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本月运势 本月运势
齐白石国画十二生肖纪念币_齐白石画十二生肖茶叶
tamoadmin 2024-06-09 人已围观
简介1.齐白石十二生肖钞券版电话卡是中国移动的还是中国网通的啊,话费有限制地区吗,有什么防伪标记吗,收藏价值2.齐白石寒夜客来茶当酒3.齐白石是怎样从木匠变成大画家的?十二生肖的列表 送走鼠年,迎来牛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文化可谓独具特色。生肖文化是怎么来的?十二生肖的排列又是依据什么来定的? 蒋伟,中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特聘画师、上海交通大学书
1.齐白石十二生肖钞券版电话卡是中国移动的还是中国网通的啊,话费有限制地区吗,有什么防伪标记吗,收藏价值
2.齐白石寒夜客来茶当酒
3.齐白石是怎样从木匠变成大画家的?
十二生肖的列表
送走鼠年,迎来牛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文化可谓独具特色。生肖文化是怎么来的?十二生肖的排列又是依据什么来定的?
蒋伟,中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特聘画师、上海交通大学书画艺术研究所常务理事。近年来致力于生肖动物创作。
以下是他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十二生肖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更具特色的文化之一,因其通俗性兼趣味性沿用至今。身为中国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之一份礼物,就是生肖属相。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有关生肖的创作越来越多。我本人主要致力于生肖动物的绘画创作,将其与山水、花鸟、草木集中展现在一起,力求在传承海派风格的同时,探索以动物入画背后的人文内涵。今天的演讲,我就和大家来聊一聊生肖文化。生肖文化的起源十二生肖,是我国计算年龄的。 生肖文化,大家多多少少应该都知道一些。生肖文化流传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围绕它有各种,很多时候莫衷一是。所以,我先来谈谈生肖文化的起源。生肖之“生”,乃指“生辰”,“肖”意即“像”。大量文献说明,十二生肖发源于中国,萌发形成于先秦时期,确立于东汉。生肖文化最初起源于先民的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也是早期天文学的结晶。今天,在一些流传下来的岩画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动物图案,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统时代。在当时,这些图案主要是图腾,或者是象征性的一种说明,还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有关生肖属相之说最早见于中国之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普遍使用生肖。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人沈炯曾作《十二属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这首诗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种动物的生性特点,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明朝才子胡俨也曾作诗一首:“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实为累。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徙忿嚏,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舞阳屠犬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诗中首联的“鼷鼠”即水鼠,“牛女”即牛郎织女。第三联中的“骊龙”是龙的一个种类,其颏下有一颗,故谓之“骊珠”。第四联提到的“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羊用角去撞篱笆。第五联说的“祝鸡”指呼唤鸡。第六联的之一句,指被汉高祖封为舞阳侯的名将樊哙,他曾在江苏沛县以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这位丞相当年曾在东海放过猪。胡俨以历史典故写十二生肖,可谓别有生趣。与生肖文化相关的是中国古代天干地支历法。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经过演变,简化为今天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法。依次“干”“支”两组号各取一字,一一搭配,由“甲子”至“癸亥”,六十年轮完干支组合序列一个周期,称为“花甲”。从上一个甲子到下一个甲子,正好是60年。这在人均寿命比较低的古代,差不多是长寿、的一生了。进而,人们又将十二地支配以十二种动物,用作相关年序代号,使之趋于形象生动,达到利于记忆、推算之目的,“十二生肖”由此形成。除了以“干支”来纪年,中国古代还用其来纪月、纪日、纪时。因每月天数恰为十进制,一年又恰为十二月,故分别以“干”纪日,用“支”纪月,且将“十二地支”用于纪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辰,每一时辰等于现代时间中的两个小时。现在我们看古装电视剧会发现,古代人常常说“时辰”,就是这个缘故。生肖文化与五行、八卦等也有 。比如,子(鼠)属,北方;亥(猪)属,北方。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丑(牛)、未(羊)属阴土,等等。生肖文化的起源几乎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一样古老,它是组成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因子,古历法的诞生、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五行哲学观念的产生都包蕴其中。此外,生肖的隐含意义中还 着中国人丰富的文化心理内涵,这从人们赋予十二生肖的隐含意义可见一斑: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老虎代表、兔子代表谨慎、龙代表刚、蛇代表柔韧、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猴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
◇蒋伟画作:《十二雅集》
十二生肖排序有何讲究上面简单梳理了一下生肖文化的起源,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谈谈生肖排列问题。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十二生肖,是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有许会问,十二生肖为什么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排列顺序?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呢?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搭配原则,乃是解析中国“十二生肖”之又一难题,自古迄今,探研者众多,结论却大相径庭。在这里,我仅列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中国宋代学者洪巽乃“奇偶说”代表人物。他认为,“十二生肖”排列与《周易》之哲学相关,其日:“子、寅、辰、午、申、戍,俱阳(阳即指阳性地支)。故取相属之奇数以写名,鼠、虎、龙、猴、狗皆五指,而马单蹄也;丑、卯、巳、未、酉、亥俱阴(地支),故取相属之偶数,牛、羊、鸡、猪皆四爪,兔两爪,蛇两舌也。”意思是说,十二生肖以十二种动物足趾之奇偶与地支相配而成。明代叶世杰试图以“十二生肖”动物“不足之形”释其入选原因。他认为,“术家以十二生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胃,猪无筋,人则无不足”。
另一个与他同时代的学者李诩则认为,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与上天二十八宿星象位序相关。二十八宿分布周天,以值十二时展,每个时辰二宿,子、卯、午、酉三宿,每宿各有所象。二十八宿所象动物按天空次序持列,由北而东、而南、而西进行周转。上面几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或许综合起来,是比较完整的解释。与十二生肖排列有关的,还有一个人们经常会问的问题是:为何老鼠排在生肖列表的首位? 这个,也有不少故事,但其实这样的排列是有讲究的。我们通常讲的十二生肖,蕴一张一弛,一阴一阳,一动一静,奇偶相得的原理。按照洪巽的说法,十二生肖中的动物,无论两足抑或四足,大多前后足趾数相同,“惟鼠前足四趾而后足五趾,奇偶同体,兼备,故置‘十二生肖’之首”。意思是说,老鼠前面两只脚各有4趾,后面两只脚各有5趾,在十二生肖中,只有它是这样的,可谓独树一帜。老鼠的这一特征合之说。无独有偶,明代学者朗瑛在《七修类稿》中也称,鼠前足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前半部为前夜之阴,后半部为当天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清代刘献延《广阳杂记》引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子时为夜,天还未亮,正是老鼠出没的时间。可见,老鼠排在生肖首位,与天干地支、五行有关。那么,牛为何排名第二?除了,比较有根据的说法有以下几种。一种说法是,“鼠咬天开”,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该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奇偶说”而来的,牛是四趾(偶),排在鼠之后,虎之前。也许有人要问,兔、羊等也是四趾,为何牛排在前面?这或许与牛在古代劳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很大关系。 牛的诗作也有很多,比如,李白的“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张籍的“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而由牛郎织女引申的诗作就更多了,比如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然这里的牛已经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牛了,但也说明,“牛”这个字被广泛使用。而鲁迅先生的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也成为我们自强不息的美德与精神的象征。好几年前, 上曾有好事者提出应该重新变更十二生肖——让为人贬损的“鼠、蛇、鸡、猪”,让更显吉祥的“狮、鱼、凤、鹤”上岗。当时就有媒体批驳其荒谬。十二生肖由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配组成,蕴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如果脱离文化光谈生肖,则只能沦为笑谈。
生肖文化的传统题材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以上我把生肖文化简单梳理了一下。当然,这些是比较粗略的,只能提供一个概貌。接下来,我想重点谈一下海派生肖文化。因为我是画家,所以主要从绘画的角度来谈海派生肖文化。何为海派生肖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体现海派特点的生肖文化。由于生肖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本地文化结合,由此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当然,“海派”并不局限于上海,但是从上海起源并发展壮大的,因此上海这座城市的主要特点,如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等,在“海派”中得到集中体现。我们说“海派”画派,不能单纯理解为上海人的东西,而是多元元素在这里碰撞、发展并形成独有的风格特点。海派生肖文化的巨大影响,一直波及现当代。从事此类创作的画家众多,诞生了不少生肖文化优秀艺术作品。如:陈老莲、任薰、任熊、任伯年、任预(海上明清四任)、虚谷、胡公寿、张子详、张聿光、张大千、张善孖、徐悲鸿、程璋、江寒汀、戈湘岚、刘旦宅、程十发、朱文候,熊松权、吴寿谷等,这里列举的主要是从事十二生肖动物创作较多的画家。从绘画角度说,海派生肖文化类型基本分为三类。一是传统型。主要是靠师生相传,走的是中国传统画派的路线。二是同源型。比如书画同源,一些人以书法入画,在其书法作品画。三是中西结合型。即将的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三种类型在生肖文化画中均有体现。比如,创作《六松鼠图》的程璋就是一位创新派画家。当时的画坛被吴门四王的画风所笼罩,大家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而程璋参用绘画技法,创新画法,结合写生,在风行画派之外自创新貌,在近代画坛上可谓独树一帜。有人曾问我,为什么喜欢创作生肖画?在我看来,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无论是寒林雪原月夜中踟蹰的寅虎,抑或是冬雪初融春溪乍开悄语的一对子鼠,融入了大自然之中,有着特写式的构图所不能替代的意趣。这类艺术思维,或许是眷恋山林丘壑、鸟语花香的幽景,又抒发了亲近动物的情感。因此,我把创作每一幅生肖画视为一种乐趣。在绘画中,我有机地吸收了西画的元素,融合了海派的精华。不求巧饰求真趣,飞禽走兽也娆。在盛世盛年的今天,生肖文化的传统题材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对画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作生肖画,不能不了解生肖文化。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必须做到笔笔有来历,经得起咀嚼。很多前辈就是严谨治艺的典范,比如徐悲鸿为了画马,是下了苦功夫的。看起来寥寥几笔,功底在里面,他的兴趣在里面,他的艺术总结也在里面。为什么中国画难学?因为它是综合性的,是靠长期积累打磨出来的,很难“短平快”。
在我看来,任何作品都必须从主题塑造出发,从古老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吸分,强化自塑意识。绘画要靠技术,但它更是一门艺术,需要在更次和格调上实现的理想。因此对于创作,态度一定要严谨,不能有哗众取宠之心。要令人赏其画作,有如品尝佳酿,趣味隽永;又如品饮茗茶,清香阵阵,回味无穷。今天,生肖文化在多个领域大放异彩。生肖金条、生肖金币和生肖纪念币受到市场追捧。比如,《中国纪念币》采用汉代画像石的传统技法,通过使线刻和体积塑造为一体,展现出中国雕刻艺术特点。又如,《十二生肖系列纪念币》采用齐白石、徐悲鸿等绘画的名画设计,通过浮雕雕刻,再现了这些独具匠心的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此外,生肖设计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创作,而是越来越多融入日常生活的商品设计中,从指甲钳、茶杯、小电风扇、零钱包、打火机,到茶叶匙、刀架、水壶,寻常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通过融入生肖元素而提升了附加值。中国生肖文化也吸引了国外设计师的目光,美国一个玩具设计师就设计出十二生肖公仔,深受欢迎。在许多外国人的心目中,生肖文化是“中国年”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起源于中国的生肖文化,已经与我们的、文明深度,渗透到亿万人的生命记忆和习惯中,渗透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中,也渗透到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人生重要历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二生肖文化是生长在中华土壤中的传统文明之根,是流在我们身体里的文明血液。
:日报·上观新闻
以上就是与十二生肖的列表相关内容,是关于生肖的分享。看完十二生肖相生相克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齐白石十二生肖钞券版电话卡是中国移动的还是中国网通的啊,话费有限制地区吗,有什么防伪标记吗,收藏价值
如您是通过平安银行官方渠道用我行信用卡支付的,您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选择首页右上角在线客服图标-信用卡进行咨询。
#
齐白石寒夜客来茶当酒
齐白石十二生肖钞券版电话卡由中国铁通发行的,可以在全国拨打长途电话。
齐白石十二生肖钞券版电话卡是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印制,采用水印、安全线、防伪纸、微缩文字、彩虹印刷、无色荧光、有色荧光等钱币级防伪印刷技术。齐白石十二生肖钞券版电话卡具有国家法定面值,独立的卡号、序号和密码。
齐白石十二生肖钞券版电话卡有一个无与伦比的特点零风险,高收益。因为它的法定面值就是电话费,你可以用它在全国范围内拨打国内长途电话,话费用完后,卡还可以收藏。你说 是不是很有购买收藏价值那。
齐白石是怎样从木匠变成大画家的?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的巨匠,他的画作风格独特,被誉为“齐白石画”。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喜欢茶艺的爱好者。在他的生命中,茶艺和绘画都是他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在寒夜里,他常常邀请朋友来家中品茶聊天,这也成为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茶具准备
在齐白石的家中,茶具是非常重要的。他的茶具都是由名家手工制作的,每一个杯子、茶壶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形状。在准备茶具时,他会先将茶壶和杯子用温水清洗干净,然后用干布擦干。
茶叶选择
齐白石喜欢用新鲜的茶叶泡茶,他认为新鲜的茶叶更有香味和滋味。他会选择当季的茶叶,或者是自己种植的茶叶。在选择茶叶时,他会先闻一下茶叶的香味,然后再用手摸一摸茶叶的质地,确定茶叶的新鲜程度。
泡茶步骤
1.先将茶叶放入茶壶中,用温水冲洗一遍,然后倒掉水。
2.再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加入适量的温水,等待一分钟左右,然后倒掉水。
3.第三次加入适量的温水,等待一分钟左右,这时候茶叶已经展开,可以开始倒茶了。
4.把泡好的茶倒入杯子中,让茶叶均匀分布在杯子中,然后就可以开始品尝了。
齐白石的茶艺人生
齐白石的茶艺人生是他艺术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茶艺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他喜欢用茶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认为茶艺是一种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交流思想的方式。他的茶艺不仅仅是泡茶,更是一种艺术表达。
有这样一个人,活到高寿九十四岁,一生作画四万多幅,“为万虫写照,代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无从见得,吾不能画也”。如今,称他为百代宗师、伟大的艺术家,都已决然无疑,可他五十七岁时,国内还只有寥寥几位别具慧眼的大师能评估出他的真实价值。倘若他不巧犯病或撞了什么邪煞,死在那个年龄上,身后寂寂无名,与草木同腐,也不会让人感到特别奇怪。
这大器晚成者是谁?他就是齐白石,一位实打实的山民老艺术家。
当年,有一位姓齐名纯芝的细木匠,人称“芝木匠”,在湘潭四乡揽些雕花的木工活儿做,因为心灵手巧,别人搞不掂的手艺他也能接,渐渐有了名声。但他是个不安分的小伙子,看见别人画像,觉得有意思,不过瞟学了几招,便去写真,居然不止于形似,还能神似。那年月,乡间死了人,不像如今有现成的照片可以放大作遗像,还得临时请行家里手来个“急就章”,当然得把死人画成开眼的样子,芝木匠为了挣钱养家,也不嫌这活儿晦气和丧气,照单全接。对这位多才多艺的小青年,有人早就留了神,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大好的天赋被白白糟踏尽,就主动找上门来,问他:“你愿不愿意学习正宗的绘画?”芝木匠回答道:“读书学画,我是很愿意,只是家里穷,书也读不起,画也学不起。”来人说:“那怕什么?你要有志气,可以一面读书学画,一面靠卖画养家,也对付得过去。你如愿意的话,等这里的活做完了,就到我家来谈!”好啊,芝木匠认得来人是鼎鼎大名的本乡绅士、人称“寿三爷”的胡沁园,二话没说,当即焚香,纳头便拜,认下了这位高水平的启蒙师傅。
中国传统读书人讲求名正言顺,胡沁园琢磨一晌,先替齐纯芝把名字刷新了,为他取名“璜”,字“濒生”,的确雅气了许多。然后,胡沁园再正襟危坐,谈绘事、书法、金石、诗词,齐璜要学习的东西还真不少。好在湘潭县城的大儒王闿运也是孔老夫子那样的教育家,有教无类,不拘一格,门下先已收了铁匠张正阳和铜匠曾绍吉,再收一位木匠,正好凑齐“王门三匠”。名师出高徒,这三人后来果然个个都大有造化。
齐璜学画时,已二十七岁,修炼的不是童子功,也无妨,苏轼的老爸苏洵在这个年纪上始知发愤读书,照样名满天下,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芝木匠学篆刻,有一天,他问好友铁安:“我总刻不好,怎么办?”铁安给他开了个天底下最笨的方子:“南泉冲的础石,挑一担归,随刻随磨去,尽三、四点心盒,都成石浆,就刻好了。”他那么聪明的人,真就这么下了一番苦功夫和笨功夫,没有半点投机取巧的意思,直弄得满屋子水,满屋子泥,仿佛遭了灾似的,没一块干地方。某天,与他同期学印的黎松庵(语言学家黎锦熙的父亲)对他说:“濒生,我不学印了。”齐璜便问他:“为什么?”黎松庵回答说:“坏眼睛。”从此,黎松庵就辍学了。后来,齐璜慨叹道:“我当时的家境要是跟松庵一样,也就没有今日了。”在艺术创造的起始阶段,可能真有“饱者死,饿者活”的规律吧,毕加索年轻时学画于巴黎,只有面包加清水,更别说那位一辈子受憋屈,总共没吃过几顿饱饭,任何一种颜色都燃烧着饥饿感的荷兰佬凡·高了。
齐璜中年治印“白石山人”,以此名世,世称齐白石。他一生作画不辍,几乎没有节假日可言,惟有抗战时滞留南京,听说母亲去世,悲痛不已,停工三天,写了一篇悼念文字。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与新凤霞一样,是白石老人晚年所收的女弟子)曾深有感慨地说:作家能著作等身,就算非常了不起了,至于白石老人,则要用“画作等屋”甚至“等楼”方足以形容。
我最佩服白石老人的倒并非其勤奋多产,而是他在五十七岁的年纪上,仍有衰年变法的勇气。别的画家早就急于守成了,守得门户严严紧紧的,连只蚂蚁都休想钻进去,他却背道而驰,一改娴熟的画风,去追求陌生的艺境。
白石老人衰年变法,起因于他对自己的工笔画越来越不满意,且看他如何说:
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
余昨在黄镜人处获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决定从今大变。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
余平生工致画未足畅机,不愿再为,作诗以告知好:从今不作簪花笑,夸誉秋来过耳风。一点不教心痛快,九泉羞煞老萍翁。
余五十岁后之画,冷逸如雪个,避乡乱窜于京师,识者寡,友人师曾劝其改造,信之,即一弃。
齐白石勇于衰年变法,外界强有力的赞成者和推动者是同时代的大画家陈师曾(即陈衡恪,国学家陈寅恪的哥哥)。陈师曾在欧洲学习的是西洋油画,但对中国画的造诣也十分了得。他凭慧眼和法眼看出,齐白石有天纵之才,若打破定式,往大写意方向发展,成就未可限量。
几经琢磨,白石老人霍然悟出“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传神”,“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曾告诉弟子娄师白:“书画之事不要满足一时成就,要一变百变,才能独具一格”。
赞成齐白石衰年变法的还有一人,即以画马著名的大师徐悲鸿。白石老人在《答徐悲鸿并题画江南》一诗中写道:“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谓我心手出怪异,鬼神使之非人能。”可见徐悲鸿对他的评价不是一般的高,而是非常之高。在京城,他们曾多次合作,而且是大幅大幅地泼墨渲染,画完了,相对莞尔一笑,仿佛宇宙之大,惟使君与我耳。有陈师曾和徐悲鸿这样当世无几的国手在一旁大力鼓动,白石老人衰年变法就底气十足,信心十足了。
说来不可思议,齐白石五十多岁时,初入京城,深感“居大不易”,一时间,这位山民老艺术家还进不了某些封闭的小圈子。有一次,他到一个大官家去应酬,由于穿著普通,又无贵友周旋,被人冷落一旁,很是受窘,暗悔不该贸然赴会,自讨没趣。齐白石正在留与走两难之际,大明星梅兰芳姗姗而至,对他十分恭敬,寒暄了好一会儿,总算将白石老人已丢出去的面子给圆了回来。归家后,齐白石出于感激,很用心地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赠送给梅兰芳,题诗中有这样两句:“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齐白石当时的画名既受限,画价也才每幅两块银元,比那些徒有虚名的画家的润格低了一半。后来,识货的荣宝斋老板实在不好意思了,自动将他的画价提高了两倍。陈师曾古道热肠,将齐白石的国画带到日本开了个画展,经他妙语鼓吹,加之日本人对中国画素具眼力,展出的那些画作竟卖得天价,这不仅使齐白石名动海外,掉转头杀回马枪,也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陈师曾的知遇之恩,齐白石充满感激,终生难忘。陈师曾英年早逝后,他写了一首饱含深情的诗纪念这位才高命薄的朋友:
君我两个人,结交重相畏。
胸中俱能事,不以皮毛贵。
牛鬼与蛇神,常从腕底会。
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
我言君自知,九原勿相昧。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这位知己还是无双的国士呢?不用说,陈师曾是齐白石的益友和畏友。1917年8月,陈师曾在齐白石的《借山图》上题诗,劝这位山民老艺术家“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陈师曾对齐白石的绘画也不是一味猛夸,有不够满意之处,他也会讲出自己的看法。六年间(1917——1923),两位艺术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彼此的心灵曾作过一次又一次高峰对话,可惜春花委地无人收,珠玉般的咳唾都已随风飘逝了。
齐白石衰年变法终于大功告成,真正达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由之境。这种蟒蛇蜕老皮的苦乐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扫除凡格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
老把精神苦抛掷,功夫深浅自心明。
齐白石特别讲求继承传统,转学多师,他最欣赏最喜欢的画家有徐渭(青藤)、石涛(原济)、八大山人(雪个)、黄慎(瘿瓢)、吴昌硕(缶庐)等人,都属于艺术个性鲜明,反对墨守成规,能别开生面的丹青巨擘。齐白石骨子里十分高傲,却也写过对前辈大师心悦诚服以至于五体投地的诗:
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
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愿作徐青藤门下走狗的,齐白石不是第一人,第一人是清初的大画家郑板桥,郑板桥曾刻一印,印文为“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齐白石则不啻要作青藤门下的“走狗”,还要作八大山人与缶庐门下的“走狗”,轮值于三家门下,真够辛苦的,可他心甘情愿。我想,在冥府之中,齐白石见到徐渭、朱耷和吴昌硕,执意要拜他们为师,只怕那三位前辈高手都逊不敢当,会不约而同地说出“折杀老夫”的话来。
齐白石的性情也如他的画,不拘一格,饶有变化。王森然先生是这样描写的:“先生性柔时如绵羊,暴躁时如猛虎,无论其如何暴躁,过时无事。正如狂风骤雨之既逝,只有霁月清风耳。其情常似闲云,其心极如烈火,烈火燃烧,云光灿烂,极尽美观。”那么白石老人眼中的自己又是怎样的呢?北京艺专的曾一橹教授与白石老人时相过从,前者给后者画过一张维妙维肖的头像,齐白石的自嘲颇为风趣:“曾君一橹,工于画,此头颅,能得衰老之神,见者必曰,此不合时宜之齐白石也。余曰:是矣!先生真能识人。白石记。”他自认为是个不合时宜的人,我倒要看看他怎样不合时宜。
最值得一说的,便是他敝屣尊荣。1903年,齐白石的好友夏寿田劝他去京城发展,诗人樊樊山也答应荐他去做宫廷画师,给慈禧太后画像,这无疑是平步青云的好机会,想都不必想,伸手抓住就行。然而,对他们的好意,齐白石敬谢不敏。夏寿田是个大好人,还要给他捐个县官当当,又因齐老弟没有搜刮地皮的兴趣而作罢。在齐白石心目中,绘画是寂寞之道,必须心境清逸,不慕官禄,于绘事才能精益求精。我们从其闲章便能看出齐白石的志趣确实在彼(艺术)不在此(官俸),他出身卑微,但从未因此自惭形秽:“木人”、“木居士”、“大匠之门”、“芝木匠”、“白石山人”、“湘上老农”、“有衣饭之苦人”、“立脚不随流俗转”、“我行我道”、“自成家法”、“三百石印富翁”,诸如此类闲章,透露了十分丰富的信息。这位山民老艺术家同情一切弱者,悲悯及于虫蚁,平生最看不起的是墨墨浑浑的官场中人,他多次用画、用诗揶揄嘲讽那些大耳阔面、好作蟹行的老爷们,其代表作《不倒翁》更是滑稽万状,一副志得意满的草包样子,活该被齐白石的谑语重重刮上几个耳光:
乌纱白帽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一生自食其力的人是可以冷眼看官场的。潇洒的唐(伯虎)解元断了仕进之念后曾作诗自道:“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富贵不种田。闲来写就丹青卖,不使人间造业钱。”四百多年后,同调者齐白石则发出了更自豪的声音。细想来,他们在艺海中遨游,那种纯净的乐趣、不受玷染的情操和自由自在的心境,确然是那些虚伪其身、厚黑其心的官老爷所无法拥有的,纵然胸怀残余,这些“仓鼠”也会尽快加以抹煞。齐白石从晚清一路走来,穿越了民国的沼泽,纵览无穷世象,仍然傲对强梁,无半分攀结的媚态,倒是以处身清白,自食其力,不刮民脂民膏为至上光荣:
何用高官为世豪,雕虫垂老不辞劳。
夜长镌印忘迟睡,晨起临池当早朝。
啮到齿摇非禄俸,力能自食非民膏。
眼昏未瞎手犹在,自笑长安作老饕。
齐白石一生俭朴,于银钱事不肯信任旁人,他总疑心这世间马面牛头无所不在。“因为人少鬼多,所以处世对人,总不放心。即家中一切琐务,亦由其自己处理,甚至对油盐酱醋茶叶米面,自己经营,菜蔬劈柴笔墨纸张,自己购买,门窗箱柜钥匙,自己管理。此种生活之烦苦,在他人以为可厌恶,在先生以为有趣味。”(王森然《齐璜先生评传》)然而,他的精明确实有限,骗子的额头又没黥字,自然防不胜防,他受骗上当不止一次两次。曾有人找上门来,主动提出帮他在香港卖画,三言两语就轻而易举地哄走了他亲笔订下的润格,他很开心,殊不知那人更开心,回去正好借此公开地卖假画。齐白石的大弟子李苦禅先生曾撰文揭过恩师的“短”:
“齐老师对于艺术之外的事都很‘傻’,常受人骗。那时因国家动荡,钞票骤然变成废纸乃是常事,齐老师不知丢了多少血汗钱,才想到要买黄金。他不瞒我,让我看买来的黄金,我很吃惊:‘金子还有绿色的吗?’老师明知又吃了亏,还不敢声张,生怕惹祸。真是哑巴吃黄连,苦在肚里。”(《忆恩师白石翁二、三事》)
艺术家本是天真的,心如赤子,不通世事,倒也不足为奇。有一回,外宾参观他现场作画,一个个欢笑着叽里咕噜地赞美了一通,白石老人却不高兴,不为别的,就为洋人没翘大拇指!
齐白石衰年变法,从自发而迄于自觉地追求“自然的精神”,他追求到了,脱却了一身匠气,直抵造化之美神秘的殿堂。我想,一个人要衰年变法,勇气之大,并不比“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侠士小,白石老人敢于突变,而非渐变,在艺术风格上进行革命,就要冒“见光死”的危险。在一片讥嘲声中——有人甚至将他的诗作哂为“薛蟠体”——他居然轰轰烈烈地“活”了过来,这决非上天保佑,福大命大的结果,而是其天才的悟性和艺术家的实力征服了美惠三女神,因而从她们手中获取了灿灿然的金苹果。
我忽然想到满清王朝也曾衰年变法,可是“百日维新”却只留下腥风血雨的印记。在中国历史上,变法总是不受欢迎,很难成功的,所以吾国吾民在几千年里都积弱积贫积愚积昧,不断受外寇侵凌,受内盗剽掠。你当然可以振振有词地说,政治与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前者是群体行为,后者是个体劳动,这话不假。但即算是在文学艺术上吧,衰年变法也罕见成功的范例,因为没有几位两鬓星星的老人肯拆掉自己多年营建而成的八宝楼台,哪怕只是几间破落的草庵茅庐,他们也要苦苦守成,又何尝有什么再建华宇的胆气和心劲?
齐白石的伟大之处便愈加鲜明地凸显出来,它至少证明了一点,真正的天纵之才,其强大的创造力只受风格的羁縻,而不受年龄的限制。在我看来,齐白石暮年所获得的由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只不过是飘落在珠穆朗玛峰顶的一片雪花,根本不足以增添其高度。至于“文革”中革命小将仆毁其墓碑,则说明,艺术家在这个国度不仅生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死后也得不到必要的安宁。然而即便官方纵虐如此,仍无损其凤凰一毛。
然而,也有人善意地指出,在1953年12月,齐白石以九十岁高龄,用一个上午的时间,为东北博物馆书写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全文,不知那是不是一位大艺术家的份内事?我想,时至今日,这个问题已没有标准答案,也根本不需要什么标准答案了。当时他心里高兴,就提笔写了,事情就这么简单,你大可不必将那幅字视为稀世奇珍,权且当作纯粹的历史活页去看,如果你悟性够好,眼力也不赖,说不定能从字缝里看出别的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