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爱情 生肖爱情
北宋彩色鎏金汝窑_宋鎏金汝窑十二生肖
tamoadmin 2024-07-04 人已围观
简介1.中国十大国宝有什么?2.中国十大文物3.马未都捡漏的4件宝贝是什么?4.怎么鉴赏陶瓷5.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镇国之宝?6.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你还记得几个?1.陶器①低温釉陶由于瓷器的逐步普及,制陶业呈明显的衰败景象。日用器皿大大减少,陶制明器仍十分流行,但质量已大不如汉代。这一时期在江南流行一种塑有楼阁人物的陶罐。在北方地区,低温釉陶器已具有较高水平,品种逐渐增多,并出现了多色釉,为后来的唐
1.中国十大国宝有什么?
2.中国十大文物
3.马未都捡漏的4件宝贝是什么?
4.怎么鉴赏陶瓷
5.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镇国之宝?
6.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你还记得几个?
1.陶器
①低温釉陶
由于瓷器的逐步普及,制陶业呈明显的衰败景象。日用器皿大大减少,陶制明器仍十分流行,但质量已大不如汉代。这一时期在江南流行一种塑有楼阁人物的陶罐。在北方地区,低温釉陶器已具有较高水平,品种逐渐增多,并出现了多色釉,为后来的唐三彩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陶塑艺术以北朝的为最美,它在继承汉代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佛教艺术养分,注意神态的刻画,形式也丰富多样。种类有文武官员、男女侍俑、伎乐俑、驼、马和镇墓兽等。
②唐三彩
在汉代以来低温釉陶的基础上,唐代出现了著名的“三彩”陶器。唐三彩以白色粘土为原料,用含有铜、铁、锰、钴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的着色剂,最后形成斑驳不一的美丽彩釉。唐三彩以黄、绿、白、赭为主,蓝、黑色甚少,但极名贵。其中以黄、绿、白三色最常见。
唐三彩制品分为器皿和俑两大类。器皿主要用于生活用具,俑主要作装饰,包罗万象,是唐手工业中品种最丰富的。
唐代盛行厚葬,三彩明器便应运而生,而且发展速度很快,开元时达到高峰。其中最有吸引力的属骆驼和马,用马陪葬的较多。三彩马体态健美,强壮有力,姿态惟妙惟肖。西安唐墓中出土的两件骆驼载乐俑是三彩骆驼中的珍品,体现了唐代统一繁荣的盛世景象。
唐三彩在丝绸之路沿线和海上交通线上的许多地区都有出土,这足以证明它在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高度发达的瓷器
①发展中的魏晋瓷器
魏晋时期,成熟瓷器发展很快,北方还烧制出了白瓷器。
南方由于战乱较少,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瓷器制造业得以迅速发展。作为瓷器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产区之一的浙江的烧瓷业十分兴盛,同时,江苏的制瓷业也发展迅速。太湖的宜兴在东吴、西晋时便烧制出具有一定质量的青瓷器。西晋统一后,制瓷业迅速普及,并在南朝初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陶区域。
南方瓷器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日常生活用具,其中圆形器都是拉坯成形,胎壁厚薄一致,造型规整。在西晋时还流行将瓷器塑成动物形象;另一类是专供随葬的明器,东晋以后逐渐减少。
瓷器的原料都采用当地瓷土,加工精细,胎多呈灰色,坚硬致密。其中浙江金华一带的瓷窑中,出现了施釉前先在胎体外表刷一层化妆土的作法。化妆土制瓷法在东晋时得以普及,这对扩大原料范围和烧瓷区域提高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时期釉层均匀,多呈豆青和淡青色,少量的为深灰和黑色,光泽好。装饰技法有刻、画、模印、贴花、堆塑、镂孔等,内容十分丰富。但在东晋、南朝时较多地使用了褐色点彩的装饰技法,同时,受佛教艺术影响,刻画或浅浮雕式的莲花纹逐渐流行起来。这时窑炉和烧制技术较东汉后期有了明显的改进,从而彻底摆脱了瓷器的原始性。
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因此瓷器手工业兴起较晚。其中从北魏延兴四年至太和八年(公元474~484年)的司马金龙夫妇墓出土的一件青瓷唾盂是这一时期的精品。到东魏、北齐时期,北方制瓷业开始发达。
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了白瓷。范粹墓中首次发现了北朝时期的白瓷,造型与北方同期的青瓷大体一致。胎呈白色,较细腻,烧成温度一般较高,施乳白色釉,光泽很好。虽然此时白瓷仍处于初创阶段,但它预示着瓷器手工业进入了全新时期。
②全面发展的隋唐五代瓷器
隋唐五代时期,瓷器手工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瓷器生产区域不断扩大,除原有的地点外,湖南长沙望城、江西景德镇、河南巩县、河北曲阳等地也开始烧瓷;以前的上虞窑、湘阴窑等相继进入盛期,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越窑、岳州窑、婺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和邢窑等各具特色的名窑。
这一时期瓷器的质量显著提高,工匠们进一步掌握了原料的性能,使烧出的青瓷晶莹光亮,黑瓷深沉光润,白瓷也迅速发展,从而形成南方以烧青瓷、北方以烧白瓷为主的“南青北白”的格局。
青瓷器是这个时期的大宗产品,主要产地在南方,北方亦有生产,但风格迥异。在众多青瓷窑中,浙江越窑烧制质量最好,代表了当时青瓷生产的最高水平。其他各窑也不乏精品,如唐早期的长沙窑,大胆采用在釉下以褐、绿色绘画花纹的方法,为青瓷生产开辟了一条新路。
白瓷是这时北方生产的主要品种,最有名的首推河北的邢窑。邢窑以烧制白瓷为主,器类较多,造型朴实无华,有粗、细白瓷之分。除邢窑外,河南巩窑也很有名。
与此同时,还有绞胎瓷器问世。绞胎瓷器是将白、褐两种颜色的瓷泥相互混合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形。这样瓷胎上便出现白、褐相间的纹理,再施以透明釉,入窑焙烧,便成了绞胎瓷器。
③高度发展的宋代瓷器
宋代的瓷器工艺高度发展,“宋瓷”成为闻名世界的工艺品之一。它不仅品种齐全,而且名窑遍及全国各地。宋朝为掌握著名窑场而为皇族贵戚专制高级瓷器,建立了官窑,由此形成宋瓷中民窑和官窑的不同风格。宋瓷品种从釉彩上可以概括为青、白、黑、彩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因产地不同而呈现千姿百态的风貌。著名的窑场有汝窑、定窑、钧窑、龙泉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建窑、景德镇窑等。宋代工匠已掌握了多种烧造技术和装饰技法,如建窑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烧出的器物的釉色变化非常丰富,常显现“银星斑”、“兔毫斑”、“鹧鸪斑”、“玳瑁斑”等美丽斑纹。景德镇窑工在透明釉中加少许铁,烧成著名的“影青器”。此时,中国瓷器制造方法传播到东、西各国,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3.蜀锦、宋锦交相辉映
从三国到两晋,四川的织锦业非常发达,居全国领先地位,当时成都织造的经线起花的彩锦色泽美丽、花纹新颖,织造技术已达到成熟的地步,被誉为“蜀锦”,名扬天下,另外还出现了加金锦等新品种。南北朝时期丝织物中出现了纬线起花锦,较经线起花有很大进步,能织出比经锦更繁多的花纹和宽幅的织品。
唐代时纬锦非常流行,并且发展了经纬线互相融合起花的新技术,为中国织染工艺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唐代丝织的品种极为丰富,以缭绫、红线毯、织成锦等最为繁华。唐代纹锦以花鸟为主要的装饰题材,如联珠团窠纹、鸟会瑞草、散点小簇花、写生团花等,由于受佛教影响,新奇富丽的宝相花、莲花图案也广泛流行。
宋代最有名的锦有两种,一种是四川产的蜀锦,一种是苏、湖、杭州等产的宋锦。二者皆为精品。宋锦采用一种精密细致的“三枚斜纹地”,经线分面经和底经两重,面经用本色生丝,底经用有色熟丝,纬用多种色彩的练丝。以底经作地纹组织,面经作纬线幅长的“结接经”。这种结构继承了唐以来的纬锦织造技术,用彩纬加固结经,形成纬三重起花。宋锦的织造过程完全体现了中国本民族的风格,因而显得严谨规范。
4.玉器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玉器的数量和质量急转直下,这显然是这一时期战乱不止、经济萧条的直接后果。
隋唐时期,经济空前繁荣,作为工艺美术的玉器业很快复苏并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峰。随着与西域各国交往的加强,往西域一带输出的玉料激增,反过来直接刺激了玉器的生产。这时的玉器品质精良,色如羊脂,技艺精湛。种类有羽觞、飞天、杯、璜、镯、带板和哀册等。唐代玉器的花纹大量涌现出花鸟、人物、走兽的内容,流行缠枝花卉、葵花、飞天、人物。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写实能力大大提高,可谓形神兼备。这些显然与当时绘画、雕塑艺术的成熟不无关系。唐代开始出现了一种表示官位高低的玉带板和一些新饰件,具有实用价值的玉制容器增多。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金扣白玉盏和金镶白玉镯均制作精细,金玉相互衬托,愈显高雅富贵,可谓隋唐玉器的代表作。
北宋初年,金石学兴起,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古玉的收藏和考证。随着文人花鸟画的流行,玉装饰题材成为玉器的另一特色。
青玉狮5.漆器
①东吴漆器
魏晋南北朝时,漆器业急剧衰败。这与当时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受到瓷器业兴起的打击。年,安徽马鞍山市出土了一批东吴漆器,其中一件一色漆凭几,器表处理相当考究;另一件锥刻戗金黑漆盒盖,在稠密的云气纹中添加了人物和珍禽异兽图盘;还有一件黑、红、黄三色相间的犀皮耳杯。此墓中还出土了一批反映社会风情和历史故事的彩绘漆画精品,如“宫闱宴乐图盘”、“季札挂剑图盘”、“童子对棍图盘”等,图案设计精美,生活气息浓厚,写生手法不凡,增强了油彩的运用。这批珍贵的漆器弥补了该阶段漆器工艺发展的缺环。
在西晋至南北朝的300余年中,随着佛教的流行,出现了使用夹纻法制作的佛像及用氧化铅调油作画的密陀绘技法。
②繁荣的唐代漆器
漆器的主要品种在唐代已基本齐备,特别是实用漆器已十分发达。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出现了雕漆,它标志着中国漆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漆器首次出现了用刀进行雕刻的手段,漆层也突破了装饰的功用,突破了历来的平髹、勾填、彩绘、镶嵌的范围,开始迈进浮雕艺术的领域,并很快形成了一支独立的门类,走向了繁荣。此外,能反映唐代髹饰工艺水平的还有堆漆、金银平脱、螺钿等。
堆漆即使用稠漆堆塑形成凸起的花纹。这一技法始于西汉,至唐已发展成为一种风格。金银平脱是唐代漆器中最豪华富丽,而且又最盛行的一种技法。唐代花纹镂刻极为精美,成为当时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另外,平脱和金属器的发展兴盛互为依托。五代时,平脱仍盛行不衰,宋代以后迅速衰落。
螺钿在唐代十分流行。它也属于平脱,但使用的原料是裁割出图像的贝壳,其上再施线雕,然后在漆面上拼镶出图案花纹。唐代风行螺钿铜镜,如洛阳出土的人物花鸟螺钿铜镜,用贝壳拼贴出人物仕女、珍禽瑞兽和山石树木,整个构图恬静祥和,一派盛唐气象。
③风格突变的宋代漆器
宋代漆器的风格发生了突变,流行一色漆,颜色以黑为贵,其次有紫、朱等色。一色漆,即通体只用一色,质朴无纹,故又名“无纹漆器”。正因为没有纹饰,往往以形取胜,宋代一色漆的造型与瓷器相似。一色漆的胎骨使用了圈叠法,这是从薄片屈木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工艺,是漆器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革新,优点是不易变形。
螺钿为宋代漆器的重要品种之一。螺钿有厚薄之分,由此形成两大类。自五代宋初上溯至西周均系厚螺钿,宋代苏州瑞光寺黑漆经函是宋初厚螺钿的代表作。薄螺钿始于北宋,已具有很高水平。宋代继承前代的堆漆传统,如浙江瑞安慧光塔北宋识文经函的外函用漆灰堆出佛像、神兽、飞鸟、花卉,并嵌以小粒珍珠。花纹外的漆地用金色绘出飞天、花鸟等图案。
宋代雕漆仅有两件可信实物,即“醉翁亭剔黑盘”和“婴戏图剔黑盘”,均藏于日本。剔犀漆器在南宋墓中亦有发现,是用两三种色漆在胎骨上有规律地轮流涂刷,待积累到一定厚度时再用刀剔刻出图案花纹,这时在刀口断面上便会显露出层层不同的色彩,达到一种奇妙的效果。
6.金银器
①金银器的繁荣时期
唐代是中国金银器生产的繁荣时期,这在器皿制造上尤为突出。唐代设立“金银作坊院”,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集中到一块,使他们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唐代中外交往频繁,具有悠久传统的中亚、西亚金银器也对中国金银器物的制造产生了影响。因此,唐代金银器的制造技术发展迅速。
唐代金银器大量采用锤镍技术,还出现了切削、铆、大焊、小焊、两次焊、掐丝焊等工艺。唐代金银器种类很多,主要有碗、盘、碟、杯、壶、盒、铛、炉等。器物大量采用流线、圆弧式的造形方法,显得大方、活泼。唐代金银器的纹样繁缛,许多器物采取满地装,富丽堂皇。
唐代金银器中刻有文字,据此可将其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在早期,器物种类以碗、盘、杯、盒为主,形状不少是多棱、弯曲的,器壁较厚,纹样中的图案内容主要是歌舞、狩猎,植物纹以忍冬、葡萄为主,动物纹以飞狮、天马、独角兽、犀牛为主。在中期,总体而言,器物变化不大,纹样中鹿、鸿雁、蜂蝶、绶带乌更多。晚期的器物种类增加,器形多鎏金银盘高圈足外撇,呈喇叭状,花口器流行。纹样以折枝、团花为主,局部分单元布置,留出较多空白,盛行用细碎线刻出小花作边饰。唐代金银器前期体现出中亚、西亚的风格,中期完成了中国化过程,晚期进一步发展。前期的金银器制造中心在北方,晚期南方工艺迅速发展,并表现出与北方的不同风格。
②华丽精细的宋代金银器
宋代金银器制造业在技术上又有发展,其制作和使用范围已不局限于皇室和贵族。南京幕府山北宋墓出土的一批金银器中的心形金饰极为精致。它由两个椭圆形的金片合成,加以镂空、錾刻、掐丝手法,使器物玲珑剔透。江苏省溧阳小平桥出土的鎏银盘,盘内锤出瑞果图案,呈高浮雕效果。另一件乳钉纹鎏金银盏器的壁为夹层,外壁饰乳钉,类似青铜器。
宋代的金银器除了装饰品、生活用品之外,较多的还有银塔、舍利瓶、佛像、佛教寺院用品。
辽代的金银器皿多仿造唐代器物,但也有银鸡冠壶、金银面具等具有民族特点的器物。辽代的金银装饰品很发达,辽宁省朝阳辽墓出土的鎏银片带由数万件方形银片组成,每片以缠枝纹为地,组成了高浮雕的童子游乐图。赤峰辽墓还出土了精美的银鎏马具。西北的夏王朝的金银器工艺与两宋有密切关系,但器皿制造得较为粗糙。
7.宋观赏性刺绣发展成熟
宋朝的印染技术以蜡缬、夹缬及绞缬三种技术为主,并且兴起了多色染缬。后来又创出浆水缬和药斑布,印染工艺达到更高水平。刺绣工艺也有长足进步,唐出现了刺绣佛经,宋代的刺绣技艺更加高超。
宋代刺绣分两类:一类是仿绣书画,以供观赏用;一类是实用性刺绣,用于衣服装饰。前者作为观赏性的刺绣已臻于成熟,内容由唐时多绣装饰性绘画转向仿摹名家书画,风格注重写实,以追摹原作的笔墨线条、色彩浓淡和风采气韵为能事。
刺绣工艺以绣线丝理表现物象,除画面景象外,绣工更具美感。如传世宋绣《瑶台跨鹤图》,运用多种针法以表现不同的内容:衣服和山石用擞和针,竹叶用齐针,飘带和鹤用缠针,云彩和房屋局部轮廓及衣着局部加盘金及钉金,地板用编针,又借色绣来表现景物层次,地都染成浅棕色,天空部分加染蓝灰色。像这样灵活的技法在宋代以前是见不到的。这些刺绣工艺技法的运用都是以增强艺术效果为目的的。
8.玻璃器高度发达
在宋、辽、金时代,我国的玻璃烧造业已相当发达。玻璃器皿的广泛使用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也带来了独特的装饰作用。
这一时期玻璃烧造业的发达,首先表现为烧造地区分布广泛,其次表现为玻璃器皿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玻璃瓶、玻璃葫芦瓶、玻璃葡萄、玻璃花瓣口杯等。
这一时期的玻璃制造业还未受到阿拉伯工艺的影响,所制玻璃多属高铅玻璃,主要由铅、硝、石膏混合烧制而成。如定县塔基出土的玻璃葫芦,含铅量高达70.04%。这种玻璃的特点是“色甚光鲜,质则轻脆”,所以多用于装饰陈设。
中国十大国宝有什么?
其貌不扬的地摊,往往也可以创造奇迹,一大批国宝级文物都是从地摊上走进博物馆里的。比如马未都曾在地摊上捡漏了一个西汉鎏金蚕,同款的是陕西博物馆的展馆之宝,民间拥有者仅马未都一家,可见马未都确实是有眼力劲。马未都曾表示“我”在地摊捡漏一个仿汝窑,世上绝无仅有,还好摊主不识货。这又是一个堪称国宝的重量级文物,持有者依旧是马未都。马未都如何得到这一国宝级文物呢?该宝物又有什么独特的历史价值呢?
话说马未都逛地摊的习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直都有,就是身价百亿之后,也会有事没事的逛地摊。一则或许真的能够拿到什么宝贝,二则保证自己的业务能力不生疏。所以,马未都逛地摊成了业余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条件好了,地摊变成了古玩城,套路还是跟地摊时一样。当然了收藏行当没有人不认识马未都的,真是逛到了谁家,暂且不说赚钱还是不赚钱,单凭见过马未都这个牛都能吹一辈子。
马未都前几年去古玩市场上逛,一转眼隔着橱窗相中了一个仿汝窑,但看不清楚是什么时期的。直觉告诉马未都,可能要捡到天大的漏了。说时迟那时快,马未都眼睛瞄到了卷门上的老板****。打通电话后,马未都直奔主题说:“我相中你店里的仿汝窑了”。老板一听觉得是个大客户,就赶快过来,一看是大名鼎鼎的马未都。老板一脸赔笑的寒暄过后,就对马未都说:“我这是东西很贵的”。
马未都没说那么多还是直奔主题,就问多少钱。老板再度强调这是从日本带回来的,马未都还是问多少钱。老板扛不住了,就表示马老师我这东西很贵的,别人要不是这个价。马未都再次发问多少钱,老板直接开口马老师你要是喜欢我就给一个很好的价钱,你就给我8万吧!马未都一听,心里当即判断出老板不识货,他对这件仿汝窑的判断出现了偏差。马未都指出老板可能把这件仿汝窑当成了清末民初的作品,底部有没有落款可能是民窑出品,开价八万算公道。
事实上,马未都事后表示这是明成化仿汝窑炉。这一下子就拉开了不小的差距,真实价值远远不止8万块。马未都一直鼓励他说出多少钱,目的就是为了探一探对方的虚实,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捡漏。古董行有个规矩,卖方开出价钱后不可能再加价了,就能够从容的砍价。马未都给对方讨价还价,最后以7万元的“白菜价”捡漏明成化仿汝窑炉。
事实证明,马未都捡了个天大的漏。马未都后来多方查证资料,得出一个结论世上同款的明成化仿汝窑瓷器仅此一个,并且还是完整的瓷器,其他的有是有但都是残缺不堪。马未都为什么能够精准的判断呢?这得益于他早年下的功夫,他曾在景德镇出版的专业书籍中看到一个同款仿汝窑残器,从而判断出这是明成化年间仿汝窑。
至于底部为何没有落款,马未都的解释是后来被铲去了。于是乎,马未都就以7万的价钱买回相中的仿汝窑,老板却不识货,还偏偏就鼓励他说出多少钱。这就是高手过招,堪称神仙操作啊!看来多看书是没有害处的,当时可能没什么用,往往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发挥扭转乾坤的重要作用。说白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永远不过时啊!
中国十大文物
中国十大国宝
1.鸮尊
此鸮尊是商代鸟兽形青铜器中的精品,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四羊方尊
为商晚期青铜铸的贮酒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整器为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3. 匽侯盂
西周时期的器物,出土于辽宁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整体器具造型庄重,显示了匽侯身份和地位的尊贵。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4.大盂鼎
三足圆鼎,周康王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歧山县,鼎腹内记载了康王向孟舒述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经验,为史学家所重视。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5.琱生簋
周宣王时期器物,早年出土于陕西,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青铜艺术品,也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6.龙虎尊
商代器物,1957年出土于安徽阜南县,纹饰的主题为“虎口衔人”,意义深刻,此器也是与四羊方尊齐名的珍品。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7.铜冰鉴
铜冰鉴为战国时期器物,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是一件双层的器皿,方鉴内套有一方壶。夏季,鉴、壶壁之间装冰,壶内装酒,可使酒凉。可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冰箱,是一个构思精巧,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青铜器物,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部分采用失蜡法铸造的较早的典范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8.虢季子白盤
是西周宣王时期青铜礼器,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底部有铭文110字,四壁各有含环兽首两个,腹上部为窃曲纹,下部为环带纹,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9.曾仲斿父壶
为春秋时期的盛酒器,1966年出土于湖北京山县,为古代著名的盛酒器或盛水器。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0.司母戊鼎
为商后期即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的代表作,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院。
马未都捡漏的4件宝贝是什么?
1、青铜第一宝:毛公鼎,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
2、瓷器第一宝: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汝窑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汝窑的传世作品不多,本院即藏有约二十件,其中这件水仙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3、书法第一宝: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4、善本书第一宝:文渊阁四库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套装共6册)》不但对内容精心制作,而且外观设计也力求庄重考究。《钦定四库全书(套装共6册)》囊括了经、史、予、集四部的所有文献,共计二百余万页,一百五光盘。
5、出土文物第一宝:秦皇铜马车,秦陵彩绘铜马车一组两乘,1980年出土于秦陵封土西侧20米处车马坑中,现陈列于秦俑博物馆文物陈列厅内。秦陵一号铜马车为“立车”,是古代单辕双轮车并按照秦代真人车马1/2的比例制作。
6、玉器第一宝:大禹治水,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我国的国之瑰宝。新疆和田青玉制。玉上雕有峻岭、瀑布、古木苍松。
怎么鉴赏陶瓷
马未都是捡漏行家,在收藏界已经是共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马未都创建的观复博物馆,其中藏品基本上都是他捡漏所得。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捡漏故事。马未都兼具捡漏实力与运气,往往多有斩获。诸多捡漏所得藏品中,不乏国宝级文物。笔者为大家罗列马未都捡漏的4件宝贝,件件堪称国宝级文物,一般不轻易示人。最令人羡慕不已的是,有一件竟然就花了40块钱。
马未都
西汉鎏金蚕
西汉鎏金蚕的来历也颇为传奇,是马未都在1986年至1987年之间,从西北老乡手中低价捡漏所得。按照马未都的说法,当年西北老乡在钟鼓楼摆摊卖西汉鎏金蚕,可当时的人们又不知道怎么一回事,认为这是不值钱的家伙什儿。
西汉鎏金蚕
马未都不一样,他一眼看出这是西汉鎏金蚕。马未都看到以后,,强按捺住内心的惊喜之情,一番讨价还价,不仅低价捡漏西汉鎏金蚕而且还把汉白玉蝉收入囊中。据悉,同款西汉鎏金蚕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实打实的国家一级文物。
北宋汝窑天青釉圆洗
汝窑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就不用笔者过多的说了。这年头要是真碰到一件汝窑珍品,最起码这辈子就会衣食无忧了。马未都还真就碰上了,从日本捡漏所得。
北宋汝窑天青釉圆洗
马未都表示,他不愿意透露真实的价格,害怕对方找上门。其实,马未都的担心不无道理。根据故宫博物院整理出的资料显示,目前毫无争议的汝窑珍品,存世的仅有93件。可想而知,马未都所藏汝窑笔洗的分量,毫无疑问的堪称国宝级文物。
明成化仿汝釉象耳炉
汝窑本就难觅,到了明代就以仿制汝窑为荣。其中,以明成化仿汝釉象耳炉最为经典。据悉,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收藏有,只不过是残器。
明成化仿汝釉象耳炉
马未都收藏的明成化仿汝釉象耳炉,那就不一样了,属于完整的。马未都逛地摊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经过一阵激烈的砍价,马未都用7万块的代价收入囊中。倘若重出江湖的话,恐怕就不止7万块了。
青花人头罐
文物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残器不值钱。马未都运气不是一般的好,早年曾收藏过一件青花人头罐。可是,这个罐子没有盖子。毫无疑问,罐子也就成了残器。
青花人头罐(与图文无关)
要不怎么说是马未都,还真让他给凑齐了。多年以后,马未都在潘家园看中了一个盖子,卖家成本价价30块,卖给马未都40块。马未都把盖子拿回家后,盖子和罐子合二为一,也就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瓷器。至于真实价格是多少,马未都是非常反感把文物和钱挂钩的。
参考资料:
[1]《马未都:一带一路与汉代鎏金铜蚕》. 马未都官方账号
[2]马未都脱口秀《观复嘟嘟》第92期:瓷器之王,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3]明成化仿汝窑 · 《收藏马未都》
[4]马未都拿出收藏四十多年的人头罐,声称:多次陪我入睡 · 《收藏马未都》
[5]40块钱居然捡漏5件宝物,而且件件都是珍品!牛 · 《收藏界》杂志官方账号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镇国之宝?
1.造型别致制作精巧
进行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此制品的上下两端都好似喇叭一样,上端略微比下端要大些,中间鼓出且上面有等距离排列的四根齿状的棱角,中间鼓出的地方下面有条凹槽,底部随着四根棱角的地方有淡淡不明显的三角形突起。这样的造型对于瓷器的制作是一种挑战,像一般的瓷器,常见常见的都是类似与家中装饰的花瓶一样,造型上很单一,而北宋官窑瓷器就造型精致,气度不凡,给人眼前一亮,别致新颖的感觉。
2.釉色美丽烧制精湛
北宋徽宗朝的官窑汝窑制作的天青无纹椭圆水仙壶,釉色是淡淡的,像一面镜子一样,晶莹光亮,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光泽闪亮。此青色釉彩是天青釉,又被成为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给人的感觉虽朴素但却高雅清新,给人以脱俗之感。此天青釉因为其价格昂贵,所以只有官窑会使用,一般民窑不会以此作为原材料。和一般的瓷器相比,其烧制水平也高超,瓷器表面光滑,没有半点瑕疵,光亮照人,内部也没有小的气泡。
我们现在还能见到这样美丽的釉色精湛的烤制技术吗?即使在景德镇也很难再见到这样的珍物了。
3.釉层厚度极为薄
从断面可以看到,北宋官窑瓷器的釉层的厚度很薄,这在一般的瓷器上是很难遇见的,并且想要模仿也是难。并且断处呈现的是流畅的线状,这也是其独有的特点(赝品呈现的是不连续的齿状)。
现今有些人为了赚取不义之财,制作假的文物变卖,如果这样完全可以根据瓷器釉色的厚度和断处的裂缝来判断它是不是北宋官窑的真品。
4.底部的支钉痕迹
北宋官窑的制作采用烧钉制作,器底留有细小的支钉痕;支钉烧大多为3个、5个或6个。
并且从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支钉痕小,形如芝麻,呈白色。因此可以认为凡传世的北宋汝窑瓷器物的器底都有支钉痕迹,无一例。
历史传承,在对北宋官窑瓷的了解研究中,同时对北宋宫廷生活有了一些推测和估计,可以联想到当时宫中歌舞升平奢华的生活。也透过瓷器看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智慧,相信有些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生活的人们也无法想到,无法达到的。
现代陶瓷艺术史学是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新兴学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陶瓷研究,它涉及现代陶瓷艺术这一新艺术门类研究的原则、观念和方法,并且它将现代陶瓷艺术研究纳入到艺术史研究的范畴。
现代陶瓷艺术品收藏比较有名的是广州的瑞哲轩艺术馆,瑞哲轩艺术馆主要以现代名人名家和有升值潜力的中青年作品为主,其中包括何叔水、张松茂、刘伟、赵美云、俞军、江见鸣、徐小明。杨青等的作品。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你还记得几个?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后母戊鼎,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王”,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毛公鼎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鼎内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九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散氏盘
散氏盘,又称夨人盘,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散氏盘,盘高20.6厘米,口径54.6厘?。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地是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散氏盘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并称为西周三大青铜器,与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并称为晚清四大国宝均以长篇铭文和精美的书法著称于世。
春秋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一号墓出土。越王勾践剑,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越王勾践剑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西周何尊
何尊,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曾侯乙编钟,长748CM,宽335CM,高273CM,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西周大克鼎
西周大克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收藏于上海博物馆。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口径75.6厘米。大克鼎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大克鼎与大盂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毛公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并称为“海内青铜器三宝”。
大盂鼎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大盂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大盂鼎铭文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为史学家所重视。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西周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西周周宣王时期文物,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虢季子白盘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虢季子白盘造型奇伟,酷似一个大浴缸,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虢季子白盘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
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共有八棵,夏代晚期青铜器。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收藏于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其中一号大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这棵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极为壮观,独树一帜世界罕见。
西周利簋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为镇国青铜器。利簋采用上圆上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
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尊盘,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全套器物通高42厘米,口径58厘米,重约30公斤。曾侯乙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
铜奔马
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东汉时期文物。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明孝靖皇后凤冠
明孝靖皇后凤冠,1957年出土于北京市昌平县定陵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孝靖皇后凤冠,红蓝宝石超过100粒,珍珠5000多颗,总重2320克(四斤六两)。相比之下,我国军人的头盔重量在1.45千克以下(不到三斤)。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织有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通过“五星聚会”研究,科学家们推算出2040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
红山文化女神像
红山文化女神像,1983年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出土,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现藏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
刘胜金缕玉衣
刘胜金缕玉衣,西汉时期文物。1968年5月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收藏于河北博物院。这完整的金缕玉衣葬服,是闻名中外的首次重大发现,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堪称国宝。刘胜玉衣全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其外观和人体形状相同。在“玉衣”内还发现玉璧十八块,以及饭含,佩戴之物。
战国水晶杯
水晶杯,战国文物,1990年出土于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战国水晶杯,杯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为起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堪为无与伦比的珍品。此杯现珍藏于杭州历史博物馆。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太阳神鸟金饰,商周时期文物,2001年2月25日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金饰,外径12.5?内径5.29?厚0.02(厘米)重20克,金箔的含金量高达94.2%,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太阳神鸟金饰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象征了三千年前的飞天梦。
河南安阳妇好墓玉凤
河南安阳妇好墓玉凤,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长13.6厘米,厚0.7厘米,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玉凤造型,也是妇好墓装饰品中最精美的一件。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
“皇后之玺”玉印,西汉时期的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村。西汉皇后之玺玉印,高2厘米,边长2.8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迄今为止,皇后之玺仍是我们发现的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属于国家级文物。专家认为这方玉印的发现创造了两项全国之最:一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皇后印玺;二是玉玺的主人是年代最早的皇后。
大玉戈
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国家一级文物。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收藏于湖北博物馆。该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在商代玉器中十分罕见,在目前出土的玉戈中是大玉戈最长的,堪称“玉戈之王”。
玉琮王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良渚文化玉琮之首。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玉琮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书法帖本。原本为行草墨迹,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230字。这是颜真卿侄季明与其父杲卿于至德元年(756)间殉安史之乱后,颜真卿于乾元年(785)祭侄灵前,在极度悲愤中写下此稿。此稿意不书而在天机自动,以篆法入行,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如苏东坡所说“书法无意乃佳”,被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与王羲之《兰亭序》媲美。
苏轼《寒食帖》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
《平复帖》
《平复帖》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9行84字。《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见证了汉字流变。现藏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用三、四年时间才画成,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韩滉《五牛图》
韩滉《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五牛图》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厘米,绢本设色。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这幅镇院之宝出自五代南唐名画家顾闳中之手,经过千年的辗转,如今竟能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堪称奇迹。
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
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为汝窑水仙盆存世唯一。汝窑一向被人们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汝窑被认为在河南的临汝县,但一直没有找到遗址。据说汝瓷釉中含有玛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所以能呈现出纯净的天青色。汝窑以温润的天青釉色被誉为青瓷之冠,风格独具。因传世极少,弥足珍贵,目前全世界典藏不足70件,台北故宫收藏有21件。
兽首玛瑙杯
兽首玛瑙杯,唐代酒器,1970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兽首玛瑙杯从选材、设计到工艺,都可称为唐代玉雕艺术的精品,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在中国是绝无仅有,它是海内外孤品,同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真珠舍利宝幢
真珠舍利宝幢,1978年4月12日,三名苏州小学生在瑞光塔中玩耍无意间摸到一块松动的塔心砖,打开发现一个洞穴。一座尘封千年的宝库就此打开了。一件无价宝物——北宋真珠舍利宝幢现世。整座宝幢造型优美、工艺之精巧举世罕见,代表了整个北宋时期苏州工艺的集锦。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
直裾素纱襌衣(“襌”音dān,常被误写做“禅”),西汉织绣,?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该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直裾素纱襌衣是存世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在中国古代丝织史、服饰史和科技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青花釉里红瓷仓
青花釉里红瓷仓,元代楼阁式瓷仓,1974年江西省景德镇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这件楼阁式瓷仓,造型别致,虽然是随葬冥器,仍不失为珍贵的工艺品。青花釉里红瓷器,甚为罕见,作为楼阁式瓷仓,并且有明确纪年,迄今仅为孤例。
三彩骆驼载乐俑
三彩骆驼载乐俑为唐朝的文物,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通高58厘米,长41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唐三彩骆驼载乐俑虽经地下埋葬一千三百多年,出土时仍光彩夺目,它是唯一一件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三彩。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高14.8厘米,口径2.3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使得银壶富丽堂皇,明快悦目。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古今未见类同者,堪称国宝
秦石鼓文
石鼓文,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十枚,高约二尺,径约三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关于石鼓文的确切年代,几千年来学者讨论不断,提出各种看法,至今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大家都赞同的确定的结论。《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古今书法家最为敬重的“圆笔书”圣典。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新石器时代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葬具。为红陶砂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器腹外壁的一侧就是著名的鹳鱼石斧图。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在2002年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珍贵文物之首。?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你还记得几个?
五行木、火、土、金、水。
八卦乾、震、坎、艮、坤、巽、离、兑。
五音宫、商、角、徵、羽。
九宫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五彩青、黄、赤、白、黑。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古代主要节日元日、人日、上元、社日、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冬至、腊日、除夕。
三教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四大名刹栖霞寺(江苏南京)、国清寺(浙江天台)、灵岩寺(山东济南)、玉泉寺(湖北当阳)。
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荆南、闽、北汉。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七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
清代七大藏书阁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汉字六书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四大名花牡丹、菊花、山茶、水仙。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刘桢。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扬州入怪金农、郑燮、黄慎、李觯、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岳河南嵩山(中岳)、山东泰山(东岳)、陕西华山(西岳)、湖南衡山(南岳)、山西恒山(北岳)。
五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五岭大庚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
六畜牛、羊、猪、马、鸡、狗。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南门碑林(台湾高雄)、地震碑林(四川西昌)。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飞虹寺、释迦寺、千寻塔。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
四大名亭湖心亭(浙江杭州)、醉翁亭(安徽滁州)、陶然亭(北京)、爱晚亭(湖南长沙)。
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中国古代四大名剧《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豆。
三皇通常指伏羲、燧人、神农。
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藏经、律、论。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
下一篇:心强体壮_什么生肖心广体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