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问答 生肖问答

血染战地的生肖_血染战地正确生肖

tamoadmin 2024-07-02 人已围观

简介1.叙战地记者生存状况报告:冒险去前线为哪般2.“故园菊”和“战地黄花”3.血支代表什么动物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今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西方称作马可波罗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抗战,

1.叙战地记者生存状况报告:冒险去前线为哪般

2.“故园菊”和“战地黄花”

3.血支代表什么动物

血染战地的生肖_血染战地正确生肖

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今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西方称作马可波罗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抗战,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团长吉星文亲赴前线,指挥作战。一位战士用大刀接连砍死砍伤日军13人,自己也壮烈殉国。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战士,战到最后只剩下4人。9日凌晨,二十九军收复了永定河东岸的失地。

发生时间:民国25年。

失踪士兵:志村菊次郎。

失踪原因:拉肚子了。

失踪时间:20分钟自救。

事变元凶:东条英机。

进攻者:清水节郎,清直等。

中国守军:第29军“大刀队”,军歌“大刀进行曲”,军长宋哲元,副军长佟麟阁(首位抗日殉国的高级将领)。

背景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的方针。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20世纪初叶,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极力扩大对华侵略,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妄图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国内地。一次大战后,日本企图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侵略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我国东北发动突然袭击,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华北搞所谓“自治运动”,妄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战争部署。

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进行挑衅,伺机挑起战争。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于7月7日发动了七七事变。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但同时,日本乘机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政府决定动员40万兵力,妄图用武力灭亡中国。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枪声非中方所发,予以拒绝。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

[编辑本段]军队配置

中国

国民革命军第29军 军长——宋哲元、副军长——佟麟阁

第37师 师长——冯治安,驻守北平、南苑、西苑、丰台

第38师 师长——张自忠,驻守天津、大沽、沧县、廊坊

第132师 师长——赵登禹,驻守河北省大名、河间

第143师 师长——刘汝明,驻守张家口、张北,怀来

第9骑兵师 师长——郑大章,驻守通县,南苑

日本

中国驻屯军 司令官——田代皖郎中将、香月清司中将(接任)

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 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

步兵第一联队 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

步兵第三大队 大队长——木清直少佐

步兵第八中队 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

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大佐

[编辑本段]反应

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立即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蒋介石也于7月17日发表了关于解决卢沟桥事变的谈话。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序幕。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对于在卢沟桥战斗中英勇抗敌的29军,全国各界报以热烈的声援。各地民众纷纷组织团体,送来慰问信、慰劳品;平津学生组织战地服务团,到前线救护伤员、运送;卢沟桥地区的居民为部队送水、送饭,搬运军用物资;长辛店铁路工人迅速在城墙上做好防空洞、挖好枪眼,以协助军队固守宛平城;华侨联合会也致电鼓励第29军再接再厉。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的进攻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见占领卢沟桥的企图实现不了,便玩弄起“现地谈判”的阴谋,一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则借谈判之名,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

[编辑本段]后续

7月9日、11日、1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与冀察当局三次达成的协议,都被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是一纸空文。“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但它却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迟缓了第29军布兵应战的准备,给平津抗战带来极大危害。到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日本华北驻屯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之后,为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寻找新的借口,又在7月25日、26日蓄意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

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宋哲元严词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同日,日军参谋部经天皇批准,命令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增调国内5个师约20万人到中国,并向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正式作战任务:“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血战平津已再所难免。中国军队随之奋起抵抗,血染平津路,壮士报国恨。

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当时香月清司指挥已云集到北平周围的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西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发起全面攻击。第29军将士在各自驻地奋起抵抗,谱写了一首不屈的战歌。南苑是日军攻击的重点。第29军驻南苑部队约8000余人(其中包括在南苑受训的军事训练团学生1500余人)浴血抵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8日夜,宋哲元撤离北平,29日,北平沦陷。29日凌晨,冀东保安队第1总队队长张庆余和第2总队队长张砚田,在通县发动起义,反正抗日,击毙通县特务机关长细木繁中佐等数百人,活捉汉奸殷汝耕(后逃跑)。

7月29日,第29军第38师在副师长李文田的率领下,发起天津保卫战。第38师攻击天津火车站、海光寺等处日军,斩获颇众,但遭日机的猛烈轰炸,伤亡亦大,遂奉命撤退。30日,天津失守。

[编辑本段]影响

七七事变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开始全面侵华。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编辑本段]评价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上,法西斯成为全人类的公敌,世界性的主要矛盾已经由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争霸斗争转变为法西斯力量与反法西斯力量之间的一场较量。随着德意日法西斯日趋一日地走向结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多年努力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已土崩瓦解,国际社会的秩序已经失去了国际条约的控制,法西斯侵略者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了。到了1936年,法西斯国家行将发动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在全球的上空。

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集团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把6年前在中国东北挑起的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活动不仅威胁到人民大众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中国国民政府对日本残存的一点和平幻想彻底破灭,蒋介石对中国***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作出了积极反应。

前所未有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体现了“民族意识胜过一切”的思想,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危机唤醒了沉睡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无情的战争教育了全国各族人民,从沿海到内地、从都市到偏乡僻壤的全中国人民都被动员起来了。

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掀起,如火如荼。日本帝国主义面临的对手是空前觉醒的中华民族,所以这就注定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中华民族则一天天开始复兴。卢沟桥畔的枪声引燃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圣火,将中国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以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辉煌战绩,一扫中国近百年尽遭侮辱、积弱不振的形象,第一次赢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全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因此重新焕发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是中国人民坚持8年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力量。

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值得特别珍视和发扬。今天距离七七事变的爆发已经70年了,但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至今不散,日本极右势力极力通过各种方式企图为侵略战争翻案。中国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尊重和正视历史,才能赢得未来。

叙战地记者生存状况报告:冒险去前线为哪般

孙佑杰先生当年是一位援朝的随军记者,同时也是一位军旅作家和军旅美术工作者。其木刻作品在烟台博物馆展出后,给人们带来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孙佑杰先生是多才多艺的,是富有创造力的。

在部队工作时就为部队研究制作了各式各样精美的奖状、锦旗。

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佑杰先生更加执着于对各种美术字的研究与创新,并将其极力地嫁接于中国传统书法上,形成独特的工艺书法作品。佑杰先生的工艺书法中,最具感染力的是彩色立体书法,可谓形式新颖、生动活泼。1986年,佑杰先生创作了三套彩色立体春联和婚联,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为胶东大地的春节和婚礼增添了喜庆气氛。2000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援朝作战50周年,佑杰先生重忆战事,激情涌动,创作出一批书画结合的富含感彩的作品。如书法《志愿军战歌》以战火燃烧的鸭绿江边为背景;《血染汉江》则以烽火连天的激战为背景;《一把炒面一把雪》的字面上布满了飘飘的雪花。这些作品蕴含着佑杰先生的智慧与心血,既生动形象,催人奋进,又令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真正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

佑杰先生的晚年生活是丰富的,是伴随着自身艺术的升华而享受着别样的天伦之乐的。他对自己的工艺书法不断地进行雕琢、改进和提高,使之品种不断增加,直至能把传统的正、草、隶、篆等书体书成立体化、彩色化,并创作出许多鼓舞人心的作品。2004年,79岁高龄的孙老得知烟台被评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后,激动不已,彻夜难眠,遂生灵感,以“魅力烟台,得天独厚”为主题,创作出了比以往水平更高,画面更加丰富的作品。佑杰先生今年已80高龄了,但其精力充沛、锐气不减,佳品力作不断涌现,并经常见诸报端,真是可喜可贺。

“故园菊”和“战地黄花”

2月21日,叙利亚多地发生连环爆炸,造成上百人伤亡。

中新网3月4日电 帕特尔和四名记者乘坐的计程车在叙利亚西北部的高速公路上疾驰,一直跟踪在后的军机突然俯冲下来并扔出两枚炸弹。

侥幸躲过后,计程车司机尖叫不止。「那是我人生中最诡异的10秒」,帕特尔说,他转头问同伴,「你还想继续待在叙利亚吗?」

这是帕特尔2012年所写《我去叙利亚学习如何当记者》一文中的情景,他在经历过多次生死之劫后回到了英国伦敦。

当今,叙利亚内战已进入第六年,还有非常多像帕特尔一样的战地记者不断向外界传递著讯息,对他们而言,危险无处不在。

3月1日,叙利亚北部,八枚炮弹在多国记者团不远处爆炸,造成包括中国记者在内的多人受伤。事发时距离叙停火协议生效才不到三天。

英国媒体把叙利亚战地记者评为「全球十大高危职业」之一。国际记者联盟释出的资料显示,2015年,有112名记者在交火中丧生。

用生命记录事件——这些记者为了什么甘愿冒险去前线?

「我为什么要报道战争?……几个世纪曾经了,战争并没有显著的变化。战场上依然炮声隆隆,血肉横飞;战场外妻离子散;交战双方都不肯公开真相。所以,我的工作就是做一名战争证人。」美国著名战地女记者科尔文说。

科尔文在曾经30年里报道过两伊战争、巴以冲突等数场战争,还被手榴弹炸掉了左眼。2012年,她在叙利亚的炮火中丧生。

2014年,美国记者弗利被,他的妈妈在痛苦中却表现出一种坚强,「我们从来没有为我们的儿子感到如此骄傲,他献出了生命,来向世界呈现叙利亚人民所受到的苦难。」

战争是这些记者身处险境的主因,但也有人以为他们没能得到「应有的保护」。

2013年,一张名为「血染摄像机」照片在网上流传。年仅17岁的巴拉卡特是一名自由摄影师,在叙利亚一家医院拍摄交火场面时不幸遇难。死前,巴拉卡特的手上还握着他的摄像机。

这名少年的雇佣公司遭到了质疑,比如「巴拉卡特的年岁是否过小,他有没有接受过自我保护相关训练?」公司却没有给出明确回答。

在不同国家、不同战场复杂的情况面前,联合国似乎也显得鞭长莫及。2015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在武装冲突中保护记者的决议,并敦促立即无条件释放被或劫为人质的记者。但记者遭的讯息此后仍不断传出。

*** 和地方武装更难以把战地记者作为绝对的中立者,由于清楚「舆论战」的重要性,记者甚至会成为有些武装组织攻击的目标。

没有应有的保护伞、在炮火中生存——战地记者似乎应当是足够坚强的。但美国派驻叙利亚的记者彼得却在弗利被后发表了一篇长文《为什么不值得再冒险报道战争了》。

彼得在中东和阿富汗工作了7年回国,在谈及自个是战地记者后,却被美国人屡屡质问报道「是否都是真实的」。

「他们住在豪华的高楼大厦里……毫不关心正在发生的战争。你为读者冒着生命危险去获取第一手咨询时,他们却还在想着你所有的冒险只是为了隐藏某些资讯」。彼得写道。

战地记者无疑是一个危险,又时而不被外人所理解的职业。在危机四伏的前线,记者们往往是用生命换取、保护宝贵的资讯和第一手资料。或许只有当地球上所有的战争都平息,他们才能真正放下职责与担当,去体验沐浴在和平气氛中的宁静与荣光。

血支代表什么动物

九月九重阳节有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俗,在历代的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其中岑参有一首五言绝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是一首看似平直朴素,而实际上构思精巧,情韵无限,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攻陷长安,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勉强登上高处远眺,透露出些许的无奈和惆怅之感,就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人像王弘那样来送酒助兴(化用陶渊明的典故)。诗人在远方怜爱着故乡长安的菊花,“应傍战场开”给我们展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壁残垣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

菊花虽然是孤寂的,凄凉的,但它一定不负秋阳,竞相绽放。诗人从自我感伤中走出来,把“故园菊”作为核心意象,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身在乱世的诗人岑参,借写菊花来表达厌战反战之情。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与人民战争革命胜利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他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如今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美丽芬芳。秋风劲烈,秋不似春光明媚,却比春天的景色更为壮美,天高气爽,江澄水碧,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和天空泛着白霜”。

“战地黄花”在秋风寒霜中绽蕊吐芳,满山遍野,生机勃勃。霜天万里,秋风凄厉,黄菊馨香,秋色胜似春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的《醉花阴》几句,她写尽了离怀别苦的哀愁,凄凉至极。而毛泽东的词一扫秋的萧瑟之气,以绚丽壮阔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民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这两首诗同是写菊花,诗人的心境不同,一个悲愤忧虑,一个豪迈旷放;一个余意深长,一个令人振奋。诗人没有对小家的儿女情长,而是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读这两首诗,你是不是也有不一样的感受呢?

血支代表虎。血即血染战地,意思是鲜血染红了现场,鲜血指的是士兵流出的鲜血,而古代领兵出战是需要有调兵遣将的虎符的,因此血代表生肖虎,虎被誉为兽中之王,凶猛彪悍。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

文章标签: # 中国 # 日本 # 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