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问答 生肖问答
登门谢罪的故事_登门谢罪是讲什么生肖
tamoadmin 2024-07-22 人已围观
简介1.急求《曾国藩家书》一部,另附译文, 有的请发到413081456@qq2.《‘乔‘这一家子》第二十一章: 趁虚而入3.项羽本纪 归纳《鸿门宴》是我高中学过的一篇文言文。主要讲的是刘邦和项羽两人。主要写的是公元前206年,抗秦的军队领袖项羽和刘邦,俩人都是相当厉害的角色,在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此次宴会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在项羽看来,刘邦的实力远不如自己,或者说:刘邦根本就不是项
1.急求《曾国藩家书》一部,另附译文, 有的请发到413081456@qq
2.《'乔'这一家子》第二十一章: 趁虚而入
3.项羽本纪 归纳
《鸿门宴》是我高中学过的一篇文言文。主要讲的是刘邦和项羽两人。
主要写的是公元前206年,抗秦的军队领袖项羽和刘邦,俩人都是相当厉害的角色,在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此次宴会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
在项羽看来,刘邦的实力远不如自己,或者说:刘邦根本就不是项羽的对手,所以他并不是自己实现目标的拦路虎。当时秦患未除,需要刘邦的配合,如果轻易杀了刘邦会引起诸侯的不满,造成抗秦联盟的破灭。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项伯的撮合,项羽终于还是放弃乐剿灭刘邦的打算。应当说,这不是项羽的盲目,而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明智的决策。
鸿门宴就是一场心理战,谁沉得住气谁就能成功。刘邦单枪匹马,他要拼一把,这也足以证明他有足够的魄力和胆识。
通过鸿门宴也可以对两个领袖作出客观的评价:刘邦小心谨慎、镇定。善于听取和纳别人的意见。勇敢赴鸿门宴。机智、能屈、能伸,口才了得。一上来就下跪请罪,说了一套歪理,并从项羽口中套出出卖他的人,让项羽杀他的心,有所动摇。
项羽则优柔寡断并且冲动。曹无伤告密说刘邦谋反,项羽没把调查清楚,立马要攻打刘邦;没有警惕心。项伯出入刘邦军营后,劝项羽不要杀刘邦,而项羽没有一点怀疑项伯的忠诚度,反而被他说得有点动摇;有勇无谋、刚愎自用。他的犹豫不决最终放走了刘邦。
急求《曾国藩家书》一部,另附译文, 有的请发到413081456@qq
我碰到过这种情况,一帮人在一起,她一个个打招呼约第二天吃饭,独独不约我,我那时过得确实不怎么好。但是心里翻江倒海,但我依然有说有笑到散场。一年后我有能力了,经常从外地拖土特产啊水果啊给她,别人不给就给她。紧接着,我买车吃饭独不叫她,我房子入伙独不叫她,我有好酒大家一起品尝独不叫她,从此以后,她只能靠打听知道我的近况。上个月她老公从深圳回来打我电话约我吃饭,我说你谁啊!他说我的号码是深圳的你不知道我是谁?我说我搁哪知道!他说你深圳很多朋友吗?我说我只有一个闺蜜嫁在深圳,他说我就是你闺蜜老公啊!我说啊,你是郭…(打电话的人姓唐)电话那头的尴尬,嘿嘿,脸疼不!
恰巧我去年遇到过,我老公家平辈的亲戚们聚会,轮到男的打圈,18个人的桌子,我在他对面坐着,到我这他直接跳过去了,当时确实有些措手不及,也觉得没面子,转念又想可能他以为跟我碰过杯了呢,喝了酒给忘了,然后也就过去了,没放在心上,也没跟老公说,可能家庭跟工作上的气氛不一样吧,如果是工作上的聚会我觉得比家庭聚会尴尬些~
其实很有可能是不好意思,我也做过这样的事,隔壁宿舍的同学四个人,其中有一个回家了,我请了她们宿舍人吃饭,就缺了回家的那个同学,后来非常后悔,为啥没等那个同学回来再请,估计那个同学也会这样恨我吧 ,谁让自己脑袋缺根弦了,嘴还笨,不会解释什么。
你好!一个人敬了一圈人的酒,唯独不敬我,我怎么办?
从题目中所描述的情形来看, 这个敬酒的人出于“看不起”或“势力眼”的情况微乎其微 ,因为他没必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以这样的行为来展示他的“低情商”,这个代价不值得。一般来说,他既然全敬了就不会故意剩下一人不敬, 他的势力眼行为只会体现在敬酒的态度上 。
因此我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可能,我会给予相应的态度:
所以,如果一个人敬酒时,一圈人都敬过,唯独不敬我,我一般不会在意。除非这个人是我熟悉的朋友或同事,他这么做,会提醒我审视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是误会就努力想办法解除,解除不了就把问题交给时间老爷,相信只要自己问心无愧,时间会证明一切。
真正做人的高手,应该是内心万马奔腾,脸上风淡云轻。像这种明晃晃的告诉大家,我就不敬酒,我和你有仇的人。一般也没有多大的出息。
人在 社会 上,不要随意得罪人,也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对谁有意见。得罪人了,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给你下套。让别人知道你对他有意见,他心里不爽,找个机会弄你一下,你也没有办法。
所以,建议题主,豁达大度点,没必要斤斤计较。他不敬酒,你给他敬酒。多大的事,他不喝是他的事。但是桌上的人心里都清楚。你这人气度比他高多了。人家内心也会高看你一眼。
有以下两种方案:
1.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但是明显知道他对你有意见。继续和周围的人说说笑笑,有吃有喝。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没人会戳破,而你表现得淡定从容,尴尬的人反而是他。
2.明显地愣一下,然后笑几声,站起来挨个敬酒,也敬他。不用说啥,普通敬酒的话就行。尴尬的也只会是他。
只要这个人不是什么上级领导,就不必忌惮,周围的人也是如此。所以,应对这样的人,比被上面的人穿小鞋要容易很多。
敬酒时一圈人都敬了,唯独不敬你,这种情况在酒桌上也时常出现。首先看敬酒之人是谁,如果是东道主敬酒,敬了一圈唯独不敬你,这是对人不礼貌的行为,一般人不会这样做。还有一种原因,可能这桌宴席他邀请的对象本来没有你,你只不过是巧合随席,所以敬酒时就把你落了。如果是这样,以后这样的酒席就不要去掺和了,以免自取其辱。如果这敬酒之人不是东道主,就令当别论了。可以说这敬酒之人,是有意羞辱你。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可能以前和你有过节,趁机报复一下,给你一个难看。二是瞧不起你,这样的人,你大可不必放心上,有这种行为的人,大多都是势力眼,以后少和这类人掺合,以免出现不愉快的现象。
他为什么不敬你,有三种可能:一是他把你敬忘了;二是他看不起你故意的;三是他不好意思敬你。
如果是第一三种情况到情有可原,第二种可能就是他的挑衅行为。你必须反制,不妨向他一样敬一回酒,不同的是你特意敬他,好酒好话客套一番让他知道你很厉害。如此这般便解决了疑难杂症。谢谢!
?如果是东道主都敬酒唯独我不搭理。立刻起身告辞,把尴尬丢给东家。“士可杀不可辱”的态度要表现的很干脆,很直接,很不留情面。这样一来,尴尬就等于丢给整桌的人。要丢脸也要丢的明明白白,要尴尬就一起。这样一来,东道主有啥嘚瑟呢?彼此关系众目睽睽之下一目了然。既然敌意明显,奈何隐忍压抑?若剑锋指我,怎能伸脖笑迎?至于同桌之友,必要的话,日后一一登门谢罪。
?如果不是东道主,就要看东道主的态度啦。一个合格的东道主绝对会提醒或者暗示,若是发现有所针对,必然举杯向我。若是没在乎,此时主动敬东道主。若是实在不行,心里委屈,可借助上厕所急事之名,快马加鞭远离饭局。
?中国酒桌文化博大精深,千变万化。各种身份讲究,尊卑讲究,主次讲究。总之,以上两种做法纯属个人率性而为。当从实际出发,免遭吐槽。
酒文化对于强者是一种文化,氛围文化,场面文化,
酒文化对于智者是一种合纵连横文化,沟通交流文化,左右逢源,四面八方文化,
酒文化对于弱者是隐忍不发文化,深蔵不露文化,退避三舍文化。
酒文化是一种政治角力,经济交流,文化比拼,实力展示,酒桌上的内容包容万千,博大精深,酒局之人务必全神贯注,谨慎从事,无论强弱都要举止得体,方法得当才能全身而退,敞若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必定丑态百出!
酒桌上他敬别人一圈,单独绕过你一人不敬,分析原因,肯定你不是他们圈中之人,你与敬酒的人关系不睦。面对这种情况,你如果是强势之人他不敢不敬你,你处弱势地位,他不敬你你也只能隐忍不发。
酒场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谁处在落后的位置上便是处在危险的位置上,落后就要挨打,只不过酒桌上挨打的换成了脸面而已!你要想挣回面子唯一的办法是使你强大起来!
《'乔'这一家子》第二十一章: 趁虚而入
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之则
原文
男国藩跪禀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自闰三月十四日,在都门拜送父亲,嗣后共接家信五封。五月
十五日,父亲到长沙发信,内有四弟信,六弟文章五首。谨悉祖父母大人康强,家中老
幼平安,诸弟读书发奋,并喜父亲出京,一路顺畅,自京至省,仅三十余日,真极神速。
迩际①男身体如常,每夜早眠,起亦渐早。惟不耐久思,思多则头昏,故常冥心于
无用,涵养,以谨守父亲保身之训。九弟功课有常,《礼记》九本已点完,《鉴》
已看至《三国》,《斯文精粹》诗文,各已读半本,诗略进功,文章未进功。男亦不求
速效,观其领悟,已有心得,大约手不从心耳。
甲三于四月下旬能行走,不须扶持,尚未能言,无乳可食,每日一粥两饭。家妇身
体亦好,已有梦熊之喜,婢仆皆如故。
今年新进士龙翰臣得状元,系前任湘乡知县见田年伯之世兄,同乡六人,得四庶常,
两知县,复试单已于闰三月十六日付回。兹又付呈殿试朝考全单。
同乡京官如故,郑莘田给谏服阙来京,梅霖生病势沉重,深为可虑。黎樾乔老前辈
处,父亲未去辞行,男已道达此意。广东之事,四月十八日得捷音,兹将抄报付回。
男等在京,自知谨慎,堂上各老人,不必挂怀。家中事,兰姊去年生育,是男是女?
楚善事如何成就?伏望示知。男谨禀,即请
母亲大人万福金安。(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
注释
①迩际:现在,目前。
译文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自从闰三月十四日,在京城城门拜送父亲回家,后来共接到家
信五封。五月十五日,父亲到长沙发信,里面有四弟的信,六弟的文章五首。恭谨地得
知祖父母大人身体康健强壮,家里老小都平安,诸位弟弟发奋读书,并且高兴的知道父
亲离京后一路顺畅,从京城到省城,只用了三十多天,真是神速。
眼下儿子身体如常,每晚早睡,起得也早。只是不能用脑过度,过度了便头昏。所
以经常静下心来让脑子不想任何事情,身心优闲以加强涵养工夫,以便谨敬的遵守父亲
关于保身的训示。九弟的功课很正常,《礼记》九本已点完,《鉴》已看到《三国》,
《斯文精粹》诗文各读了半本,诗歌稍有进步,文章没有进步。但也不求很快见效。看
他对书的领会程度,已经有些心得,大约只是手不从心,还表达不出吧。
甲三在三月下旬已能行走,不要别人扶持,还不能说话,没有乳吃,每天一顿粥两
顿饭,家妇身体也好,已有生男的喜兆,婢女仆从都与原来一样。
今年新进士龙翰臣得了状元,是前任湘乡知县见田年怕的世兄,同乡六个,得了四
个庶常、两个知县。复试单已经在闰三月十六日寄回,现又寄呈殿试朝考的全单。
同乡的京官还是那些。郑莘田给谏服阙来京城。梅霖生病势严重,很是可虑。黎樾
乔老前辈那里,父亲没有去辞行,儿子已代为致意。广东的事,四月十八日得捷报,现
将抄报寄回。
儿子等在京城,自己知道谨慎从事。堂上各位老人,不必挂念。家里的事,兰姐去
年生育,是男是女?楚善的事怎样成全?儿子希望大人告诉一下。儿子谨禀,即请母亲
大人万福金安。(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
禀父母·痛改前非自我反省
原文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十月廿二,奉到手谕,敬悉一切。郑小珊处,小隙①已解。
男人前于过失,每自忽略,自十月以来,念念改过,虽小必惩,其详具载示弟书中。
耳鸣近日略好,然微劳即鸣。每日除应酬外,不能不略自用功,虽欲节劳,实难再
节。手谕示以节劳,节欲,节饮食,谨当时时省记。
萧辛五先生处寄信,不识靠得住否?龙翰臣父子,已于十一月初一日到;布疋线索,
俱已照单收到,惟茶叶尚在黄恕皆处。恕皆有信与男,本月可到也。男妇及孙男女等皆
平安,余详于弟书,谨禀。(道光二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
注释
①隙:嫌隙。
译文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十月二十二日,收到手谕,敬悉一切。郑小栅那里,小小嫌
隙已经化解。儿子以前对于过失,每每自己忽略了。自十月以来,念念不忘改过,问题
虽小也要惩戒。详细情况都写在给弟弟的信中。
耳鸣近日稍好了些,但稍微劳累一点便又响起来了。每天除应酬外,不能不略为自
己用功,虽想节劳,实在难以再节了。手谕训示儿子节劳,节欲,节饮食,我一定时刻
牢记遵守。
萧辛五先生那里寄信,不知可靠不?龙翰臣父子,已在十一月初一日到了。布疋、
线索,都已照单子收到,只是茶叶还在黄恕皆那里。恕皆有信给我,本月可以到。儿媳
妇和孙儿和孙女都平安,其余的详细写在给弟弟的信中,谨此禀告。(道光二十二年一
月二十六日)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原文
诸位贤弟足下:十月廿一,接九弟在长沙所发信,内途中日记六页,外药子一包。
廿二接九月初二日家信,欣悉以慰。
自九弟出京后,余无日不忧虑,诚恐道路变故多端,难以臆揣。及读来书,果不出
吾所料,千辛万苦,始得到家,幸哉幸哉!郑伴之下不足恃,余早已知之矣。郁滋堂如
此之好,余实不胜感激!在长沙时,曾未道及彭山屺。何也?
四弟来信甚详,其发愤自励之志,溢于行问;然必欲找馆出外,此何意也?不过谓
家塾离家太近,容易耽阁不如出外较净耳。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夕做书,其
耽搁更甚于家塾矣。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①,
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六弟自怨数奇②,余亦深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
之不大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
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
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人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
泽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
之荣斥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六弟屈于小试,自称数奇,余穷笑其所
忧之不大也。
盖人不读书则已,亦既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
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昔卖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
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不谓之明理有
用之人也?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
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
关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作官,与用牧猪奴作官,何以异哉?
然则既自名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皆己立身切要之事明矣。其修目有八,自
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
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
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格物而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
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
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敬身
之理,又博究其立齐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
察,穷其理,即格物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
达亦在此。
吾友吴竹如格物工夫颇深,一事一物,皆求其理。倭艮峰先生则诚意工夫极严,每
日有日课册。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三
月则订一本,自乙未年起,今三十本矣。尽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而
著之于书,故所卖之书,句句皆切身之要药。兹将艮峰先生日课,钞三叶付归,与诸弟
看。
余自十月初一日起,亦照艮峰样,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
写楷书。冯树堂与余同日记起,亦有日课册。树堂极为虚心,爱我如兄弟,敬我如师,
将来必有所成。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盖明师益友,
重重夹持,能进不能退也。本欲抄余日课册付诸弟阅,因今日镜海先生来,要将个子带
回去,故不及钞。十一月有折差,准抄几叶付回也。
余之益友,如倭艮峰之瑟僴③,令人对之肃然。吴竹如窦兰泉之精义,一言一事,
必求至是。吴子序邵慧西之谈经,深思有辨。何子贞之谈字,其精妙处,无一不合,其
谈诗尤最符契④。子贞深喜吾诗,故吾自十月来,已作诗十八首,兹抄二叶付回,与诸
弟阅。冯树堂陈岱云之立志,汲汲不逞,亦良友也。镜海先生,吾虽未尝执贽⑤请业,
而心已师之矣。
吾每作书与诸弟,不觉其言之长,想诸弟或厌烦难看矣。然诸弟苟有长信与我,我
实乐之,如获至宝,人固各有性情也。
余自十月初一起记日课,念念欲改过自新;思从前与小珊有隙,实是一朝之忿,不
近人情,即欲登门谢罪。恰好初九日小珊来拜寿,是夜余即至小珊家久谈。十三日与岱
云合队,请小珊吃饭,从此欢笑如初,前隙盖释矣。近事大略如此,容再读书。国藩手
具。(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注释
①负薪:背柴,相传汉代朱买臣背着柴草时还刻苦读书。牧豕:放猪。相传汉代函
宫一边放猪。同时还在听讲解经书。
②致奇:这时指命运不好,遇事不利。
③僴:胸襟开阔。
④符契:符和、契合。
⑤贽:拜见师长时所持的礼物。
译文
诸位贤弟足下:
十月二十一日,接到九弟在长沙所发的信里面有路上日记六页,外药子一包。二十
二日接到九月初二日家信,欣悉一切聊以。
自从九弟离京城后,我没有一天不忧虑,深怕道路变故多端;旦以预料。等读了来
信(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千辛万苦,才得到达,!真是!与郑同行不足以依靠,
我早知道了,郁滋堂这样好,我实在感激不尽。在长沙时,没有提到彭山屺,为什么?、
四弟来信写得很详细,他发奋自励的志向,流露在字里行问。但一定要出外找学堂,这
是什么意思?不过说家塾学堂离家里太近,容易耽搁,不如外出安静。然而出外从师,
自然没有耽搁。如果是出外教书,那耽搁起来,比在家塾里还厉害。
而且真能发奋自立,那么家塾可以读书,就是旷野地方,热闹场所,也可以读书,
背柴放牧,都可以读书。如不能发奋自立,那么家塾不宜读书,就是清净的地方,神仙
的环境,都不宜读书,何必要选择地方,何必要选择时间,只要问自己:自立的志向是
不是真的。
六弟埋怨自己的命运不佳,我也深以为然。但只是小试失利,就发牢骚,我暗笑他
志向大小而心中忧虑的不大,君子的立志,有为民众请命的器量,有内修圣人的德行,
外建王者称霸天下的雄功,然后才不负父母生育自己,不愧为天地间的一个完全的人。
所以他所忧虑的,是因自己不如舜皇帝,不如周公而忧虑,以德行没有修整、学问没有
大成而忧虑。所以,顽固的刁民难以感化,则忧;野蛮的夷、狡滑的夏不能征服,则忧;
小人在位,贤人远循,则忧;匹夫匹妇没有得到自己的恩泽,则忧。这就是通常所兑的
悲天命而怜悯百姓穷苦,这是君子的忧虑。如果是一个人的委屈和伸张,一家人的饥和
饱,世俗所说的荣与辱,得与失,贵与贱,毁与誉,君子还没有功夫为这些去忧虑呢。
六弟委屈于一次小试,自称数奇,我暗笑他所忧的东西大小了。
如有人不读书便罢了,只要自称为读书人,就一定从事于《大学》。《大学的纲
要有三点:明德、新民、止至善,都是我们的份内事情。如果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
说这三点,与我毫不相干,那读书又有什么用?虽说能写文能做诗,博学雅闻自己吹嘘
自己,也只算得一个识字的牧童而已,岂可叫明白事理阶个有用的人。朝廷以制艺来录
取士人,也是说他能代替圣人贤人立言,必须明白圣贤的道理,行圣贤的行为,可以为
官管理民众,整躬率物。如果以为明德、新民为份外事,那虽能文能诗,而对于修身治
人的道理,茫茫然不懂,朝廷用这种人作官;和用牧童做官,又有何区别呢?
既然自称读书人,那么《大学》的纲领,都是自己立身切要的事情已十分明白,
《大学》应修的科目共有八个方面,以我看来,取得功效的地方,只有两条,一条叫格
物,一条叫诚意。格物,致知的事情,诚意,力行的事情。物是什么?就是本末的物。
身、心、惫、知、家、国、天下,都是物,天地万物,都是物。日常用的、做的,都是
物。格,是考究物及穷追他的方面理如侍奉父母,定期探亲,是物。何应当定期探亲的
理由,就是格物。研究为何应当跟随兄长的理由,就是格物。我的心,是物。研究自己
存心的道理,广泛研究心的省悟、观察、涵养的道理,就是格物。我的身体,是物。研
究如何敬惜身体的道理,广泛研究立齐坐尸以敬身的道理,就是格物。每天所看的书,
句句都是物。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就是格物,这是致知的事。所滑诚意,就是知道了
的东西就努力去做,诚实不欺。知一句,行一句,这是力行的事。两者并进,下学在这
里,上达也在这里。
我的朋友吴竹如格物工夫很深,一事一物,都要求它的道理。倭艮峰先生诚意工夫
很严,每天有日课册子。一天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都写载下来。字
都是正楷。三个月订一本,从乙未年起,已订了三十本。因他慎独严格,虽出现妄念偶
动,必定马上克服,写在书上。所以他读的书,句句都是切合自身的良药,现将艮峰先
生日课,抄三页寄回,给弟弟们看。
我从十月初一日起,也照艮峰一样,每天一个念头一件事情,都写在册子上,以使
随时看见了加以克服,也写正楷。冯树堂和我同日记起,也有日课册子。树堂非常虚心,
爱护我如同兄弟,敬重我如同老师,将来一定有所成就。我向来有无恒心的毛病,从写
日记本子开始,可以保证一生有恒心了。明师益友,一重又一重挟持我。只能进不能退。
本想抄我的日课册给弟弟们看,今天镜海先生来,要将本子带回,所以来不及抄。十一
月有通信兵,准定抄几页寄回。
我的益友,如倭艮峰的鲜明端庄,令人肃然起敬。吴竹如、窦兰泉的精研究义,一
言一事,实事求是。吴子序、邵蕙西谈经、深思明辨。何子贞谈字,其精妙处,与我无
一下合,谈诗尤其意见一致。子贞很喜欢我的诗,所以我从十月以来,已作了十八首,
现抄两页寄回,给弟弟看。冯树堂、陈岱云立志,急切而慌忙,也是良友。镜海先生,
我虽然没有拿着礼物去请求授业,而心里早已师从他了。
我每次写信与诸位弟弟,不觉得写得长,我想诸位弟弟厌烦不想看。但弟弟们如有
长信给我,我实在很已快乐,如获至宝,人真是各有各的性格啊!
我从十月初一日起记日课,念念不忘想改过自新。回忆从前与小珊有点嫌隙,实在
是一时的气愤,不近人情,马上想登门谢罪。恰好初九日小珊来拜寿,当天晚上我到小
珊家谈了很久。十三日与岱云合伙,请小珊吃饭,从此欢笑如初,嫌隙烟消云散。近来
的事大致这样,容我以后再写,兄国藩手具。(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项羽本纪 归纳
已经一个礼拜过去了,乔苗依旧精神恍惚。马晓慧说她整夜整夜的缩在炕角,不让关灯,也不肯睡觉,一直熬到天亮后,才勉强靠墙眯一会儿。
弟弟家挖地基准备盖房,所以乔玉生回老家去帮忙了。在姚翠芬的再三逼问之下,高俊辉只得跟她实话实说。
那段时间他几乎天天守着乔苗,孙绍斌他们几个也轮流过来给她讲笑话,陪她玩牌,只可惜没人能让她再重新开口说话。高俊辉给她买了个随身携带的迷你笔记本,让她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为了逗她开心,他偶尔也会装作不能说话,于是两人就那样坐在院子里,你一句我一句的,边晒太阳边玩他俩之间的沟通小游戏。乔苗的每一次嘴角上扬,都让姚翠芬倍感欣慰。她顾不得外头的那些流言蜚语,只求她的苗苗能够尽快恢复正常。
眼看就到乔苗生日了,在征得姚翠芬的同意之后,大家商量着给她准备个大大的惊喜。乔雨的任务是拖着妹妹到田间去散步,高俊辉和孙绍斌负责修门换窗玻璃,马晓慧她们从自己家里拿来新的床单和被套,准备布置房间。张亮则系上围裙儿,在厨房里帮忙张罗饭菜。姚翠芬几次背过脸去,偷偷抹着眼里的泪珠子,说话的声音也因这群孩子的热情屡次哽咽。
放眼望去,地里金灿灿的麦田一片挨着一片。乔苗挽着姐姐的胳膊,俩人沿着乌鸦谷的边缘绕到田间的小路,五月的阳光慷慨地洒在她们脸上。乔苗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棵柿子树,乔雨点点头,心疼地抚摸着她长长的马尾,然后牵着她朝树底下的阴凉处走去。
“苗苗,你知道吗?我好羡慕你!”乔雨单手撑着下巴,侧过脑袋看着她。“人的一生,再也没有什么能比遇见那个与你心灵相惜的人, 更幸福的事儿了。高俊辉对你的好,别说是我了,就连咱妈的心都被他给'收买'了。所以,你要快快地好起来,然后紧紧地抓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乔雨说完忍不住拿起手里的毛毛草瘙她的鼻子。
乔苗笑着躲开,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小本子,在上面写道:“姐,我偷看了你的日记,知道你独自在心里承受了很多的痛苦。心疼你的脸被划伤,也为你和廖伟最终没能走到一起而感到难过,你能原谅我吗?”她把本子递给乔雨,伸手摸了摸她那曾被刀划伤的下巴,又帮她捋了捋那头重新过肩的长发。
“傻瓜,什么原不原谅的。我都给忘得差不多了。”
“我还偷穿了你拎回来的衣服。”乔苗继续写给她看。
“没事儿,姐把它送你了,就当是生日礼物吧!”
乔苗觉得幸福极了,因为终于不用再在心里,为这些事情而自责了。她躺在地上,把头枕在姐姐的腿上,央求乔雨给她讲学校里的那些事儿。俩人就那么唠着,直到太阳偏西才起身回家。
院子里很安静。乔苗洗了个手,准备回房间换衣服。姚翠芬及时出来拉住她,硬是往她嘴里塞了一口红烧肉,然后边问她好不好吃,边给乔雨使了个眼色,让她赶紧过去给那几个抱信儿。
乔苗吃完给姚翠芬竖了个大拇指,然后指了指自己身上的土,又指了指外头,示意她等自己换好衣服后再出来吃。看着她指手画脚的样子,姚翠芬觉得心如刀绞。不过她还是强忍着眼泪,点头放她出去。
刚走到院子里,胖墩就摇着尾巴朝她跑过来。乔苗蹲下来,摸了摸它那圆乎乎的小脑袋。突然,她摘下自己头上的橡皮筋儿,给它脑门上扎了个小揪揪,然后一脸兴奋地起身跑向房间,想叫乔雨出来看她的小小'恶作剧'。
推门而入的瞬间,乔军和马晓慧的喷花筒着实吓了她一跳。接着是乔雨照着上次她跟高俊辉的合照画的素描,孙绍斌的鲜花,马晓慧姐俩儿的抱抱熊,张亮做的一桌子美食,就连乔军也拿着自己仅有的几块零花钱,买了她最喜欢吃的绿豆糕。原本破旧的窑洞也被打扫得焕然一新,炕上堆满了气球,床单变了模样,窗前也挂上了崭新的窗帘。两扇门之间不再有间隙,门栓上头还单独装了插销。
乔苗双手捂住嘴巴和鼻子,眼里泛着泪光。她曾以为自己再也没有眼泪可流了,却不知原来爱的力量,可以使人从'死'里复活。看着眼前那一张张写满爱的笑脸,她抽泣着上前,藉着一一地拥抱,来传达自己心里所收到的感动。接着从口袋里掏出本子,哭着在上头大大地写了句“谢谢你们”。
几个人还特意凑钱给她买了个蛋糕。乔雨跑过去把姚翠芬也叫了过来。张亮伸手抹去眼角的泪水,热情高涨地呼吁大家一起唱歌给她祝福。歌声中,高俊辉跟变戏法儿似的,递给她一个笼子,里头装着一只长得极像点点的小猫。乔苗激动地想要张口说点儿什么,可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高俊辉拿过她的本子,在上面写了句“不急,不急,咱们慢慢来”。
见一时半会儿没指望说动儿子,高权贵索性自己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准备亲自上亲家那里登门谢罪。即便是豁出那张老脸,他也绝不允许儿子犯浑,把滚进门的福气给踢出去。李秀兰试图以强拧的瓜不会甜的道理,说服他不要和儿子对着干,结果被他一手推开,出门前还冷冰冰地甩给她一句,“要是这桩婚事黄了,你俩就都给我卷铺盖走人”。
李秀兰气得坐在炕头上,一个劲儿地抹眼泪,不知道自己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才会摊上这么'一头倔驴'。大儿子的日渐颓废,已经快把她的心血给熬干了,因此她实在不敢想象,万一高俊辉也像他哥那样,从此一蹶不振的话,她这往后的日子,还有什么活着的盼头。
高权贵来的的时候,周远正在门口检修他的收割机,为即将到来的收割旺季做准备。每年自小满前后起,一直到芒种结束的这段时间,都是他最忙的时候。由于石泉村靠近大山,气候相对比较寒凉,所以小麦比起别的地方要晚得熟。为了能够多挣几个钱,他们夫妻俩常是先从离家较远的地方开始,然后再慢慢地往上走,直到石泉村的麦穗颗粒饱满,在风中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为止。
周远是个老实人。看见亲家亲自上门,便马上停下手里的活儿,递烟的同时,喊着让屋里的周小洁和她妈赶紧准备茶水。高权贵收起平时一贯的严肃,满脸堆笑着,把从他手里接过来的烟别在耳朵上。王桂香随后端来两杯茶水,拉着个脸,重重地放在茶几上,以此表达她心里的不满。周小洁抓了点花生和瓜子儿,又洗了几个苹果放在盘子上一起端了进去。
“亲家呀,这几天我在家里思来想去的,实在是舍不得小洁这么好的孩子,所以还是厚着脸皮,替我们家那个混小子来向你和亲家母陪个不是。无论如何,动手打人总是不对的,更何况他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让小洁下不来台。别说你们了,连我都气得恨不得抽他两个耳光。”高权贵低声下气地表达着自己的歉意。“不管怎样,这孩子的心性不坏。所以…希望你们能原谅他这一回,哪怕是看在我这张老脸的份上。毕竟你看,俩孩子相处的时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咱这亲家的缘分,说什么也不能给搁这儿,你说呢?”
“高哥,你这说的什么话嘛!照我说,俊辉实在是打得好,不然那小子日后,还指不定要给我捅出个什么娄子来呢!”周远只要一想起自己的儿子,竟能干出那种丧尽天良的事儿,就恨不得再收拾他一顿。还好人乔玉生他们没报警,不然,估计这会儿他还得给他送牢饭呢!“只是,听说俊辉最近跟另外一个女娃子走得比较近,不知道俩孩子之间,只是单纯地闹闹矛盾,吵吵架呢,还是真有什么问题?”周远试探性地问道,同时投给女儿一个不解的眼神。就算他再怎么打心眼里中意高俊辉这个'女婿',万一他的心不在自己的女儿身上,那也只能趁早作罢。毕竟姻缘这种事儿强求不来,试问有哪个当父亲的,舍得把女儿交给一个心上没她的人?
“是那个乔苗整天死缠烂打地缠着俊辉哥不放,我们俩啥事儿也没有。”怕周远心生疑惑,周小洁赶紧跳起来替高俊辉说好话。
“死丫头,你还不给我闭嘴!”王桂香低声呵斥道,瞪着眼睛不许她插嘴。
“我说亲家呀,这俗话可说得好,无风不起浪!你说这苍蝇,它能叮无缝的蛋?”王桂香的语气里充满了不满,甚至还带着几分讥讽的味道。“不行咱就散,你们这也欺人太甚了!就我们家小洁这模样儿,难不成还愁她嫁不出去?倒是你们家可得把眼睛给擦亮喽!别一时把持不住,中了那个乔什么的计,最后落个鸡飞蛋打才好哦!”王桂香冷笑着。周远虽然是个都敢随便去捏的软柿子,但她王桂香可不是盏省油的灯。高俊辉那个兔崽子,既然敢找上门侮辱她的一对儿女,就别怪她翻脸不认人。她倒要看看,这脸皮一旦撕破,到底谁家更难看。
高权贵连连地赔礼道歉,费了牛九二虎之力才把亲家母给稳住。要不是自己儿子理亏,就他那火爆脾气,恐怕早就摔门而出了。
再三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后,高权贵灰头土脸地起身离开,心里暗自决定,一收好地里的麦子,就去会会那个搞得他们家鸡犬不宁的'祸根'。
高权贵走后,周小洁气得跟她妈俩吵了一架,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哭。先是他哥自说自话地替她去'报仇',结果把高俊辉给逼到了死角;现在她妈又当着'未来公公'的面,各种刁难,让他下不来台。和高俊辉的恋爱之路,本来就铺满了荆棘,这下她真觉得自己,快要抓不住这段岌岌可危的婚约了。
王桂香过来叫她吃晚饭,周小洁白了她一眼,气呼呼地跑了出去。自从那天高俊辉让她当众出丑后,她就再也没去找过冯家姐妹,因为总感觉她们也在背后嘲笑自己。她就那么漫无目的地在黑夜里溜达,不知不觉中站在了郭帅的饭店门口。
店里没客人,郭帅一个人坐在那里,边喝酒边看电视。乌鸦谷底靠石泉村这边的土地,被他姨父整体承包用来种菜了。平时都是他爸妈在帮着打理,刚好这两天他爸急着回去看地里的庄稼,所以便叫杨玉兰带着佑财,过去给他妈搭把手。
郭帅一脸惊讶地看着她,起身拉开椅子招呼她坐下来。周小洁顺手拿起桌子上的酒瓶,要他给自己也拿个杯子过来。
“我没地儿可去了!”她从郭帅手里接过杯子,倒满后,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
“你一个女孩子,怎么喝起酒来比男的还猛?”郭帅夺过她的酒瓶,从厨房给她拿了副碗筷。
“俊辉哥最近还跟乔苗勾搭在一起吗?”周小洁眼里闪着泪光,至少现在她不用再为他俩'保守'秘密了,反正全世界都已经知道了。
“嗯,乔苗不知道咋了,突然间就不能说话了。你们家高俊辉这段时间,差不多天天往这边跑。看着他对乔苗悉心照顾的样子,旁人谁也不好多说什么。”郭帅满上自己的杯子,边说边对着喝了一口。
“不能说话?”周小洁被他脱口而出的几个字给震惊到了。听他哥说那个人最后没能得逞,没想到还是……,怪不得高俊辉那天会跑到她们家发疯。周小洁的心里燃起了一丝丝的同情,因为这次就连她也觉得她哥做得过了头。
“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开始的时候还要严重,不过,听说这几天好多了!”
“郭帅哥,你说,如果乔苗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俊辉哥会回头吗?”周小洁眼巴巴地看着他,期待他以男人的角度,给自己一个中肯的回答。
“如果他回头的话,你还要吗?”郭帅边说边给她的杯子也满上。
周小洁端起杯子,仰头的瞬间,两行眼泪顺着腮颊滑了下来。她之前一心只想把高俊辉夺回来,好证明自己才是最后的赢家。却从来没有认真地想过,没有爱情为基础的俩人,即便真的迈入婚姻的殿堂,她是否能甘愿抱着对方的躯壳过完余生?
“我不在乎,只要他愿意回来!”周小洁趴在桌子上呜咽着。她明明听到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叫她“放手”,可她就是做不到,因为觉得心有不甘。
两人就那么你一杯我一杯地喝着,直到周小洁嘴里念着'高俊辉'的名字,倒在他怀里。郭帅把她抱到楼上的房间里,想等酒醒后,再她送回去。谁知周小洁迷迷糊糊地拽着不放,死活要他留下来陪在自己的身边。郭帅仅有的理智,在她一再有意无意的诱惑之下,彻底崩塌。他低头吻着她的双唇,任由欲望驱使他褪去她的衣服。五月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窥探着两人在屋内的缠绵。
试论辩证看待《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及其悲剧性
字数:4415
试论辩证看待《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及其悲剧性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中精彩的篇章之一,它不但最翔实、最具体的描绘了楚汉战争那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时代画卷,而且最真实、最生动的塑造了项羽这一充满色彩,有着复杂性格的悲剧英雄。千百年来,热门对于逝去的英雄给诸多评价,褒贬不一,如何客观的历史的评价项羽其人其事,将使笔者即将讨论的话题。
一、 勇而有谋与勇而无谋
有观点认为[①]:项羽并非只有匹夫之勇,而且善谋。其理由如下:巨鹿之战中项羽力劝统帅出击,显示了其对战略形态的正确判断;项羽运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获得巨鹿之战的胜利;项羽运用“恩威并举”的方法收降秦最后一支主力部队,显示了他“分化瓦解”的战略思想:在楚汉第一场大战中,项羽运用与会包抄战术,用突击的方法,以三万兵卒挫败十余万镇守鹏程的汉兵,并说项羽自称熟谙兵法,有勇有谋,“‘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并非夸大之词。”
笔者认为项羽确实会用谋,要不也不会以八千出兵而称雄天下,但项羽是否就成了一个“有勇有谋”或者“能于用谋”的“高素质”将领呢?
首先,阵前杀帅,难道没考虑其可能军政大乱吗?“置之死地而后生”,又不是一贯暴躁鲁莽作风?要“分化瓦解”,又何须等到兵渡粮尽之时?“迂回包抄”将领在以寡敌众时,再蠢也会先找“软柿子”捏的。
其次限于并非熟谙兵法。《项羽本纪》记载,他年少数就有叱咤风云之志,取代帝王之心,“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学“万人敌”的兵法,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年幼即以一浮躁性急之心学济世之技,又何来“熟谙”之说?
在楚汉的一次持久对决中,双方大伤元气,项羽于是就约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矣,徒以吾二人尔,愿与项王挑战,决雌雄。”说的简直像儿童游戏,两军对垒竟可以用单挑来解决,难怪项羽的言行引得刘邦大笑:“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当项羽被围垓下,仅剩二十八骑突围时,他如同一个赌气的孩子,无计可施之中以主帅的身份单枪匹马冲入汉军之中,力斩督尉,再夺军旗,杀数十百人,一路上左冲右突,上窜下跳,临死前还总结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战胜则归因于己,战败则归因于天,还讲什么谋?当乌江亭长劝他渡江时,他也这样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对于这些死不回改,刚愎自用,浅薄寡谋的性格,杨如《法言》曾有过恰当评价:“或问:‘楚败垓下,方死,曰,‘天也’,谅乎?曰:‘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何故焉!”说的很清楚,项羽不懂群策群力,刘邦都说他“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总是自恃其勇,单枪匹马冲锋陷阵必败不可,和天运有什么关系呢?这个说法与在《史记》中找到多处印证,如《淮阴侯列传》中记韩信语:“项王暗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能,此特匹夫之勇耳。”《高祖本纪》中记高启、王陵语:“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力而不予人利,此项王所以失天下也。”
作为对照,我们再来看看刘邦之谋。刘邦自己并不善于带兵打仗,韩信当他的面也之只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但是他却善于用谋,能够做到群策群力,韩信对此也只能服输:“陛下不能将兵,而善降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擒也。”刘邦也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共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更多的时候,项羽与人交战,自恃武艺超群,逞匹夫之勇,以八千人起家到拥兵百万,一路战无不胜,正是这些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使他迷信武力,轻视权谋”[②]。勇猛地他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暴秦,而“项羽的直率磊落,而又刚愎自用,不善智谋……”[③]又使他轻而易举的陷入刘邦设下的个个圈套,将大好河山拱手让人。
二、 优柔寡断与英雄本色
对于鸿门宴,大多数观点都对项羽作了否定性的评价:“当时,楚霸王项羽不听从范增的劝告,在宴会上轻易放走刘邦,最后落了个自刎乌江的下场,留下惨痛的历史教训。”[④]“项羽头脑简单,缺少智谋,……因其骄傲自大,缺少政治头脑而又不听臣言,最后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被迫自刎乌江。”[⑤]“被虚荣所惑,不杀有功之人,为妇人之囿,不能痛打落水狗,使得刘邦金蝉脱壳,逃之夭夭,养虎为患,自食其果。”[⑥] 可以说大多数史家几乎众口一词认定项羽优柔寡断,鸿门释刘是一个战略抉择的错误,埋下了失败的祸根。那么,是否这次宴会上项羽真就是妇人之仁,优柔寡断了呢?
不然。
首先,这与人们“成者王侯败者寇”传统观念有关。项羽最终失败,人们才把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贬得一钱不值;设想一下,如楚汉战争的胜利者是项羽,人们又将作何感想呢?也许鸿门释刘成了项羽的一则美谈。其实,细读《项羽本纪》我们会发现,司马迁虽然对项羽表示了惋惜之情,对项羽的一些言行也颇有微词,但司马迁从头至尾没有否定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也没有肯定放走刘邦是项羽失败的原因。
其次,我们知道,“其一特定对象在其历史发展中的每一个点都是具有其一定的因果联系。”鸿门宴与楚败汉胜的结果有关,但绝不是主因。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司马迁总结了三点:其一是背关怀楚,即是放弃了关中这一战略要地;其二是放逐并义帝,因而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其三是迷信自己的气力而不学古代贤君以德感人。因此,项羽之败不在于鸿门宴,即使刘邦命丧鸿门,也会有“李邦”、“王邦”的出现。顺便说一下,司马迁确实写了项羽的种种性格弱点,但这主要反映在《项羽本纪》中,这主要是由司马迁首创的“互现法”决定的。
项羽是楚贵族之后,楚亡后,复仇与称霸是他一切行动的支配原则。在此看来,当时秦患未除,他还需要刘邦的配合,如果轻易杀掉刘邦会引起诸侯的不满和恐慌,造成抗秦联盟的破灭。其二是,刘邦并不是他实现目标的拦路虎,他完全有实力控制局面,不需要运用“斩首行动”让自己背上“不仁不义”的恶名。其三是项伯的撮合和刘邦的降贵纡尊的登门谢罪。项羽识不破刘邦,只能证明刘邦伪饰技艺的高明,技巧的高强,说谎本领的高超,碰上这样一个“三高型”的政治流氓,项羽又岂能奈他何?
三、 悲剧英雄的人性关照
在封建社会,人民群众饱受欺凌,常寄希望于“青天”和“王道”。然而,这种希望常归于幻灭。因此,广大的受压迫、受冤屈者,在无处申诉的苦境中,自然寄希望于法康的英武行为,反抗的英雄即是他们心灵中的希望和神。神当然是完美的,尤其是对于项羽这样一位豪气盖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来说,人们希望他更是完美的。于是人们不断地为他的悲剧之因寻根究底。有的认为个人素质是刘胜项败的重要原因,有的认为用人不当是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有的认为分封诸侯是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有的认为个人心态和性格是双方失败和胜利的重要原因。
其实都不尽然,人性是个复杂多变的东西。人有两个灵魂,一个善如天使,一个恶如魔鬼。 而一个人是天使还是魔鬼,就要看此时哪个灵魂占上风。“人性如魔法石,让善恶一体,美丑合一,阴阳交错,刚柔相济。” [⑦]这与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作品《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泰拉尔巴的梅达尔多何其相似。[⑧]这样我们就不拿理解为什么项羽会有双重性格:“‘言语呕呕’与‘暗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嫉贤妒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与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⑨] 正是因为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时刻的相互较量,才是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充满了矛盾性和多变性,如浮雕般鲜活生动。
四、 悲剧双重性格的整合
作为悲剧的英雄,项羽反勤斗争的积极行为和驰骋疆场的英武以及超人的军事胆略都表现出一种伟大的崇高感。这种精神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阳刚之美,我们不能单单把项羽归结为一个失败的英雄,而是要从这种崇高的精神中挖掘《项羽本纪》所要表现的一种历史悲剧意义来。
有悲剧心态、悲剧意识上升为永恒的悲剧意识,司马迁把分裂的性格加以轮廓式的整合。让我们看到人性中不可调和的、抵触性的因素尖锐的排斥和斗争着。如果主体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进行自我否定,就必然会导致自我的摧毁, 而司马迁所要揭示的,正是这种历史的悲剧意识。
如果说《垓下歌》表现出的是项羽迷惘和无奈的感慨,那么乌江自刎则显示了他失败时仍然不是英雄气概的本色。在身与死的抉择中,他从容不迫,“这种从容不迫的情结,这种对显示和虚幻本质的强调,这种对死亡的镇定自若的态度,都是悲剧精神特色的要素。”[⑩] 面对这命运的不公和楚亡汉兴的历史必然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即一种虽败犹荣的意识存在,正是人类历史长河悲剧意义的体现。悲剧英雄的价值在苦难中凸现出来了,“它的价值在于,它体现了人类的崇高理想、美好希望,是人类的伟大力量的最深刻象征”。[11]“项羽的死,是自虐式的毁灭自己的身躯和他性格中残暴的阴影面。”[12]他死了,然而这种抗争意识、抗争精神以及狭隘的贵族思想所铸造的悲剧性格,却得到了社会普遍的同情和赞誉,人们在指责他暴虐的同时,更多的把他当作一位“千古英雄”来欣赏。司马迁更是对“遂将五诸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的丰功伟绩发出了“近古为常有也”的强烈呐喊!悲剧英雄的价值还不仅于此,他还具有不可重复性和本体性。“悲剧英雄的和声明是感性的、具体的个体生命,但它是悲剧世界一切价值和意义的基础、出发点和最后归宿。”[13]即,在《项羽本纪》中,项羽的个体存在就是“宇宙意识”,就是一切,就是尼所谓的“原始太一”本身。因此,苏珊·格朗说,“只有在人们认识到个人生命是自身目的、是衡量其他事物尺度的地方,悲剧才能兴起,才能繁荣。”在司马迁看来,项羽英武之时,真是人的主体意识表现的最明显的时候,也充分体现了人的尊严与价值。诚然,这种肯定仅是很短暂的时间,而且以整个生命作为代价。“然而,就是在这人的主体意识的到肯定的瞬间,又把它毁灭掉,于是,变闪出主人公最光辉的悲剧火花,铸造了艺术是上令人惊心动魄的崇高悲剧。”[14]我们看到了悲剧主人公崇高而雄伟的形象,感到了排山倒海的力量,尤其是他们的悲壮之死,原因也在这里。《项羽本纪》中写项羽的死之所以是一种意识到的牺牲,是因为它已朴素的认识到超出悲剧世界之上的关于人生价值最高标准,因而也就值得用四来捍卫自的尊严,肯定自己的价值。就悲剧的象征意义来说,他的死正是人类走向那更高标准付出的代价。所以,他的死能在黑暗中给人以光明,在毁灭中给人以希望!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 《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0
2. 张大可 安平秋等 《〈史记〉研究集成》,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3. 韩兆琦 《〈史记〉集注集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 丁华明等 《读批〈史记〉》,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
5. 冷成金 《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苏珊·格朗 《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7. 凌稚隆 《史记评林》(本纪一),北京,地球出版社,19,255
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划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划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进行粗线条的钩勒,有意地夸张了整体之后,司马迁便抓住了几个点睛处,工笔细描,刻意求精。鸿门宴场面的极力铺排,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