中华。

东风劲吹,老树新枝齐竞秀;红日普照,嫣红姹紫早争春。

如春蚕,毕生献给教育事业;似红烛,精心培养建设人才。

松梅傲冬,圃匠何畏风雪日;桃李妆春,园丁欣迎艳阳天。

伯乐常在,何愁没有千里马;青山不老,哪怕不出栋粱材。

学海无涯,飞舟最爱迎激浪;书山有路,骏马更须快策鞭。

妙笔生辉,作文本上洒心血;忠诚可鉴,心灵深处勤耕耘。

栽桃育李,名花朵朵酬墨客;崇文重教,妙歌曲曲颂园丁。

做四有新人,广开四化宏业;倾一腔热血,造就一代雄才。

振兴中华,甘倾热血育桃李;建设四化,愿献丹心做人梯。

笔醮热汗,写出千秋教育史;心染彩墨,绘成四化兴邦图。

量杯量筒,怎能量老师情义;卷尺直尺,何可测先生胸怀。

豪情不减,一腔热血浇桃李;白霜日增,满腹文章颂春秋。

愿学春蚕,吐尽银丝织春锦;甘为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

竭忠尽智,为四化造就人才;呕心沥血,替祖国培育新苗。

默默无闻,育出桃李芳天下;济济有志,造就栋梁兴中华。

人民好园丁,爱国为民育桃李;灵魂工程师,呕心沥血树英才。

沐雨栉风作园丁,给祖国添秀;匠心巧手育桃李,为四化增光。

作红烛,为后代点燃智慧之火;化甘露,育桃李浇灌理想之花。

选柱石举栋梁,创造千秋伟业;挥彩笔蘸春色,描绘四化蓝图。

勤勤恳恳,培养又红又专后代;兢兢业业,造就能文能武新人。

脚踏晨曦,迎接八九点钟旭日;身披暮色,培育二十世纪春苗。

教之以才,导之以德,足为师矣;学而不厌,诲而不倦,可作表焉。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如春蚕,无怨无忧,毕生献给教育事业;像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

育才培人,人才成长,看桃李开花结果;尊师重教,教师光荣,效蜂蚕酿蜜吐丝。

为四化培养人才,愿继晷焚膏,深钻教学;能一生不减锐气,甘栽桃种李,永做园丁。

生活已无忧,更定节加薪,人谁不乐;教书本有趣,社会又尊师重学,我也高歌。

树雄心,做灵魂工程师,为时代造就一代新秀;立壮志,当人民好园丁,给祖国培养四化人才。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平线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小学教书事不小,影响现在,关系未来,谆谆嘱托寄深情,做到自尊自豪自爱;先生学业理宜先,掌握本领,积累知识,颗颗丹心怀大志,力争又健又红又专。

文章标签: # 江西 # 形容 #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