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性格 生肖性格
儒道佛代表什么生肖和动物_儒道佛代表什么生肖
tamoadmin 2024-07-02 人已围观
简介1.如何给宝宝起名?2.园林主的遭与,身世,心境与造园的关系3.道家的消极意义是什么?4.“六名七相八敬神”是什么意思?5.中国文化是什么6.中国政治权力结构是什么?(1) 地理性的意义:中国人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人,包括台湾、香港,甚至新加坡和在其他国家的华人。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香港、新加坡和其它海外华人的管理,与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管理不同。(2) 种族性的意义:中国包括汉、满、蒙、回、藏
1.如何给宝宝起名?
2.园林主的遭与,身世,心境与造园的关系
3.道家的消极意义是什么?
4.“六名七相八敬神”是什么意思?
5.中国文化是什么
6.中国政治权力结构是什么?
(1) 地理性的意义:中国人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人,包括台湾、香港,甚至新加坡和在其他国家的华人。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香港、新加坡和其它海外华人的管理,与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管理不同。(2) 种族性的意义:中国包括汉、满、蒙、回、藏、苗、壮等不同的民族,虽然汉族占绝大多数,但少数民族所分布的范围却占非常高的比例,而且,中国版图广大,地理人文条件不同,我们很难只用上海人、北京人、陕西人、广东人、四川人、东北人、内蒙人、香港人、台湾人或湖南人来代表中国人。(3) 文化性的意义:中国人信仰儒家、道家的思想、佛教(藏、蒙、汉人所信仰的又大不相同)、回教和其它宗教,尤其前三者对汉人有深远的影响。此外,近一百多年来,西方文化又透过种种方式进入中国,并影响海外的华人。(4) 历史性的意义: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中国境内的民族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和变迁;自唐宋以后,佛教成为中国主流思想的主要成分;清末西方思想的侵入和学习,加上近五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发展前阶段大规模引进了马列主义和苏联的制度,以及在后阶段的开放政策,大量的引进外资和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交流,工业化因而更快速的发展,这些都是改变中国历史性格的因素。由于各地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不同,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其它地区华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也呈现不同的面貌。(1) 基本假设,探讨人不知不觉的部分,认知、感觉、思想,例如关于人的天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真理与现实的性质、时间的性质、空间的感觉。(2) 外显的价值观,是可知觉的部分,例如,对错、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守秩序等。(3) 人造物(artifacts),看得见但不易解析的部分,例如,建筑、文字、制度、产品、绘画等。在这些方面的研究,通常有个毛病,研究者常忽略,不同文化(或国家、社会)间的比较涉及的是集体价值和行为的比较以及文化间的互动关系。传统的研究通常用个人的资料,加总起来以求得集体的价值和行为。大家都知道,不论是最简单的机器或是非常复杂的有机体,一个机组不是个体的总和,它有“不可化约”的复杂性。自行车不是轮子、把手和铁架的加总;如果没有大象的先行存在,瞎子摸到的大柱子、墙壁、水管等的形容加起来并不会构成大象;手、脚、眼睛等五官、身体加起来不会成为一个人。就这个意义来看,一个社会组织不是一些价值观和一些政策加总起来的,它也像有机体一样有不可化约的复杂性,有一种机制存在才能发挥作用。一些学者于是用隐喻(metaphor)的方法来形容一个组织或文化,例如用美式足球形容美国,用歌剧或时装形容意大利,用交响乐团形容德国,用法国面包形容法国,用日本花园形容日本等等。这种隐喻法就像中国人用鼠、牛、虎、兔等十二生肖,西方人用星座来比喻一个人一样,简化我们对人的了解,但给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什么是中国文化?首先我们应知道,在传统的思想上,有儒家,道家,佛教(禅)的不同思想。人们在实际行为上,是儒道佛共并,有大人和小人之分,有主文化/俗文化之别。在现代的层次上,现代的层次上,思想是传统和西方合流的;在行为上,人是受年纪(老、中、青)、地区(都市、乡村)、教育、收入、职业的影响。一般而言,人们认为文化表现在人的性格上,因此中国文化的问题就成为中国人的性格是什么。有关中国人的性格的书籍很多,现引述几种以供参考。史密斯(Smith)认为中国人有以下特色:保全面子、节俭持家、勤劳刻苦、讲究礼貌、漠视时间、漠视精确、易于误解、拐弯抹角、顺而不从、思绪含混、不紧不慢、轻视外族、缺乏公心、因循守旧、随遇而安、顽强生存、能忍且韧、知足长乐、孝悌为先、仁爱之心、缺乏同情、株连守法、相互猜疑、缺乏诚信、多元信仰。他的结论是:中国人不缺乏智慧,也不缺乏耐心,现实性、快乐,这些方面他们都是杰出的,他们缺乏的是人格和良心。林语堂认为中国人,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和平主义、知足长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有生活智慧、女性化、缺乏科学、无逻辑、凭知觉、有限的想象。潘光旦认为中国人,易活难死、没有神经、耐性太好、不求精确、勤劳、守节、知足长乐、有私无公、无恻隐之心、言而无信、尔诈我虞、爱脸皮、婉转、客气。这些特性造成民族在社会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病象。最近,在管理上引用最多的,荷兰籍社会心理学者霍夫士德(Gerrt Hofstede)比较了四十几个国家,认为中国人有较高的权力距离、集体主义、逃避风险、女性主义。香港中文大学彭迈克(Michael Bond),收集中国学者的意见,中国文化与下列价值有关:孝(服从、尊敬、赡养父母、尊崇祖先)、勤劳、容忍、随和、谦虚、忠于上级、礼仪、礼尚往来、仁爱(恕、人情)、教育、团结、中庸之道、修养、尊卑有序、正义感、恩威并济、不重竞争、稳重、廉洁、爱国、诚恳、清高、毅力、耐心、俭、报恩报仇、文化优越感、适应环境、谨慎小心、信用、知耻、有礼貌、安分守己、保守、要面子、知己之交、贞节、寡欲、尊重传统、财富。他收集了22个国家的资料,统计分析,这些特色可归纳为四价值面相:整和、儒家动能、仁慈心、道德感。以上所列的性格,与那些思想家的思想有关,是儒、释、道、法?有那些是“理想高尚的”,那些是“世俗和日常生活的”文化?那些是人类的共同性?那些是相异性?我们无法也无能在此分析和回答。不过,以上研究的结果离实际我们了解的中国人有一段距离,例如,霍夫士德和彭迈克的五种指标能描绘香港、台湾、新加坡的文化价值观吗?如果稍微对这三地区有了解的人会很快发现:上述文化价值观与现实的感受相差很大。例如,香港人的集体主义并不浓厚,反而有高度的个人主义;香港人虽然非常男性主义,在就业上相当歧视女性,但香港有相当高比例的女经理人员和高级政府官员。这种调查研究的结果离实际现象很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研究方法的缺失所造成:(1) 概念上的局限:很多概念有特定文化的意义。正如前述,两文化间概念有的可以相对应,有的不能相对应但在功能上能相对应。例如,中国人没有强烈的“自我”概念,个人主义是西方的观念。个人主义到了中国就成为“个体主义”,所强调的是个人主义的负面,即“自私自利”的一面,而不是“自立自责”的一面。不过,中国人也强调“自立”、“自力更生”等个人主义所重视的一面。此外,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强烈影响集体和个人间的关系。纵使概念没问题,个人主义的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社会人际间的复杂性。其他概念亦是如此。(3) 样本的代表性:从事国际比较时,谁是一国的代表?谁代表中国人、谁代表美国人?霍夫士德的研究对象是IBM公司的销售人员,虽然他们不一定是各国的代表,但是霍氏坚称至少他们在各个社会的地位应该是一致的。事实是如此吗?1960年代在各国IBM工作的日本人、香港人、马来西亚人、南非共和国人都有相同的社会属性?这是非常令人怀疑的。一般的比较研究常犯的毛病就是这种没有考虑各国国内的差异性。用统计学的语言来说,每个国家像个分配图,每个分配图的形状不一样,有的是常态分配,有的是非常态分配。稍具统计常识的都知道,两种不同分配不能随意比较。就实际的例子来看,美国和日本国内人种和文化的分配就大为不同,虽然日本人有区域上的区别,但是美国人不但有区域上的区别,而在内部人种和文化上有很大的歧异性。日本可说是个同质的社会,美国是个异质的社会,有黑人、白人、拉丁美洲人、亚洲人和其它各色各样的人种。又如,马来西亚可说是个二元的社会(还有少数印度人),马来人和华人两大族群在风俗、习惯和信仰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南非联邦也类似,黑人为大多数,白人为少数,虽然最近政治上已有改变,但是白人控制着各行各业。(4) 变迁的研究:大陆、香港、台湾以及其他海外华人组织已经历了百多年来的大变,步入了现代化的途径。这种变化迫使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在传统、西方和现代问题上,摸索挣扎,企图创造出自己的典范。传统是什么,西方的是什么,现代的是什么,三者又如何冲突、融合和创新?这是目前最受忽视的地方,而且可能是学术上最有兴趣的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改变,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了华人的价值观。考虑了过去的传统和变迁,台湾杨国枢教授研究的结果,中国人的传统性:1、孝顺父母,2、积极心态,3、男权至上, 4、宿命主义,5、自我控制等,除了孝顺父母外,已大幅降低,而现代化:1、男女平等,2、进取和乐观,3、民主心态,4、尊重个人感情,5、独立自主等则大幅上升。
如何给宝宝起名?
起名机构(起名中心)
一. 起名历史--起名文化: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多年的历史,所以起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远在夏商时期,人们的名字还是比较单一和生僻的,到了两周时期,《易经》问世,并且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发展,人们在起名上已经掌握了一定规律,《左传·桓公六年》记鲁桓公的嫡长子出生后,曾问名于大夫申繻,申繻曾提出五法六忌。
五法是:
1.信法,按出生时的实际情况取名;
2.义法,以祥瑞取名;
3.象法,以身体某部位象自然界某物取名;
4.假法,借万物之名取名;
5.类法,以和其父相类相关的事取名。
六忌是:
1.不可用本国国名;
3.不可用本国山川名;
4.不可用某种疾病名;
5.不可用牲畜名;
6.不可用礼器和货币名。
申繻之"五法六忌",作为比较系统的"取名之道",自然是代表了当时鲁国学人对姓名文化进行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六忌"之说,直接与周人事神诚惶诚恐的社会思潮相关,惟恐"以国(取名)则废名,以官(取名)则废职,以山川 (取名)则废主,以畜牲(取名)则废祀,以器币 (取名)则废礼"(《左传·桓公六年》)。但是中国幅员广阔,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实践中的取名之道,作为一种历史的具体的文化现象,则远远不止这"五法",更不尽为"六忌"所限。之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名与字逐渐剥离,例如孔丘,字仲尼,孟轲,字子舆。从两汉至清末,中国古代起名的文化从未间断过,其中出现了很多方法。
例如般若名学中心提出的:
1、纪时法。即根据出生的年份、季节、月令、日期、时辰取名。
2、 纪地法。即根据出生的地方取名。
3、 纪事法。即根据出发时所发生或遇上的事情起名。
4、 纪德法。即根据出生时曾给本身或父母恩德之人的姓名取名。
5、 纪人法。即根据出生时有意无意之踩生(泛指婴儿出生后第一个进其家门的外人)者姓氏取名。
6、 应梦法。即根据婴儿出生前母亲或父亲所梦事象取名。
7、 应筮法。即根据婴儿出生前占卜结果起名。
8、 应兆法。即根据婴儿出生前后某些兆象起名。
9、 应念法。即根据婴儿出生时长辈的感想意念取名。
10、 应象法。即根据婴儿出生时的相貌、体形等某些生理特征取名。11、 表德法。即通过取名表达对某种道德情操向往和实践的意愿。12、 仰贤法。即通过取名显示对先哲前贤的仰慕。
13、 言志法,即通过取名抒发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14、托寄法。即通过取名寄托长辈对婴儿的种种期望,或承继祖荫,家业昌盛,有李隆基、田承嗣、杨继业等名;或弭祸消灾,长命百岁,有霍去病、甘延寿、毛延寿、辛弃疾等名;或封妻荫子,耀祖光宗,有史达祖、汤显祖、刘效祖、郑光祖等名。
15、 用典法。即从诗文词章成语典故中摘字取意而起名。
易知先生提出的:
以德为根本 奇门定命星
佛智扶运程 八字明命理
儒学成美名 全息成人生
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起名历史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昌盛,直接造就了名字文化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更是被现代人作为一种商业品牌,影响至今。我国的姓与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发展到了今天人们所惯用的姓名。当今社会作家、名流和艺人的笔名艺名更是将起名文化推向了顶峰。
二. 起名机构(起名中心)产生的历史背景:
古代一些帝王将相、名族贵胄,生前重美名,死后被人冠以谥号,这个直接导致了人们对名字的极度重视。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取名,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名字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并非只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 作为一个符号的姓与名,虽然不能决定人的命运,但它却一直带有时代的信息,铭刻着文化观念,留下了家族血统的烙印,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望,寄予着不同的理想抱负、情趣、爱好与目标追求,它对人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名字是家庭教育的起步,是父母对孩子人生前景的展望,是强化个人愿望的寄托。灌注着人生信念的名字,将规范、作用和影响着人的一生。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推动下,人们对于名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局限于宝宝起名,而且品牌名称的注册和公司集团的命名,以及产品商品的起名,都普遍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好的品牌,可以在企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好的名称也可以起到广泛传播的效果。所以,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今的起名机构遍地开花,服务着整个社会群体。
三. 起名机构(起名中心)主要服务
1.幼儿起名(宝宝起名):
当前主流的起名机构主要还是利用生辰八字喜用神和五行生克与八字配合的方法,其实幼儿起名的注意事项很多,般若名学主张应当从易学、文学和佛学的角度去加以思考。比如宝宝的起名要注意音韵上的和谐美,不能三连仄,最好也不要三连平,声母和韵母要考虑到位,否则会很拗口;不能和父母亲戚长辈有重复的字,这样的话对长辈不尊重,这是宝宝起名之大忌;字义字形上要尽量避免生僻字,但又不可太俗太露,字体笔画上对称最好,字义上要富有文化层次的美感。生肖属性上要重点考虑,天干地支上有相生相克,相刑相合,相冲相害的理论,宝宝起名时要注意。
2.孩子改名:
孩子改名是由于孩子本身的名字对自己的事业和爱情方面有一定的影响,或者是孩子的名字和自己的生辰八字命理不合,运里相克,诸事多不顺利。这样的孩子应该把名字详加分析,查一下五格命理和八字喜用等诸多方面,易知互联的易知先生则强调利用八字明命理,奇门定命星等易学理论去改名,改一个适合自己人生发展的好名字。这一点在比较专业的起名机构领域中会有明显的不同,好的起名机构会给出一个健康运势的合理分析,对名字会有合理的解释,找出更有帮扶作用的名字。
3.品牌命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品牌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组成部分,而品牌的命名则是充分发挥智慧的结果。所以一般的宝宝起名店仅仅是从五格数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品牌,而不懂或者不知道综合市场的情况,般若名学机构强调品牌命名还需要找专业名学服务机构,从市场学、环境学、易学、心理学、标识学等角度综合分析。
4. 产品命名:
起名机构为产品命名可以提供多种方法:如明示命名法、暗示命名法、组合命名法、数字命名法、动植物名称命名法、人物品牌命名法、时间空间品牌命名法。另外要强调产品命名要短小精悍,含义积极,启发联想,揣摩心里,依人选择,富贵高雅,吉利优先,求新追奇,特色命名。
5. 国学研究:
专业名学机构里经常聚集着易学专家,风水学者和国学教授。他们往往本身具有深厚的古代文学知识,而且对古代的哲学理论,易学文化,甚至佛学经典都造诣颇深。这些人不仅能够提出一套理论体系,而且他们还提供国学方面的培训,还能振振有词的把国学的发展融入当中,这在无形当中叶推动了国学事业的发展和研究,
四. 起名机构意义
传承国学精神和服务社会:
当前,国学事业方兴未艾,而起名机构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凡事都要多角度看事物,对起名机构也是一样。好的起名机构能本着传承国学精神的宗旨,去服务社会,造福社会,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另外,国学,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先进文化,不仅仅是时尚文化;也不仅仅是自然国学,不仅仅是生命国学,不仅仅是家庭国学,不仅仅是公益国学;国学更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普通人都应该视学习国学为己任且任重道远。
从近现代的国学大师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些国学大师多数都精通文史哲,而儒道佛的研究更是达到了顶峰,易学乃文学之祖,经学之典,哲学之巅,把易学、风水学和起名测名联系起来,也是无可厚非的。起名机构里的所谓大师专家,若把国学融于起名文化当中,这也从一定角度上起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对社会的发展也是有一定贡献的,它的贡献不仅仅是为个人起名,为公司起名,而是为经典学说贡献了属于他自己的力量,这是值得人们去褒扬的。
五. 起名机构特点
1. 逐步得到社会认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笔名、艺名、字号,已得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认可和重视。品牌的命名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重视公司的命名与商品的命名了。在这种情况下,起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并且以深厚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普通百姓和集团公司等人的认可和赞同,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理解。
2. 存在问题:
每种事物都具有双重价值,就像一把双刃剑,好与坏人们要自己去认识和感知,起名机构也如此。目前的起名机构众多,难以辨别真伪,有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之辈,贪图名利,唯利是图,坑骗了不少群众,这是当前起名机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市场利益的驱动,这种现象是难以避免的。这就需要慧眼识珠,去辨别真伪,不可一味的在网上听人夸夸其谈,最后钱财遭遇重大损失,则得不偿失。
3. 需要注意:
易知互联国学中心曾经组织过国内一流的易学专家、品牌学专家进行过专业性的论坛,并且结合中国孔子学会的孔学专家,对易学、国学对名学的作用进行过深入研讨,特别强调了企业名学必须找专业起名机构,否则得不偿失,风险很大。
园林主的遭与,身世,心境与造园的关系
任何人离不开名字,要使用一生,很重要。生命代号,信息密码,终身广告用语。不怕生错儿子,就怕起错名字。赐子千金,
原句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出自《易经》。
意思是:一出生时间(先天之命),二成长时代(运气),三风水。如果说命、运可以归为天时,风水就可以归为地利。四积阴德,前面是天时地利,这条就是人和。第五,知识技术(读书)万般皆有用,唯有读书高。读儒道佛,四书五经,辩证唯物主义懂得做人道理。第六,名字称号(名)任何人离不开名字,要使用一生,很重要。生命代号,信息密码,终身广告用语。不怕生错儿子,就怕起错名字。赐子千金,不如赐子一名。与生肖属相不冲。第七,相貌仪表(相)骨格定一生之荣枯,气色看行年之休囚。第八,敬神感应(神)地生万物养人,地球是人类母亲;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人类父亲。第九,结交贵人(贵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道德,有知识,有经济,有管理能力者,贵人也,勤交。酒肉朋友、孤朋狗友少交,偷盗犯法作乱者不交。第十,养生之道(养生)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身心健康就有快乐,身心健康才能思维平衡、头脑冷静,产生正确的计划与行动。
道家的消极意义是什么?
如果没有那些已经飘荡在历史空间里的逝去的人,如果少了时间坐标上发生过的尘俗之事,园林是什么?外乡人也好,苏州人也好,第一次走进那一处园林,看见的可能仅仅只是房子,花草,假山,在建筑学者眼里是一个个经典,摄影家关心镜头里的四季变化早晨黄昏光线的微妙颤动,最多听到的还是职业导游口齿清晰、思路明晰的讲解。
园林是以前的人家,以前的人家有以前的故事,睹物思人,园林是缅怀追思之地,未必是亲人故交,一般这些人都太有钱,有权势,走进园林其实好象在翻书,风景如诗,关于这些人的故事就是小说,野史往往好过档案卷宗的肃穆,网师园的很多往事值得一翻。网师园在古城东南隅的阔家头巷,走进去,小巷子里摆着不少旧货摊,北京城慈禧太后的照片都有卖,然后就终于看见一块空阔的地方,设辕门,有照墙,规模不大不小不太显赫也不显寒酸,规矩有内涵的黑色大门,比较有特色的是门口两边有抱鼓石,是狮子滚绣球的浮雕,被很多刚买好门票的手快意抚摩而过,所以锃亮,颜色不仅古旧而且滋润,网师园的门脸很有阅历,但不象拙政园那么气宇轩昂,网师园比较斯文,它最早叫万卷堂,读书破万卷,并且读的尽是宋版。
网师园的最早造园在八百年前,南宋绍兴年间,吏部侍郎史正志,因反对张浚北伐而被劾罢官,淳熙年间在这里建万卷堂,列书四十二橱,其中以写本居多对门造花圃,名渔隐,广植牡丹五百本,花开富贵,闭门读书。明《姑苏志》、隆庆《长洲县志》引《施氏丛钞》云:“正志,扬州人,造带城桥宅及花圃费一百五十万缗。仅一传,圃先废。”废的结果是这个花园开始出现在当时的二手房市场,开价极其低廉,“僦直十万缗”,但还是没人买,挂在市面上好多天,最后以成本百分之一的价格卖给了常州丁姓,仅得一万五千缗。丁某人好象也不灵光,没多久就又卖掉了,最可惜是那些书,元人撰写的《吴中旧事》记载:“始则论斤买为故纸,其后势家每橱止得一十千,卷席而去”。我们猜想那些珍贵的“写本”应该是起码唐朝的文物了,卖了房子再卖书,遥想当初史侍郎搬家的船队从葑门进入,延绵浩荡着半个苏州城,气势何等惊人,不做官,求田问舍,说不行就不行了,是子弟无能,也是少了门阀的高贵。
作为一处可供出售的房产,网师园的命运似乎一直很不幸福。网师园名字的首次出现已经是清朝乾隆盛世的事。当时,苏州人光禄寺少卿宋宗元,少年时代经常去万卷堂故址游玩,退休以后在此营造别业,作为奉母养亲的地方,名网师小筑,网师是苏州人对渔夫的别称,渔夫更好听的叫法是“渔父”,简直是屈原的老师,总之要“归隐”,好象苏州所有的园林当时都是为此目的建造的,著名的文化人跟退休官员交往,园林是自己的家,也是社交俱乐部。宋宗元的邻居沈德潜是乾隆以下的当代第一诗人,他的姐夫彭启丰是状元郎,大家云集,无非琴棋书画,诗酒流连,乾隆二十三年,彭启丰来园参加元宵张灯宴乐并赋诗。一时之盛啊,网师园好象总弥漫着文艺沙龙的气息了。可是跟宋朝的史家一样,清朝的宋家,也没能让网师园流传到哪怕孙子辈手里。宋宗元六十九岁那年死后,他的儿子,还是一位“太学生”,跟今天的博士都高明吧,跟人发生诉讼,官司一打银子花光,没钱了就卖房子卖地,一半产业就归了人家。没几年,园子再次荒废,野草过膝,无人问津。
乾隆末,园为太仓富商瞿远村购得。当时他是偶然路过,看见乔木古石大半损失,已经不成样子,一问,主人正打算卖掉,于是重构增置亭台竹木,半易网师旧观,乾隆六十年端午节那天,园子修复竣工,他邀请名流钱大昕等老友谈宴园中,钱大昕有《网师园记》,记载了当时园中有梅花铁石山房、小山丛桂轩、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云冈诸胜。
换了主人,园子在外人口中成了瞿园、蘧园,瞿远村倒还是中意原来“网师”的意境,这一点见识就不俗。网师园占地八亩,“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它今天基本的面貌、布局也就奠定了。当时园中盛植牡丹芍药,延续着宋代万卷堂的富贵景象,嘉庆年间,网师园有“看花车马声如沸”的喧闹。
以后,网师园又开始了转手,并且速度越来越快,瞿氏有园不过三十年,道光初年即转归天都吴氏。同治初,园归江苏按察使李鸿裔。因与苏舜钦所建沧浪亭相近,李氏自号“苏邻”,并改园名为“苏邻小筑”。光绪二十二年,嗣子李少眉增建撷秀楼。三十三年,吉林将军达桂曾携眷来苏,网师园里开始有了武将,武将也是儒将,居住此园,自撰《网师园记》述其事,这就快民国了,吉林将军曾经在白山黑水骑马打仗,他的老战友程德全当时正好是江苏巡抚,巡抚衙门离网师园很近,武将们也在网师园聚会,直到辛亥革命前一年,达桂搬出网师园。没多久,在离网师园很近的地方,程德全用竹竿挑了几片衙门屋顶的瓦片下来,就当上了新政府都督,再以后,跑到城外庙里出了家,这是后话。
1917年,张作霖以30万银元购得此园,专门赠与其师奉天将军张锡銮做七十大寿的贺礼 。张锡銮曾经是张作霖土匪刚变官军那会的顶头上司,据说写的边塞诗十分了得,是北洋元老,网师园也改称“逸园”,时有萝月亭、荷花池、殿春簃诸胜,尤以十二生肖叠石形象为别处罕见。奇怪的是送礼的受礼的都没来过这里,五年里张锡銮一天也没住过网师园。虽然没住过,但也不是枉担个虚名,老长官的面子有了,住与不住没关系,张锡銮应该不缺房子。网师园倒是从来不缺名人,特别是艺术家。
1932年,因为爆发沪凇抗战,暨南大学附中部迁苏,著名作家曹聚仁先是住在沧浪亭边上,后来移居到了网师园。曹聚仁记得当时有“一处大枣园,后面一排房子,挂着一幅柏木的对联:“庭前古木老于我,树外斜阳红到人”,配的上“古朴”的考语”,在苏州的这些日子他晚上听杨乃珍的琵琶,呖呖莺声萦系着“三十年前光裕社旧景”,白天到观前街吴苑吃茶,这样逍遥的岁月,曹聚仁晚年在香港回忆到:“要不是我太年轻,真可以在那儿终老了”。网师园在民国时代一度引来了各方名流如叶恭绰,如海内知名的大画家张善孖 、张大千昆仲,特别是张氏兄弟在网师园,不仅先后寓居4年,还在网师园豢养了一只老虎,留下一段画坛佳话。
张大千是四川内江人,30年代的中国山水画坛有南张(大千)北 溥(心畲)之说。和曹聚仁一样,张大千当时从上海来到的苏州,他与张锡銮的儿子张师黄相交甚密,便有了借寓网师园的机会。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孖也是著名画家,曾两次到日本专攻绘画,尤以画虎最著,自号“虎痴”、“虎髯”,时人则称他为“虎公”、“张老虎”。1935年,工农红军在万里长征,国民党师长郝梦麟被调入贵州,参加围剿。他的部队在黔岱的深山洞窟里抓到一虎崽,不久带回汉口“绥靖公署”,送给总参议朱伯林,时间长了,乳虎成了小老虎,每日再跟家里的孩子玩耍不免危险,朱伯林知道老友张善孖善画虎,就打个电报到苏州,问送你一头老虎要不要,这样的电报实在好玩,而张善孖接到电报是喜出望外-----为了画好老虎,他是养过老虎的,不过还是以前在四川的时候,这只老虎大概吃肉比较厉害,肉多生痰不幸夭折了,张善孖一直引为憾事。现在佳音传来,他立刻抱病专门去了汉口,载虎归来,网师园里的假山洞成了幼虎的新家。当他抱着小虎穿过苏州的繁华街道时,观者惊诧,一时轰动。关于郝梦麟,今天我们在《毛选》上还能看见他的名字,因为他死的壮烈,是中国军人的楷模,在华北抗战期间,战场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敌我双方伤亡惨重的忻口战役中,已经是军长的郝梦麟将军作为中路兵团总指挥,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弹。弥留之际,还高呼杀敌,这也是题外话了。
大风堂兄弟在网师园画画。郝梦麟抓到的这只小老虎据说最爱喝鲜牛奶,极通人性,张善孖与之朝夕相处亲昵非凡,常以虎姿入画。张大千与张善孖还合作画虎十二幅,名为〈十二金衩图〉,以虎喻美人,是一点禅机,可惜这入画的“美女”即使是大声打个喷嚏,在人听来就是发出了虎啸,有一次有客来访,为虎所惊,张善孖在它头上以折扇轻击三下,虎儿认为主人当众羞辱了自己,委屈之下竟三日不进饮食,日夜做哀戚之声,此事居然惊动了城外的高僧灵岩寺方丈印光大师,印光亲自来网师园看虎儿,也是缘分。虎儿一见印光,立刻以头触地,流泪不已,让看破红尘的高僧也大为感慨,为它摩顶祈祷。三天后,虎儿还是夭折了,张善孖为之感伤不已,建冢立碑。1982年,张大千在海外仍然牵挂着这件往事,写下了“先仲兄所豢虎儿之墓”寄回苏州,今天这一手迹已经镌刻成碑,砌放在当时埋虎骨之处。
抗日战争爆发前,张氏兄弟先后离去,园主家境中落,网师园在1940年又换了主人,这次是何亚农。何亚农,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收藏文物书画甚富,还是蒋介石的老师,购得此园后,何氏费时三年,全面整修并充实古玩书画。日本人占领苏州时期,许多古典园林遭受了巨创,园林里养军马,粪便遍地,精美的雕刻被拆了烧火。何亚农的网师园好象没什么麻烦,他是“有办法的人”,他在苏州的房子也不止网师园一处,今天的南园宾馆当年也是他的产业,当时何亚农是住在十全街南园。网师园是八年抗战中苏州城里的一个“异数”,直到日本宣布投降之日,网师园的主人连夜只身出逃了,后在病死在了北平。
意外一直在发生。苏州解放不久,他南园的房子成为苏州市的外宾招待所,招待所的工作人员在打扫卫生时,在一间浴室的后墙上,发现一扇活动的门板,门板内是一间藏宝的密室,密室的二层楼阁上,堆放了数十箱上了封条的何氏藏物。工作人员报告了苏州市文管会,文管会派人来接收,藏物多为书画、石章和瓷器。
之前,他家的儿女已经出走四方。这批密藏发现时,何氏后人在1950年就将网师园捐献给了国家,自然,这批珍贵的字画瓷器也自愿捐献给了国家,今天庋藏于苏州博物馆。
网师园的这些往事,经时间的打磨,他们的颜色是温润的,已经没有了激烈的现时感受,我们进入园子前,知道一点,步子也许会走的慢些,眼睛里看到的,就不只是房子的雕梁画栋,亭堂摆设的奢华考究。走进网师园,我们是在拜访一户前朝人家,做时间的旅行。
进门后,最先可以特别介绍的,是那座细砖门楼,还是乾隆间物,雕镂精美,被誉为苏州古典园林中同类门楼之冠,“藻耀高翔”,如同“恭喜发财”都是吉利话,然后就进到“万卷堂”,里面有铜鼓一面,是苏州园林不多见的古物。网师园最著名的一幅对联在濯缨水阁里,是郑板桥的一笔字:“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才八个字,四个典故,看不懂象在猜谜,看懂了可能也觉得奇怪:中国文化在苏州安逸的园林里一般是鼓励大家放松,休息,随意,不去想,闭门纳福,以郑板桥的风骨,他在劝大家抓紧,充电,莫等闲,自我反省,意思总是积极而肯定生命的,古人也有忙碌的,郑板桥不是苏州财主,郑板桥是劳碌命。
今天网师园在世界上最大的名气得自殿春簃,她有一个拷贝的版本,叫“明轩”,就是“明朝的轩”吧,放在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这样的克隆实现了这样的野心:在世界上地价最高的一处摩天高楼里,尝试复原东方古老国家的私人花园,1981年,他们做到了。在刚刚开放的年代,好多有机会第一批出差到纽约的国人第一眼是惊讶,然后是自豪。除了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的意义重大,这景象的确具有超现实的怪诞氛围。是在一幢钢筋水泥的大楼里啊。而今天,法学家甚至开始关注大都会博物馆中国文物的合法性。
回到安静的网师园,回到殿春簃,这里是适合读书的院落,书房套着书房,春天连着春天,书挨着书,花开花谢,云淡人淡墨也淡,少人打搅。殿春簃的境界是含蓄的,芍药花在春天最晚的时候才姗姗来迟,仿佛庭院西南隅的涵碧泉,幽深不语的姿态,如果不是1958年整修时意外挖出了刻着“涵碧泉”三字的石头,按照发现就此挖掘,这眼泉水也许就甘愿埋没了。这里有冷泉亭,是砌在墙里只有一半的那种亭子,里面放着一块姿态奇峻古拙的灵璧石,“高3米余,形如苍鹰展翅欲飞,击之净净有声”,石头来历不俗,据传为桃花坞旧物,唐伯虎家里的东西。
看松读画轩前有八百年古柏,还是南宋所植,冬日坐此轩赏雪最佳。园子里还有二百余年的白皮松,前面设茶座,走累了,大可以歇脚此地,少人打扰。网师园里有苏州园林最小的一座石桥,名引静桥,形式感极强。桥下壁间嵌一石,刻“檠涧”二字,青绿色泽古雅可爱,也是宋朝的东西,就象网师园本身,不大,往事很多。
汗...因为LZ问的好宽泛...
这个不知道行不行
“六名七相八敬神”是什么意思?
(1) 地理性的意义:中国人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人,包括台湾、香港,甚至新加坡和在其他国家的华人。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香港、新加坡和其它海外华人的管理,与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管理不同。
(2) 种族性的意义:中国包括汉、满、蒙、回、藏、苗、壮等不同的民族,虽然汉族占绝大多数,但少数民族所分布的范围却占非常高的比例,而且,中国版图广大,地理人文条件不同,我们很难只用上海人、北京人、陕西人、广东人、四川人、东北人、内蒙人、香港人、台湾人或湖南人来代表中国人。
(3) 文化性的意义:中国人信仰儒家、道家的思想、佛教(藏、蒙、汉人所信仰的又大不相同)、回教和其它宗教,尤其前三者对汉人有深远的影响。此外,近一百多年来,西方文化又透过种种方式进入中国,并影响海外的华人。
(4) 历史性的意义: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中国境内的民族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和变迁;自唐宋以后,佛教成为中国主流思想的主要成分;清末西方思想的侵入和学习,加上近五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发展前阶段大规模引进了马列主义和苏联的制度,以及在后阶段的开放政策,大量的引进外资和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交流,工业化因而更快速的发展,这些都是改变中国历史性格的因素。由于各地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不同,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其它地区华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也呈现不同的面貌。
(1) 基本假设,探讨人不知不觉的部分,认知、感觉、思想,例如关于人的天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真理与现实的性质、时间的性质、空间的感觉。
(2) 外显的价值观,是可知觉的部分,例如,对错、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守秩序等。
(3) 人造物(artifacts),看得见但不易解析的部分,例如,建筑、文字、制度、产品、绘画等。
在这些方面的研究,通常有个毛病,研究者常忽略,不同文化(或国家、社会)间的比较涉及的是集体价值和行为的比较以及文化间的互动关系。传统的研究通常用个人的资料,加总起来以求得集体的价值和行为。大家都知道,不论是最简单的机器或是非常复杂的有机体,一个机组不是个体的总和,它有“不可化约”的复杂性。自行车不是轮子、把手和铁架的加总;如果没有大象的先行存在,瞎子摸到的大柱子、墙壁、水管等的形容加起来并不会构成大象;手、脚、眼睛等五官、身体加起来不会成为一个人。就这个意义来看,一个社会组织不是一些价值观和一些政策加总起来的,它也像有机体一样有不可化约的复杂性,有一种机制存在才能发挥作用。一些学者于是用隐喻(metaphor)的方法来形容一个组织或文化,例如用美式足球形容美国,用歌剧或时装形容意大利,用交响乐团形容德国,用法国面包形容法国,用日本花园形容日本等等。这种隐喻法就像中国人用鼠、牛、虎、兔等十二生肖,西方人用星座来比喻一个人一样,简化我们对人的了解,但给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
什么是中国文化?首先我们应知道,在传统的思想上,有儒家,道家,佛教(禅)的不同思想。人们在实际行为上,是儒道佛共并,有大人和小人之分,有主文化/俗文化之别。在现代的层次上,现代的层次上,思想是传统和西方合流的;在行为上,人是受年纪(老、中、青)、地区(都市、乡村)、教育、收入、职业的影响。一般而言,人们认为文化表现在人的性格上,因此中国文化的问题就成为中国人的性格是什么。有关中国人的性格的书籍很多,现引述几种以供参考。
史密斯(Smith)认为中国人有以下特色:保全面子、节俭持家、勤劳刻苦、讲究礼貌、漠视时间、漠视精确、易于误解、拐弯抹角、顺而不从、思绪含混、不紧不慢、轻视外族、缺乏公心、因循守旧、随遇而安、顽强生存、能忍且韧、知足长乐、孝悌为先、仁爱之心、缺乏同情、株连守法、相互猜疑、缺乏诚信、多元信仰。
他的结论是:中国人不缺乏智慧,也不缺乏耐心,现实性、快乐,这些方面他们都是杰出的,他们缺乏的是人格和良心。
林语堂认为中国人,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和平主义、知足长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有生活智慧、女性化、缺乏科学、无逻辑、凭知觉、有限的想象。
潘光旦认为中国人,易活难死、没有神经、耐性太好、不求精确、勤劳、守节、知足长乐、有私无公、无恻隐之心、言而无信、尔诈我虞、爱脸皮、婉转、客气。这些特性造成民族在社会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病象。
最近,在管理上引用最多的,荷兰籍社会心理学者霍夫士德(Gerrt Hofstede)比较了四十几个国家,认为中国人有较高的权力距离、集体主义、逃避风险、女性主义。香港中文大学彭迈克(Michael Bond),收集中国学者的意见,中国文化与下列价值有关:孝(服从、尊敬、赡养父母、尊崇祖先)、勤劳、容忍、随和、谦虚、忠于上级、礼仪、礼尚往来、仁爱(恕、人情)、教育、团结、中庸之道、修养、尊卑有序、正义感、恩威并济、不重竞争、稳重、廉洁、爱国、诚恳、清高、毅力、耐心、俭、报恩报仇、文化优越感、适应环境、谨慎小心、信用、知耻、有礼貌、安分守己、保守、要面子、知己之交、贞节、寡欲、尊重传统、财富。他收集了22个国家的资料,统计分析,这些特色可归纳为四价值面相:整和、儒家动能、仁慈心、道德感。
以上所列的性格,与那些思想家的思想有关,是儒、释、道、法?有那些是“理想高尚的”,那些是“世俗和日常生活的”文化?那些是人类的共同性?那些是相异性?我们无法也无能在此分析和回答。
不过,以上研究的结果离实际我们了解的中国人有一段距离,例如,霍夫士德和彭迈克的五种指标能描绘香港、台湾、新加坡的文化价值观吗?如果稍微对这三地区有了解的人会很快发现:上述文化价值观与现实的感受相差很大。例如,香港人的集体主义并不浓厚,反而有高度的个人主义;香港人虽然非常男性主义,在就业上相当歧视女性,但香港有相当高比例的女经理人员和高级政府官员。
这种调查研究的结果离实际现象很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研究方法的缺失所造成:
(1) 概念上的局限:很多概念有特定文化的意义。正如前述,两文化间概念有的可以相对应,有的不能相对应但在功能上能相对应。例如,中国人没有强烈的“自我”概念,个人主义是西方的观念。个人主义到了中国就成为“个体主义”,所强调的是个人主义的负面,即“自私自利”的一面,而不是“自立自责”的一面。不过,中国人也强调“自立”、“自力更生”等个人主义所重视的一面。此外,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强烈影响集体和个人间的关系。纵使概念没问题,个人主义的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社会人际间的复杂性。其他概念亦是如此。
(3) 样本的代表性:从事国际比较时,谁是一国的代表?谁代表中国人、谁代表美国人?霍夫士德的研究对象是IBM公司的销售人员,虽然他们不一定是各国的代表,但是霍氏坚称至少他们在各个社会的地位应该是一致的。事实是如此吗?1960年代在各国IBM工作的日本人、香港人、马来西亚人、南非共和国人都有相同的社会属性?这是非常令人怀疑的。一般的比较研究常犯的毛病就是这种没有考虑各国国内的差异性。用统计学的语言来说,每个国家像个分配图,每个分配图的形状不一样,有的是常态分配,有的是非常态分配。稍具统计常识的都知道,两种不同分配不能随意比较。就实际的例子来看,美国和日本国内人种和文化的分配就大为不同,虽然日本人有区域上的区别,但是美国人不但有区域上的区别,而在内部人种和文化上有很大的歧异性。日本可说是个同质的社会,美国是个异质的社会,有黑人、白人、拉丁美洲人、亚洲人和其它各色各样的人种。又如,马来西亚可说是个二元的社会(还有少数印度人),马来人和华人两大族群在风俗、习惯和信仰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南非联邦也类似,黑人为大多数,白人为少数,虽然最近政治上已有改变,但是白人控制着各行各业。
(4) 变迁的研究:大陆、香港、台湾以及其他海外华人组织已经历了百多年来的大变,步入了现代化的途径。这种变化迫使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在传统、西方和现代问题上,摸索挣扎,企图创造出自己的典范。传统是什么,西方的是什么,现代的是什么,三者又如何冲突、融合和创新?这是目前最受忽视的地方,而且可能是学术上最有兴趣的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改变,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了华人的价值观。
考虑了过去的传统和变迁,台湾杨国枢教授研究的结果,中国人的传统性:1、孝顺父母,2、积极心态,3、男权至上, 4、宿命主义,5、自我控制等,除了孝顺父母外,已大幅降低,而现代化:1、男女平等,2、进取和乐观,3、民主心态,4、尊重个人感情,5、独立自主等则大幅上升。
就是中国文化拖着中国人的后腿,养成了保守封闭的习惯,从思想上限制了国人创新。不错灿烂辉煌的文化和历史可以让我们自豪,但和灿烂辉煌的未来相比一文不值。
中国文化是什么
任何人离不开名字,要使用一生,很重要。生命代号,信息密码,终身广告用语。不怕生错儿子,就怕起错名字。赐子千金,
原句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出自《易经》。
意思是:一出生时间(先天之命),二成长时代(运气),三风水。如果说命、运可以归为天时,风水就可以归为地利。四积阴德,前面是天时地利,这条就是人和。第五,知识技术(读书)万般皆有用,唯有读书高。读儒道佛,四书五经,辩证唯物主义懂得做人道理。第六,名字称号(名)任何人离不开名字,要使用一生,很重要。生命代号,信息密码,终身广告用语。不怕生错儿子,就怕起错名字。赐子千金,不如赐子一名。与生肖属相不冲。第七,相貌仪表(相)骨格定一生之荣枯,气色看行年之休囚。第八,敬神感应(神)地生万物养人,地球是人类母亲;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人类父亲。第九,结交贵人(贵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道德,有知识,有经济,有管理能力者,贵人也,勤交。酒肉朋友、孤朋狗友少交,偷盗犯法作乱者不交。第十,养生之道(养生)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身心健康就有快乐,身心健康才能思维平衡、头脑冷静,产生正确的计划与行动。
中国政治权力结构是什么?
(1) 地理性的意义:中国人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人,包括台湾、香港,甚至新加坡和在其他国家的华人。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香港、新加坡和其它海外华人的管理,与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管理不同。
(2) 种族性的意义:中国包括汉、满、蒙、回、藏、苗、壮等不同的民族,虽然汉族占绝大多数,但少数民族所分布的范围却占非常高的比例,而且,中国版图广大,地理人文条件不同,我们很难只用上海人、北京人、陕西人、广东人、四川人、东北人、内蒙人、香港人、台湾人或湖南人来代表中国人。
(3) 文化性的意义:中国人信仰儒家、道家的思想、佛教(藏、蒙、汉人所信仰的又大不相同)、回教和其它宗教,尤其前三者对汉人有深远的影响。此外,近一百多年来,西方文化又透过种种方式进入中国,并影响海外的华人。
(4) 历史性的意义: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中国境内的民族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和变迁;自唐宋以后,佛教成为中国主流思想的主要成分;清末西方思想的侵入和学习,加上近五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发展前阶段大规模引进了马列主义和苏联的制度,以及在后阶段的开放政策,大量的引进外资和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交流,工业化因而更快速的发展,这些都是改变中国历史性格的因素。由于各地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不同,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其它地区华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也呈现不同的面貌。
(1) 基本假设,探讨人不知不觉的部分,认知、感觉、思想,例如关于人的天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真理与现实的性质、时间的性质、空间的感觉。
(2) 外显的价值观,是可知觉的部分,例如,对错、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守秩序等。
(3) 人造物(artifacts),看得见但不易解析的部分,例如,建筑、文字、制度、产品、绘画等。
在这些方面的研究,通常有个毛病,研究者常忽略,不同文化(或国家、社会)间的比较涉及的是集体价值和行为的比较以及文化间的互动关系。传统的研究通常用个人的资料,加总起来以求得集体的价值和行为。大家都知道,不论是最简单的机器或是非常复杂的有机体,一个机组不是个体的总和,它有“不可化约”的复杂性。自行车不是轮子、把手和铁架的加总;如果没有大象的先行存在,瞎子摸到的大柱子、墙壁、水管等的形容加起来并不会构成大象;手、脚、眼睛等五官、身体加起来不会成为一个人。就这个意义来看,一个社会组织不是一些价值观和一些政策加总起来的,它也像有机体一样有不可化约的复杂性,有一种机制存在才能发挥作用。一些学者于是用隐喻(metaphor)的方法来形容一个组织或文化,例如用美式足球形容美国,用歌剧或时装形容意大利,用交响乐团形容德国,用法国面包形容法国,用日本花园形容日本等等。这种隐喻法就像中国人用鼠、牛、虎、兔等十二生肖,西方人用星座来比喻一个人一样,简化我们对人的了解,但给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
什么是中国文化?首先我们应知道,在传统的思想上,有儒家,道家,佛教(禅)的不同思想。人们在实际行为上,是儒道佛共并,有大人和小人之分,有主文化/俗文化之别。在现代的层次上,现代的层次上,思想是传统和西方合流的;在行为上,人是受年纪(老、中、青)、地区(都市、乡村)、教育、收入、职业的影响。一般而言,人们认为文化表现在人的性格上,因此中国文化的问题就成为中国人的性格是什么。有关中国人的性格的书籍很多,现引述几种以供参考。
史密斯(Smith)认为中国人有以下特色:保全面子、节俭持家、勤劳刻苦、讲究礼貌、漠视时间、漠视精确、易于误解、拐弯抹角、顺而不从、思绪含混、不紧不慢、轻视外族、缺乏公心、因循守旧、随遇而安、顽强生存、能忍且韧、知足长乐、孝悌为先、仁爱之心、缺乏同情、株连守法、相互猜疑、缺乏诚信、多元信仰。
他的结论是:中国人不缺乏智慧,也不缺乏耐心,现实性、快乐,这些方面他们都是杰出的,他们缺乏的是人格和良心。
林语堂认为中国人,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和平主义、知足长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有生活智慧、女性化、缺乏科学、无逻辑、凭知觉、有限的想象。
潘光旦认为中国人,易活难死、没有神经、耐性太好、不求精确、勤劳、守节、知足长乐、有私无公、无恻隐之心、言而无信、尔诈我虞、爱脸皮、婉转、客气。这些特性造成民族在社会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病象。
最近,在管理上引用最多的,荷兰籍社会心理学者霍夫士德(Gerrt Hofstede)比较了四十几个国家,认为中国人有较高的权力距离、集体主义、逃避风险、女性主义。香港中文大学彭迈克(Michael Bond),收集中国学者的意见,中国文化与下列价值有关:孝(服从、尊敬、赡养父母、尊崇祖先)、勤劳、容忍、随和、谦虚、忠于上级、礼仪、礼尚往来、仁爱(恕、人情)、教育、团结、中庸之道、修养、尊卑有序、正义感、恩威并济、不重竞争、稳重、廉洁、爱国、诚恳、清高、毅力、耐心、俭、报恩报仇、文化优越感、适应环境、谨慎小心、信用、知耻、有礼貌、安分守己、保守、要面子、知己之交、贞节、寡欲、尊重传统、财富。他收集了22个国家的资料,统计分析,这些特色可归纳为四价值面相:整和、儒家动能、仁慈心、道德感。
以上所列的性格,与那些思想家的思想有关,是儒、释、道、法?有那些是“理想高尚的”,那些是“世俗和日常生活的”文化?那些是人类的共同性?那些是相异性?我们无法也无能在此分析和回答。
不过,以上研究的结果离实际我们了解的中国人有一段距离,例如,霍夫士德和彭迈克的五种指标能描绘香港、台湾、新加坡的文化价值观吗?如果稍微对这三地区有了解的人会很快发现:上述文化价值观与现实的感受相差很大。例如,香港人的集体主义并不浓厚,反而有高度的个人主义;香港人虽然非常男性主义,在就业上相当歧视女性,但香港有相当高比例的女经理人员和高级政府官员。
这种调查研究的结果离实际现象很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研究方法的缺失所造成:
(1) 概念上的局限:很多概念有特定文化的意义。正如前述,两文化间概念有的可以相对应,有的不能相对应但在功能上能相对应。例如,中国人没有强烈的“自我”概念,个人主义是西方的观念。个人主义到了中国就成为“个体主义”,所强调的是个人主义的负面,即“自私自利”的一面,而不是“自立自责”的一面。不过,中国人也强调“自立”、“自力更生”等个人主义所重视的一面。此外,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强烈影响集体和个人间的关系。纵使概念没问题,个人主义的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社会人际间的复杂性。其他概念亦是如此。
(3) 样本的代表性:从事国际比较时,谁是一国的代表?谁代表中国人、谁代表美国人?霍夫士德的研究对象是IBM公司的销售人员,虽然他们不一定是各国的代表,但是霍氏坚称至少他们在各个社会的地位应该是一致的。事实是如此吗?1960年代在各国IBM工作的日本人、香港人、马来西亚人、南非共和国人都有相同的社会属性?这是非常令人怀疑的。一般的比较研究常犯的毛病就是这种没有考虑各国国内的差异性。用统计学的语言来说,每个国家像个分配图,每个分配图的形状不一样,有的是常态分配,有的是非常态分配。稍具统计常识的都知道,两种不同分配不能随意比较。就实际的例子来看,美国和日本国内人种和文化的分配就大为不同,虽然日本人有区域上的区别,但是美国人不但有区域上的区别,而在内部人种和文化上有很大的歧异性。日本可说是个同质的社会,美国是个异质的社会,有黑人、白人、拉丁美洲人、亚洲人和其它各色各样的人种。又如,马来西亚可说是个二元的社会(还有少数印度人),马来人和华人两大族群在风俗、习惯和信仰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南非联邦也类似,黑人为大多数,白人为少数,虽然最近政治上已有改变,但是白人控制着各行各业。
(4) 变迁的研究:大陆、香港、台湾以及其他海外华人组织已经历了百多年来的大变,步入了现代化的途径。这种变化迫使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在传统、西方和现代问题上,摸索挣扎,企图创造出自己的典范。传统是什么,西方的是什么,现代的是什么,三者又如何冲突、融合和创新?这是目前最受忽视的地方,而且可能是学术上最有兴趣的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改变,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了华人的价值观。
考虑了过去的传统和变迁,台湾杨国枢教授研究的结果,中国人的传统性:1、孝顺父母,2、积极心态,3、男权至上, 4、宿命主义,5、自我控制等,除了孝顺父母外,已大幅降低,而现代化:1、男女平等,2、进取和乐观,3、民主心态,4、尊重个人感情,5、独立自主等则大幅上升。
(1) 地理性的意义:中国人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人,包括台湾、香港,甚至新加坡和在其他国家的华人。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香港、新加坡和其它海外华人的管理,与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管理不同。
(2) 种族性的意义:中国包括汉、满、蒙、回、藏、苗、壮等不同的民族,虽然汉族占绝大多数,但少数民族所分布的范围却占非常高的比例,而且,中国版图广大,地理人文条件不同,我们很难只用上海人、北京人、陕西人、广东人、四川人、东北人、内蒙人、香港人、台湾人或湖南人来代表中国人。
(3) 文化性的意义:中国人信仰儒家、道家的思想、佛教(藏、蒙、汉人所信仰的又大不相同)、回教和其它宗教,尤其前三者对汉人有深远的影响。此外,近一百多年来,西方文化又透过种种方式进入中国,并影响海外的华人。
(4) 历史性的意义: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中国境内的民族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和变迁;自唐宋以后,佛教成为中国主流思想的主要成分;清末西方思想的侵入和学习,加上近五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发展前阶段大规模引进了马列主义和苏联的制度,以及在后阶段的开放政策,大量的引进外资和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交流,工业化因而更快速的发展,这些都是改变中国历史性格的因素。由于各地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不同,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其它地区华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也呈现不同的面貌。
(1) 基本假设,探讨人不知不觉的部分,认知、感觉、思想,例如关于人的天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真理与现实的性质、时间的性质、空间的感觉。
(2) 外显的价值观,是可知觉的部分,例如,对错、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守秩序等。
(3) 人造物(artifacts),看得见但不易解析的部分,例如,建筑、文字、制度、产品、绘画等。
在这些方面的研究,通常有个毛病,研究者常忽略,不同文化(或国家、社会)间的比较涉及的是集体价值和行为的比较以及文化间的互动关系。传统的研究通常用个人的资料,加总起来以求得集体的价值和行为。大家都知道,不论是最简单的机器或是非常复杂的有机体,一个机组不是个体的总和,它有“不可化约”的复杂性。自行车不是轮子、把手和铁架的加总;如果没有大象的先行存在,瞎子摸到的大柱子、墙壁、水管等的形容加起来并不会构成大象;手、脚、眼睛等五官、身体加起来不会成为一个人。就这个意义来看,一个社会组织不是一些价值观和一些政策加总起来的,它也像有机体一样有不可化约的复杂性,有一种机制存在才能发挥作用。一些学者于是用隐喻(metaphor)的方法来形容一个组织或文化,例如用美式足球形容美国,用歌剧或时装形容意大利,用交响乐团形容德国,用法国面包形容法国,用日本花园形容日本等等。这种隐喻法就像中国人用鼠、牛、虎、兔等十二生肖,西方人用星座来比喻一个人一样,简化我们对人的了解,但给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
什么是中国文化?首先我们应知道,在传统的思想上,有儒家,道家,佛教(禅)的不同思想。人们在实际行为上,是儒道佛共并,有大人和小人之分,有主文化/俗文化之别。在现代的层次上,现代的层次上,思想是传统和西方合流的;在行为上,人是受年纪(老、中、青)、地区(都市、乡村)、教育、收入、职业的影响。一般而言,人们认为文化表现在人的性格上,因此中国文化的问题就成为中国人的性格是什么。有关中国人的性格的书籍很多,现引述几种以供参考。
史密斯(Smith)认为中国人有以下特色:保全面子、节俭持家、勤劳刻苦、讲究礼貌、漠视时间、漠视精确、易于误解、拐弯抹角、顺而不从、思绪含混、不紧不慢、轻视外族、缺乏公心、因循守旧、随遇而安、顽强生存、能忍且韧、知足长乐、孝悌为先、仁爱之心、缺乏同情、株连守法、相互猜疑、缺乏诚信、多元信仰。
他的结论是:中国人不缺乏智慧,也不缺乏耐心,现实性、快乐,这些方面他们都是杰出的,他们缺乏的是人格和良心。
林语堂认为中国人,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和平主义、知足长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有生活智慧、女性化、缺乏科学、无逻辑、凭知觉、有限的想象。
潘光旦认为中国人,易活难死、没有神经、耐性太好、不求精确、勤劳、守节、知足长乐、有私无公、无恻隐之心、言而无信、尔诈我虞、爱脸皮、婉转、客气。这些特性造成民族在社会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病象。
最近,在管理上引用最多的,荷兰籍社会心理学者霍夫士德(Gerrt Hofstede)比较了四十几个国家,认为中国人有较高的权力距离、集体主义、逃避风险、女性主义。香港中文大学彭迈克(Michael Bond),收集中国学者的意见,中国文化与下列价值有关:孝(服从、尊敬、赡养父母、尊崇祖先)、勤劳、容忍、随和、谦虚、忠于上级、礼仪、礼尚往来、仁爱(恕、人情)、教育、团结、中庸之道、修养、尊卑有序、正义感、恩威并济、不重竞争、稳重、廉洁、爱国、诚恳、清高、毅力、耐心、俭、报恩报仇、文化优越感、适应环境、谨慎小心、信用、知耻、有礼貌、安分守己、保守、要面子、知己之交、贞节、寡欲、尊重传统、财富。他收集了22个国家的资料,统计分析,这些特色可归纳为四价值面相:整和、儒家动能、仁慈心、道德感。
以上所列的性格,与那些思想家的思想有关,是儒、释、道、法?有那些是“理想高尚的”,那些是“世俗和日常生活的”文化?那些是人类的共同性?那些是相异性?我们无法也无能在此分析和回答。
不过,以上研究的结果离实际我们了解的中国人有一段距离,例如,霍夫士德和彭迈克的五种指标能描绘香港、台湾、新加坡的文化价值观吗?如果稍微对这三地区有了解的人会很快发现:上述文化价值观与现实的感受相差很大。例如,香港人的集体主义并不浓厚,反而有高度的个人主义;香港人虽然非常男性主义,在就业上相当歧视女性,但香港有相当高比例的女经理人员和高级政府官员。
这种调查研究的结果离实际现象很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研究方法的缺失所造成:
(1) 概念上的局限:很多概念有特定文化的意义。正如前述,两文化间概念有的可以相对应,有的不能相对应但在功能上能相对应。例如,中国人没有强烈的“自我”概念,个人主义是西方的观念。个人主义到了中国就成为“个体主义”,所强调的是个人主义的负面,即“自私自利”的一面,而不是“自立自责”的一面。不过,中国人也强调“自立”、“自力更生”等个人主义所重视的一面。此外,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强烈影响集体和个人间的关系。纵使概念没问题,个人主义的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社会人际间的复杂性。其他概念亦是如此。
(3) 样本的代表性:从事国际比较时,谁是一国的代表?谁代表中国人、谁代表美国人?霍夫士德的研究对象是IBM公司的销售人员,虽然他们不一定是各国的代表,但是霍氏坚称至少他们在各个社会的地位应该是一致的。事实是如此吗?1960年代在各国IBM工作的日本人、香港人、马来西亚人、南非共和国人都有相同的社会属性?这是非常令人怀疑的。一般的比较研究常犯的毛病就是这种没有考虑各国国内的差异性。用统计学的语言来说,每个国家像个分配图,每个分配图的形状不一样,有的是常态分配,有的是非常态分配。稍具统计常识的都知道,两种不同分配不能随意比较。就实际的例子来看,美国和日本国内人种和文化的分配就大为不同,虽然日本人有区域上的区别,但是美国人不但有区域上的区别,而在内部人种和文化上有很大的歧异性。日本可说是个同质的社会,美国是个异质的社会,有黑人、白人、拉丁美洲人、亚洲人和其它各色各样的人种。又如,马来西亚可说是个二元的社会(还有少数印度人),马来人和华人两大族群在风俗、习惯和信仰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南非联邦也类似,黑人为大多数,白人为少数,虽然最近政治上已有改变,但是白人控制着各行各业。
(4) 变迁的研究:大陆、香港、台湾以及其他海外华人组织已经历了百多年来的大变,步入了现代化的途径。这种变化迫使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在传统、西方和现代问题上,摸索挣扎,企图创造出自己的典范。传统是什么,西方的是什么,现代的是什么,三者又如何冲突、融合和创新?这是目前最受忽视的地方,而且可能是学术上最有兴趣的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改变,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了华人的价值观。
考虑了过去的传统和变迁,台湾杨国枢教授研究的结果,中国人的传统性:1、孝顺父母,2、积极心态,3、男权至上, 4、宿命主义,5、自我控制等,除了孝顺父母外,已大幅降低,而现代化:1、男女平等,2、进取和乐观,3、民主心态,4、尊重个人感情,5、独立自主等则大幅上升。
就是中国文化拖着中国人的后腿,养成了保守封闭的习惯,从思想上限制了国人创新。不错灿烂辉煌的文化和历史可以让我们自豪,但和灿烂辉煌的未来相比一文不值。
下一篇:鸿雁雪爪是什么生肖_鸿雁代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