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问答 生肖问答

寓兵于农的拼音_寓兵于农是什么生肖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侨寓的解释侨寓的解释是什么2.劝农的意思劝农的意思是什么3.于组什么词4.老农的意思老农的意思是什么5.力农的意思力农的意思是什么6.农桑的词语农桑的词语是什么隶农的词语解释是:春秋时的一种农业奴隶。指佃农。隶农的词语解释是:春秋时的一种农业奴隶。指佃农。结构是:隶(独体结构)农(独体结构)。拼音是:lìnóng。注音是:ㄌ一_ㄋㄨㄥ_。隶农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

1.侨寓的解释侨寓的解释是什么

2.劝农的意思劝农的意思是什么

3.于组什么词

4.老农的意思老农的意思是什么

5.力农的意思力农的意思是什么

6.农桑的词语农桑的词语是什么

寓兵于农的拼音_寓兵于农是什么生肖

隶农的词语解释是:春秋时的一种农业奴隶。指佃农。

隶农的词语解释是:春秋时的一种农业奴隶。指佃农。结构是:隶(独体结构)农(独体结构)。拼音是:lìnóng。注音是:ㄌ一_ㄋㄨㄥ_。

隶农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春秋时的一种农业奴隶。引《国语·晋语一》:“吾观君夫人也,若为乱,其犹隶农也。虽获沃田而勤易之,将不克_,为人而已。”韦昭注:“隶,今之徒也。”⒉指佃农。引宋陈亮《书林勋<本政书>后》:“顾其间将使隶农耕良农之田,纳租视其俗之故,经赋出於良农,而隶农出军赋,疑非隶农所利。”

二、国语词典

佃农。

三、网络解释

隶农古拉丁文colonus的意译,有时音译为“科洛尼”(coloni,为colonus的复数形式)。在古代罗马,3世纪以前隶农主要指租地耕种的人,4~5世纪主要指介于自由民与奴隶之间的农业劳动者。隶农虽已不是奴隶,也不是自由人,可连同土地一起出售。

关于隶农的成语

贩夫皂隶牛农对泣严家饿隶重农轻商伯道无儿司农仰屋不违农时

关于隶农的词语

严家饿隶贩夫_隶牛农对泣寓兵于农司农仰屋贩夫皂隶隶首之学伯道无儿不夺农时不误农时

关于隶农的造句

1、由于奴隶起义不断爆发,迫使奴隶主采用新的方式,即“隶农制”来剥削人民。

2、帝国初期,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城市繁荣,农业上隶农制占优势。

3、罗马的规定是只有地主才服兵役,这导致大量的农民投身地主门下成为隶农。

4、奴隶主开始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奴隶耕种,奴隶可以分享一部分收成,奴隶就在这样的方式下开始演化为“隶农”,而释放奴隶的数目也渐渐增多。

5、与此同时,奴隶、隶农和下层人民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起义烽火遍及帝国全境。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隶农的详细信息

侨寓的解释侨寓的解释是什么

构筑“盛唐气象”底蕴的,是国家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而经济的繁荣与国家的安定,与唐前期实施均田制与府兵制,关系极大。均田制与府兵制遭到破坏之际,也是唐王朝由盛转衰之始。代之而起的两税法与募兵制,也是顺应时势变化所需之制,但在当时流弊不少。这既有制度本身的缺陷,也与王朝盛衰的大势有关。

均田制与府兵制,是隋朝和唐朝前期实行的两项重要制度。这两项制度的起源、发展、演变与当时社会的治乱兴衰互为影响,息息相关。

均田制起源于北魏,府兵制形成于西魏、北周。它们都是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并在隋以前的北方各朝中实行。

北魏王朝的拓跋氏部族,在中国北部建立政权之前,其社会经济还停滞在氏族公有制阶段上。当它在长期战乱之后建立政权时,中国北半部已经被破坏成为一个地旷人稀的地带,大片无主荒田,被新的统治者和土著的豪强权贵侵占,人口依附于地主豪强的情况十分严重,土地、人口纠纷事件也时有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北魏政权建立后不久,曾在北方实行过“分土定居”和“计口授田”之法。所谓分土定居,就是使各部牧民与原来的大人脱离关系,转移到一定地区,重新按居住地组织编制,由北魏政府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从事农耕或定居放牧,变成国家的地缘关系的编户齐民。所谓“计口授田”就是把被征服地区的居民,除一小部分战俘作为国君的战利品赏赐给贵族、大臣和将领外,其余的大多数人,作为“新民”随拓跋部落内迁,由政府发给这些“新民”耕牛和农器,按人口授给土地,让他们在划定的范围内耕作,并设置专门的部帅对他们进行管辖。这既表明拓跋氏开始封建化,又反映出仍带有浓厚的氏族部落特征。

实行“分土定居”和“计口授田”后的基层组织,是所谓的“宗主督护”制。所谓宗主督护,对于拓跋鲜卑族来说,就是仍由族长率领同族人在内地定居,从事农业生产,族长称为“宗主”,同族人称为“宗子”,宗子向宗主出租纳税,不直接负担国家赋税。对于北方汉族来说,就是在十六国时期形成的“坞壁”(结族自保式的组织)的基础上,委任豪强大族尊长进行统治。“宗主督护”制仍是半氏族半封建式的组织,具有两个明显的弊端:一是地方大宗豪强势力增大,形成与中央政府抗衡的力量;二是大量人口荫庇于宗主之下,逃避赋税徭役,使政府丧失直接控制的人口和应得的赋税。

到了太和九年(485年),立志于改革的魏文帝拓跋宏,接受大臣李安世的建议,于同年十月下达均田诏令。均田令的大体内容是:凡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都可以得到政府授予的土地,即“受田”;“受田”分为“露田”和“桑田”两种:露田男子每人40亩,妇人20亩,到年老不能劳动或死亡后,要将土地还给政府重新分配;桑田男子每人20亩,用来种植桑榆、枣树等,不种桑的地方,则给麻田,男人10亩,妇人5亩,桑麻田可以世代相传继承,不用交还;奴婢和一般百姓同样受田;耕牛也可受田,每户限4牛;桑田不足者可以买,过限者可以卖,但不能超过或少于应受田数。

与均田相应的,是租调规定:1夫1亩每年出帛1匹(麻布之乡出布1匹),粟2石;15岁以上没有结婚的,4人同1夫1妇负担相同;奴婢8人与4人未结婚者负担同;耕牛20头与奴婢8人的负担同。80岁以上者,可以有一个儿子不服役。孤独、癃老、笃疾、贫穷不能自以为生者,由基层组织负责抚养。

为了保证均田制和租调制的实施,在颁布均田令的次年,孝文帝又采纳了大臣李冲的建议,用汉族传统的地方基层组织,代替“宗主督护”。具体内容是:以5家为一邻,5邻为一里,5里为一党,邻设邻长,里设里长,党设党长,合称为“三长”。三长的主要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催征徭役、兵役。

公元534年,北魏内部发生分裂,一为两魏,一为东魏。西魏的朝政大权,由宇文泰掌握。宇文泰所凭借的武装力量,基本上是以鲜卑族为主体的,带有较为浓厚的部族兵制特点。但同时,适应形势的需要,广募关陇豪强子弟入伍,又征发当时的富户壮丁当兵,扩大了武装统治的基础。宇文泰深知要想在残酷的兼并战争中占据稳固的席位,就必须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统十六年(550年),他改革兵制,实行“府兵制”。其基本内容是:按照鲜卑族8个部落的规模,设立8个柱国大将军,来比拟过去的“八部大夫”或“八部帅”,宇文泰自己也当了一个柱国大将军,却以“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名义总领全军。另外一个南西魏宗室元欣担任的柱国大将军,只有空名。除宇文泰和元欣外,其他6个柱国大将军各统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义领两个开府,每个开府为一军,约2000人,共计24个开府,约5万人。6个柱国大将军对其部属可以自相督帅,战士的武器和粮饷由六柱国提供。

北周取代西魏后,公元573年,周武帝宇文邕下令改军士为侍官,所有士兵都直属皇帝,府兵成了皇帝的禁卫军,“自相督帅”的现象不复存在;又规定,凡是设置军府的州郡,府兵就从均田户中加以征发,并定出了优待贫下户的办法,即兵士本人可免除租调徭役,他们的家庭在3年内可以不交纳租调和服徭役。这样就把府兵与均田联系了起来。

据史载,北魏创行均田制后,东魏与北齐,西魏和北周,都曾在一定范围内加以实行,并略有变革。

隋朝和唐朝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所改革和完善。这对于唐前期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隋朝的统治者,是直接从北周王朝接管政权的,故对于均田制也加以沿用。据考证,大约在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所颁布的“新令”中,有“田令”;之后的开皇五年(585年)、十二年(592年)、大业五年(609年),又先后颁布并贯彻实施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办法。从“田令”条文看,大体上沿用前代均田的规定,略有增删。之后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主要是整顿户籍,确定赋税标准等。

隋末唐初的长期战乱,使黄河以北广大地区以及江淮之间,出现大量荒田,唐初的人口,也只相当于隋朝极盛时的1/3左右。唐朝统治者为了尽快恢复发展生产,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颁发田令,推行均田制。从目前留下来的武德七年(624年)和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两次均田令的引文看,其主要内容是从整顿户籍人手,按照人口不同情况授田,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为主的赋税制度。

首先是整顿户籍制度。唐初规定,百姓生儿育女,4岁以下称“黄”,4岁以上为“小”,16岁为“中”(后改为18岁),21岁为“丁”(后改为23岁,又曾改为25岁),60岁为老(后曾改为55岁)。每年造一次计帐(预算簿),每3年造一次户籍。凡天下百姓,4家为邻,20家为保,100家为里,500家为乡。保有保长,里有里长,乡有乡长(后废)。编造计帐、户籍时,通常由这些基层组织先进行调查登记,然后逐级上报审查,最后一直到中央户部汇总掌握。除了调查登记户口外,这些基层组织负责人还负有督察、纠举、考勤、催驱等职责,具体贯彻执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然后是推行均田制度。①确定田亩标准。唐初规定,凡天下田土,以5尺为步(有大、小之别,大尺合今0.29~0.31米,小尺合今0.24米,一般用大尺),240步(即长240步、宽1步)为亩,100亩为顷。均田时全国一律以此标准计算。②确定授田额数。丁男(21岁以上)和中男(18岁以上)每人授田1顷(100亩),其中80%为“口分田”,20%为“永业田”。丁老残疾给40亩,寡妻妾给30亩(如果当户者即户主,再增给20亩)。道士、女冠、僧尼男女给20至30亩,驿马给地40亩,传送马给20亩。③确定授田时间。每年十月至十二月农闲时间,为田亩授受和变动调整时间。其余时间一般不许变动。④确定授田先后原则。具体为:先课户后不课户(承担租调者为课户,反之为不课户);先贫穷户后富裕户;先无田户后少田户。⑤明确“宽乡”与“狭乡”概念。即受田已足者为“宽”,受田不足者为“狭”。狭乡受田数额,可减宽乡之半。工商业者可按口分田半额授给,在狭乡则不授。荒薄之田,一易者(即种一年,可休一年)倍授。宽乡三易者(即种一年,可休三年)不倍授;狭乡不足者,听于宽乡遥授。⑥确定土地买卖原则。“口分田”在法律上禁止买卖。“永业田”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买卖,即:家贫无以供葬者;卖田以买庄宅、碾硙、邸店者;自狭乡乐迁宽乡者;官吏贵族有赐田者。如系自狭乡乐迁宽乡者,“口分田”也可出卖,但已卖者,在当地不得复授。⑦对亲贵官僚的一些特殊优待。亲王、贵族、官吏按血缘亲疏、爵位品级与官阶高下,授给自100顷以下至60亩以上不等的田土,作为“永业田”(可以出卖)。有军功者给“勋田”,官爵与勋爵俱当给者,从其大数,不二者并给。中央地方文武官吏都有“职分田”,最高者20顷,最低者2顷。此外,还有“公廨田”,供官僚机构津贴之用。“职分田”与“公廨田”是否可以买卖,缺乏明确规定。⑧对府兵户的特殊规定。凡均田之户,身任府兵,出征戍守,死于“王事”者,其子孙可以不退田。陷没而一时未辨生死者,退田期延长6年。已退田而本人又返国返乡者,应当优先授给田土。

在均田制之上,确定赋役制度,即实行租庸调制。简单地说,就是“有田则有租,有身(丁口)则有庸(以庸代役),有家则有调”。具体说,就是凡受田者,每年须交纳粟2石(斛),产稻区交纳稻3斛,岭南诸州则交米,上户1石2斗,中户8斗,下户6斗,这称为“租”。每户每年随乡所出,供绢或绫、絁各2丈,附棉3两;产麻区供布,较绢增额1/5,附麻3斤,称为“调”。每丁每年出役20日,无事折收庸,每日绢3尺;加役15日以上者免调绢。30日以上租、调全免;正役,一年之中最多不得超过50日。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地方,以及各种特殊身份人的子孙。须蠲免一部分或全部租庸调,这由法令另行规定。少数民族和不发达地区,租调折米征收。番人游牧地区,每年收钱10文、5文等,或输一定数额的羊只。

古代竹林这是唐朝前期均田制的基本内容。与前代相比,它有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①取消了奴婢受田的制度。这可能是为了减少奴婢数量,从而扩大国家的编户,增加财政收入。②贵族官员的永业田和职分田,较北朝显著增多;而公廨田又是唐朝新增加的,这反映均田制对统治阶层的优待,以及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正因为这样,当时奴婢不受田对他们影响也不大。③授田对象较北魏更广,即僧、尼、道、女冠和工商业者,都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这是因为隋朝以后,由于统治阶级的倡导,佛道大大发展,寺院占田相当普遍,从而法令中不得不承认这种既成的事实。允许工商业者占田,既说明当时土地尚多,又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者地位的提高。④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有所松动。不仅永业田可卖,口分田在“乐迁”时可卖,官员的数目巨大的永业田和勋田也可买卖。这显然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已到了一定程度时的必然反映。

在实行均田制的同时,隋朝和唐朝前期都曾实行府兵制,并有所改革和完善。

隋初大概延用北周府兵制。开皇九年(589年),隋朝以50万大军一举灭陈后,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下诏,改变过去府兵卫士居处不定、没有土地的状况,规定府兵一方面仍由军府统治,另一方面须与百姓一样申报户籍,受还田地。这样一来,府兵既是士兵,又是均田农民,实现了彻底的兵农合一,寓兵于农。

隋末,府兵组织解体,一部分府兵被军阀掌握,变成私人武装。唐朝建国后,又恢复府兵制度。到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经过多次整顿,府兵制进入全盛时期,一直到8世纪初年,府兵在宿卫和征战当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完备时期的府兵制度,其组织结构、分布范围、主要职责、训练供给等方面,都有一套具体的规定。

从组织结构看,全国府兵在皇帝总领之下,统领于诸卫。府兵的调发属于尚书省兵部。折冲府虽分布在全国各县,但受十二卫领导,不受地方长官管辖,折冲都尉也不干涉地方行政。所谓十二卫,是指左、右卫,领武安、武成的五十余府;左、右武卫(又称鹰扬卫)领风亭等49府;左、右候卫(又称金吾卫),领同轨、宝图等五十余府;左、右领军卫(又称戎卫),领万年、万敌等六十余府;左、右屯卫(又称威卫),领宜阳等50府;左、右骁卫(又称武威卫),领永固等49府。十二卫外,还有太子左、右卫率,领广济等各5府;太子左、右司御率,领郊城等各5府;太子左、右清道率,领绛邑等各3府。因为贞观十年府的长官改称折冲都尉,所以军府一律称折冲府。总计当时全国的折冲府为657府(包括十二卫和太子卫率所领府)。折冲府下,又有团、旅、队、火等建制,各分上、中、下三等。上等折冲府一般辖6团,1200人左右;中等折冲府一般辖5团,1000人左右;下等折冲府一般辖4团,800人左右;另有特等折冲府,一般辖5团,1500人左右。

从分布情况看,具有明显的“内重外轻”的特点。全盛时期的兵府总数为657府,其中首都附近的关内、河东、河南三道共有626府,占折冲府总数的80%,京兆府就有131府,占总数的20%。这充分体现出当时统治者“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基本国策。故当时著名的政治家陆敬舆说,这是“举天下不敌关中,则居重驭轻之意明矣!”意思是:集中关中以外的天下兵力,也敌不过关中的兵力,以优势重兵驾驭天下的含义十分明显。

从府兵的职责看,主要有两项。一是上番宿卫,就是定期到首都护卫皇帝和中央政府。具体办法是:距京城500里内的府兵一年之内5番,即分5个组轮流入京值班。500至1000里每年7番;1000里至1500里8番。每次上番时间都是一个月,这是指在京城实际服役时间,不包括旅程往返时间。另一项任务是征防,即与地方兵或边防兵一起,出征作战,保卫边防。

从府兵的训练与供给来看,带有更为明显的兵农合一色彩。训练分为两种,平时分散练兵,冬季集中校阅,地方刺史有检查督促之权。府兵所用马匹的补充与淘汰,也由刺史和折冲都尉共同处理。府兵上番宿卫或奉公征防,由刺史和都尉共同发给“食券”(由府兵自己收获的粮食兑换)。府兵的资粮自备,自备物品包括弓1支,矢30,胡禄(载矢器)、横刀、砺石、大角觿(解结锥)、毡帽、毡装、行滕各1件,麦饭9斗,米2升。府兵由县令在上报的籍帐丁口中直接拣点,拣点的标准虽然有资财、材力、丁口3项,但以资财为主,原则是拣点6品以上官员子弟和地主、富裕农民。但急需兵力时,贫民也常被迫点兵。唐朝3年一定户籍,与此相应,府兵也是3年检点一次,主要是补充缺额。由于拣点的3项标准均要依据户籍,而户籍的管理属于地方政府,故拣点属于地方政府职责,只有确定名单之后,才名隶军府,因此3年一定户籍与3年一点兵自然结合在一起。

唐中叶后,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和户籍制度的紊乱。特别是“安史之乱”的严重破坏,均田制和府兵制均名存实亡,被“两税法”和募兵制取而代之。

早在唐朝以前,土地兼并就一直存在着,唐朝前期的均田制,在客观上有抑制兼并、均平地权的作用,同时也留有土地私有化和土地兼并的缝隙。如规定官员可受的永业田数量大,又可以买卖。唐初时,九品以上的官员还较少。高宗时,已达1.3万多人,武周以后则更多。均田制推行百年后,大量可耕官田和荒地必然以分受永业田的名义转变为私田,使政府可用来调剂余缺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规定的“还授”只能是一纸空文。更重要的,是高宗、武周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地主、贵族、商人都疯狂地兼并土地。如宰相李林甫在京城周围,霸占了大量的上等良田;吏部尚书王从愿占地数百顷;太平公主的田园遍于京郊良田之中;大商人邹风炽的邸店园宅更是遍布海内。土地私有化和兼并的加剧,必然使大量均田制下的自耕农户沦为贫穷之家,或逃流,或依附于地主豪强之家,这又造成户籍制度的紊乱。时人称之为“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即成丁人口死亡。已不是原来户籍上的人名;土地转移到别人手中,已不是原来登记簿上的主人名额;由贫变富,由富变贫,已不是原来评定的户口等级。)尤其是“安史之乱”,对当时社会的破坏极为严重,“人户凋敝,版图空虚”,均田制、租庸调制已名存实亡了。

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逐渐遭到破坏的过程中,唐王朝的税制实际上已经在不断地变革着。如在唐代宗时期,开始征收青苗钱,这是一种新税。唐朝初期的“义仓税”,也逐渐演变成一种正儿八经的地税,数额也由最初的亩税2升增长到亩税1斗,并开始分夏、秋两次征收。原来按户等征收的户税,到代宗时期,也是数额增加,征收的范围扩大。这些都是原来租庸调制之外或不占重要位置的税种,到这一时期,开始出现或在政府的赋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加上并未正式废除的租庸调以及其他杂税,国家的赋税制度呈现一片紊乱状态。改革税制,已是大势所趋。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在总结整理以前税制的基础上,制定了“两税法”。它的主要内容是:①中央政府根据财政支出定出赋税总额,各地依据中央分配的数目向当地人户征收;②土著户和客居户,都编人现居州县的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包括田亩和杂赀财)的多少定出户等;③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只征收一种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限6月纳毕,秋税限11月纳毕,故名为“两税”;④两税以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田亩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的垦田数为准,均平征收;⑤没有固定住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征收1/30的税。

“两税法”的主要特点,一是简便,即将各种赋税名目整理归纳为一个主要税种,便于征收。二是主要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扩大了赋税承担面,多少改变了课役集中在贫苦农民头上的状况。三是征收时钱、物并行,实行以钱折物的办法,但由于后来钱重物轻,加重了纳税者的负担,故到唐穆宗时宰相裴珀又重定折纳标准,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四是从此以后,土地兼并不再受到任何限制,以致在“两税法”实行后的30年间,“百姓土田为有力者所并,三分逾一”,全国各地,到处都可看到“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的现象。

均田制逐渐遭到破坏的过程中,依附于此制的府兵制也渐渐废弛了。高宗、武周时期,天下久不用兵,府兵番役更代都已不能按时进行,府兵逃亡的也多了起来。唐玄宗开元年间,更加严重,当时连到京城宿卫皇上的兵士都凑不够数。这时宰相张说建议,在全国招募兵士,号称“弓广骑”,分隶12卫,每卫万人,这主要是禁军。到天宝年间,各折冲府徒有兵额,宿卫之人也大都是临时招募来的市井之人,所以“安史之乱”时,不能及时有效地抵御和反击。“安史之乱”后,全国兵源仍以招募为主,杂用它法。

与府兵制下的府兵相比,募兵的主要特点是兵农分离,这同时意味着兵士的成份由主要是土户(土著农业户,有产户)变为客户(无产业户)。当兵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其次,长期戍守代替了定期差遣,招募代替了强制征发,雇佣兵代替了义务兵。第三,缘边镇兵则由来自各地变为主要是本地和邻近地方之人充当。第四,兵士与家属分离也随之变为家属随军。第五,镇兵由州县差发改由节度使招募,节度使在军事上的作用进一步增大。在此之前,镇兵差自各地的有产户,家属留在后方,镇兵若反叛,尚有后顾之忧,而且镇兵定期差遣,“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边将要反叛,也比较困难。此时则情况变了,加上其他条件,边将拥兵反叛的可能性增大了。这大概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持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六,镇兵的装备由地方政府供应与兵士自备,改为全由朝廷承担。朝廷还要负担兵士及其家属的生活费用,军费支出大增,造成财政困难。

均田制破坏后,唐朝兵制由府兵制演变为募兵制,只是一个大概的轮廓,一般把这一过程表述为:轮番、差替的义务兵——府兵、兵募(临时招募),变为招募的雇佣兵(职业兵)——长从宿卫(禁军)、长征健儿(镇兵)。实际上,唐朝兵制的演变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仅就史实看,长征健儿代替兵募制后,强制征募继续存在。出土资料表明,在长从宿卫代替府兵轮番宿卫后。府兵在边境上还起过一定的作用。至于南衙的诸卫兵与北衙的禁军,其中又各有许多名堂,仅就禁军名称的变化,统领的易换以及在宫廷政变中所起的作用等,就很复杂。而藩镇之兵的情况,以及藩镇之兵与朝廷之兵之间的消长强弱的关系,更是直接决定着谁胜谁负,谁生谁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唐中叶后,为患最深的还是禁军。藩镇之兵之所以久削不平,与禁军由宦官统领,不能有效发挥其在平藩中的作用,有很大关系。皇帝本想以宦官掌军牢牢控制军权,却被控制了军权的宦官所完全控制,到想除此祸患之时,无论明君还是贤相,都已回天无力。最后借朱全忠之力尽除宦官,而唐王朝也随之同归于尽了。

对于隋唐时期这几项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和评价。客观地讲,这几项制度在当时社会中是在不同范围内得到贯彻的,也收到积极效果。当然,也难免有流弊。但任何一种制度及其变革,对于其利害得失,只能权大小,不可求有无,这是制度进步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均田制和府兵制,在隋朝和唐朝前期,是基本得到实施,并收到了积极效果的。

隋朝从开皇二年(582年)颁布田令,到大业五年(609年)再诏均田,其间曾多次采取措施,以贯彻这项制度。大概说来,从开皇二年到开皇五年期间,主要是授给官员永业田;开皇五年(585年),主要解决游民和浮客的土地问题;开皇十年(590年),主要是解决数十万大军的土地问题,使府兵与均田真正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人归于田,兵寓于农;开皇十二年(592年),主要是授给百姓土地,这是隋朝规模最大的一次均田行动,虽然由于宽乡与狭乡不均匀,受田者一般未达足额,但古代人物毕竟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加以核实与调配,包括将狭乡之民移往宽乡;大业五年(609年)炀帝再颁均田诏,虽具体内容不详,但可考的,有废除妇人、奴婢、部曲(私人武装)受田的规定,也是一种调整。至于唐朝前期,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实施,除了史载之外,在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当时文书籍帐中。更得到了确凿的证明。当然也应看到,与其他任何一项制度一样,均田制贯彻的情况,会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吏治的情况,而产生宽严不一的差异。当时仍有非法的籍外田存在,土地买卖和兼并也一直在进行与发展之中,农民的逃亡也时有发生,这些又使得均田制不可能像它本身所规定的那样真正彻底施行。

尽管如此,均田制对隋和唐前期的社会发展,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时农业经济及整个社会的繁荣,从均田制实施后带来的人口增加、耕地开垦及粮食产量激增和粮价的低廉中,可以得到证实。如隋唐之前,全国户口最高峰为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当时户数为1223.3万户,口数为5959.5万口。之后,一直没有超过这个数字,魏晋南北朝时期,下降得十分厉害。但到了隋唐之际,户口数陡然激增。隋大业五年(609年),户数为890.75万,口数为4601.99万;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户数为891.47万,口数为5291.93万,逼近西汉的最高水平。这些数字当然有不够精确的地方,但可从中看到大概的发展趋势。至于垦田数,也是如此。隋唐之前,垦田数的最高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8.27亿亩,之后是一路下跌,尤其是在分裂战乱时期,更为减少。一入隋唐,便又激增,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的垦田数为19.4亿亩,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为14.3亿亩,都远远超过了西汉的最高水平。与此相应的,是粮食储备丰富与粮价的低廉,如隋文帝末年,天下的储积,可供五六十年使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洛阳斗米值15钱,山东一带才只有5钱。这些,是造成封建盛世的基础。

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的府兵制,对于当时社会的稳定,国家负担的减轻以及边防的安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没有多少疑问的。

对于均田制和府兵制之后实行的两税法与募兵制,人们历来看法评价不一,争论有时相当激烈。持赞成意见的人认为,两税法和募兵制,是顺时应势的政策改革,不得不实行的制度,而且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均平赋税,增加政府收入,保证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两税法在实际上加重了剥削量;两税之外,又有其他杂征杂税;两税钱、物折纳法,漏洞极大,给各级官吏中饱私囊、盘剥百姓,开了方便之门。募兵制虽有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使兵员来源杂乱,素质低下,更主要的是将可专兵,拥兵自强,直

劝农的意思劝农的意思是什么

侨寓的词语解释是:1.侨居;寄居。2.指侨居之人。

侨寓的词语解释是:1.侨居;寄居。2.指侨居之人。拼音是:qiáoyù。结构是:侨(左右结构)寓(上下结构)。注音是:ㄑ一ㄠ_ㄩ_。

侨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侨居;寄居。引宋王谠《唐语林·豪爽》:“李元将评事及弟仲将尝侨寓江都。”金元好问《中州集·郭邦彦》:“邦彦字平叔,本_县人,侨寓阳翟,遂占籍焉。”明叶宪祖《丹桂钿合》第一折:“下官姓权名次卿,字文长,宣州人也薄游吴郡,侨寓_林。”清毛祥麟《对山馀墨·石_》:“妾同怀姊妹三人,昔年从父入蜀,侨寓甘家。”鲁迅《南腔北调集·漫与》:“仅在这短短的两年中,昔之义军,已名‘匪徒’,而有些‘抗日英雄’,却早已侨寓姑苏了。”⒉指侨居之人。引《宋书·王玄谟传》:“雍土多侨寓,玄_请土断流民,当时百姓不愿属籍,罢之。”

二、网络解释

侨寓侨寓,读音qiáoyù,汉语词语,指侨居、寄居;也指侨居之人。

关于侨寓的诗词

《寄怀禹锡阿咸侨寓百花洲上》《天禧初侨寓安陆有宅一区尝于斋前手植橘树才》《角招·故都侨寓几换沧桑岁月不留中午倏过残夕灯影感慨万端歌以遣之和白石声韵》

关于侨寓的诗句

两年侨寓为知音恰才侨寓谋安席他日幸同侨寓传

关于侨寓的成语

_物寓兴随寓而安_物寓感托物寓兴托物寓感咏桑寓柳寄兴寓情寓意深远随寓随安

关于侨寓的词语

托物寓兴寓意深长游心寓目寓言十九_物寓兴寓兵于农寓意深远寓贬于褒寓情于景咏桑寓柳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侨寓的详细信息

于组什么词

劝农的词语解释是:鼓励农耕。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官名。古代负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吏。

劝农的词语解释是:鼓励农耕。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官名。古代负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吏。拼音是:quànnóng。注音是:ㄑㄨㄢ_ㄋㄨㄥ_。结构是:劝(左右结构)农(独体结构)。

劝农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鼓励农耕。引《史记·孝文本纪》:“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於劝农之道未备。”《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郑观应《盛世危言·垦荒》:“中国伊古以来,以农桑为本,内治之道,首在劝农。”⒉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引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吴兴园圃》:“郡守每岁劝农还,必於此_舟宴焉。”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我如今待要下乡劝农去也,则怕那秀才上朝应举去的忙,等不的我回来。”⒊官名。古代负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吏。参见“劝农使”。引晋束_《劝农赋》:“惟百里之置吏,各区别而异曹;考治民之贱职,美莫当乎劝农。”

二、国语词典

鼓励农民耕种。

三、网络解释

劝农《劝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潜的诗作。此诗劝勉人们重视和从事农业劳动,共分六章:第一章写上古先民的朴素生活;第二章写古代圣君贤臣皆自躬耕,十分重视农业劳动;第三章写古代农业生产的繁荣景象和劳作者勤苦而自逸的生活;第四章写即使贤达之人也勤作于农田之中,众人更不可游手好闲;第五章旨在劝勤勉而戒懒惰;第六章说孔子、董仲舒专心学业,不事农耕的行为高不可攀,借以批评那些既不劳作又不进德修业的人。

关于劝农的诗词

《劝农口号·三劝农家敬主人》《劝农口号·七劝农家趁雨时》《劝农口号·九劝农家纳税租》

关于劝农的诗句

农岂犹需我劝农一劝农家莫惰农四劝农家劝主家

关于劝农的成语

司农仰屋罚一劝百乐事劝功劝百讽一牛农对泣讽一劝百重农轻商诱掖奖劝不违农时劝善戒恶

关于劝农的词语

重农轻商罚一劝百劝百讽一士农工商演古劝今乐事劝功劝善戒恶谷贱伤农诱掖奖劝寓兵于农

关于劝农的造句

1、司马懿回军,仍驻宛城,奖劝农桑,禁止浪费。

2、劝农令尹侵晨出,喜见儿童傍雉鸡。

3、,君务财劝农,仓库盈积,是用衮冕之服,赤舄副焉。

4、禄劝农特产品资源极其丰富,有板栗、玉米、土豆、各种野生菌类、各种动物及花卉。

5、该碑字体清秀工整,上书“承奉郎守大理寺丞前知循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借绯卢侗书”。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劝农的详细信息

老农的意思老农的意思是什么

于组词:

哀莫大于心死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安于现状 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安于一隅 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鄙于不屑 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冰寒于水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不安于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藏巧于拙 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定于一尊 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独异于人 独:独自,单独;异:不同。独自与别人不同的。一般指不同于世俗。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蜂虿作于怀袖 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凤凰于飞 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

歌于斯,哭于斯 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指安居的家宅。

耿耿于怀 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耿耿于心 耿耿:有所悬念而不能忘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供过于求 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

公之于众 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果于自信 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毁于一旦 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急于求成 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

急于事功 指做事急于求成。

急于星火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假力于人 借别人的力量做事。

假手于人 假:利用。借助别人来为自己办事。

嫁祸于人 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

见弃于人 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

救民于水火 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拒人于千里之外 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苛政猛于虎 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老于世故 老:老练,富有经验;世故:处世经验。指对社会上的一切有很深的阅历。

立于不败之地 立于:处在。使自己处在不会失败的地位。

聊胜于无 聊:略微。比没有要好一点。

了然于胸 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流言止于智者 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民保于信 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拟于不伦 用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

怒形于色 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疲于奔命 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迁怒于人 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青出于蓝 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轻于鸿毛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取信于民 取得人民的信任。

人浮于事 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涩于言论 形容说话迟钝。

事实胜于雄辩 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死于非命 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同归于尽 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问道于盲 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无敌于天下 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无动于衷 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无动于中 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无济于事 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喜形于色 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行成于思 行:做事;思:思考。做事情成功是因为多思考,失败是由于不经心。指做事情要多思考,多分析。

学老于年 指青年人的博学。

言归于好 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

业精于勤 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伊于胡底 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一年之计在于春 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义形于色 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囿于成见 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于今为烈 烈:厉害。某件事过去就已经有过,不过现在的更加厉害罢了。

于心何忍 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

寓情于景 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

止于至善 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重于泰山 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坐于涂炭 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安于盘石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败于垂成 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

出于无奈 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出于意表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于意外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存十一于千百 指亡多而存少。

胆大于身 犹言胆大如斗。指无所忌惮。

防患于未然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防祸于未然 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

凤皇于飞 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同“凤凰于飞”。

凤皇于蜚 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同“凤凰于飞”。

富于春秋 指年少,年轻。

格于成例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鸿渐于干 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指始入仕途。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

胫大于股 犹言本小末大。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

决胜于千里之外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强加于人 把一个人或一方的意见、看法勉强加诸于别人。

敏于事,慎于言 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莫逆于心 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鸣于乔木 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无补于事 补:益处,裨益,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无天于上,无地于下 原指军将临战奋不顾身。

难于上青天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难于上天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迫于眉睫 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急迫。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迁于乔木 迁:迁移。乔木:高树。原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移到高树上去。比喻乔迁新居。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青过于蓝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情见于色 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情深友于 友于:本指兄弟相爱,后亦为“兄弟的”代称。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

求道于盲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求过于供 需求多而供应量少。

求马于唐市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同“求马于唐肆”。

求马于唐肆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取信于人 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

染指于鼎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人浮于食 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

熔于一炉 熔化在同一个炉内。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难分难解。

慎终于始 指结束时想要慎重,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

食方于前 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示贬于褒 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受制于人 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授柄于人 犹言授人以柄。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推舟于陆 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

退藏于密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托于空言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危于累卵 比垒起的蛋还危险。比喻极其危险。

委过于人 形容嫁祸给别人。

委罪于人 委:推委。把罪责推卸给别人。

喜见于色 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同“喜形于色”。

喜怒不形于色 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喜行于色 高兴显现在脸上。

陷于缧绁 缧绁:捆绑的绳索。指被关进监牢。

心细于发 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同“心细如发”。

新发于硎 新发:刚磨过;硎:磨刀石。刀刚在磨刀石上磨过。形容非常锋利或初露锋芒。

刑于之化 指以礼法对待。后用以指夫妇和睦。

询于刍荛 询:问;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借指地位低微的人。指向普通老百姓了解情况,征求意见。

严于律己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严于律已 律:约束。严格要求自己。

燕巢于幕 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燕燕于归 指女子出嫁。

一至于此 竟到如此地步。

一至于斯 竟到如此地步。同“一至于此”。

易于反手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易于反掌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易于拾遗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溢于言表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溢于言外 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忧形于色 形:表现。忧虑的心情在脸上表现出来。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忧虑。

于安思危 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于飞之乐 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

于呼哀哉 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于家为国 为国家为人民。

于事无补 对事情毫无补益。

于心无愧 在心里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玉汝于成 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

寓兵于农 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指兵法运用得巧妙,全在于善于思考。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枝大于本 树枝比树干大。比喻臣下势力超过皇上。

著于竹帛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安于所习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安于磐石 安:安稳;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力农的意思力农的意思是什么

老农的词语解释是:老农lǎonóng。(1)年老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长久而经验丰富的农民。

老农的词语解释是:老农lǎonóng。(1)年老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长久而经验丰富的农民。拼音是:lǎonóng。结构是:老(半包围结构)农(独体结构)。注音是:ㄌㄠˇㄋㄨㄥ_。词性是:名词。

老农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经验丰富的农夫。引《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南史·程灵洗传》:“_灵洗_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_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明钱澄之《田园杂诗》:“置酒谢老农,愿言俟秋成。”鲁迅《准风月谈·喝茶》:“但在老农,却只知道每年的此际,就要割稻而已。”

二、国语词典

经验丰富,技术老练的农夫。

三、网络解释

老农(词语)老农即年老的农民,指年老的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能够由青年一直到老年都始终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老农尤为值得尊敬。

关于老农的诗词

《老农十首》《老农十首》《老农十首》

关于老农的诗句

老农老圃都难学何不老农老圃老农老圃

关于老农的成语

重农轻商司农仰屋不违农时牛农对泣

关于老农的词语

重农轻商务农息民不误农时牛农对泣谷贱伤农司农仰屋不违农时寓兵于农不夺农时士农工商

关于老农的造句

1、学生们听完老农有关种菜的奥妙,个个都跃跃欲试。

2、在黄河边上我遇见一位名叫王豪的七十岁老农夫,他不曾到学校念过一天书。

3、这就是这些被人说成是乳臭未干的青年人,在老农指导下,搞起了高产试验田。

4、老农闻言,身形一滞,浑浊的双眼爆射出一团骇人的精光,杀气凝然,不过也仅仅是一闪即逝

5、幸福是水,是老农握着锄头,望着可喜的庄稼暂歇的那一刻,渗出额头的那滴汗水。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老农的详细信息

农桑的词语农桑的词语是什么

力农的词语解释是:致力于农事。

力农的词语解释是:致力于农事。结构是:力(独体结构)农(独体结构)。注音是:ㄌ一_ㄋㄨㄥ_。拼音是:lìnóng。

力农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致力于农事。引《管子·重令》:“畜长树艺,务时殖_,力农垦草,禁止末事者,民之经产也。”《汉书·食货志上》:“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_曰:‘方今之务,在於力农。’”唐杜甫《往在》诗:“冗官各_业,土著还力农。”清曾国藩《台州墓表》:“自国初徙湘乡,累世力农。”

二、网络解释

力农力农园林绿化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九年,是一家集园林工程建设、绿化苗木繁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关于力农的诗句

开遍沙场好力农力农唯一事土著还力农

关于力农的成语

不违农时财匮力绌重农轻商残年余力财竭力尽司农仰屋牛农对泣

关于力农的词语

生力军寓兵于农残年余力务农息民财匮力绌财竭力尽不违农时司农仰屋牛农对泣不夺农时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力农的详细信息

农桑的词语有:桑土绸缪,寓兵于农,不误农时。

农桑的词语有:谷贱伤农,牛农对泣,桑户蓬枢。2:注音是、ㄋㄨㄥ_ㄙㄤ。3:结构是、农(独体结构)桑(上下结构)。4:拼音是、nóngsāng。

农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农桑nóngsāng。(1)泛指农业生产;种地与养蚕。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农_”。⒉农耕与蚕桑。引《汉书·景帝纪》:“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唐白居易《观刈麦》诗:“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_粮。”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均徵徭,劝农桑,贫不给者,发仓_之。”清蒋纲《春蚕词》诗:“艰难衣食在农桑,年年拜祭马头_。”⒊指农作物和桑树。引《隶释·汉西岳华山庙碑》:“触石兴云,雨我农_。”

三、国语词典

耕种田地与植桑饲蚕。泛指一般农事生产。

四、网络解释

农桑农桑,汉语词汇。拼音:nóngsāng释义:1.亦作"农_"。2.农耕与蚕桑。3.指农作物和桑树。

关于农桑的诗词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农桑·农父眉头百念攒》《芍药·从来良守重农桑》

关于农桑的诗句

四方根本劝农桑农桑课绩无遗恨此土为尔离农桑

关于农桑的成语

桑田沧海桑中之约桑榆之景重农轻商不违农时桑户蓬枢桑土绸缪牛农对泣司农仰屋

关于农桑的造句

1、现在没一块地盘的,我上哪收税,劝课农桑,囤积粮草。

2、凡农桑歉收之年,于冬季选祭地,次年农历二月吉日搭祭台,供祭品祭众神。

3、同时,政府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鼓励商业。

4、金元时期的《农桑要旨》说蚕座的“底箔须铺二领,蚕蚁生后,每日日出卷出一领,晒至日斜,复布于蚕箔底,明日又将底箔搬出曝晒如前”。

5、疆埸之民,并安堵而息窥觎,百姓附农桑而不失业者,亦由此而已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农桑的详细信息

文章标签: # 比喻 # 农桑 # 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