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爱情 生肖爱情

马家浜文化什么生肖属_马家浜文化代表物件

tamoadmin 2024-06-15 人已围观

简介1.马家浜文化遗址有玛雅文化吗2.马家浜的江南文化之源3.马家浜遗址4.崧泽文化与父系社会的形成有什么关系?5.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玉器有什么特点6.马家浜的用更宽广的眼界研究马家浜文化人物:林留根,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这些年来,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对良渚文化的研究特别热,挖出了很多的玉器,也发觉了很多的贵族墓葬,对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在我们的考古中可以发现,环太湖的文化都

1.马家浜文化遗址有玛雅文化吗

2.马家浜的江南文化之源

3.马家浜遗址

4.崧泽文化与父系社会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5.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玉器有什么特点

6.马家浜的用更宽广的眼界研究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什么生肖属_马家浜文化代表物件

人物:林留根,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这些年来,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对良渚文化的研究特别热,挖出了很多的玉器,也发觉了很多的贵族墓葬,对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在我们的考古中可以发现,环太湖的文化都是一脉相承而来的,一切文化的源头在马家浜。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先祖们用他们的智慧、劳动把良渚文化推向了顶峰。我认为,用“江南文化之源”来称呼马家浜文化,这个称呼是恰如其分的。

马家浜文化遗址有玛雅文化吗

1961年,南京博物院在江苏省古遗址调查中在江阴护城河北岸发现一处古文化遗址。遗

址面积东西长近300米,南北大部叠压在黄淤土之下,己暴露的最宽处约30米,文化层距

地表深约1米左右。遗址西部发现红烧土块和墓葬。出土有石斧、石锛和表面施红色彩衣

的红砂陶鼎以及陶钵等遗物,属于马家浜文化。而后来在江阴石庄乡高城墩也出土有红

陶鼎足、红陶残片等马家浜文化的遗物,这些都证明了6000多年以前的江阴已经出现了

最早的原始聚落。

马家浜文化时期,江阴的原始先民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期,这个时期,先民们开

始使用磨制石器,开辟农田,种植水稻,并烧制陶器,过着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家畜

饲养和鱼猎的经济生活。

江阴地处滨江,草木丰茂、气候温暖湿润,先民大多选择在高爽的岗地上营建旁屋

,周围有水塘、河流等水源。当时用来盖房子主要是竹、木、草和泥巴。挡风避雨的家

有了,先民门也开始定居下来。当时的先民已开始了最早的男耕女织。水稻开始在这片

土地上出现。男人们不只是捕鱼打猎,而是开始用经过简单打磨后的石斧,石锛等原始

农具种植水稻,而女人们除了采集核桃、杏、梅、菱角等野生植物,也开始学会利用野

生葛纤维纺纱织布,做成衣裳,到后来崧泽文化的遗存江阴周庄龙爪墩遗址出土的陶纺

轮就证明先民们已掌握了最原始的织布技术。而这个时期,作为农业的副业,家畜饲养

业也开始出现了,先民们开始饲养猪、狗和水牛。

制陶业是当时妇女从事的一项重要手工艺,她们用手制的方法,烧制成夹砂陶和泥

,下面生火,用来烧煮食物。当时的陶器制作还较原始,火候较低,陶器表面大多素面

,极少装饰。

马家浜的江南文化之源

马家浜文化遗址没有玛雅文化。马家浜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原南湖乡天带桥村,现属嘉兴经济开发区西南新区,面积1.5万平方米,年代距今约7000年。遗址是在1959年春,嘉兴市农村大规模群众性积肥运动中发现的。经专家考古发掘后发现,该遗址以鲜明典型的文化特征,不同于黄河流域的史前文化形态,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界的重视。1977年11月,学术界正式确认以马家浜遗址来命名此类文化为马家浜文化,属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

马家浜遗址

在马家浜时代,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的太湖新石器时代,根本没有浙江和江苏之分,在这两地的马家浜遗址,我们发现了相同的文化内涵,只不过地理位置不同,摄取来源不一样,导致生活方式不一样,遗留下一些遗物、遗存有着地区的区别,实际上马家浜文化是大同小异的。马家浜文化不是一个地方独有的,它存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而嘉兴是发现马家浜遗址最早的地方,并相对于分布圈来讲,也是处在中心地带,辐射范围较大。

在江南文化节举行期间,嘉兴没有带任何功利的色彩举办这么一个纯粹的大型学术性活动,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嘉兴政府的这个举措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中国其它很多地方,在我走过的很多城市中,遗址遭到破坏的严重程度让人感到痛心,它使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在消失,导致这个城市失去个性,没了个性,城市与城市的区别也就不存在了。像江苏也有马家浜文化,虽然从发展的过程来看,不管是江苏,还是嘉兴,对遗址都有或多或少的破坏,江苏也做了一定的保护工作,但是与嘉兴在文物、遗址保护上所做的工作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嘉兴对遗址的保护走得比较早,政府很早就认识对遗址保护的重要性,重视考古文化。现在嘉兴正在让马家浜文化实实在在成为嘉兴的文化品牌。这次嘉兴还出了《马家浜文化》一书,这本书不仅留住了嘉兴文化的根,同时它也是一本很好的留给子孙后代的乡土教材书。

崧泽文化与父系社会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马家浜遗址:

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西南7.5公里,面积约15000平方米,发掘区在遗址的中部,共布探方5个,计213平方米。表土层下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上层以灰黑色黏土为主,并有红烧土层和淤泥层,厚达12—80厘米,包含物有兽骨、石锛、礰石、骨镞和各种质地的陶片,还有建筑遗迹;下层为含有大量腐烂的兽骨碎片的黑色黏土,厚达15—75厘米,包含的兽骨比上一层更多,还有骨管、骨锥、骨针、骨镞以及石斧、礰石和陶片等。在上下层交接处的淤泥中发现了墓葬,出土30具人骨架,其中6具身旁有随葬品,生产工具置于腰部,装饰品置于头部,陶器位置不一。出土的器物有穿孔石斧1件、陶豆2件、罐4件、盆1件、纺轮1件、玉珠2件。还发现长方形房屋遗迹,南北7米,东西3米,门朝东,周边一圈柱洞,尚有残存的木柱,有的木柱洞底垫放木板。室内是经过加工的黄绿色土面,还有带树枝和芦苇痕迹的红烧土块堆积的墙壁残迹。在下文化层中还发现了碳化圆角菱,与现在的南湖菱相仿。

从出土的器物和遗迹看,生产工具中磨制石器有孔石斧、弧背石锛;生活用具中的夹砂红陶素面腰沿釜、牛鼻式双耳罐、带嘴平底盉,以及地面木构建筑住房、公共墓地和俯身直肢葬式等等,都是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与黄河流域原始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

马家浜遗址的发掘,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重视。1959年5月,新华社发了消息,并记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要闻录》。此后,文物考古界对马家浜文化的归属,展开了学术讨论。1977年11月在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考古学家认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并确认嘉兴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从此,马家浜文化正式定名。马家浜文化已载入《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199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确定了它在史前文化考古中的地位。

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玉器有什么特点

崧泽文化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文化,距今5800年至4900年,发现于我国上海市青浦区城东的赵巷镇崧泽村。

崧泽文化以崧泽村境内崧泽古文化遗址的中层文化为代表,分布范围大致以我国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太湖以东地区。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重要的文化阶段。

据研究,青浦区境于7000年前已经成陆,崧泽村当时濒临东海,是一片沼泽之地,海拔甚低,地下水位很高,西面和南面等处有山陵、土墩和林木,水草茂盛,是适于远古人类生息的地区之一。

崧泽文化时期遗址共有墓葬100座,遗址下层墓葬中出土了一具人类遗骨,经鉴定为一名25岁至30岁的成年男性,在这之前上海地区从来没有发现过6000多年前的古人,此男性可称得上“上海第一人”。

在另外一具骸骨的嘴里,还发现一个指节长的小器物。一般认为,死后口中含玉的习俗,始于3000多年前的商朝。难道这个习俗的来源,更要追溯到6000年前?

墓葬内有大量石器、玉器、陶器,还发现许多人类居住的遗迹,人类制作石器场地的遗迹,以及6000年前粳稻谷和籼稻谷的水稻种子、家畜猪、犬的骨骼。证明崧泽距今6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活动,崧泽人是上海人最早的祖先。

除了“上海第一人”,还发现了“上海第一房”。它只留下了一些遗迹,未发现墙体、屋顶等,但足以复原它的外形:坐落在一个较高的土坡地上,类似于后代的谷仓,直壁尖锥顶,墙体以竹、木为立柱,屋顶用茅草覆盖,如斗笠状向周围披下,出入口挑出遮风挡雨的廊檐。

这说明,崧泽文化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方面,除较马家浜文化进步外,其加工、造型等方面都具典型性。同时,崧泽文化还接受了外地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有一定联系。

崧泽文化的发现,对上海只认为是长江冲积成陆仅二三百年的历史,一下向前推进了六七千年。所以,崧泽文化的发现对研究我国长江下游人类发展史,特别是太湖地区的原始文化和上海的古代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青浦区福泉山、吴县草鞋山、张陵山等古文化遗址,都发现了良渚文化层叠压在崧泽文化层之上的地层关系。因此,崧泽文化当早于良渚文化。

崧泽文化时期的制陶,在我国新石器诸文化中,可谓是进入了一个划时代成就的时期。首先表现在开创了轮制陶器。其前期,已采用泥条盘迭再加慢轮整修的制陶方法。陶器的器壁比较匀称,可见到不很挺直的轮纹。

但从中期开始,已运用陶轮快速旋轮、捏泥坯成型的制造技术,使器型规整,器壁匀薄,往往在内壁和内底遗留坯的旋痕。

同时,崧泽文化时期制陶是使用还原焰烧制陶器,由于陶器中的铁元素是在充分供给空气的环境下氧化烧成,而使陶器变红。所以以红陶为主是崧泽文化早期陶器的特色。

而崧泽文化陶器,除炊器仍为红陶,其他器物多以灰陶为主,红陶偶见。伴随灰陶的烧制,还出现了一种灰胎黑衣陶。以往只知道乌黑发亮的泥质黑衣灰胎陶为良渚文化陶器的一大特色,而其实这类陶器在崧泽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

崧泽文化陶器不仅制造技术方法较前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十分讲究造型和装饰,使器物具有浓厚的艺术气质和神韵。

比如在一个灰坑内有一只陶塑小肥猪。小猪憨憨的,披着一层很艳丽的红彩,圆咕隆咚,肥头肥脑,吻部短促,腹部圆滚下坠,四肢粗短,明显是一只已经被驯化、圈养的家猪,野性荡然无存。

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曾发现过一只陶猪,但与崧泽遗址出土的小猪相比,形态瘦瘪,吻部前拱厉害,头部狭长,前躯的比例大于后躯,“狼奔豕突”的野猪特征还保留不少。

家猪从河姆渡文化到马家浜文化发生的变化,证明了人类驯化和改良动物的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丰富,开始人工栽培水稻,从事各种手工业,打猎、捕鱼有了专门的工具。饲养家畜也已出现。遗址中有不少家猪骨骼,但都是些残骨,无法拼成完整形状的猪。

另外,嘉兴南河浜遗址还首次发现了崧泽文化的“祭台”,并较好地揭示了这“祭台”的形成过程。结合这些特殊陶器的出现,这对进一步认识崧泽文化陶器的内涵提供了难得的信息。

从发现的出土稻谷和稻叶看来,崧泽6000多年前就能人工培植粳稻、籼稻,这时可以制造多种形状、多种用途的陶制鼎。说明崧泽于6000年前,人们谋生已由极为原始的渔猎采摘转为以畜牧和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了。

在崧泽发现的不少墓地陪葬品质精量大,丰富多彩,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锄耕进入犁耕,已由使用原始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转为以使用比较精制的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这都表示6000年前的崧泽人生产、生活、文化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阶段。崧泽于1958年由农民挖塘时发现古物,1959年,崧泽村古文化遗址列为青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和1974年对遗址的两次有计划挖掘,共发现了崧泽文化时期墓葬100座。

1982年,全国考古学家在杭州参加中国考古学会年会时,对崧泽文化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考古界确定崧泽文化为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的文化,特命名为“崧泽文化”。

后来,在浙江嘉兴崧泽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批特殊造型的陶塑,已引起考古界的关注,继1990年嘉兴大坟遗址出土人首陶瓶之后,近年来在嘉兴雀幕桥遗址、南河浜遗址出土了一批以往从未面世的陶器,如塔形壶、鹰头壶、鸟型三足盉、六足陶龟、兽面钟形壶及形制各异的器盖和器座等。

马家浜的用更宽广的眼界研究马家浜文化

距今六七千年以前,今嘉兴市境已有先民居住繁衍,形成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今嘉兴市城区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洪自然村发现而得名。

其时间断限为公元前5000年至4000年。马家浜文化具有独特的形态,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马家浜文化时代,人类已经定居,生产以原始农业为主,辅以渔猎,在栽种稻谷、纺织、制陶、制造手工艺品方面已有很多创造,其时人们过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马家浜文化按其时期间的早、中、晚,可分为罗家角类型——马家浜类型——崧泽类型。

马家浜文化经历了晚期的崧泽文化阶段,约在公元前2000年,出现了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等。良渚玉器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最能反映良渚琢玉水平的是型式多样,数量众多,又使人高深莫测的玉琮和兽面羽人纹的刻画。

崧泽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

2.上海最早的祖先。

3.大量的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和兽骨、稻种等遗物。

4.人工培植粳稻、籼稻,可以制造多种形状、多种用途的陶制鼎。

5.两口 6000 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水井

人物:牟永抗,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考古学会顾问

马家浜文化的发现和认识,是进入20世纪以后,这一地区新兴知识阶层重新寻找历史足迹的一个产物。辛亥革命以后,江浙一带知识分子就开始了积极寻找自身文化之根的努力。1934年修筑苏嘉铁路时,在双桥就挖掘出了史前人类玉器,以后的数十年,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最终被命名为“马家浜文化”。

1977年,南京召开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会上我宣读了论文《试论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这就是被现在的马家浜文化学界公认为研究马家浜文化的第一篇文章,这其实是历史的误会。早在1959年春,我就写了《浙江省吴兴邱城遗址1957年发掘报告手稿》。在这部1万多字的手稿中,我明确写明:“邱城遗址3个地层对江浙一带已发现的很多遗址有着许多关联,它的下层基本上和嘉兴国界桥等遗址相近。”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我无法发表这部手稿。这次研讨会,我把这部孤本的手稿带来了,希望还历史一个本来面貌。

文章标签: # 文化 # 马家 #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