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性格 生肖性格

飞雪双鸥什么生肖_飞雪是什么

tamoadmin 2024-06-03 人已围观

简介1.古诗讲解给一首古诗的讲解不要太容易找周五上课轮我讲解古诗2.和春雪有关的古诗词有哪些3.描写秋天的古诗,急求。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江上赏析 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秋天青色的江水碧波万顷,澄澈明净的天空如同一面镜子,两只白鸥如飞雪般忽高忽低地飞舞。我用手抚摸着沙滩上那数尺宽的纤细的柳树,期待你长得茂密成荫,好用纤绳系上我的行舟。出自:宋代

1.古诗讲解给一首古诗的讲解不要太容易找周五上课轮我讲解古诗

2.和春雪有关的古诗词有哪些

3.描写秋天的古诗,急求。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江上赏析 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

飞雪双鸥什么生肖_飞雪是什么

秋天青色的江水碧波万顷,澄澈明净的天空如同一面镜子,两只白鸥如飞雪般忽高忽低地飞舞。我用手抚摸着沙滩上那数尺宽的纤细的柳树,期待你长得茂密成荫,好用纤绳系上我的行舟。

出自:宋代诗人董颖《江上》

原文: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译文:秋天青色的江水碧波万顷,澄澈明净的天空如同一面镜子,两只白鸥如飞雪般忽高忽低地飞舞。我用手抚摸着沙滩上那数尺宽的纤细的柳树,期待你长得茂密成荫,好用纤绳系上我的行舟。

扩展资料:

全诗由江上景写到心中情,虽然传递了诗人一缕轻愁,但景象开阔,格调明快,并不陷于颓丧,表现出诗人阔大开朗的精神气质。

“镜天飞雪一双鸥”一句使用了比喻和反衬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晴空无云,澄清明净,如一面镜子。同时,“飞雪”形象地写出了白鸥飞舞忽高忽低的情态。而“双鸥”进入诗人的视野,更反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古诗讲解给一首古诗的讲解不要太容易找周五上课轮我讲解古诗

秋天青色的江水碧波万顷,澄澈明净的天空如同一面镜子,两只白鸥如飞雪般忽高忽低地飞舞。我用手抚摸着沙滩上那数尺宽的纤细的柳树,期待你长得茂密成荫,好用纤绳系上我的行舟。

出自:宋代诗人董颖《江上》

原文: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译文:秋天青色的江水碧波万顷,澄澈明净的天空如同一面镜子,两只白鸥如飞雪般忽高忽低地飞舞。我用手抚摸着沙滩上那数尺宽的纤细的柳树,期待你长得茂密成荫,好用纤绳系上我的行舟。

扩展资料:

全诗由江上景写到心中情,虽然传递了诗人一缕轻愁,但景象开阔,格调明快,并不陷于颓丧,表现出诗人阔大开朗的精神气质。

“镜天飞雪一双鸥”一句使用了比喻和反衬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晴空无云,澄清明净,如一面镜子。同时,“飞雪”形象地写出了白鸥飞舞忽高忽低的情态。而“双鸥”进入诗人的视野,更反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和春雪有关的古诗词有哪些

高中的话,下面这些是高中练习题,你看一下有需要的吗,具体的讲解你可以挑一首感兴趣的再百度百科里面找。希望能帮到你。

泊江州

陶 安

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

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清夜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

注江州:今江西九江。陶安:元末明初诗人。

(1)请赏析“一点远帆如白鸟”这句诗,有人认为是量词用得好,有人认为是比喻用得好,你的看法是什么?

(2)最后一联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何种感情?

(3)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点:突出了远帆的“远”,因为远,远帆细小,像一个小点一样,所以用“点”较恰切。(1分)“如白鸟”,也是因为距离远,而江面又是水天相连,感觉到远帆像一只白鸟在移动。(1分)量词和比喻的运用,都突出了江面的寥阔苍茫。(1分)

(2)运用典故。(1分)在清夜在浔阳江头,诗人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酾酒祭奠,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凭吊和同情。(1分)

(3)诗中描写了江州傍晚的景物。(1分)绀绿的江云围绕在夕阳的倒影旁,江水空阔明亮,与水上的雾气相连。远处一只帆船,黄昏的急鼓声在青霭中传过来。江州支流众多,水面广阔,而远处的庐山的山峰直插云霄。(2分)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江州美景的赞美,又有人在旅途的淡淡的离愁。(2分)

江 上

董 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辈数尺沙迫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董颖,大致生活在宋高京绍兴初前后,一生穷困潦倒,迫于生计而常年奔走异乡。

(1)诗歌的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诗歌的最后一句构思巧妙,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比喻和动静结合。诗人站在江边,看青苍色的江水浩渺无边,视野尽头,水天相接,那秋色也一样的浩瀚无际;晴空无云,澄洁明净,犹如一面平展的镜子;

(2)诗人面对这空阔水天,触景生情,悲从中来,不由自主地把江边的无知细柳当成了倾诉对象,等你长大长高的时侯,希望能够把小船系在你身上,悠闲自得地在你浓密的绿荫下垂钓,而现在却不得不离开这里,继续为生计奔波。借埋怨柳树太小、太细而无法系舟、垂钓,含蓄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安定生活的向往。

房兵曹胡马

杜 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2)作者写胡马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 (1)作者塑造了一匹瘦骨突出、两耳高耸、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的大宛名马的形象。?

(2)作者歌咏胡马,抒发了喜爱赞美之情,寄托了自己驰骋疆场、纵横四海的志向和情操。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 此诗完整的题目为“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暮 归

杜甫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注。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注 鼙:军鼓。

(1)在这首诗中,除自然景色外,写“秋暮”的词语还有 。

(2)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此诗时说:“结语见去志”,有人认为此评不正确,请结合《暮归》一诗的相关内容,试说说你的理解。

(3)陈淑彬在《修辞艺术与美学铭刻》一书中提到: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请结合《暮归》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 (1)击柝、捣练

(2)示例:此评不正确。应该说第三联见去志,“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抒发了作者想要渡桂水而南行,可没有船;想要北归长安,路上还多兵戎,都是去不得的感慨。结句所表现的并不是去志,而是寂寞无聊。(开放性试题,判定此评不正确或正确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

(3)明月,凄风引起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月皎皎”写出了诗人明月之夜客居他乡的惆怅与无奈;“风凄凄”则形象地表达了晚风中传送来的捣衣声,引起游子心中对母亲、妻子的思念,于是风也变得“凄凄”了。“月皎皎”“风凄凄”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客子胸中的悠悠乡愁。

长安秋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水村闲望

(宋)俞紫芝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 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诗为仕宦失意后隐逸扬州时所作。翡翠:翠鸟。

春中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1)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在写法上结尾两句与前六句有何不同?请用散文化的语言写出尾联的大意。

答案(1)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意象,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春天,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

(2)前六句是描写诗人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则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了,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渡湘江

杜审言注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 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1)有人说:“独怜京国人南窜”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此说?请说明理由。

(2)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表现手法而言,本诗有一句与其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

答案 (1)同意。从结构上说,该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从这一句生发的。

不同意。全诗要表现的主旨是“边愁”(被贬到边疆的愁恨),而该句只是交代“边愁”产生的原因,关键之句是“今春花鸟作边愁”。(言之有理即可)

(2)“今春花鸟作边愁”。春天的鸟语花香本是赏心悦目的,但因为作者“南窜”而成了“边愁”。诗人以“花鸟”来反衬“边愁”,可见内心悲伤之重。(答“以乐景写哀情”亦可)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秋后作者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诗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

答案 (1)清澈。喜清厌浊(喜欢清新的大自然,厌恶混浊的帝京,或答出清寂之中又含空悲孤寂)的情怀。

(2)运用比喻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给人以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

醉 著

韩 偓①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注 ①韩偓:晚唐诗人。

(1)韩偓常常有意识地以画景入诗,他曾说“景状入诗兼入画”,“入意云山输画匠”。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两幅画景?

(2)请结合诗句简析此诗的表现手法。

答案 (1)前两句为一幅画,着意表现平远的画面,诗人连用了两个“万里”,来描写清江的开阔绵长和天空的广阔无边,又连用了两个“一村”,来表现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不断。后两句中的另一幅画,作者则重点描写山川寂寥,点出的景物更疏少,只有渔翁、小舟和大雪,这和雪后四望皎然、茫茫一片的景色是完全吻合的。作者用最精练的语言,用最节省的笔墨,把诗情画意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可谓为山水传神写照。

(2)象征手法,作者借渔翁形象表达心志。渔翁是旷达的,他喝醉了酒睡着,也没有人唤醒他,安闲自在,无忧无虑,表现作者身处晚唐乱世而渴望超脱的心态。(也可答为运用了白描手法,语言平易,但景物鲜明,画意很浓。文字虽然很短,却高度凝炼,寓意深长。)

9.(江苏通州3月统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

(2)长、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10.(08江西省九所重点中学高三联合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①。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②。

注 ①“偶”即“遇”。②“持竿叟”,严子陵曾在若耶溪附近地域的富春江隐居垂钓。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能揭示全诗主旨的一个词语。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的景与情简要赏析。

答案 “幽意”(或“幽”)。作者在诗中描写了清幽之景:晚风习习,吹拂着游船,船几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南斗星闪耀,水潭上月光溶溶、烟雾茫茫,还有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由夜景的清雅,作者更觉世事纷扰,不如这种幽居独处、不问世事、随遇而安、放任自适的归隐生活,由此表达自己追慕“幽意”的人生意趣。

11.(08湖南省高三十二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贫交行

杜 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注 管鲍:管仲与鲍叔牙。

清杨伦《杜诗镜铨》引王嗣奭(shì)的话说,此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

请就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写一段赏析文字。

答案 本诗从现实入笔,转而思古。“今人”重势利之交,“轻薄”非常普遍。古人则以友情为重。“此道今人弃如土”,末三字极形象,古人的美德被“今人”像土块一样抛弃了,通过正反对比和夸张(比喻)等手法的运用,把世上真交(或“贫贱之交”)绝少这个意思表达得十分充分。吐露出心中郁结的愤懑与悲辛(或抒发了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愤懑之情)。

12.(08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

薛 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1)诗的前两句化用了什么诗句?这样写有何作用?

(2)诗的第三句中的“谁言”两字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 (1)化用了《诗经·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此写出别时水边晚景,渲染气氛,突出一种冷意,衬托人物因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情绪。使用引用(暗引)的修辞手法使诗句的内涵更为深厚(或内容更为丰富)。

(2)“谁言”即“谁说”,也即“不要说”,句意为不要说从今晚起你我就要离别千里。用“谁言”一反遗憾之意,从而表达出对友人的劝慰和对友情的执著(或情意之长、思念之深)。

13.(08安徽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2)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比兴手法、情景交融。颈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桂岭”,在今广西贺县东北,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岭。“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山川阻隔,相见甚难。

(2)这首诗不仅仅表达了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

1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4月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

李嘉佑

南浦菰蒋①覆白萍,东吴黎庶逐黄巾②。野棠自发空临水,江燕初归不见人。

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那堪回首长洲苑③,烽火年年报虏尘。

注 ①菰蒋: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中,俗称“茭白”。②黄巾:指起义军。③长洲苑:古苏州的一大胜境,始建于吴,可与西汉的上林苑并论,屡遭战火劫难。

(1)清代赵臣瑗评此诗云:“此舟行纪事之作,通篇只得‘不见人’三字。”请具体说明“不见人”表现在哪些方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 (1)“不见人”三字贯穿于本诗的前三联写景之中:水路全被菰蒋、白萍覆盖,少有舟行,东吴的百姓都去打仗了,野外的棠花孤独地开着,无人欣赏,江燕归来屋中无人。客人经过,不见有人送迎,田野荒芜,不见有人耕种。

(2)作者通过对眼前满目惨淡之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带给老百姓的深重灾难的忧虑之情。

15.(08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

严 羽

天涯十载无穷恨,老泪灯前语罢垂。明发①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②鸟去迟。世乱音书到何日?关河一望不胜悲!

注 ①明发:明早出发。②蒹葭:初生幼嫩的芦苇。

(1)本诗写的到底是“逢”还是“离”,二者有何关系?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作者在其《沧浪诗话》中说,诗歌要富有想像,才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答案 (1)首联先写久别重逢的感伤,下文则主要写别离的痛苦,写“逢”是为了突出“离”:逢为实,离为虚;逢为次,离为主。

(2)本诗的主要笔墨用于渲染为写离情别恨而虚设的情景上。尤其是颈联和尾联,诗人代友人郑氏想像归来重逢之艰难。千里离别,道阻且长,路上该有多少艰辛?动乱年月,朝不保夕,他年会有再见之日?“关河一望不胜悲”,胜关河何以令人悲?诗人并未明说,而留给读者去想象,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以“无穷恨”开篇,又以“不胜悲”作结,首尾呼应,显得沉郁悲凉。那种动乱年月与友人难得相逢又仓促别离的悲怆之情,便都在这无限的想像空间中表现出来了。

16.(08西安重点中学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 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1)抒发深沉的乡思旅愁,是古往今来诗歌的常见主题,然而石的这一首绝句在写法上却力求新巧,读来情感突出,诗意盎然。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诗歌在刻画杨柳的形象上,亦有独到之处,请以开头两句为例作简要赏析。

答案 (1)为了避免抒情空洞干瘪,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羁旅之愁,而是触物起兴,借杨花之随风漂荡、不能自主,比拟自己往来赴任,离别家园。化虚为实,把羁旅愁思溶化在具体的形象之中,读来情感突出,诗意盎然。另外,诗人不仅将自己的转徙生涯和飘荡的杨花作比,而且还要比出程度高低。“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结构上递进一层,使离情旅愁得到有力反衬,更显深切感人。

(2)对于杨柳形象的刻画,既有动态的描写,也有静态的描绘。上句“弄”字刻画出杨柳的动态,在飘荡的春风里袅娜摇曳的形状宛然眼前;下句“满”字看似描写静态,而在这静态中包含着过去飞落、现在仍在飞落、数日内还要继续飞落这整个过程的动态感。角度多变,刻画生动形象。“轻黄”一词,更巧用通感手法,颜色本无轻重,却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淡到若有若无时,便使人有“轻飘飘”的感觉。用触觉来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

17.(08太原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专项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夜作

揭傒斯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1)诗人作此诗的时令是何时?首句的“冻”字可否用“映”“点”“著”等替换,试作简要分析。

(2)全诗最精彩的是哪一句?试作简要赏析。

答案 (1)时令当在凉秋。如用“映”“点”“著”等替代,前两句便带上平叙味道,使全篇旨意由言愁转化为言幽。诗人首句着一“冻”字,意在强调自己冷峭的心情。

(2)最精彩的当是末句五字。“一叶落”的声音何等细微,馆中人却能清晰地辨闻,足见夜之静,而一个“时”字,更将漫漫长夜中难眠人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句不仅沟通了虚馆内外的情况,而且传达出诗人愁苦的心绪,可谓神来之笔。

18.(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古木苍藤图

[明]蓝仁

风云气质雪霜踪,独立空山惨淡中。

惭愧藤萝争附托,年年春色换青红。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2)第三句中,哪个词是关键词?请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答案 (1)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古木的“风云气质”与藤萝的“争附托”对比而列,表现了诗人对“风云气质”的赞美,对攀附依托行径的鄙薄。

(2)“争”。形象地写出了藤萝以攀附为荣的状态。表现了作者的揶揄、讽刺之情。

19.(08杭州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专项练习)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高邮雨泊

王士禛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注 清顺治十七年农历三月,诗人赴扬州推官任,途经高邮(今属江苏),泊船于高邮湖,触景生情,遥想出生于高邮的北宋大词人秦观而有此作。

(1)“南湖新涨水连天”营造出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本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此句描绘出此时由于“寒雨”不停,湖水为之涨起,放眼望去,烟波浩渺,水天相连,难以明辨的情景,从而营造出一种凄清迷蒙的意境。

(2)表达了诗人对秦观的仰慕之情。诗人慨叹不见风流秦淮河的同时,亦暗寓步随秦观,欲打破文坛“寂寞”之感。

2006~2007年联考题

1.(07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①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②,晴光转绿苹③。忽闻歌古调④,归思欲沾襟。

注 ①晋陵:即今江苏常州。②黄鸟:即黄莺。③绿苹:指水中浮萍。④古调:在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1)结合诗句,简要说说早春“物候新”的表现。

(2)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海上朝霞灿烂,江边梅开柳绿,天气和暖,黄莺欢鸣,阳光明媚,浮萍泛绿。

(2)归思(思念家乡的感情)。二、三两联借景抒情,最后一联直抒胸臆。

2.(07西安市高三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明君①词

[南朝·陈]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汉地行将远,胡关逐望新。

交河②拥塞③雾,陇日暗沙尘。唯有孤明月,犹能远送人。

注 ①明君:即王昭君,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②交河:古城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陇:即甘肃六盘山南段。交河、陇均泛指塞外边城荒僻遥远之地。③塞:边塞。

(1)简要说明这首诗的线索。

(2)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第五、六句中“拥”和“暗”两字的内涵及作用。

答案 (1)这首诗以王昭君在时空中的移动为线索。时间上由早晨到夜晚,空间上由汉地到胡地。

(2)“拥”描绘出边城塞外早晨浓雾凝聚缭绕的样子,“暗”写出了边塞沙漠中夕照昏黄的情景。两字还象征了王昭君前往异地时孤苦悲伤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王昭君出塞的悲悯与怜惜之情。

3.(07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杨万里的《晓行望云山》,按要求答题。

晓行望云山

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突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1)全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2)杨万里的诗的最大特点是:诗人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世界,用活泼的语言把亲身的感受生动而巧妙地表现出来。请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妙处。

答案 (1)写天刚晴,拂晓赶路远望云山奇峰的情景。

(2)①善于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把晓行所见静与动的景致写得变幻神奇。

②把彩云误当山峰,写得新颖、活泼,很有情趣。

③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却把景物描摹得生动逼真。(三条答出两条即可)

4.(07北京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①

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 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州)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沈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②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勾连古今,写登楼所见之景:放眼天际,惟见草色连空。诗人眼中风景如故,但六朝繁华已为

陈迹。

B.第二联写的是眼前平淡而真实的生活:飞鸟来去出没在山色之中,诗人隐约听见夹溪居住的百姓的歌

声和哭声。

C.第四联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达出仕途失望的惆怅;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加重

了惆怅之感。

D.诗中使用了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景物描写实虚结合,将风物景色表现得有色有声,传达出诗人明朗

的心境。

E.诗人由六朝文物消磨而云天不为之变起兴,全诗笔意挥洒自如,含蓄有致,对仗精妥,意象颇有新意。

(2)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见《瀛奎律髓汇评》)在二、三两联中任选一联,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

答案 (1)BD

(2)第二联:[景]描绘了一幅明丽的图景: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和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情]承上联“今古同”想到宛溪的山水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于是顿生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或:联想八年前曾游此地,今故地重游,虽明丽的风景依旧,无奈年华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于是顿生人世易变的感慨。

第三联:[景]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情]略显悲凉的意象,勾画出秋天特有的情韵,隐隐透露出惆怅、凄凉之情。(以丽景写哀情)或: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同时涌入脑海,引发诗人人生多变的感慨。

描写秋天的古诗,急求。

关于春雪的诗句整理如下:

1、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陈羽《夜泊荆溪》

2、侵寻半月是花朝,大雪漫天五日飘。——方回《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侵寻半月是花朝》

3、白头风雪上长安,短褐疲驴帽带宽。——吴伟业《临清大雪》

4、燕山雪花大如席,岂料江南亦见之。——方回《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燕山雪花大如席》

5、此是老夫有声画,丹阳道上雪天诗。——方回《丹阳道中大雪》

6、静夜有窗皆贮月,寒空无树不开花。——方回《大雪出三桥寓桥》

7、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白居易《杂曲歌辞·杨柳枝》

8、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白居易《杂曲歌辞·杨柳枝》

9、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吕温《冬夜即事》

10、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陈允平《红林擒近·三万六千顷》

11、岳背三冬雪,真同不夜城。——林用中《至上封》

12、黄云澹四垂,飞雪忽无际。——张_《登江陵郡城观雪》

13、季冬雪重积,十日奇寒_。——祝允明《题画》

14、季冬雪始降,佳气通岁朔。——祝允明《雪后杨礼部邀宴用谢宣城韵分得浊字》

15、波涛飞雪山,河汉垂天桥。——屈大均《咏怀·其七》

16、岁金不贡抗王师,象阵横刀乱飞雪。——刘溥《王将军昭忠诗》

17、开花三月乱飞雪,过墙度水无复还。——苏辙《柳湖感物》

18、欢言冬雪满,恨别夏云滋。——张说《送乔安邑备》

19、冲风还按辔,飞雪却宜人。——陈造《次韵归中微雪》

20、梅梁丹青射寒日,梅英飞雪点亲发。——黄庭坚《题徐氏姑寿安君寿梅亭》

21、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2、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3、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24、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25、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26、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7、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28、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陈子昂《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29、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孟郊《洛桥晚望》

30、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陈子良《咏春雪》

31、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李白《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32、乐游春苑望鹅毛,宫殿如星树似毫。——司空曙《雪二首》

33、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司空曙《雪二首》

34、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李白《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35、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晏殊《更漏子·雪藏梅》

36、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李峤《雪》

37、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

38、腊令凝绨三十日,缤纷密雪一复一。——刘叉《雪车》

39、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郑板桥《题游侠图》

40、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杜甫《赠韦七赞善》

41、瑞雪满京都,宫殿尽成银阙。——蔡襄《好事近·瑞雪满京都》

42、翩翻飞舞布田垓,似絮还疑玉蕊梅。——朱元璋《雪诗赓曹文寿韵》

43、一夜扑窗春蝶戏,好风吹去又推来。——朱元璋《雪诗赓曹文寿韵》

44、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元稹《南秦雪》

45、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贾岛《谢令狐_相公赐衣九事》

46、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苏轼《如梦令·有寄》

47、落花无限雪,残鬓几多丝。——白居易《残春咏怀赠杨慕巢侍郎》

48、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戴叔伦《小雪》

49、帘前疑小雪,墙外丽行尘。——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题洋州崔侍郎宅双木瓜花顷?来什辄成和章》

50、小雪沉阴夜,闲窗老病时。——元稹《雪天》

5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5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5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5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58、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

5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60、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61、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郑板桥《山中雪后》

62、落雪临风不厌看,更多还恐蔽林峦。——可止《小雪》

63、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64、瀑布泻天来,飞雪寒涔涔。——郑獬《送岷山杨道士游庐山》

65、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李贺《出城》

66、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67、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68、雪与梅花两逼真,不知谁好复谁新。——杨万里《和吴盐丞雪中湖上访梅四首·雪与梅花两逼真》

69、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70、玉立春深雪不如,生香透骨雪应无。——张_《昨过漕台庭前茶_盛开已而詹体仁海棠和章及·玉立春深雪不如》

71、长城飞雪下,边关地籁吟。——陈叔宝《雨雪曲》

72、芦花飞雪暗长汀,枫叶栖霞映秋水。——何乔新《送金郎中还南京分韵得_字》

73、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柳宗元《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74、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李白《淮海对雪赠傅霭》

75、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76、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温庭筠《三洲词》

77、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董颖《江上》

78、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_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诗二首》

79、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张先《千秋岁·数声__》

80、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容若《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81、梨花飞雪满春山,错认寒梅露玉颜。——史宜之《梨花山》

82、南雪不到地,霏霏满竹楼。——梁仲新《江天暮雪图》

83、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李白《古风其六·代马不思越》

84、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毛泽东《贺新郎·读史》

85、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李白《秋浦歌·秋浦多白猿》

86、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王沂孙《天香·龙涎香》

87、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王维《陇西行》

88、飞雪伴春还,春庭晓自闲。——刘慎虚《积雪为小山》

89、渔梁送客浪花飞雪,船阁苍云缺。——张可久《越调·霜角》

90、大冬雪霜道路塞,饥年往往多盗贼。——孔平仲《兄长舟次会稽以十月九日发书清江亲故以此日遣使仍以十一月十二日同到去岁会稽书清江人亦同日到尝有诗记其事》

91、晓看飞雪欲堆檐,白马参差攒玉嶂。——王之道《冬不雪春苦雨外台为民心恻檄郡请祷於法轮应》

92、寒天高堂夜,扑地飞雪时。——岑参《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

93、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李白《大鹏赋·并序》

94、翠华卷飞雪,熊虎亘阡陌。——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95、飞雪漫漫浙江暮,朔风吹船渔浦渡。——钱时《渔浦夜雪怀季_》

96、季秋木叶未全落,西风卷云飞雪作。——张耒《和大雪折木》

97、此景独清凉,飞雪洒石壁。——刘宰《观瀑布图》

98、信宿婵娟飞雪度,能使玉人俱掩_。——张九龄《奉和圣制瑞雪篇》

99、凉天九月已飞雪,晴日西山犹带云。——戴表元《仗锡寺》

100、黄河中流日影斜,水天一色无津涯,处处惊波喷流飞雪花。——卢仝《蜻蜓歌》

101、爰居集鲁要先知,飞雪侵春久已疑。——楼钥《又次郑性之悬尉韵·爰居集鲁要先知》

102、席上柳飞雪,门前车隐雷。——司马光《二十八日会不疑家席上纪实》

103、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104、穷冬雪塞空,千里至我门。——欧阳修《送荥阳魏主簿》

105、欲倾嵩渌扬其清,师自有飞雪千丈挂空白,但有数语一溪藤,相伴瓣香飞入室。——陈著《寿雪窦寺炳同长老》

106、惊飞雪片万许点,乱落酒船百余斛。——杨万里《再和罗武冈钦岩酴_长句》

107、新岁逼人无一日,残冬飞雪已三回。——苏辙《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

108、少室残冬雪,武林三月春。——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把手同归者》

109、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祖咏《苏氏别业》

110、岳背三冬雪,真同不夜城。——张_《和择之看雪》

11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12、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13、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11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15、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116、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

117、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118、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薛昂夫《蟾宫曲·雪》

119、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120、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杜牧《雪中书怀》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江上赏析 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

秋天青色的江水碧波万顷,澄澈明净的天空如同一面镜子,两只白鸥如飞雪般忽高忽低地飞舞。我用手抚摸着沙滩上那数尺宽的纤细的柳树,期待你长得茂密成荫,好用纤绳系上我的行舟。

出自:宋代诗人董颖《江上》

原文: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译文:秋天青色的江水碧波万顷,澄澈明净的天空如同一面镜子,两只白鸥如飞雪般忽高忽低地飞舞。我用手抚摸着沙滩上那数尺宽的纤细的柳树,期待你长得茂密成荫,好用纤绳系上我的行舟。

扩展资料:

全诗由江上景写到心中情,虽然传递了诗人一缕轻愁,但景象开阔,格调明快,并不陷于颓丧,表现出诗人阔大开朗的精神气质。

“镜天飞雪一双鸥”一句使用了比喻和反衬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晴空无云,澄清明净,如一面镜子。同时,“飞雪”形象地写出了白鸥飞舞忽高忽低的情态。而“双鸥”进入诗人的视野,更反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1)秋天青色的江水碧波万顷,澄澈明净的天空如同一面镜子,两只白鸥如飞雪般忽高忽低地飞舞,画面静中有动,意境明朗开阔,清新灵动。(意对即可)

(2)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也许明天又要登舟出发,因而诗人期待枝条成荫时,系住我垂钓的扁舟,这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又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意对即可)

文章标签: # 飞雪 # 诗人 #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