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性格 生肖性格
涟水之战什么生肖_百战经典之涟水战役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为什么豫东战役有这么多不同结论2.涟水县(江苏省北部县)详细资料大全3.请问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谢祥军战死涟水的详细情况4.74师因缺水而覆灭,战斗结束后却大雨倾盆,不是天意,有科学解释5.表示岁月的词古第6纵队(第1纵队一部协同下)司令:王必成 政委:江渭清华东野战军六纵一直是华野的主力纵队之一,司令员王必成被敌我双方均称为“王老虎”,他所率领的六纵自然是一支能打、敢打、会打的虎军,历经
1.为什么豫东战役有这么多不同结论
2.涟水县(江苏省北部县)详细资料大全
3.请问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谢祥军战死涟水的详细情况
4.74师因缺水而覆灭,战斗结束后却大雨倾盆,不是天意,有科学解释
5.表示岁月的词古
第6纵队(第1纵队一部协同下)
司令:王必成 政委:江渭清
华东野战军六纵一直是华野的主力纵队之一,司令员王必成被敌我双方均称为“王老虎”,他所率领的六纵自然是一支能打、敢打、会打的虎军,历经华东战场数次大战。观其战史亮点,首先是在苏中战役中除害,歼灭了李默庵的王牌,从此打消了我军对国军美械部队的顾虑。在莱芜战役中的吐丝口战斗中斩获两万多,此役歼敌数在我军参战各部队中名列第一。另外,六纵与蒋介石嫡系精锐整编第七十四师一直很有“缘”。一战涟水硬是把风头正劲的七十四师压了下去,这好比是迎头浇了正火热的七十四师一盆冷水。此后两军再战,七十四师依靠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才艰难拿下,王老虎率六纵不得已撤出涟水。涟水之战七十四师虽然最后获胜,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以至于后来在孟良崮战役中被俘的七十四师军官说到,其实在涟水之战时七十四师已遭受重创伤了元气。在孟良崮战役中,六纵长途快速奔袭垛庄,使七十四师无路可逃,成了瓮中之鳖,并且在孟良崮战役的最后关头,王必成使出了杀手锏,六纵最终率先勇登孟良崮峰顶,摧毁七十四师总部,击毙张灵甫,为我军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开了先河。在沙土集之战中,六纵以出色的表现,让华野从此告别了“七月失利”的阴影,对振奋华野全军士气作用不小。
为什么豫东战役有这么多不同结论
春秋时,涟水属吴。
战国时,先后属越、韩、楚。
秦时,属东海郡。
楚汉之际,属西楚霸王项羽,汉初,属楚王。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降韩信为淮阴侯,分楚地为两国,涟水又属楚国。
汉景帝时,被废除。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淮浦县,属临淮郡。
这是涟水建制之开始。
王莽时,改淮浦为淮敬。
东汉光武帝时,淮浦属东海郡。
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淮浦属下邳国。
三国时,淮浦属魏,划归广陵郡,西晋因之。
东晋十六国时,淮浦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东晋。
南北朝时,淮浦先后属刘宋。
南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称北东海郡,治所连口(即今涟城),并于北境置襄贲县。
梁时,仍叫东海郡,北境有襄贲。
东魏和北齐,襄贲县先后属西海郡,海安郡。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诸郡为州,襄贲县属海州。
五年(公元585)改襄贲为涟水县。
因县北有涟水而得名,涟水之名始见。
唐初,武德四年9公元621年)置涟州,在县北三十里分置金城县。
贞观元年(627年),涟水县属泗州。
乾宁二年(公元985年,涟水属杨吴,后属南唐,周显得四年(公元957年),归于周。
宋初,涟水县属泗州。
太平兴国三年十二月(公元987年)置涟水军,属淮南东路。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五年改涟水县,隶楚州。
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复为军。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涟水被金占领。
绍兴元年,五年(公元1135年)废涟水军为县。
十一年(公元1141年)割于金。
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改为涟水县,属宝应州。
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涟水被蒙古占领。
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收复,三年(公元1262年)改为安东州,涟水县属安东州。
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安东州归附,以县境马骡山军寨作山阳县。
先后划归山东路、淮安路。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归附朱元璋。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正月降安东州为安东县,属淮安府。
清因明制,仍叫安东县,属淮安府。
民国初年,安东县直属江苏省。
三年(1914年)三月十三日,因与奉天省(今辽宁)安东同名,改为涟水县。
先后属淮扬道、第十一区(淮阴区)、第八区(东海区)、第七区(淮阴区)、第六区(淮阴区)、第七区(淮阴区)。
1939年3月1日,日寇侵占涟水,成立维持会,属伪江苏省公署徐州办事处。
后属伪苏北行政专员公署。
1940年3月18日,涟水成立伪 *** ,仍属伪苏北行政专员公署。
1944年2月1日,成立伪淮海省。
1940年8月27日,在中国 *** 领导下,涟水县人民 *** 成立。
1941年元旦,设涟东行署。
1月24日,以盐合为界,将涟水分为涟水、涟东两县,分别属于淮海区、盐阜区。
1941年秋,淮阴、涟水两县撤消,成立淮涟办事处。
1942年夏,淮涟办事处撤消,恢复淮阴、涟水两县建制。
1945年7月1日,淮海、盐阜两行政公署合并,成立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
涟水、涟东直属之。
同年10月,成立淮海、盐阜两分区专署,涟水、涟东又分属之。
同年11月1日,苏皖边区 *** 成立,涟水属第六个行政区(淮海区),涟东属第五行政区(盐阜区)。
1948年7月6日涟城解放。
1949年5月7日,苏北行政公署成立,涟水属淮阴区,涟东属盐阜区。
1950年6月13日,涟水、涟东两县合并,仍名涟水县,属淮阴专区。
1970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地区,涟水属淮阴地区。
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涟水属淮阴市。
2001年2月,原淮阴市改淮安市,涟水属淮安市。
涟水县(江苏省北部县)详细资料大全
豫东战役的第一阶段的开封战役歼国军及保安部队(含打援的战果)共歼敌40000人。
第二阶段(睢杞战场)歼区寿年兵团约30000人,歼黄百韬兵团约10000人,阻击邱兵团消灭其约10000人。
整个豫东战役华野外线兵团和中原野战军一部在冀鲁豫军区和豫皖苏军区密切合作下,歼灭国军人数为94000人(含阻援数字)。其中全歼国军一个兵团部、二个整编师部、四个整编旅、二个保安旅,另加六个团。
在苏北,为配合华野外线兵团之豫东战役(刚开始称鲁西南会战),苏北兵团发动了攻击陇海路东段的作战,又发动了涟水之战并解放了涟水,后又向运河一线发起反攻,共歼国军及土顽一万多人。
在山东省腹地的鲁西地区,山东兵团为配合华野外线兵团发动了津浦路中段战役,解放了新泰、泰安、大汶口、曲阜、兖州等地,歼灭国军及保安部队共六万多人。
这些战果都是与豫东战役紧密相连的。
六、一流的战略大师
当华野外线兵团“消灭整五军,活捉邱清泉”的口号响彻云霄之时,连远在南京的蒋介石都听闻了。所以,粟裕率部队一过黄河,蒋介石即调动约十一个整编师军云集鲁西南,要与华野决一死战,同时亦是要整五军避免陷入孤军作战。
粟裕清楚太多人知道的道理往往不是真理。所以,他一看形势不对,同时得悉陈唐兵团已到了通许和睢县,离开封才一天的行程。在征求陈士榘同志的意见后,迅速定下了“明打五军,暗取开封”的方案。开封战役作为豫东战役的第一阶段,获得了大捷,歼灭国军及保安部队共四万人多。开封战役得以顺利完成,这主要在于粟裕同志的战略出击方向的英明决策。
七、一时聪明的国军统帅部
当粟裕要打邱清泉兵团时,蒋介石即时令多支部队云集鲁西南,与邱兵团一起,准备迎战华野外线兵团。当其时,粟裕在鲁西南真的无法下手。
当区寿年被围之时,蒋介石即时调正在开赴鲁西兖州前线的黄百韬兵团,要他即刻改向,转进睢杞,解区兵团之围;同时,又令在河南省中南部的胡琏兵团张轸集团等部北上东进,有一举围歼华野外线兵团之势。
在中原这个大战局,蒋介石自始至终都能抓住问题的核心——最危险的敌人就是华野外线兵团,最可怕的对手就是粟裕,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中原。一旦发现华野外线兵团南渡黄河,立刻就成了国军的最重要的目标,一刻亦不放松。
但是,蒋介石在战役指挥上不是长处,中原战局又分属于两个司令部管辖,一是徐州剿总,二是在武汉的华中剿总,互相之间不大协调,这才让华野有了可乘之机。
另,当战役结束时,华野外线兵团突然隐遁,多个国军兵团在鲁西南兜兜转转时,离鲁西南不远处的兖州正陷入共军山东兵团的围攻,危在旦夕。这时蒋介石仿佛是杀红了眼,非要找到华野外线兵团不可,对兖州的危险不闻不问,终于错过了救援的机会。7月13日兖州获得了解放,这是蒋介石的又一次犯错了。
八、共军的亮点
1.起最大作用的一支部队
中野九纵(司令员秦基伟)在豫东战役时归华野代司令员粟裕指挥,他在开封战役成功地阻击了孙元良兵团的东进救援,后又在睢杞战役中继续阻击孙元良兵团的南下;同时,秦基伟还派出一支偏师袭扰开封,使得刘汝明紧张兮兮,不敢乱动,导致刘的四绥靖区部队一直不敢南下救援区寿年兵团。九纵还派了一支小分队到睢县冒充中野主力兵团威胁邱兵团的后方,搅得邱清泉不得不派出部队保卫后方,大大减轻了前线的压力。
只是一个纵队规模的九纵,起了相当于一个兵团的作用。九纵是了不起的。
2.战果最大的一支部队
陈唐兵团的八纵在王建安司令员的率领下,在开赴开封之前就发动了许昌之战(不计入豫东战役);又参加了开封战役;在睢杞战役中,先后参加阻击邱兵团,又参加了榆厢铺歼击整七十五师的二个团;后又参加了对黄百韬的最后一次总攻。几乎每个战场都有八纵参与。
各个纵队战果比较应属八纵歼国军最多。
3.最擅长突击的部队
叶飞的一纵在合围区寿年兵团尚未完成之际,先派一师一举分割区兵团为两半,只用了半个晚上的时间。此举为区兵团的主力被歼打好了基础。继而又在攻歼龙王店区兵团部担当突击主力。
4.最擅长阻击的部队
宋士轮的十纵在开封战役期间出色地完成了阻击并击退了胡琏兵团的任务,这充分反映了宋的机智和十纵指战员的强悍占战斗作风。胡琏兵团迟迟不能北上增援,是豫东战役获得伟大胜利的其中一个原因。
在睢杞战场院上,十纵和兄弟部队一道奋力抗击邱兵团的疯狂冲击,牢牢地守住了阵地,确保了区兵团主力的歼灭。亦改写了共军“逢五不战”的传说。
当时有一句谚语:排炮不动,必是十纵。就是指宋的十纵。
5.一流的战役指挥官
华野外线兵团从开封向南撤退后,各部分别隐蔽集结于杞县、睢县、太康、民权、通许等地。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发现邱兵团与区兵团结伴而来,敌我比较,我方没有优势,于是按兵不动。
而当区兵团跟进迟疑,与邱兵团后卫部队拉开了四十公里的间距,机不可失。粟裕一声令下,几个集结点同时出动,一个晚上就割断了区兵团与邱兵团的联系,接着又把区兵团分割成两半,华野部队把区兵团团团围住了,前后不到一天的时间。这种战机的捕捉能力,这个决策的精确和果断,一时令人赞叹不已。
另外,在睢杞战役将要结束时,在没有后备力量的情况下,而敌人主力大军不断增援,如何让部队摆脱敌人,进行休整,这真让人费脑筋。但粟裕率领着华野大军及支前民工连俘虏一起,共二十万之众,一进入鲁西南地区后,突然消失,仿如人间蒸发一般。藏起来的不是小部队,而是大兵团,是在国军跟踪得比较近的情况下突然失踪。国军几个兵团在鲁西南一时找共军不着,让共军有了一个多星期的休整。这种隐蔽工夫,真让人叫绝!
九、国军的亮点
1.出色的救火队长
黄百韬率部从千里之外的苏北进入了豫东战场,其行动之迅速,不仅令华野统帅粟裕吃了一惊,亦让国军统帅蒋介石惊奇。在蒋的思维中,都是各支国军部队让上级不断催促才挪一下,再骂两句,又动一下。而黄百韬兵团从鲁南到豫东只花了两天时间。这也是黄是豫东战役这个“胜利”的嘉奖获得者,青天白日勋章为什么会挂在黄的胸前而不是邱清泉或胡琏的胸前的主要原因。
在豫东战役之前,在苏北黄百韬联合多支国军来对付华野的苏北兵团,韦国清司令员率领的苏北兵团不慎被国军包围了,围了三天,才侥幸突围而出。而其后,苏北的大片红色根据地亦随之沦陷。
而黄百韬最早成功的救火战例就是南麻、临朐战役,因此役一战而成名。总之,黄百韬是当时国军最出色的救火队长。
当然黄百韬率领的整二十五师全是广东人,作战勇敢、顽强,这支装备不算优良的部队,凭着优秀的指挥员和素质一流的士兵,跻身于国军十大王牌之列。
2.庞大而又强悍的机械化兵团
邱兵团正规名称是整五军,叫其为兵团是共军的习惯叫法。这是一支庞大且精锐的机械化部队,以整五师为核心,加上一支快速纵队,并附带一个或二个其他精锐的整编师,编组而成,经常保持8万人左右的规模。这支部队部署在中原,其主要作战目标并非是刘邓的中原野战军,而是以华野外线兵团为主要作战对象。
华野发动的战役,常因整五军快速杀到而只好草草收场,以致外界传言:华野“逢五不战”。
整五军的司令官是邱清泉,他是留学德国的海归,指挥机械化部队十分娴熟。作战时,邱清泉从不蛮干,且表现得非常机智、敏捷。如开封战役之前,粟裕曾两次寻找机会歼灭五军之一部,邱清泉快速改变部署而化险为夷。如果区兵团之整七十五师还是一直由邱清泉统率,断不会在睢杞被华野全歼。
华野凭当时实力要想一口吃掉这支庞大的机械化兵团,其实是脱离现实的,那时候华野对他进行阻击增援也颇感吃力。当然,洞若观火的粟裕统帅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在豫东的两个战役都是以寻歼其他国军部队为目标的。
十、美中不足
在睢杞战场上,有两支被包围的国军部队最后没有被华野歼灭,虽然他们受到重创了,减员也很大,但毕竟建制还在。一支是区兵团属下的整七十二师,另一支是黄百韬兵团。
华野外线兵团集中一半以上的兵力,以阻击邱兵团的增援,实际上用在围歼预定目标时,显得兵力没有太大的优势。如:
阻击邱兵团的华野阵营有——三纵、八纵、十纵全部,两广纵队,四纵的十师,陈唐兵团的直属队含炮兵团,特纵亦派了部份炮兵配属。
围攻区兵团的阵营有—— 一纵、四纵(大部)、六纵,中野十一纵,特纵部份炮兵和工兵,一兵团直属队。
区兵团建制有——含整七十五师、整七十二师和新二十一旅,还有兵团部,共约五万人。
从中可看出,阻击阵营与攻击阵营实力基本相当,无论从兵员还是炮兵部队的配置都近乎对半开,这就造成了围攻区兵团时兵力和火力明显不足。当然亦存在先决条件的问题,特纵分了一半左右的炮兵部队和工兵部队去了山东兵团,一直都未归建。
就这样,粟裕凭着手头上的这点实力,只能集中力量攻击国军的一个旅,二至三天后吃掉它,再吃下一个旅,就这样至区寿年兵团部被摧毁,共用了五天时间。如果黄百韬兵团没有突然杀出来,预计要用九至十天时间才能全歼区兵团。
攻歼的进度慢,有一个较大的原因就是火力不足。如向黄兵团最后一次总攻时,八纵才获得配属三门榴弹炮,其他的纵队也就几门野炮(注:每个纵队都自有山炮营)
好几天没有大的战斗的整七十二师,利用华野集中兵力打整七十五师的时机,加紧构筑工事,有四、五天时间让他来搞,工事已相当坚固。这也是粟裕在歼灭区兵团部后,不再乘胜攻击七十二师,而改打黄百韬兵团,就是因为工事问题。黄兵团初到,还没有来得及修筑工事,正适宜在运动中歼灭,何况华野炮兵不足,更不宜攻坚。
打仗涉及六要素:兵力规模,士兵素质及士气高低,装备优劣和数量,,工事坚固与否,后勤供应,指挥员水平。粟裕当然清楚上述这些问题,后来他抽调了八纵和炮兵部队从打援线上加入到榆厢铺、何旗屯攻击整七十五师的残部中,就是看出了攻歼集团实力不够,只可惜此时已太迟了,已到了战役的尾声了。
如果一开始就抽调八纵大部及部分炮兵包括隶属于陈唐兵团的炮兵部队加入到攻击集团中,那么攻歼区寿年兵团的打击力度就更大,可同时展开两线攻击。一线集中兵力和炮火主攻整七十五师及区兵团部,此为主攻;第二线以八纵主力和六纵一部和中野十一纵对在铁佛寺的整七十二师展开攻击,此为助攻。第二线攻击的意义在于不是要一口吃掉他,而在于逐步消耗他,一小口一小口地把他吃掉,稳扎稳打,并防止他有闲遐时间来构筑完善和坚固的工事。当把他搞残时,一旦大部队来增援,可迅速的把他的残部消灭掉。这样,全歼区兵团就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我个人看法,粟裕对邱兵团是十分忌惮的,所以用了非常充足的兵力、火力配置来阻击他。为了确保围歼区兵团能得到顺利进行,不惜在阻援上下了大工夫,确实做足了安全措施。但如此一来,围攻区兵团的兵力和火力都不大足够了。
如果当初一开始粟裕就把八纵配置在攻击区兵团的战场上(最好布置在攻击铁佛寺区兵团属下的整七十二师),亦把部份炮兵加强配置在攻击区兵团方面。是否真的存在阻援方向实力不足?是否真的会阻援不成,围歼也就要放弃了?依我看凭三纵、十纵、两广纵队和四纵的十师,八纵留下的一个师和炮兵部队,阻击邱兵团五至七天应不成问题。后来,邱兵团绕过阻击线,迂回打击华野的后方,这与兵力多少关系不大,主要在阻击兵力配置,防守阵地设置与否有关。属于阻击力量过于集中,造成其他地方空虚。这一点,与负责阻援的陈唐首长有直接关系,当然,粟裕作为全局总指挥亦要负上责任。
如果当时候真的阻援方向吃紧,这时候已开战了好几天了,歼击区兵团方向应会取得较大进展,区部已被打残了。此时,歼击集团已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可把部分兵力从歼击集团中抽出,转用到阻援方面。如果能顺利地歼灭区兵团,此时黄百韬兵团刚好杀到,可乘胜打击他,运气好的,说不定把黄兵团也能最终歼灭。这时候,豫东战役就能划上个完美的句号了。
黄百韬兵团最终没有被歼灭,只是受到了重创——有三个团被全建制歼灭,第三快速纵队亦受到了歼灭性打击,损失了大量的坦克和汽车。我认为,黄兵团没被歼灭跟当初没有把他分割成两半有关。在研究中,没有见到粟裕向哪支部队下达分割黄兵团的命令,是否粟裕认为华野在当时没有能力去分割它?这个不得而知。
十一、另类策略
当初攻克开封,完成了豫东战役第一阶段后,第二阶段该怎么做,当时存在几种战略出击方向的选择,后来最终决定南下,引诱援敌跟踪而来,伺机歼敌一部,并最终获得成功。我们在佩服粟裕同志的战役指挥能力的同时,重新审视当初的战略方向的诀择,总是觉得当初的决定较为轻率,这个选择其实存在多种不确定性。
其一:如果区兵团与邱兵团在指挥权上得到统一,断不会让区兵团自行其是,迟疑不南下,导致脱离了邱兵团,被华野分割包围。就是说,区兵团如果一直与邱兵团粘在一起,华野就没有下手的机会。
上一年华野外线兵团曾发动了陇海路破袭战役,目的之一是吸引在大别山的国军部队回援;二是寻机歼灭一个整编师。结果,邱清泉指挥的增援部队压过来,国军各支部队粘得很紧、很密集,无隙可乘,分割不了,这个围歼战就不打了。如果这次在豫东也出现这种情况,那睢杞战役就会打不成了。
其二:当时增援开封的国军援军众多,其中刘汝明绥靖区驻守在开封没有参与南下作战。如果刘汝明的部队与邱兵团、区兵团联诀南下,就是说在睢杞一带将到来三个兵团规模的国军部队,华野外线兵团更是啃不动。
其三、虽然睢杞战役是获取了胜利,但撤退阶段却显得有些狼狈,受到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而最主要的是,没有占领地方。
所以说,当初南下寻歼国军在战略出击上是不大成熟的,歼灭区兵团之主力的战果存在一定偶然因素。
孙子曰:(庙算)多胜算,则胜;(庙算)小胜算,则不胜。就是在决策上要选择机率较大的方案。
当时在陈唐兵团围攻开封时,增援的国军除了南线的胡琏兵团打了退堂鼓外,主要是有三大块:一是从郑州由西向东来援的孙元良兵团整四十七军;二是鲁西南地区来援的邱兵团和刘汝明四绥靖区部队;三是从民权经睢杞两县来增援的区兵团。区兵团与邱兵团和刘的绥靖区部队都是从东方来的,可把它视为一块。
孙元良兵团从郑州来,中野九纵一个纵队阻击它,它就不敢过来,这说明他没信心,是一支弱旅(后来在淮海战役中,孙元良兵团在陈官庄突围,被八纵及一些地武联合消灭掉了。可见其战斗力之低!)。如果华野瞄准孙元良兵团,这个兵团是唯一的一支由西边过来的国军,相对较孤立,也是一支相对较弱的兵团,歼灭他一个整编师及至全兵团,都是相对容易的。
如果华野在战略出击方向上瞄准邱、区、刘这个庞大集团作为预定目标,这个是庞大而又精锐的集团,打起来要很费劲。邱清泉兵团和刘汝明绥靖区和区兵团,总兵力相加可能在二十万左右,大部份部队装备精良,士兵训练有素。
我个人的观点是豫东战役第二阶段以孙元良兵团为主要目标,相机占领郑州;同时以三个纵队以上的兵力守开封兼阻援,豫皖苏军区武装和冀鲁豫军区武装可守卫开封城,有牢固的城防工事,可助野战能力不强的地方武装一臂之力;阻援的野战军除一部留在城里,多数应配置在城外、郊外,进行野战阻援,当然,亦要多筑工事,防止国军援兵绕城而过,前去增援孙元良兵团。必要时可放弃开封向西转进。如
果一旦成功,除了可歼灭一个国军兵团外,还可以占领大城市郑州,且周围的广大地区可成为解放区,大大拓展了豫西解放区。
华野西进有利的一面就是,只有东边有援军来,南边晚一些时候也会有援军来,就北面属豫北地区,国军重点守卫新乡市和安阳市,没有余力南下支援,且隔了一条黄河;西边是陈赓集团的根据地,共军有后方保障。这比后来选取的在睢、杞两县作战场,东、南、西、北都有国军大部队赶来增援好多了。
战役胜利了,歼灭孙元良兵团后,乘胜攻取郑州成功率较大。这可大大拓展了豫西的解放区。打完这一场后,将来仍可寻机歼来援的国军一部。
可能有人认为不才在大发奇想。其实在当时,刘伯承曾在开封战役胜利后,发了一封电报给粟裕,说“拟令中野一、二、三、四纵和北部的九纵与华野西兵团合攻整四十七军(即孙元良兵团),可否?”粟裕曾与指挥部的智囊团研究了一阵子,后来刘伯承又来了一封电报:“鉴于国军密集来援,时机未成熟,取消了上一个电文的建议。”此事遂作罢。
不才早年研究华野外线兵团历史时,在打豫东一役中就曾有西进打孙元良的策略,这要比后来发现刘伯承的两份电报在时间上早了很多。从刘伯承的建议中看,说明西进攻击孙元良兵团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刘伯承的意思是中野、华野外线兵团联手歼击孙元良兵团,而不才的意思是刘伯承的一、二、三、四纵集结在河南省的中南部,要北进郑州——开封地区还需较长一段时间,所以刘邓大军只适宜作阻援、牵制国军的援兵,一部在南边阻敌北上,一部在北线牵制邱清泉兵团及区兵团;华野外线兵团联合中野九纵一起歼击孙元良兵团,另以一部在开封一带阻敌西进。
如此一来,豫东战役的战果可能会比原来的大很多,且结局不会出现像睢杞战役撤退阶段的那样狼狈,还能占领一大块解放区,说不定郑州也会回到人民的手中。不过,这个豫东战役的名字就要改一改罗,应叫——河南战役。
请问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谢祥军战死涟水的详细情况
涟水县,行政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市,古称安东、淮浦,简称“涟”,因县境有涟河而名涟水。
涟水县地处江苏省北部,位于黄淮平原东,淮河流域下游;东与响水、滨海、阜宁三县交界,南与淮安区、清江浦区相连,西与淮阴区、沭阳县毗邻,北与灌南县接壤。县域面积16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5.4万,下辖4个街道、12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涟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公元前117年西汉武帝年间置淮浦县至今有2100年的历史,涟水文化属江淮文化,涟水人属淮扬民系使用江淮官话。2017年,涟水县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的称号。
涟水有着崇文重教的深厚底蕴,是著名的智慧之乡。涟水崇书尚学之风千古延年,素有“安东出才子”的美誉,养育过、陈登、王义方等古代文化名人,是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祖居地,是教育名城。
涟水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县,先后荣获省级生态县、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涟水有着城水相依的自然生态。古淮河、盐河、涟河等多条河流穿境而过,拥有五岛湖旅游区(4A级)、今世缘旅游景区、百花园、云锦产业园景区、苏淮生态农业观光园等风景名胜区。县城已形成“水在城中、城在水中、城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白鹭”的特色风景。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涟水县 外文名称 :Lianshui County 别名 :安东、淮浦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江苏省淮安市 下辖地区 :4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 *** 驻地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西大道18号 电话区号 :(+86)517 邮政区码 :223400 地理位置 :黄淮南部,江苏省淮安市北部 面积 :1676平方公里 人口 :115.4万人(2018年底) 方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淮安小片涟水话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妙通塔、五岛公园、主题公园、月塔等 机场 :淮安涟水机场 火车站 :涟水站、淮安东站 车牌代码 :苏H 特产 :捆蹄、高沟酒(今世缘)、活珠子 历史人物 :顾祝同、吴强、周恩来、王道明等 著名学校 :江苏省涟水中学、郑梁梅高级中学 行政代码 :320826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人口民族,经济概况,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民间文化,教育,新区建设,交通运输,公路,铁路,水运,航空,旅游信息,地方特产,鸡糕,捆蹄,活珠子,著名人物, 历史沿革 春秋时,涟水属吴。 战国时,先后属越、韩、楚。秦时,属东海郡。 楚汉之际,属西楚霸王项羽,汉初,属楚王。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降韩信为淮阴侯,分楚地为两国,涟水又属楚国。 汉景帝时,被废除。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淮浦县,属临淮郡。这是涟水建制之开始。 王莽时,改淮浦为淮敬。东汉光武帝时,淮浦属东海郡。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淮浦属下邳国。 三国时,淮浦属魏,划归广陵郡,西晋因之。 东晋十六国时,淮浦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东晋。 南北朝时,淮浦先后属刘宋。南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称北东海郡,治所连口(即今涟城),并于北境置襄贲县。梁时,仍叫东海郡,北境侨置襄贲。东魏和北齐,襄贲县先后属西海郡,海安郡。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诸郡为州,襄贲县属海州。五年(公元585)改襄贲为涟水县。因县北有涟水而得名,涟水之名始见。 唐初,武德四年9公元621年)置涟州,在县北三十里分置金城县。贞观元年(627年),涟水县属泗州。乾宁二年(公元985年,涟水属杨吴,后属南唐,周显得四年(公元957年),归于周。 宋初,涟水县属泗州。太平兴国三年十二月(公元987年)置涟水军,属淮南东路。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五年改涟水县,隶楚州。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复为军。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涟水被金占领。绍兴元年,五年(公元1135年)废涟水军为县。十一年(公元1141年)割于金。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改为涟水县,属宝应州。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涟水被蒙古占领。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收复,三年(公元1262年)改为安东州,涟水县属安东州。 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安东州归附,以县境马骡山军寨作山阳县。先后划归山东路、淮安路。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归附朱元璋。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正月降安东州为安东县,属淮安府。 清因明制,仍叫安东县,属淮安府。 民国初年,安东县直属江苏省。三年(1914年)三月十三日,因与奉天省(今辽宁)安东同名,改为涟水县。先后属淮扬道、第十一区(淮阴区)、第八区(东海区)、第七区(淮阴区)、第六区(淮阴区)、第七区(淮阴区)。 1939年3月1日,日寇侵占涟水,成立维持会,属伪江苏省公署徐州办事处。后属伪苏北行政专员公署。 1940年3月18日,涟水成立伪 *** ,仍属伪苏北行政专员公署。 1944年2月1日,成立伪淮海省。 1940年8月27日,在中国 *** 领导下,涟水县人民 *** 成立。 1941年元旦,设涟东行署。1月24日,以盐合为界,将涟水分为涟水、涟东两县,分别属于淮海区、盐阜区。1941年秋,淮阴、涟水两县撤消,成立淮涟办事处。 1942年夏,淮涟办事处撤消,恢复淮阴、涟水两县建制。 1945年7月1日,淮海、盐阜两行政公署合并,成立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涟水、涟东直属之。同年10月,成立淮海、盐阜两分区专署,涟水、涟东又分属之。同年11月1日,苏皖边区 *** 成立,涟水属第六个行政区(淮海区),涟东属第五行政区(盐阜区)。 1948年7月6日涟城解放。 1949年5月7日,苏北行政公署成立,涟水属淮阴区,涟东属盐阜区。 1950年6月13日,涟水、涟东两县合并,仍名涟水县,属淮阴专区。 1958年各乡建办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同年3月,将六塘、花园、硕湖、新集、百禄五乡从涟水县划出,归属新成立的灌南县。 1970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地区,涟水属淮阴地区。 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涟水属淮阴市。 2001年2月,原淮阴市改淮安市,涟水属淮安市。 行政区划 截止2018年12月,涟水县下辖4个街道:涟城街道、朱码街道、陈师街道、保滩街道。下辖12个镇:高沟镇、红窑镇、成集镇、梁岔镇、岔庙镇、五港镇、东胡集镇、大东镇、石湖镇、唐集镇、黄营镇、南集镇。下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个开发园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涟水县地处江苏省北部,县城位于东经119°一119°35′,北纬33°45′-34°05′之间,黄淮平原东部,淮河下游,地处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四市交界处,北至西北与灌南、沭阳两县相连,西与淮安市淮阴区接壤,南与清江浦区、淮安区相邻,东至东南与盐城市的响水、滨海、阜宁三县交界,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51.5公里,县域面积1676平方公里。 地形 涟水县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多为沙壤土质。 气候 涟水县地处苏北平原腹地,境内平野广畴,盐河纵观涟水南北,黄河故道(古淮河)沿县域东缘穿流而过。县城内涟漪湖、东湖、茵湖三湖相连。县城位于东经119°一119°35′,北纬33°45′-34°05′,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内,基本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年均气温5℃以上时间289天,年均无霜期213天。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年均降水量991.3毫米,雨日104天,年均相对湿度77%。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涟水县矿产资源发现的只有砖瓦用粘土,原有各类轮窑39座,小土窑、小立窑一百余座,在2006年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中,小土窑、小立窑已全部拆除,四座不具备保留条件的轮窑被拆除,另有两座轮窑限期保留。 全县轮窑厂多数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分布在31个乡镇办事处,历经多年釆挖,粘土资源已十分贫乏,占地总面积约8000亩,年工业总产值约7000万元(2006年)。 土地资源 涟水县2005年实有耕地面积127.5万亩,其中旱田58.1万亩,水田69.4万亩。 人口民族 2010年,根据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涟水县859991人。涟水县境内有汉、回、藏、满、壮、朝鲜、侗共7个民族。 经济概况 综述 2012年,涟水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亿元,同比增长18.7%,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1.8%,较2011年提高6.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070元,完成调整目标,同比增长18.8%;财政总收入38.3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4亿元,分别完成调整目标,同比分别增长4.6 %、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0元,完成年计画的102.2%,同比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9160元,完成调整目标100.7%,同比增长13.9%。 第一产业 2012年,涟水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2亿元,粮食总产91.9万吨,实现连续九年增产。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3.9万亩,其中设施农业6万亩,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85%,全县新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新培育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7个。 第二产业 2012年,涟水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5.5亿元,同比增长27.3%;实现工业入库税金12.5亿元,完成调整目标的100.8%,同比增长6.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67户,其中新增91户,规模以上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05亿元,完成调整目标的106.1%,同比增长5.9%。 第三产业 2012年,涟水县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2.5亿元,同比增长31.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4亿元,完成年计画的101.4%,同比增长18.9%。 社会事业 民间文化 淮海琴书、淮海锣鼓、麒麟调、淮海戏、民间小调。 教育 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幼稚园292个,其中独立园63所,学前班229个,城区国小5所,乡镇中心国小28所,村完小57所,教学点103个。特教学校1所。各级各类中学47所,其中,四星级高中2所,完全中学3所,12年一贯制学校2所,城区公办国中4所,城区民办国中4所,乡镇国中2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全县共有省优质园3所,省农村合格园33所,省级实验国小3所,省级示范国中11所,市级示范国中3所。全县3—5周岁幼儿入园数为21549人,国小在校生总数为63761人,国中在校生总数为40062人,高中在校生总数为24044人。 主要中学 涟水中学 、 郑梁梅高级中学 、 涟水一中、涟水县第四中学、圣特外国语学校、金城外国语学校。 主要国小 涟水县实验国小、幸福里实验国小、南门国小、向阳国小、涟城中心国小、四中附小。 新区建设 2004年,新区投入75万元,铺设17公里通村砂石路,同时投资65万元,兴建国小综合楼,卫生院防保楼,财税楼;集镇东大门进行了开发,为许多民营大户提供了宜商宜居的建筑用地。农民文化技能培训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1143平方米,上下四层,总投资48.1万元。培训中心于2003年11月建成并交付使用,为新区农民文化技能培训提供了良好场所。2003年,经济开发新区先后铺设黄庄、中哨,西哨等村11条砂石路,全长总计30公里,总投资120万元 ,使新区村村通上砂石路的多年愿望一朝实现。县交通局、建设局帮扶新区乔洼村建成高标准水泥路3公里,总投资78万元。2003年,在市交通局大力帮扶下,敬老院新建厨房4间,填了废水塘,新增菜田4亩,铺设了水泥路,还新建两座点式公寓,可供16名老人居住,总计投入达45万元。 交通运输 涟水区位独特、交通便捷。涟水地处沿海地区大开放、大开发的交叉地带,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位于四市八县区交界处,市场辐射人口2000万。 公路 公路方面,京沪高速公路、宁连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3条高速在境内汇合,G233国道3条国道、5条省道穿境而过;县城距连云港、南京、上海、北京分别仅需45分钟、2.5小时、5小时和8小时车程。 铁路 高速铁路 连淮扬镇铁路<在建>(共设1个高铁站有涟水站) 徐宿淮盐城际铁路<在建中>(共设1个高铁站) 普速铁路 新长铁路<运营中>(共设1个客运站) 铁路方面,新长铁路距县城仅25公里,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苏北重要的铁路客货运中心——淮安火车站;经停涟水的连淮扬镇铁路已经全线建设中,预计2019年9月建成通车;以及也经停涟水的徐宿淮盐城际铁路已经建设中,预计2019年12月建成通车,在不久的将来,涟水人民将会在家门口就可以坐上通往、南京、北京、上海的高铁。 水运 水运方面,黄金水道盐河贯穿全境,南连长江,北入黄海,正在进行三级航道改造,单体通航能力将达到1000吨,距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港口仅100公里。淮安涟水港区盐河码头位于县经济开发区,一期工程岸线长410米,设计年吞吐量120万吨,9个泊位。 航空 航空方面,淮安涟水机场作为江苏7大干线机场之一,已开通北京、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广州、宁波、厦门、西安、重庆、武汉、深圳、温州等11条航线,2013年12月份还开通了深圳-淮安-哈尔滨的低调机票新航线,计画还将陆续开通成都、大连及直航台北。年客运量已达6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1万吨。 旅游信息 涟水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妙通塔、能仁寺、状元桥、月塔、米公洗墨池等古迹。城内涟漪湖、东湖、茵湖三湖相连。五岛公园八景远近闻名。 妙通塔和能仁寺 涟水妙通塔和能仁寺与一般塔、寺不同:一是由皇帝御赐名字和匾额,二是宝塔建筑结构工艺奇特。能仁寺位于涟水县城中山路西首,距淮安市-纪念馆约30公里,南濒碧波荡漾的古黄河,东依风光旖旎的涟漪湖,西临通贯南北的宁连高速公路,昔日誉为“涟水八大景点”之一。能仁寺始称“文殊院”,后改“承天寺”(又名“承天院”),宋仁宗时易名为“能仁教寺”,简称“能仁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该寺始建于唐初,距今至少有1300多年历史;寺内妙通塔,始建于公元1023年,至今已有980多年历史。 五岛湖公园 涟水五岛湖公园建于一九三零年,占地1283亩,其中水面846亩。由丰乐岛、同乐岛、米公岛、西苑岛、夕照岛五岛组成。五岛公园是水的世界、花的世界、鸟的世界、神话的世界。它处处有迷人的景点、处处有醉人的芬芳,它给人美的享受、给人神奇的通想。 欣欣 生态农业观光园 淮安市欣欣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涟水县保滩镇十堡村,距淮安市商业中心约12公里,离规划中的淮安机场约15公里。观光园总规划面积3000亩,首期规划建设范围1000亩,投资额1.0831亿元。园区彰显大自然、纯生态、活文化、新体验、真生活的休闲农业特色,集高效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为一体,体现观光与休闲、度假与体验、健康与时尚、美食与美景的完美结合,融生态、农耕、民俗、美食、名人、教育、军事、建筑、宗教诸多文化于观光项目,成为淮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和乡村休闲度假的首选。 地方特产 鸡糕 鸡糕是涟水县城传统名菜,已有几百年历史。以鸡胸脯肉为主料,配以鳜鱼肉、鲜虾仁、鸡蛋清、山药、豆粉、葱姜汁、精盐、味素等辅料,制作而成。其主要工序是先将鸡胸脯肉与鳜鱼肉放在清水中浸泡去血,捞起晾干后斩成肉泥(越细腻越好),然后放入辅料和水,用力搅拌到不动程度,按3厘米左右厚度均匀摊在蒸笼里,上面涂上鸡蛋黄,用小火蒸熟,即做成鸡糕。鸡糕可切块收藏备用。食用时,将鸡糕切成长方形薄片,开水下锅,一滚即盛盘上桌。其色泽艳丽, *** 如酥,味道鲜美,故又有“酥鸡”之称。 捆蹄 捆蹄,是涟水县的特产,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捆蹄以精选的猪蹄膀瘦肉、干的猪小肠衣为主料,配以桂皮、丁:香、 八角、花椒、茴香、肉果、甘草、橙皮、砂蔻、豆仁、火硝、黄酒、冰糖、精盐、味素、葱姜、麻油、酱油等18种辅料,精心制怍而成。其工序 大体是先将新鲜的蹄膀瘦肉洗干净,切成长条,再将配料按一定比例配备并捣碎,撤在切好的肉片上,搅拌均匀。然后,放进酱油里浸泡数小时,捞起来用剪开的干小肠衣分别裹成网柱状。用绳子(草绳最好),密密捆紧,再放回原汤里煮熟,捆蹄就做成了。做成的捆蹄每个重约400~500克,长约l8~20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食用方法是用快刀将捆蹄横断切成薄片,扣于盘中,作为冷盘。或采用其它方法亦可。其色泽酱红,层次分明,香醇味美,口感丰富,食之不腻,是下酒的好菜。并且,捆蹄还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维生素、肌纤维,具有改善人体细胞的营养状况和新陈代谢的怍用。同时,还具有益精、补血、滋润皮肤、光泽毛发等功能。 活珠子 活珠子是孵了十二三天小鸡的鸡蛋在人工中止其发育后形成的活体胚胎。“弘保牌”活珠子是本县保滩镇张渡村弘保禽业合作社生产的地方名特产品,畅销县内外,已成为各大中小饭店必备的上等佳肴,同时也是人们馈赠亲友的“时髦”礼品。经南农大营养学家鉴定,“弘保牌”活珠子尝后感觉鲜嫩无比,其胺基酸、球蛋白等营养含量极高,而且容易消化吸收。 著名人物 涟水自古人才辈出。古代名人有陈登、王义方、徐有功等,近现代名人要人有顾祝同、 *** 、罗运来、陈书同、陈登科、朱一苇、 *** 、翟虎渠、芮杏文、黄璜、马绍孟、吴强、马树礼、蒋志平、郑兆财、李连庆、徐新华、羊子林、罗一民、朱铭佐、祝尔康等。74师因缺水而覆灭,战斗结束后却大雨倾盆,不是天意,有科学解释
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谢祥军牺牲于淮海战役,详细情况如下:
1946年10月19日,国民党最精锐的整编第74师兵分三路,以宽正面向涟水攻击前进,东路57旅,由淮安经席桥、顺河集向茭菱镇前进。中路51旅由淮阴东马厂经钦工向涟水前进,西路58旅由王营沿盐河河堤攻击带河镇。谢祥军率10纵作为华中野战军主力,轻装步兵在黄河两岸地区利用地形组织涟水保卫战。
1946年10月涟水保卫战战斗打响以后,谢祥军前往前沿阵地指挥所观察敌情,谢祥军站在指挥所外面,拿起望远镜察看黄河对岸的敌情时,被敌人的狙击手冷弹射中,当即牺牲,时年32岁。
扩展资料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谢祥军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秋到皖南,历任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科长、江北指挥部教导大队副大队长,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抗大第5分校教育长、华中抗大总分校教育长、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团长、抗大第5分校校长等职。
在一次日伪军的大“扫荡”中,谢祥军临危不乱,组织抗大5分校学员趁黑夜突围,不料,女生队在突围中走错了方向,被伪军截获。他亲率警卫连迅猛追击,一人不少地把女生队从伪军手中抢了回来。
中国***新闻网-敢打敢拼硬骨头――谢祥军
百度百科-谢祥军
表示岁月的词古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爆发的孟良崮战役,不仅粉碎了蒋介石40多万大军对我军的围剿,盘活了山东战区的不利形势,还打掉了蒋介石的第一“王牌军”—74师,提振了我军士气,更重要的是,有“御林军统领”之称、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张灵甫在此战中被歼灭。
张灵甫死后,蒋介石痛心疾首,一再说着“伤心不已”,用手杖将跪在地上的汤恩伯打得满身是血,时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的王耀武口中不断哀嚎着:74师之失,犹如丧父之痛!
张灵甫到底有多厉害?粟裕、陈毅指挥的华野是如何消灭74师的?为何三天三夜滴水未下的孟良崮,在战争结束后突然大雨倾盆、冰雹遍地?这其中有什么合理的解释吗?
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生于陕西省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原名张钟麟,从小十分聪慧,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 历史 系,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身负救国之心的张灵甫决定投笔从戎,以力破局,1926年,张灵甫从北大退学,并于当年考入黄埔军校,和林彪、胡琏等人同窗,称得上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黄埔四期毕业后,张灵甫加入国民革命军,并参加了北伐战争,随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独立团团长,1937年,张灵甫加入了王耀武的51师,任上校团长,并在同日军作战的过程中多次立下战功。
在万家岭战役中,张灵甫从背后袭击,率部同日军的106师团激战5昼夜,身中7块弹片不下火线,最终封死了日军的所有退路,为王耀武的正面部队赢得了时机,最终106师团几乎全军覆没,此战险些成为抗战中第一个全歼日军整个师团的战役。
1941年3月,张灵甫任58师师长,在上高会战中,张灵甫带领58师与日军苦战11天,被誉为“抗日铁军”;1942年6月,在浙赣会战中,张灵甫的58师与日军血战三日,击毙日军第三大队大队长长岛田仁次郎;1943年的鄂西会战中,58师协同51师夹击日军17旅,造成日军巨大伤亡,同年6月,张灵甫收复瓮安,在此后的常德会战、雪峰山战役等战役中,张灵甫战功赫赫。
1945年2月,张灵甫被国民党授予陆军上将军衔,抗战结束后,张灵甫任74军中将军长兼南京卫戍司令,这也是“羽林军统领”的称号由来。
如果张灵甫的履历到此为止,仍不失为一代抗战英雄,值得后人尊敬,但可惜的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张灵甫听命蒋介石投入到中,大行同室操戈之举,对我军带来了重大损失。
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24个师60个旅共计45万兵力围剿山东,妄图以千钧之势清除我军在山东战场的势力,在顾祝同的指挥下,国民党军队被分为汤恩伯、王敬九和欧震三大兵团,国民党的三大王牌部队74师、11师和第五军分别部署在三大兵团中,张灵甫在汤恩伯麾下效力。
当时我军在山东战场的华东野战军共有12个纵队、27万兵力,在人数和装备上都不如国民党军队,为了提防我军来去无踪的运动战,防止被分割歼灭,顾祝同要求各兵团密集靠拢、逐步推进,禁止任何部队异军突起、趁虚而入。
国民党的打法一度让我军进退维谷,尽管在粟裕和陈毅的指挥下,我军在沂蒙山的有利地形下,趁机拿下了国民党的一个师,但远远达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而国民党三大主力正向我军步步紧逼,如何破局是个关键的问题。
在多次研究下,粟裕提出,要攻其一点,想方设法打掉国民党的主力部队,提振士气,但在顾祝同“密集靠拢”的战术下,国民党军队齐头并进,犹如铁板一块,根本无从下手,如何诱敌深入呢?粟裕提出了一条妙计。
当时国民党军队并不能掌握我军的行踪,粟裕命令华野中路军在坦埠一带故意露出行踪,吸引汤恩伯的注意,汤恩伯果然中计,他为了抢得头功,顾不得请示,命令大军袭击华野中路军,拿下华野指挥所,向蒋介石请功,具体方案是以张灵甫的74师为主力,黄百韬的25师和李天霞的83师在两翼辅助。
面对滚滚而来的国民党军队,粟裕定下了攻打74师的作战方针,对我军而言,张灵甫的74师算是个老对手了,在两次涟水之战中,74师给我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军队中的“恐张”情绪十分严重,消灭张灵甫对提振士气有重要意义。
但在汤恩伯的20多万大军中吃掉74师,无异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更何况,74师虽然突进,但并没有太过冒头,两侧还有25师和83师的呼应,如何分割包围74师是最大问题。
机会很快来了。
当张灵甫渡过沂水后,黄百韬的25师距离74师三十公里,李天霞的83师更夸张,距离一百多公里,粟裕、陈毅火速调集了第1、第4、第6、第8和第9等五大纵队,累计投入16个师10余万人的兵力,由1纵负责阻挡25师,8纵负责阻挡83师,4纵、8纵和9纵负责围剿张灵甫,粟裕还为张灵甫选好了坟墓,就是孟良崮。
面对华野的包围,张灵甫一面突围,一面等待汤恩伯兵团的救援,但在两次突围失败后,张灵甫定下了“固守待援、中心开花”的战略,退守孟良崮,等待援军到来后,对华野内外夹击,以反包围之势“包饺子”。
张灵甫认为,孟良崮海拔500多米,地势陡峭,山体由花岗岩构成,极其坚硬,称得上易守难攻,只要占领了孟良崮的高地,就能利用地势的优势“固守待援”,但张灵甫没有看到的是,孟良崮山体贫瘠,植被覆盖率极低,动植物匮乏,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水源补充,大军一旦断水就是全军覆没。
在三路纵队的围攻下,张灵甫丢下重型火炮等辎重,率众爬上了陡峭的孟良崮,登上山顶之后,张灵甫大惊失色,孟良崮是一个顶部平整的山头,几百米的海拔刚好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几万人挤在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无疑是个活靶子,而脚下的岩石又无法修建防御工事,更重要的是,由于怪石嶙峋,从山顶往下攻击的视野很差,机枪很难发挥作用,而火炮只能仰攻,平又被扔了不少。
至此,74师完全落入了我军的圈套之中。
在我军的包围和一次次的猛攻下,74师很快陷入了断水断粮的境地,士兵在饥渴之下喝起了人尿、马尿,到最后,人尿和马尿也没有了,很多士兵出现了脱水和晕厥的症状,战斗力直线下降,机关枪也需要水去冷却,没有水子弹都射不出来,尽管张灵甫呼叫了空投,但物资大多数落在了交战区和山下,反而补充了我军。
终于在苦苦坚守四天四夜后,孟良崮被我军攻下,全歼了74师,张灵甫被殒命,奇异的是,在战争结束后,孟良崮突然大雨倾盆、冰雹满地,令人目瞪口呆,有人说,如果这场大雨来得早一些,想必74师还能再坚持一段时间,或许能挺到汤恩伯兵团的到来。
这场雨真的是“天公作美”吗?从科学的角度分析雨的形成便一目了然,雨是由于空中的水汽结合尘土等小颗粒形成的雨滴,在足够大时受到重力影响掉落下来,在华野的炮火下,孟良崮掀起的尘土和沙石无数,漂浮到空中很容易形成雨滴,不止是孟良崮战役,在其他许多战役中,都有战后降雨的记载,这是一种正常的气象变化。
74师的覆灭离不开粟裕、陈毅将军用兵如神的指挥,离不开华野战士的勇猛无畏和不怕牺牲,同样离不开孟良崮的地形优势和天气因素,这是由各种因素汇聚导致的结果。
白驹过隙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
百代过客 指时间永远流逝。
出处: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直逆旅也;光阴者,百代直过客也。”
百岁千秋 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出处:《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宾饯日月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
出处:语出《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宾饯日月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
出处:语出《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朝朝暮暮 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朝生暮死 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出处:《重修政和证类本草·草下之上》:“朝生幕落花……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死。”
朝生夕死 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出处:《山海经·海外东经》:“[君子国]有薰华草,朝生夕死。”
春去秋来 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明·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寸阴尺璧 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蹉跎岁月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出处:晋·阮籍《咏怀》诗:“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弹指之间 弹指:按佛经说法,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比喻时间极短暂。
出处:唐·司空图《偶书之四》:“平生多少事,弹指一时休。”
东兔西乌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出处:宋·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风烛残年 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浮生若梦 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象。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出处: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云朝露 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出处:《周书·萧大圜传》:“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第景,实不愿之。”
光阴荏苒 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双是新春。”
光阴如箭 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唐·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光阴似箭 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唐·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过隙白驹 隙:空隙;白驹:原指白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
寒来暑往 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周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猴年马月 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呼吸之间 形容极为短暂的时间。
出处:《晋书·郗鉴传》:“决胜负于一朝,定成败于呼吸。”
及时行乐 不失时机,寻欢作乐。
出处:汉乐府《西门行》诗:“夫为乐,为乐当及时。”《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急景流年 形容光阴易逝。
驹窗电逝 比喻光阴消逝得很快。
出处:前蜀·杜光庭《封李真人告词》:“振衣世表,抗迹云间,悁驹窗电逝之劳,得鳌岭云行之趣。”
驹光过隙 指光阴易逝。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21回:“先生,何必自苦!人生如驹光过隙,总要及时行乐,方是达人。”
腊尽春回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出处:唐·孙道绚《菩萨蛮·梅》:“阑干六曲天围碧,松风亭下梅初白。腊尽见春回,寒梢花又开。”
良辰美景 良:美好;辰:时辰。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出处: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良辰媚景 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良辰美景”。
出处:元·侯克中《醉花阴》套曲:“你纵宝马,跳金鞍,玩玉京,迷恋着良辰媚景。”
良时美景 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良辰美景”。
出处:唐·杨炯《送并州旻上人诗序》:“良时美景,始云蒸而电激;临水登山,忽风流而雨散。”
流光瞬息 形容时间极短。
出处:明·徐霖《绣襦记·鸣珂嘲客》:“流光瞬息驹过隙,莫把青春枉抛掷。”
流光易逝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宋·宋祁《浪淘沙近》:“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
流年似水 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流水无情 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
出处:唐·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地。”
露往霜来 比喻岁月迁移,时光流逝。
屡变星霜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
出处:宋·柳永《玉蝴蝶》:“难忘文期酒会,几孤几月,屡变星霜。”
美景良辰 良:美好;辰:时辰。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出处: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暮去朝来 黄昏过去,清晨又到来。谓岁月流逝。
年复一年 一年又一年。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年深月久 久经岁月。指时间长久。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那晓得花园门年深月久,苦不甚牢,早被外边一伙人踢开了一扇。”
年头月尾 指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也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出处: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牛衣岁月 指贫困的生活。
出处:清·曾国藩《送妹夫王五归》诗之四:“织屦辟纑终古事,牛衣岁月即羲皇。”
骐骥过隙 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
千龄万代 犹千秋万代。极言岁月长久。
出处:唐·卢照邻《怀仙引》:“天长地久时相忆,千龄万代一来游。”
千秋万古 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
出处:唐·刘希夷《公子行》:“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千秋万世 ①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②婉言帝王之死。
千秋万岁 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出处:《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迁延日月 犹言拖延时间。同“迁延岁月”。
迁延时日 犹言拖延时间。同“迁延岁月”。
迁延岁月 犹言拖延时间。
秋月春风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人生朝露 形容人生短暂。
日复一日 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日居月诸 居:音“积”,语助词,同“乎”;诸:语助词。指光阴的流逝。
出处:《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晋·陶潜《命子》诗:“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日来月往 形容岁月流逝。同“日往月来”。
出处:唐·刘商《胡笳十八拍》之十二:“日来月往相催迁,迢迢星岁欲周天。”
日往月来 形容岁月流逝。
出处:《易·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日月不居 形容时光流逝。
日月如流 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日月如梭 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出处:宋·赵德麟《侯鲭录》卷二:“织乌,日也,往来如梭之织。”
日月逾迈 日月前行。指时光流逝。
韶华如驶 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形容美好的春光如马飞驰而过。
石火光阴 表示光阴之迅速,一眨眼就要过去。
事往日迁 指事情和时光都已过去。
逝者如斯 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暑来寒往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南朝·梁·陆倕《石阙铭》:“暑来寒往,地久天长,神哉华观,永配无疆。”
暑往寒来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中书令临汝灵侯墓志铭》:“草茂故辙,松插新枚。月明泉暗,暑往寒来。”
霜凋夏绿 犹言冬去春来。指时光的流逝。
水流花谢 谢:脱落。指河水流逝,花儿也凋谢了。形容景色凋零残败,用来比喻局面残破,好景已不存在,无法挽回。亦作“花谢水流”。
似水流年 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驷之过蠙 用以比喻光阴飞逝。同“驷之过隙”。
驷之过隙 用以比喻光阴飞逝。
出处: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
岁月不居 居:停留。指时光流逝。
出处:汉·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岁月蹉跎 指无所作为地把时间荒废掉了。
出处:明·张凤翼《灌园记·君后授衣》:“倘我不能报复而死,埋没了龙家的豹韬,枉蹉跎岁月一死鸿毛。”
岁月如流 形容时光消逝如流水之快。
出处:南朝·陈·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岁月如流,人生何几!”
岁月峥嵘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出处:宋·王珪《谢赐生日礼物表》:“岁月峥嵘,而屡更精力勤劳。”
兔缺乌沉 犹兔走乌飞。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兔走乌飞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出处: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玩岁愒日 愒:荒废。指贪图安逸,虚度岁月。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赵孟将死矣。主民,玩岁而愒日,其与几何?”《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引作“玩岁而愒日”。颜师古注:“玩,爱也。愒,贪也。”
万岁千秋 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亦作“千秋万岁”。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此乐矣?’”
枉费日月 枉:白白地。费:浪费。日、月:时间、光阴。白白地浪费时光。
乌飞兔走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出处: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孝子爱日 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星霜屡移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
出处:唐·高适《为东平薛太守进王氏瑞诗表》:“星霜屡移,书奏仍阙。”
旭日东升 旭日: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也比喻艰苦的岁月已过去,美好的日子刚刚来到。
出处:《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旭日始旦。”
迅电流光 比喻光阴像电光迅速地消逝。
淹旬旷月 淹:滞留。旷:荒废。拖延时日,荒废岁月。
出处:宋·苏舜钦《涟水军新闸记》:“至者必淹旬旷月,不得遽去。”
一弹指顷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出处: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仇。”
一刻千金 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出处:宋·苏轼《春夜》诗:“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优游岁月 悠闲舒适地过日子。
出处:茅盾《子夜》四:“可惜他这位儿子虽名为‘家驹’,实在还比不上一条‘家狗’,因此早该是退休享福的曾沧海却还不能优游岁月,甚至柴米油盐等等琐细,都得他老人家操一份心。”
禹惜寸阴 指禹勤于治水,爱惜光阴之事。
玉走金飞 指日月如飞。比喻时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乌,指太阳。
出处:唐·吕岩《寄白龙洞刘道人》诗:“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宋·柳永《看花回》词:“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峥嵘岁月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携来百侣同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只争朝夕 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出处: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珠流璧转 比喻时光之流逝。
转瞬之间 非常短暂的一瞬间。
出处:清·黄宗羲《董在中墓志铭》:“若余于董氏,则有师友偲偲之力,而零落于转瞬之间,更可伤也。”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