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本月运势 本月运势

放客去寻三岛客的生肖_放客去寻三岛客的意思

tamoadmin 2024-06-06 人已围观

简介1.千年学府的岳麓书院八景2.山水对联(99+)3.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翻译4.关于旅游景点的对联大全5.四大书院 对联6.南京名胜古迹对联谁有啊?急!!!谢谢了!出处杜荀鹤 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松醪腊酝安神酒,布水宵煎觅句茶. 毕竟金多也头白,算来争得似君家.放鹤去寻三岛客:三岛,指的是东海之东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这句话

1.千年学府的岳麓书院八景

2.山水对联(99+)

3.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翻译

4.关于旅游景点的对联大全

5.四大书院 对联

6.南京名胜古迹对联谁有啊?急!!!谢谢了!

放客去寻三岛客的生肖_放客去寻三岛客的意思

出处杜荀鹤

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松醪腊酝安神酒,布水宵煎觅句茶.

毕竟金多也头白,算来争得似君家.放鹤去寻三岛客:三岛,指的是东海之东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向往闲逸的隐士生活.

千年学府的岳麓书院八景

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岳麓山·“响鼓岭,自来钟,岳麓山后铁蜈蚣”

“响鼓岭,自来钟,岳麓山后铁蜈蚣”,这是长沙地区流传的一句俗语。它概括了岳麓山三个有神奇传说的景点。山上还有飞来石、笑啼岩、木鱼包、蟒蛇洞等风物。

悲欢离合响鼓岭

响鼓岭在云麓宫后。岭上建响鼓亭,有六角形花岗石桌于亭中,亭右巨石刻有“观风台”三字,步行岭上,似空洞有声,犹如击鼓,可见“响鼓”并非虚言。鼓声缘何而来?有说那是祝哥蹬足的余音:相传古时候附近桃花岭一带有一对叫祝哥和桃姑的青年夫妇,从小青梅竹马,婚后恩爱非常。不想一次祝哥外出,桃姑被恶霸抢去,誓死不从而自缢。祝哥觅桃姑不见,登此岭顿足嚎啕。因足力过重,惊动了山神。山神引桃姑精灵与祝哥相见。祝哥悉知桃姑惨遇,当夜杀死恶霸,并相期每年桃花开时再于此处相见。从此,祝哥顿足处一踩便有声如击鼓。响鼓岭由此而名,并同时唤做“想姑岭”。也有说,那是石子儿掉在神仙皮鼓上的声音:传说从前山下有个农民叫周杰,一天从大灰狼爪下救了一只白山兔。不想山兔竟是山神所变。为谢周杰搭救之恩,山神送他一只小皮鼓,并告诉他说:到峰顶山崖边,敲三下皮鼓,就有石门打开,里面应有尽有,要什么拿什么,出来后,再敲三下皮鼓,石门就关上了。周杰打开石门后只要了一头小金牛。村里的财主得知消息,偷走皮鼓,打昏周杰,带着狗腿子到洞里取宝。周杰苏醒后忍痛爬到洞口,抓起一把小石子朝皮鼓打去,财主连同皮鼓一起被关在洞里。从此,石门永远关闭,不过来到此处只要脚一蹬,却还能听到里面“咚咚咚”之声,那便是石子掉在皮鼓上发出的声音。这岭也就被唤做响鼓岭。

对于这个奇特的地方,古人早有吟咏:“磴道盘空望赤城,玄都初觉步虚声,鼕鼕云外随人足,响鼓应知不浪名。”因诗中有“步虚”二字,故又名之为“步虚岭”。

抑扬哀怨归来钟

归来钟夹于云麓宫下望湘亭前古银杏树杈内。铜铸,上有铭文“明万历四年造”,经四百余年风霜雨雪而了无锈迹。因其夹于树中,似不翼而至,故呼之为“自来钟”、“飞来钟”。但当地也有不以为然者。他们认为此钟本名“归来钟”,飞来钟乃属讹传。相传早先有个皇后,得一怪病:任何药物无济于事,唯一种钟声可治愈。皇帝便征召天下名匠前来皇宫铸钟。可是铸了数月,每座钟都有一条裂缝无法弥合,敲起来无一悦耳。后来皇宫里来了一个游方道士,对皇帝说:要想铸成钟,除非在某月某日把岳麓山下一对双胞姐妹捉来与铁俱熔不可。皇帝深信不疑,令人捉得渔家女金仙、水仙二姐妹送入炉中,钟果然铸成,皇后病也真的好了。失去双生女儿的老渔夫痛不欲生,纵身跳入江中。江水因此卷起怒浪,漫进皇宫,淹死了帝后,卷走了大钟。几天后,老渔夫的尸体和钟一同出现在岳麓山下。人们将渔夫埋葬在山上,把钟安放于他的坟上。不久,坟墓上突然长出一株银杏,将钟紧紧抱于枝杈之中,谁也无法将其夺走。后来道人用以起居作息,其声悠扬哀怨,偶听之似为“归来”之音,故名之曰“归来钟”。

法力无边铁蜈蚣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秀才暂住岳麓寺,准备进京应试。一日夜,忽闻有女子哭声。循声找去,见树林深处有一年轻女子坐在青石上呜咽。她自云姓佘,被猎人误伤于此,请求送她回家。秀才应允。到了那女子家,一黑矮老人开门迎接,并备酒款待秀才,最后还送他一盘奇珍异宝。但秀才看见堂上供有一颗拳头大小光采夺目的珠子,顿生邪念,想以此进京买官,于是顺手偷走了。回到寺里,长老见其面有晦气,知其将有杀身之祸。原来那父女乃是岳麓后山黑白两条大蟒蛇。白蟒功夫尚浅,黑蟒却已修炼千年。秀才所偷珠子乃黑蟒千年修炼所得,它必不甘休。秀才后悔不及,只求长老救命。长老念其年青,尚有悔改之意,便叫他躲于寺后镇山之宝大铁钟里。夜里黑蟒前来找秀才算帐,被降魔镜击死。但镇山铁钟已被它缠出裂缝,无法再躲人。长老便让秀才将珠子换成银钱,请铁匠将铁钟熔铸成几条大蜈蚣,镇住了前来报复的白蟒。

惊天动地飞来石

飞来石于飞来钟之下。为一险峻悬峙巨石,其上平坦,方广丈余。原有一亭已圮。登石可瞻望衡岳而拜,故旧时称“拜岳石”。上刻宋赵标题诗:“片石倚中天,云深鸟道闲。人多祝尧寿,登此拜南山。”南山即衡岳。既为拜岳石,又何谓“飞来石”呢?大概是因其突兀悬空,作飞岩之态,民间便附会出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早年长沙有个史太守,他一到任便亲自到岳麓山,令当地百姓于三天之内挖出水陆洲底的无价之宝金鸭婆。正在百姓们一筹莫展之时,一神仙赠以金锄,并吩咐务将挖到的金鸭婆装于匣中放到云麓峰下,让太守自取。人们遵嘱而行。翌日太守及大小官员来取,兴高彩烈间忽见金鸭婆张嘴翘尾喷出黑烟,随即只听得惊天动地一声响,飞来一块巨石将他们全部压在下面。金鸭婆大叫三声,拍翅飞回水陆洲。这块巨石便被叫做了“飞来石”。

百感交集笑啼崖

笑啼崖在麓山白鹤泉右山墈上。崖石骨突,山势陡峭,风激回旋,似笑似啼,故名笑啼崖。崖隙间的圆槠树,至今仍枝叶茂盛。前来游玩的人们,都要在树下坐一坐,回味回味那有关笑啼崖的动人传说。

很早以前,一个名叫葛仁的青年猎人,以他的勤劳朴实赢得了崖下映山红花仙的爱情。花仙每每化身美女,帮助葛仁料理家务。天长日久,感情日深,后在众花仙的缀合下结为夫妻。成亲后,花仙仍夜至朝辞。第二年,喜得贵子,取名元珠。葛仁捕猎回来,总要在崖下驻脚,对着映山红会心一笑。说来也怪,那笑声好似从崖石里发出来的,常常在山谷间久久回荡。不想在这年花仙生日恰好又是元珠满月这天,花神下界巡视,适巧见映山红花仙抱着孩儿逗趣,一怒之下便将她压至崖底。花仙十分想念丈夫和儿子,每夜啼哭于崖下。元珠稍大,寻母心切。至崖下闻母亲泣声,一时性起,以头撞树而死。鲜血流入崖缝,旋即长出一棵小圆槠树来。人们说,这“圆槠”就是元珠。它在崖隙里还长得那么好,是因为他母亲在给他奶吃。

从此以后,每当黄昏之时,幽谷的轻风中,便糅和着葛仁的笑声、花仙的啼哭和那株秃头圆槠枝叶的沙沙响动声,令闻者百感交集。

救灾救难木鱼包

白鹤泉旁有棵两人合抱不了的大树,树干上长着个大包,颇像一只大木鱼,故名木鱼包。传说它是麓山寺的一只木鱼变的。

那是很早以前的一天深夜,山上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天明时,麓山寺和尚发现藏经楼里《莲花经》不翼而飞。这经卷是麓山的镇山之宝,夜间亦金光闪闪,照得经楼如同白日。有它则长沙城内风调雨顺,遗失了此地就会灾难临头。为此,寺内乱成一团。后经一樵夫报告,才知道原来是寺中一只木鱼,受了数百年香火,有了灵性,偷吃了莲花经,爬向江边,企图得道升天而不顾千万生灵。众僧将木鱼捉回,它却不肯吐出经书。方丈道出唯一办法:将它吊在树上,脚不沾地,然后要一人朝它念九天九夜莲花经,边念边敲它,不可稍停,第九天即会吐出经书。一年轻和尚坚持了九天九夜,当他念完最后一句时,木鱼张口吐出了经书,他却瘫倒在树下再也没有起来。那只大木鱼被年轻和尚一下下敲进了树干,天长日久就和大树长在一起,成了这个木鱼包。

陶侃除害蟒蛇洞

蟒蛇洞在禹碑峰北的一个山谷中。西晋以前,因有道士张抱黄在此修炼,丹成仙去,故名抱黄洞。这里建起过万寿宫、崇真观,成为幽邃清秀的神仙洞府,不少道士在此羽化升天。后来宫观年久失修,逐渐荒废。到东晋年间,为一条巨蟒所盘踞。故又名蟒蛇洞。

这条巨蟒来自何处,无人知晓。传说它已有千年道行,只因胎骨尚未换尽而不能成正果。它每年七月十五日都要趁人们蜂拥而出烧香拜佛时大噬生灵。这一年它又使出新招:七月十五前一天化身老道到长沙城白鹤观放风,言明日云麓宫“三清”显圣,有天桥超度众生,有缘之人莫失良机。这消息一夜之间传遍全城。七月十五三更时分,巨蟒即作起妖法,吐舌为长桥,一头伸过湘江直到白鹤观前,一头悬于半空,颈上的长毛变作飘扬的彩旗,双角化作堂皇的天门,两眼变做特大的绿色灯笼悬于天门两旁,口中还发出动听的声音,似仙乐袅袅。一些道士和信徒郑重地步上长桥,但皆有去无回。长沙郡公陶侃听说此事,十分诧异。来桥上仔细观察,断定是作怪,便弯弓搭箭,直射绿色灯笼。一瞬间,一灯骤灭,血雨纷飞,天桥无影。围观者这才如梦初醒,哗然散去。陶侃又下令全城所有药店,如遇有独眼人来买药,只准卖烂眼药。蟒蛇疼痛难忍,果然化做道士来到城里买药。药店卖给烂眼药,蟒蛇敷上很快就毒火攻心而死。百姓为纪念陶侃之功,特地在洞旁建射蟒台,惜已不存。传说或许过分夸饰,但陶侃为民除害之事,康熙时《岳麓志》有载。

陶侃(259—334),字士行,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著名大诗人陶渊明之先祖。曾为湘州刺史,官至太尉,封长沙郡公。居官有善政,曾在湘潭壶山设署驻兵,开发湘潭商贸事业。他常云:“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郡人念其功德,于今长沙惜阴街处建陶公祠以祀。明嘉靖年间,知县吕廷爵塑陶公像于祠中,名惜阴书院。后圮,其遗址今建有惜阴街小学。陶侃死后葬岳麓山南麓,湘潭壶山留有衣冠冢。“晋代衣冠成古丘”,或指此。长沙县樃梨镇临湘山还有陶公庙,为祀其孙陶淡叔侄之所。《湖南通志》载:陶淡“少孤好道,饵灵草辟谷,研究易卜。结庐长沙临湘山。一白鹿与居,三白鹤常侍左右。与其侄烜炼形尸解,遗蜕犹存。”当地百姓感念其诚,于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建庙。历代香火旺盛,有“千古名山,六朝遗庙”之誉。清咸丰二年(1852)因天旱祷雨应灵,钦封陶淡为孚佑真人,陶烜为福枯真人,故庙又称陶真人庙。现存建筑为清代修建,富有晚清南方民间建筑风格。殿中悬朱熹手书“德化无疆”及清同治御笔“民赖恩福”大匾。另有清书法家翁同龢手书“古戏楼”一匾。殿后桂花园风景佳秀,旧为文人墨客雅聚吟诗之所。

蟒蛇洞自陶侃除害后湮没多年。据说南宋端平年间,尚书钟仙巢曾在此闲居,因爱其“香风紫雾,曲涧清泉”之景,名之曰“苍茛谷”,并建吹香亭于其间。宋理宗赵昀为邵陵防御时,与钟交往甚密,曾书赠“仙巢吹香亭”额和唐诗人杜荀鹤“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诗联。不久赵昀即位,这段“洞壑之遇”也便成了一时的佳话。

山水对联(99+)

桐荫别径,为书院八景中的一景,指从黉门池经文庙北通往爱晚亭的一条曲径,古代连接麓山寺与道乡祠的山道。因路旁种有桐树而得名。清乾隆年间,书院山长罗典进行园林建设时始辟,后渐荒毁。1984年修缮书院时,仍置桐荫别径以留故迹。今之别径虽有别于古之别径,亦无桐树,但小路两旁古树参天,林木繁茂,闲来漫游其中也别有意趣,不失为休息散步、陶冶性情的好地方。

清代书院学生严如煜写有《桐荫别径》诗:

添得丛祠一段春,千株嘉植晓烟匀。

残碑字蚀崇台古,密叶阴沉曲径新。

绿草黄泥峰半路,青鞋白袷树前人。

他时郁郁孙枝老,会有丹山鸟宿频。

诗中“残碑字蚀”指唐麓山寺碑。“崇台”指讲堂朱张讲学处。“袷”,指双层衣。“丹山鸟”为凤鸟的别名。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日的景观。

书院八景分为前四景和后四景,前四景为:柳塘烟晓、桃坞烘霞、风荷晚香、桐荫别径;后四景为:花墩坐月、碧沼观鱼、竹林冬翠、曲涧鸣泉。清代俞超(字牧堂)曾概括八景名称写了一首《岳麓八景》诗:

晓烟低护柳塘宽,桃坞烘霞一色丹;

路绕桐荫芳别径,香生荷岸晚风抟。

泉鸣涧并青山曲,鱼戏人从碧沼观;

小坐花墩斜月照,冬林翠绕竹千杆。

岳麓书院的八景并不算华丽,也没有太多的人工雕饰,但因其独特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再观其景色,思其意趣,则自有它的妙处。 曲涧鸣泉为书院八景之一,曲涧,指从清风峡爱晚亭流经书院园林的溪涧,自古有之。曲涧边,最好的去处就是爱晚亭,山中各峡谷的溪水在此汇聚,每当春雨潇潇或秋雨绵延,山中水流顺涧而下,喧泄于此,声如洪钟,状如瀑布。而若云收雨散,独剩清涧山泉缓缓而下,送来数点桃花、几片红叶,流水簇拥着它们,欢欢笑笑,触石有声,其情景,闲适之极。择一青石而坐,书声雨水声相唱和,那画面也只有诗里才有。宋代书院山长张曾作诗“流泉自清泻,触石短长鸣。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此涧的好处,便可略见一斑。

清代乾隆年间,罗典深悟此中佳境,在涧边建亭,以供观景的人躲避风雨,并将欣赏曲涧的鸣泉声,并以此命名。清代岳麓书院学生吉启楠写过《曲涧鸣泉》诗:

岩溜穿云一径清,涓涓幽韵惬闲情;

应分山涧松涛响,似听蕉窗夜雨声。

枕石客归烟两岸,挂瓢人去月三更;

潺潺雅与弦歌答,天籁琅然耳暂明。

诗中描写溪水缓缓流过的那份幽韵闲情,与山中林涛、夜窗蕉雨遥相呼应,以及隐居山中之人夜晚听这水声的心情,反映了“听溪”人的一种心态。曲涧鸣泉,只有用心去“听”,才会体会那份幽韵闲情…… (注:岩溜,指溪流;蕉窗夜雨,指夜雨打在窗外的芭蕉之上;枕石客、挂瓢人,均指隐居山林中的人;) 桃坞指书院头门外公路坡下的一片桃林。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山长罗典始植。原桃坞长宽百余丈,植桃树数百株,后渐渐荒废。现桃林面积较之古时要少得多,桃林亦为新植,师生称之“桃李坪”。

每当春天来临,桃花盛开,春光与桃花交相辉映,故以“桃坞烘霞”命名此地景观,作为书院八景之一。清代著名学生严如煜曾作《桃坞烘霞》诗:

晴云香霭午融融, 簇锦花团羡化工。

禁火不烧寒食后, 绮霞疑灼赤城中。

芳枝春放千株艳, 暖气晴蒸半里红。

莫道本来根叶好, 须知颜色待东风。

诗歌描写了清明前后岳麓山下桃花盛开,凝霞满林,红雨塞途,隔江犹把长沙映红的热闹场景。桃花如火,虽有冷冷寒食如湘江横卧,也阻挡不了桃花的火焰向东,向贾谊的书窗,向妙高峰城廓的炮楼焚烧。朝霞向西,桃花向东,空间感何其壮阔。朴素的风景,经过诗人妙手重造,有了艺术的质感。 (注:坞,周围高而中间低的地方。赤城,指长沙城) 书院园林中另一有名的景致就是花墩坐月。这是要用心灵的假设去感受的景色,因为夜晚园林高墙锁闭,一般无人目睹。遥想月在中天,人在园中,或阴或晴、或圆或缺,设若独自一人,则会平添许多清闲之胜;如是三五成群,又会生出许多风月闲情。清代书院学生蒋鸿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良夜花阴静,庭空皎月浮。

境悬心朗朗,人定意悠悠。

玉露清如濯,银河淡不流。

栏干风细起,虚室已澄秋。

美丽的夜晚,花园静寂,空旷的庭院洒满皎洁的月色,明月高悬,心地也清朗起来,在这样的夜晚,思想也变得深远了,露珠清凉晶莹,银河疏朗娴静,凭栏夜眺,微风徐徐,空明的心已澄碧如秋…… 其实,这花园中最有名的景致远不止这两种(另一处为碧沼观鱼),人到了花园,景致也就是自己的了……因而用心之时,可在花上,在草上,在石上,在风上,在雨上,也可在行上、立上、坐上。人各有其心境,各怀有其情趣,若不亲临其境,又岂知纯美之景妙不可言哉! 书院园林位于书院中轴线后部南侧,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当时罗典任山长,辟书院周围空地,修池塘泽沼,筑亭台假山,引岳麓山清风峡溪泉涧流,植名花树木,形成最初的园林景观。今存园林为1992年修复。

园林中部,以水池为中心,山涧清泉穿行其中。池内遍种睡莲,鱼游其中。环池缀以花草、树木、拙石。筑有石桥,流水泻于桥下,声似琴笙。池与桥的南面有一巨石,临水一面上书朱熹“鸢飞鱼跃”,面岸一面刻张栻“招隐”二字。临池观鱼,古人看过,今人仍然可以享受,“碧沼观鱼”是为书院八景之一。

清代举人陈融观曾作《碧沼观鱼》诗:

山池残雨收,细浪鳞而作。

悠然濠濮心,一镜不肯唾。

偶然啖苹花,波动云影破。

雨收云散之后,细浪像鱼一样涌动,这时纵有庄子垂钓濠水和濮水之上的心境,可池水如境,不忍心破坏这宁静的景色,鱼儿偶尔浮出水面,池中的云彩的倒影就破碎了……这些,足可将世间的烦恼琐事尽洗干净。 书院头门北侧、文庙照壁之外,有黉门池,始凿于宋代,与饮马池相对应。“黉”,即古时的学校。池上有亭,名曰吹香亭;相传为宋代尚书钟仙巢所建,宋理宗亲书“仙巢吹香亭”额,并书杜荀鹤《题衡山隐士山居》诗“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为柱联,久废。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山长罗典筑今亭,名为东亭,并建有木桥通往亭内。嘉庆二十四年(1819),山长欧阳厚均为存故迹,改东亭名为“吹香亭”。道光六年(1826年)改木桥为石桥。抗日战争中亭毁桥存。现亭为1984年修复。因池中遍种荷花,岳麓八景之一的“风荷晚香”即取景于此。

夏季来临,莲叶田田,荷花竞艳,习习轻风送来缕缕馨香,徘徊在桥上停下,人面荷花相应成趣。夏日观荷,最好的时段是黄昏。如果天晴,斜阳西照,浮光耀金;莲荷被涂上油画的颜色,那种儒雅的景致,也只有画里才有;如果碰上雨天,沥沥夏雨打在荷叶上,夹带着淡香的天籁之音,黄昏的风骚,被这一池的莲荷独占……

清代岳麓书院学生严祜曾作诗《风荷晚香》,诗中所谈到的不是夕阳留去、细雨情浓的黄昏,而是夜风渐起、月上梢头的夜景:

何处消残暑,池荷入夜风。

香清衣欲袭,波静月初融。

晚景微茫里,函芳淡远中。

由来怀茂叔,应许赏心同。 (注:茂叔,即 周敦颐) 书院头门南边原有无名古井一口,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朱张()会讲”,前来听讲的人不计其数,载人的马匹多得将池塘的水都喝光了,古池故得名“饮马池”。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山长罗典在池中修筑了一座蘑菇状的草亭,又在池的周围种植垂柳,取名“柳塘烟晓”,列入“岳麓八景”。嘉庆二十四年(1819)山长欧阳厚均重修,改名风雩亭,亦存宋代古亭名。抗日战争被毁,现亭为1984年重修。

柳塘烟晓是一处空灵的景致,罗典的一位学生罗绮曾作诗一首:  灵和漫独擅风流,曙景平添曲沼头。

朝露未晞青欲滴,春波渐暖碧初浮。

不妨吟兴偏因晓,那信诗情易感秋。

试向林前聊徙倚,溶溶新绿尽消愁。

站在融融春色里,用一根灵漫风流的柳丝驱赶愁绪,一圈清朝的“春波”从池塘的中心向看风景的人荡过来。如果这是碰巧手中有一本书,倚在池中古亭的栏杆上,无中生有就翻到了名叫“早晨”的那一章,单薄而纯粹的烟霭将文字覆盖,柔和的视觉镀上淡淡的晨光,读第一行,就已鹅黄如雪,读第二行,已碧绿如玉…… 竹林冬翠为岳麓书院八景之一。清乾隆年间书院山长罗典建于园林西边。竹林历来为名人墨客所称颂,其最好的景致莫过于冬季。冬季雪落之时,漫山遍野皆成粉妆玉砌。此时,傲然雪中的葱翠竹林,刹间披上了洁白的绒衣,藏不住的竹叶尖尖从雪中钻出来,与白雪映衬,更见翠绿,更现生机。人如其中,可感受这永恒的自然造化之美。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翻译

七字联

一池翠影游鱼乐;三径红香舞蝶忙。

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集醴泉铭字)

一路沿溪花复水;几家深树碧藏楼。(集唐诗句)

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

一溪烟水明如画;十亩桑田谁并耕。

一榻梦生琴上月,百花香入案头诗。(林则徐)

一藏梵声涛在口;满林花影月苞山。(集怀仁圣教序字)

二分诗景八分画;楼外江声天外峰。

卜邻喜近清凉宅;与客同参文字禅。

人有不为斯有品;己无所得可无言。(集兰亭序字)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集兰亭序字)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集兰亭序字)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八体六书生奥妙;五山十水见精神。集怀仁圣教序字)

九万里风斯在下;八千年木自为春。(集怀仁圣教序字)

几枝疏影千秋色;一缕东风万户春。

三春花满香如海;八月涛来水作山。(集圣教序字)

三春陌上沾时雨;四野田间看庆成。

于撕尾豢扇菡撸环彩碌彼妓?匀弧#惶?郑?

大文间世有述作;至乐在人无古今。(集兰亭序字)

万花深处松千尺;群鸟喧时鹤一声。

万里山川皆入画;一庭花木又催诗。

万里秋风吹锦水;九重春色醉仙桃。(集杜甫句)

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集兰亭序字)

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集兰亭序字)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与贤者游信足乐;集古人文亦大观。(集兰亭序字)

与弦作契风生竹;列坐为情水抱山。(集兰亭序字)

才大古来难适用;人生何处不相逢。(集苏轼句)

才名挺出如东野;佛理清深是子瞻。(集争坐位帖字)

才名震溢李供奉;画理清深王右丞。(集争坐位帖字)

山有此生未能至;竹为一日不可无。(集兰亭序字)

山含暖气千林翠;园啭莺声万花荣。

山势盘陀真是画;泉流宛委遂成书。(何绍基)

山河兴废人搔首;风雨纵横乱入楼。(集陆游句)

山泽高下理所着;金石刻作臣能为。(集绎山碑字)

山静日长仁者寿;荷风香善圣之清。(集玄秘塔字)

山溪—曲泉千曲;竹径三分屋二分。

川原缭绕浮云外;台榭参差积翠间。(集唐诗句)

勺水汇集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

广庭有露桂花湿;空山无风松子香。

门无车马终年静;卒对琴书百虑清。(集宋诗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孤桐三尺泻秋泉。(集陆游句)

习劳自种千盆菊;爱客同看百日花。(董必武)

子美才名高画省;右丞清兴满终南。(集争坐位帖字)

天下几人学杜甫;诗中自合爱陶潜。(集苏轼句)

天生万宝无穷极;鼎铭百言纪子孙。

天气乍晴花满树;人家久住燕双飞。(梁同书)

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

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邓石如)

韦孟五言作清咏;晋唐八法为工书。(黄宾虹)

云归时带雨数点;木落又添山一峰。

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

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集兰亭序字)

中天明月悬肝胆;大海澄波漾性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因鸟迹方成篆;文是龙心不待雕。

书有未观皆可读;事已经过不须提。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书成花露朝分洁;悟对松风夜共幽。(集怀仁圣教序字)

书似青山常乱迭;灯如红豆最相思。

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翁同龢)

文章散作生灵福;议论吐为仁义辞。

六经以外无奇籍;一室之中有太和。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王夫之)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于右任)

为人不外修齐事;所乐自在山水间。(集兰亭序字)

为人树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谭嗣同)

为有才华翻蕴籍;每从朴实见风流。

为学深知书有味;观心澄觉宝生光。(集醴泉铭字)

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

心肠铁石梅知己;肌骨冰霜竹可人。(黄宾虹)

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集苏轼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水天秋晚时呼茗;芦荻风来欲系船。(翁方纲)

水不求深鱼自乐;人之好吾鹿则鸣。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水宽山远烟霞迥;天澹云闲今古同。

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峰。

玉子半枰敲净几;炉香一缕上藏书。(王文治)

玉海金涛千里秀;绿树红楼万家春。

玉堂修史文皆典;香案承书望若仙。(集西岳华山碑字)

玉瑟瑶琴倚天半;白波青嶂非人间。(梁启超)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更虚心。(李苦禅)

正值万株红叶满;问言何处芙蓉多。(集韩愈句)

功深书味常流露;学盛谦光更吉祥。(集醴泉铭字)

古人却向书中见;男子要为天下奇。(黄兴)

古人所重在大节;君子于学无常师。(集樊敏碑字)

古与为怀稽作者;兴随所引契天然。(集兰亭序字)

古来画师非俗士;此间风物属诗人。(集苏轼句)

古迹虽陈犹在目;春风相遇不知年。(集兰亭序字)

古柳荫中来走马;好花深处有鸣禽。

古琴百衲弹清散;名帖双钩榻硬黄。

石径有尘凭雨扫;庵门无锁任云封。

石径芳踪林荫道;小桥流水稻香村。

石含太古云水气;竹带半天风雨声。

右军书法晚来善;庾信文章老更成。

右军帖许怀仁集;兴嗣文宜智永书。(林则徐)

龙门开凿曲通海;石梁高悬峻极天。(集石门颂字)

过如新竹芟难尽;学似春潮长不高。

业高乎众意岂满;泽及于人功不虚。(集争坐位帖字)

旧书细读犹多味;佳客能来不费招。

四壁春烟无燕到;一窗云影有龙飞。

生当稽古右文日;老作观山乐水人。(集兰亭序字)

生活恰如鱼饮水;进修浑似燕衔泥。(董必武)

气雄河汉开天镜;声振关山度月魂。

付出九牛二虎力;不作七拼八凑文。(老舍)

白石清泉从所好;和风时雨与人同。

处事待人诚为本;持家立业俭当先。

乐善不言而果事;养心有取老庄书。

冬雪戏梅千里画;春风摇柳万行诗。

鸟啼碧树闲临水;竹映高墙似傍山。(集唐诗句)

立节可为千载道;成文自足一家言。(黄兴)

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

立志须如三古盛;为书自起一家言。(集争坐位帖字)

立志须存千载想;闲谈无过五分钟。

立身以至诚作本;读书以明理为先。

立定脚根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平心。(徐岱云)

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

立脚怕从风俗转;高怀犹有古人知。(集宋诗句)

立脚怕随流俗转;高怀犹有故人知。(黄兴)

半世在身蝴蝶梦;千秋苌血杜鹃吟。

半空月影流云碎;十里梅花作雪声。(集词句)

汉璧秦璆千岁品;光风佳月四时春。

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

丝竹放怀春未暮;清和为气日初长。(集兰亭序字)

吉金乐石有真好;读书校碑无俗情。

老可情怀常作竹;少文乐事在游山。(集兰亭序字)

老树苍岩含古色;清溪白石称幽寻。(林则徐)

老爱江山成独住;醉搴民物入衷吟。

老骥伏枥千里志;短锥处囊半寸锋。

压角旧仪烦阁老;译经新谛出高僧。

有血性人能共事;无身家念可居官。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有时自向竹间坐;无事一至兰若游。(集兰亭序字)

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

有足春随惠风至;无怀人合盛时生。(集兰亭序字)

有意春风点柳眼;无声时雨润桃唇。

有酒便应遗世事;得闲随处胜为官。

有惠及人春映日;其清在抱水当风。(林则徐)

机云才学有天趣;王谢风流本性成。(集怀仁圣教序字)

西清恩挹三霄露;东观文成五色云。(集醴泉铭字)

扪心只有天堪恃;知足当为世所容。(林纾)

死生一度人皆有;意气相倾山可移。(集李白句)

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

此心平静如流水;放眼高空看过云。

此间只可谈风月;相对何须问主宾。(余小霞)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

当局能肩天下事;读书深得古人心。

曲径每过三益友;小庭长对四时花。(陈洪绶)

岁星仙气原方朔;璧玉新词是义山。(集西岳华山碑字)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岂因果报方行善;不为功名亦读书。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名山自是无双地;妙法仍然不二门。

名花异果雕阑护;古款新铭小篆镌。(陆润庠)

宅旁五柳莺啼序;园内群芳蝶恋花。

安知峰壑今来变;不露文章世已惊。(集唐诗句)

论心只觉宜狂士;得句常疑复古人。

论文古人可平等;瞰窗明月能自由。

尽日山游得风趣;一生浪迹契天随。(集兰亭序字)

尽日言文长不倦;与人同事若无能。(集兰亭序字)

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集唐诗句)

好山入座清如洗;嘉树当窗翠欲流。

好山当户碧云晚;古屋贮月松风凉。(集宋诗句)

两三竿竹见君子;十万卷书思古人。

两卷道书三尺剑;半潭秋水一房山。

吾山自信云舒卷;片心高与月徘徊。(集宋诗句)

极清闲地是兰若;观自在春于竹林。(集兰亭序字)

述古期同彭不作;临风若遇惠之和。(集兰亭序字)

扬帆学海心潮激;策马书山眼界宽。

报国文章尊李杜;攘夷大义著春秋。(老舍)

时契幽怀同静气;因观流水悟文情。(集兰亭序字)

园中鸟语劝沽酒;窗下日长宜读书。(集黄庭坚句)

吟坛赠答追长庆;花榭壶觞继永和。(邓石如)

吟余搁笔听啼鸟;读罢推窗数落花。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集兰亭序字)

每闻善事心先喜;得见奇书手自抄。

我书意造本无法;此老胸中常有诗。(集宋诗句)

我书意造本无法;此诗有味君勿传。

何以至今心愈小;只因已往事皆非。

但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但有余闲惟学帖;即逢佳客莫谈天。

但教有花春满眼;何曾不醉月当头。

作书久意张安世;时论虚归祖孝征。

作文每期于古合;寄怀时或与天游。(集兰亭序字)

作者多大方家数;望之如神仙中人。(集东方朔像赞字)

住山缘熟尘机息;养气功深道味甘。(曾国藩)

坐随兰若幽怀畅;游及竹林躁气清。(集兰亭序字)

身为游忙翻得健;客留春住抵还家。

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集苏轼句)

身向尺天崇位业;人从香海望才名。(集争坐位帖字)

身经亿万百千劫;丘也东西南北人。(康有为)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燮)

言之高下在于理;道无古今维其时。(集秦绎山碑字)

言以思真归浑厚;气因善养得和平。

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

应凭业绩标高准;不以浮名树伟人。(臧克家)

床头古器周秦物;坐上名流汉魏人。

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

闲对古经搜旧疏;细研流水写新诗。(祁隽藻)

闲观世事如修史;多见通人始信书。

闲看春水心无事;静听天和兴自浓。(集唐诗句)

闲栽花木知寒暑;静读诗书鉴古今。

闲情小品茶烟酒;得意挥毫字画诗。

闲情欲被春将去;落笔月与天同功。

闲邀风月为良友;漫步园林寄逸情。

怀古人若不可及;生今世岂能无情。(集兰亭序字)

快坐崇山观大水;慨陈古事悟时人。(集兰亭序字)

沙棠作舟桂为楫;浮云似帐月如钩。(集古乐府句)

实事渐消虚事在;长年方悟少年非。(集唐诗句)

穷经岂有息肩日;学道方为绝顶人。(集玄秘塔字)

即以蓬莱作舟楫;不怕沧海起风波。

忌我莫非知我者;有言尽在不言中。

张颠草圣雄千古;焦遂高谈惊四筵。(梁同书集元好问句)

劲骨坚心梅傲雪;修身正气竹凌云。

鸡豚异日为同社;鱼鸟依然笑我顽。

鸡黍延宾见二子;车马观风历八方。

纵怀华事当春去;畅足清游载月归。(集鲁峻碑字)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青山有色花含笑;绿水无声鸟作歌。

苦心未必天终负;辣手须妨人不堪。

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其书莫废文明道;不爵而尊礼卫身。(集争坐位帖字)

林花经雨香犹在;芳草留人意自闲。(集宋诗句)

林间虚室足觞咏;山外清流无古今。(集兰亭序字)

林罅忽明知月上;竹梢微响觉风来。(集宋诗句)

松下琴书晴亦润;竹西窗户晚犹明。

松竹节操溪澄性;山展屏风花夹篱。(集唐诗句)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松间明月常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论。(集唐诗句)

松涛在耳声弥静;山月照人清不寒。(集怀仁圣教序字)

奇石尽含千古秀;春光欲上万年枝。

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

雨余窗竹图书润;风过瓶梅笔砚香。

雨醒诗梦来樵叶;风载书声出藕花。(徐渭)

齿牙吐慧艳如雪;肝胆照人清若秋。

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

非关因果方为善;不计科名始读书

明月不离光宅寺;清风常渡出山钟。(集怀仁圣教序字)

明月清风深有味;左图右史交相辉。(集醴泉铭字)

明月超然怀远鉴;绪风和处觉春生。(集王居士砖塔铭字)

国臻画意诗情际;春在人心物性间。

图史芬芳闲领味;云烟共养静怡神。

呼吸湖光饮山渌;卷藏天禄包石渠。

岩前炼石云为质;槛外流泉月有声。(集醴泉铭字)

垂竿可泛北溟钓;挂笏看度南山云。

和平峻望中书令;典则高文太史公。(集西岳华山碑字)

知足一生得自在;静观万类无人为。(集兰亭序字)

知足是人生一乐;无为得天地自然。(集兰亭序字)

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集杜甫句)

舍南舍北皆春水;他席他乡送客怀。(集唐诗句)

金简文成三箧秘;紫泥书卷五云多。(刘墉)

受欺貌誉宁知己;获益讥弹赖雅人。(金埴)

周鼎汤盘见蝌蚪;深山大泽生龙蛇。(集黄庭坚句)

追摹古人得真趣;别出心意成一家。

追随永日情殊畅;坐领春风气不群。(集兰亭序字)

鱼龙寂寞秋江冷;碧水春风野外春。

夜静斗横谈剑处;春深花饶读书庐。

放水流长观其曲;为文气盛集于虚。(集兰亭序字)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集唐诗句)

法雨慈云窥色相;清池明月露禅心。(集怀仁圣教序字)

沽酒近交乡父老;解衣平揖汉公卿。(汪剑潭)

泼墨为山皆有意;看云出岫本无心。

学力无边勤是舵;人生有道德为邻。

学以精神通广大;家从清健足平安。(集东方朔像赞字)

学向多自虚心得;风物长宜放眼量。

学浅自知能事少;礼疏常觉慢人多。

学能通达知真趣;心以和平得坦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空不到空方是禅;画如无画即成佛。

宜今宜古宜风雅;半耕半读半经廛。

官如草木我如土;舌有风雷闭有神。(梁同书集苏轼句)

帘外微风斜燕影;水径疏竹近人家。

泽以长流乃称远;山因直上而成高。(集秦绎山碑字)

诗人司空廿四品;书临大令十三行。(王文治)

诗兴作者多丽藻;斋心如水自澄澜。

诗兴春风劲草木;书成快剑砍龙蛇。

诗成锦绣开胸臆;论极冰霜绕齿牙。

诗成掷笔仰天笑;酒酣拔剑斫地歌。

诗赋于光风霁月;琴操在流水知音。

居身不使白玉玷;洁志直与青云齐。(祁隽藻)

弦上深知流水意;笔端真有造化炉。

细雨随心苏草木;艳阳着意染河山。

经行草色侵草软;作伴梅花到酒边。(赵之谦)

春风无意管杨柳;晴日有心烘杏花。(祁隽藻)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归花外燕组织;雨洗林间翠欲流。(集圣教序字)

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徐霞客)

城隅绿水明秋日;江上诗情为晚霞。(集唐诗句)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持身勿使白壁玷;立志直与青去齐。

持身每戒珠弹雀;养气要如刀解牛。

相知当不在形迹;修己岂可殊初终。(集兰亭序字)

柳枝水洒一溪月;豆子雨开千嶂烟。

柳带朝烟桃献寿;花含宿露鸟鸣春。

要除烦恼先成佛;各有来因莫羡人。

轻鸥白鹭定吾友;绿竹高松无俗尘。(梁同书集宋诗句)

临水人家茅盖屋;向阳鱼舍网张门。

临窗喜见山岚色;听雨常怀垄亩青。

竖直背梁立定脚;拓开眼界放平心。

将合万类为一己;每以内观当外游。(集兰亭序字)

畏友恨难终日对;异书喜有故人藏。(集争坐位帖字)

是何意态雄且杰;不露文章世已惊。

星河界里星河转;日月楼中日月长。(马一浮)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骨气乃有老松格;神妙直到秋毫巅。(祁隽藻)

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

看镜已成双白鬓;名山踏破几青鞋。(集陆游句)

种树乐培佳子弟;拥书权拜小诸侯。(沉德潜)

秋水才添四五尺;绿阴相间两三家。

秋花锦石谁能数;高栋层轩已自凉。(沈曾植)

信之为言有诸己;文亦不外生于情。(集兰亭序字)

独汲寒泉鸣细绠;静听漏鼓下高城。(曾国藩)

独抱琵琶寻旧曲;数教鹦鹉念新诗。(集词句)

胜地花开香雪海;妙林经说大罗天。(集怀仁圣教序字)

亭外一兰领群竹;林间曲水会诸山。(集兰亭序字)

亭间流水自今古;竹外春山时有无。(集兰亭序字)

庭小有竹春常在;山静无人水自流。

庭下已生书带草;袖中知有钱塘湖。

闻得书香心自悦;深于画理品能高。

养气不动真豪杰;居心无物转光明。(于右任)

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愚才是纯。

养成心性方能静;实用人才为至公。(祁隽藻)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曾国藩)

养病只求心气爽;著书都为稻粱谋。

恬然清行同南部;积有文才是左思。(集争坐位帖字)

染指何妨因涤砚;折腰不惜为浇花。

室人名花樽人酒;门无俗客案无尘。

室有芝兰气味别;胸无城府天地宽。

室因抱水随其曲;竹为观山不放长。(集兰亭序字)

室临春水幽怀朗;坐对贤人躁气无。(集兰亭序字)

室临春水秋还朗;坐对贤人躁气无。(集兰亭)

除却诗书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鄂文瑞)

莫对青山谈世事;休将文字占时名。

莫忧世事兼身事;却道新花胜旧花。(集韩愈句)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孙星衍)

莫思身外无益事;须读人间有用书。

荷气竹风宜永日;花光楼影倒晴天。

荷香半亩承朝露;柳色一堤向晚霜。

修己可知有乐地;作文自合舍陈言。(集兰亭序字)

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集争坐位帖字)

修和群品先咸苦;管领春风日亦长。(集兰亭序字)

胸中已无少年事;门外犹多长者车。(梁同书集黄庭坚句)

胸中新滋三都赋;笔底烟霞五岳云。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鸳戏清流花烂漫;鱼游碧水燕逍遥。

高人自与山有素;老可能为竹写真。

高山流水诗千首;明峡清风酒一船。

座揽清辉万川月;胸含和气四时春。(集怀仁圣教序字)

旁罗米家书画船;博搜赵氏金石录。(毕沅)

凌霄羽毛原无力;坠地金石自有声。

烟霞尽入新诗卷;山水遥开古画图。

酒杯在手六国印;花雾上身一品衣。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流水白云常自在;金风玉露一相逢。(集词句)

流水永无风浪作;春情时以管弦和。(集兰亭序字)

流水情文曲有致;至人怀抱和无同。(集兰亭序字)

流水断桥芳草路;澹云微雨养花天。

涧雪压多松偃蹇;岩泉滴久石玲珑。

浣溪石上窥明月;向日楼中吹落梅。(集李白句)

家无山住因藏画;天与人闲只种花。

家有藏书日可读;学慎始习功在初。

家酝满瓶书满架;山花如绣草如茵。(集唐诗句)

案头贝叶原无字;座上昙花别有春。

读书已过五千卷;此墨足支三十年。(袁枚)

读书写字种花草;听雨观云品酒茶。

读书当观其气象;交游求益于身心。

读书临帖我所乐;抱瓮灌花心自闲。

读画校碑无俗情;吉金乐石有真好。

课子课孙先课己;成仙成佛且成人。

课茶声细炉中雨;种墨香生纸上烟。

袍笏呼来先拜石;管弦麾去独听松。(翁方纲)

随时静录古今事;尽日放怀天地间。(集兰亭序字)

随所遇时将静悟;老于文者不陈言。(集兰亭序字)

随群流观及盛事;欣乐岁述古初言。(集兰亭序字)

桑梓不叨门第阴;华夷曾问起居安。(沈葆桢)

留得铭词篆山石;相于仙侣集江亭。(何绍基)

绿水映霞红胜锦;远山凝黛淡如烟。

绿杨堤外晚风细;红杏枝头晓露浓。

绿染东风看柳絮;红沾春雨问桃花。

绿野有添皆画韵;红灯无处不书声。

能论佛法先无我;解说儒书尚有人。

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梁同书)

能穿星斗挂胸次;却掬山泉流笔端。

黄昏花影二分月;细雨春林一半烟。(集怀仁圣教序字)

梅花万树鼻世界;茅屋三间心太平。

梅含白雪诗无字;柳绽青丝画有声。

野树穿花月在涧;清风拂座竹环门。

野烟千叠石在水;渔唱一声人过桥。

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集兰亭序字)

崇山有阁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崇兰清咏怀贤契;修竹欣现长茂林。(集兰亭序字)

崇竹幽兰生静趣;和风朗日喻天杯。

遇事虚怀观一是;待人和气听群言。

梨云满地不见月;松涛半山疑为风。

敏则有功公则说;淡而不厌简而文。(集四书句)

得山水乐寄怀抱;于古今文观异同。(集兰亭序字)

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

得趣在形骸以外;娱怀于天地之初。(集兰亭序字)

欲论古来兴废事;须平自己是非心。

欲作兰台快哉赋;最爱灵隐飞来孤。

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只看花

欲放红桃含宿露;才黄绿柳带朝烟。

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俞樾)

彩毫闲试金壶墨;青案时看玉字书。(邓石如)

脱俗书成一家法;写生卷有四时春。(集多宝塔碑字)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道艺工于写华柳;秀灵时或载渊鱼。(集石鼓文字)

遂心唯有看山好;涉世深知寡过难。(林纾)

情文俯仰怀迁固;述作风流契老彭。(集兰亭序字)

情词超迈高常侍;书法清圆赵集贤。(集玄秘塔字)

情寄古怀同竹静;品殊群类契兰修。(集兰亭序字)

情挚能交知己友,心清好读等身书。

清风无私雅自爱;修竹有节长呼君。

清风有信随兰得;激水为湍抱竹流。(集兰亭序字)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

清秋高举鸿毛弱;穹宇云扬凤羽张。

清流笛韵微添醉;翠阁花香勤着书。

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和。(

渔艇到门青涨满;书堂归路晚山晴。

淡如秋水闲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

深山大泽龙蛇远;古木苍藤日月昏。

深林闲数新添竹;残烛贪看未见书。(集宋诗句)

寄字远从千里外;论交深在十年前。

寄兴在山亭水曲;怀人于日暮春初。(集兰亭序字)

寄怀楚水吴山外;得意唐诗晋帖间。

宿雨暗滋书带草;春风先报墨池花。

喜伴好书消永昼;漫夸肝胆照平生。

欺霜傲雪红梅艳;挺干舒枝翠柏坚。

韩子文皆自己出;温公事可对人言。(胡林翼)

雄词脱手坚如铸;秀语生华粲欲飞。

雅善既崇东汉艺;天然且爱北朝书。

紫塞风寒花待放;春城日暖燕初飞。

紫薇华省承纶诰;金粟香风舞彩衣。(集怀仁圣教序字)

蜀纸麝煤添笔意;越瓯犀液泛茶香。

黑发不知勤学好;白头方悔读书迟。

蛛丝有力萦琴带;蠹粉无声点研池。

集古人文为目录;揽当世事察时风。

遥看北斗挂南岳;常撞大吕应黄钟。(闻一多)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达夫)

游者当知山所向;静时犹有水能听。(何绍基)

游春人若在天坐;听曲情随流水生。(集兰亭序字)

寒岩枯木原无想;野馆梅花别有春。(释弘一)

窗外淡烟无墨画;林间疏雨有声诗。

窗含远树通书幌;风飐残花落砚池。(集唐诗句)

窗含竹色清如许;人比梅花瘦几分。

谢傅心情托山水;子瞻风骨是神仙。(集怀仁圣教序字)

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也精。

疏松影落空潭静;细雨春香小洞幽。

瑞气回浮青玉案;清名合在紫微天。(集唐诗句)

瑞气氤氲梅窃笑;春光旖旎燕思归。

路从绝处开生面;人到后来看下台。

置酒张灯促华馔;投壶散帻有余清。(吴昌硕)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新天新地新图景;春山春水春意浓。(王夫之)

新得园林种树法;喜闻子弟读书声。

数幅兰石称著作;一庭花木似儿孙。

满地绿阴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梅花。(何绍基)

满室古香人有会;当阶清荫月初中。(集争坐位帖字)

溪畔游鱼吹柳絮;竹边啼鸟避茶烟。

群芳呈艳香清远;万木争荣叶绿新。

群然和者幽兰曲;快哉当之修竹风。(集兰亭序字)

14碧通一径晴烟润;翠涌千峰宿雨收。

碧海芝浓春五色;丹崕日暖鹤千年。

碧海青天一行墨;荻花枫叶四弦秋。

静坐不虚兰室趋,清游自带竹林风。(集兰亭序字)

墙外春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

境幽室雅宜藏画;月白风清好咏诗。

霁月风光在怀袖;白云苍雪共襟期。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歌词自作风格老;诗卷长流天地间。(集杜甫句)

歌绕夜梁珠宛转;山连河水碧氤氲。

蝶闹花丛飘化韵;莺穿柳浪荡春歌。

蝶欲试花犹护粉;莺初学啭尚羞簧。

蝶衔花蕊蜂衔粉;犀辟尘埃玉辟寒。(集李商隐句)

瘦马踏平黄叶路;寒镜敲碎白云峰。

精神到处文章在;学问深时意气平。(石韫玉)

漫研竹露吟唐句;细嚼梅花读汉书。

翠竹临窗宜入画;红梅当院好题诗。

翠竹黄花皆佛性;清池皓月照禅心。(集唐诗句)

缫成白雪三千丈;净扫清风五百间。(梁同书集宋诗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飘摇有伊洛间意;放浪为山泽之游。(徐生翁)

醉缘诗味非关酒;香在兰言不是花。

墨池水滴星花雨;清磬声传贝叶风。

墨池烟霭花间露;茗鼎香浮竹外云。

墨翻衫袖吾方醉;腹有诗书气自华。(翁同和)

关于旅游景点的对联大全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的翻译,详细介绍如下:

一、原文及翻译:

1、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松醪腊酝安神酒,布水宵煎觅句茶。毕竟金多也头白,算来争得似君家。

2、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的意思是向往闲逸的隐士生活,是说宋代林逋隐居,种梅养鹤,有东海的仙人来,就放鹤招他回去。

二、作者简介:

1、杜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唐末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表鉴他,授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旧五代史梁书》。

2、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坟《再经胡城县》中酷吏的残忍,县民的含冤,都是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3、其诗也明白平易,且都是近体诗,但也失之浅率,不甚耐读。他自称苦吟,从技巧上说未必如此。《沧浪诗话》将他列为一体,翁方纲不以为然,在《石洲诗话》中说咸通十哲,概乏风骨,杜荀鹤至令严沧浪目为一体,亦殊浅易《苕溪渔隐丛话》引《幕府燕闲录》,也谓鄙俚浅俗,惟宫词为唐第一。

4、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自说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秋日闲居寄先达》,登第时自编其诗为《唐风集》3卷,存诗300多首,都是律诗和绝句。

四大书院 对联

关于旅游的对联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侍深堂待月来

——北京陶然亭

庭松不改青葱色

盆菊仍埯清净香

——北京中南海

虚窗不碍疏还密

洁径何妨静以深

——天津盘山盘谷寺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庙

阶下泉声答松籁

云间树色隐峰螺

——天津盘山中盘

三疏流传 枷锁当年称义士

一官归去 锦衣此日愧先生

——北京宣武门外杨忠愍公祠

峰不必一千 万象已承真宰妙

景岂止十六 四时当作会心游

——鞍山千山龙泉寺西配殿

好官况味清如此

君子交情淡不妨

——沈阳故宫书房

西望关中 百战十年空鸟兔

北邻绵上 千秋一例感龙蛇

——山西介休韩信庙

门辟九霄 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 俯临千障奇观

——泰山南天门

岂有真鬼狐?前贤形此箴世

安得装妖冶?后代剥它画皮

——淄博薄松龄故居

九洲积气峰前合

万里浮云杖底来

——泰山晴光阁

峰从西竺来 云根无住

泉自上方出 月印常圆

——杭州灵隐寺山门

高阁逼云霄 举头红日近

远山收入画 回首白云低

——黄山文殊院

师友肯临容膝地

儿孙莫负等身书

——福州林则徐故居

国士难逢 一代云龙留胜迹

美人已去 千秋海燕识芳名

——南京莫愁湖

西南云气来衡岳

日夜江声下洞庭

——岳麓山云麓宫

遵道而行 但到半途须努力

会心不远 欲登绝顶莫辞难

——衡山半山亭

五岭北来 珠海最宜明月夜

层楼晚望 白云仍是汉时秋

——广州镇海楼

杜陵落笔伤豺虎

爱国孤悰薄斗牛

——成都杜甫草堂

近岭遥山铺鹤氅

千条万树尽梨花

——哈尔滨松花江赏雪亭

沥胆披肝 六经以来二丧

托孤寄命 三代而下一人

——成都武侯祠

长与流芳 一片当年干净土

宛然浮玉 千秋此处妙高峰

——长沙妙高峰

舟系洞庭 世上疮痍空有泪

魂归洛水 人间改换已无诗

——岳阳岳阳楼

四面云山皆到眼

万家灯火总关心

——长沙天凡阁

山径晚红舒 五百夭桃新种得

峡云深翠滴 一双驯鹤等笼来

——岳麓山爱晚亭

乍来顿远尘嚣 静听水声真活泼

久坐莫嫌荒僻 饱看山色自清凉

——桂林李仙园

胜景重开 诗采书声延古趣

生机最乐 省喧鱼戏助天和

——桂林独秀峰

山鸟似犹啼往事

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源县桃花源

七十二健儿 酣虎春云湛碧血

四万兆国子 愁看秋雨湿黄花

——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

铜琶铁板 大江东去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黄风赤壁

巾帼拜英雄 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 虽死不死终自由

——杭州秋瑾墓

奇祸陷风波 南宋山河才半壁

精忠费日月 西湖俎豆足千秋

——杭州岳王庙

如砥湖平 湖镜映天湖有月

似锦柳软 柳阴垂地柳藏莺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一水绕荒祠 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 几人得立姓名尊

——合肥包公祠

砥柱镇中流 此处好穷千里目

海门吞夜月 何人领取大江秋

——镇江焦山壮观亭

到处是楼台,恨无茅屋三间,闲来赏雨;

偶然值亲友,犹有冰心一片,相与谈天。

——南京“玉壶春”茶楼联

树木十年 此地合名小香雪

太湖万顷 浮生真欲老烟波

——无锡梅园

数点梅花亡国泪

二分明月故臣心

——扬州史阁部祠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苏州沧浪亭

金山共此一江水

王母来寻五色龙

——扬州金山寺

蝶欲试花犹护粉

莺初学啭尚羞簧

——苏州留园

四季笙歌 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 浑无隙地种桑麻

——杭州西湖湖心亭

有景有情 君休忙 坐坐又走

好山好水 我只想 看看再来

——通海县登瀛桥联

佳水佳山佳风佳月 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 几辈痴人

——南京秦淮河

小窗多明 俯拾即是

众山倒影 乘空欲飞

——南京雨花台

得好友来如对月

有奇书读胜观花

——上海豫园得月楼

放鹤去寻三岛客

约梅同醉一壶春

——上海豫园西廊

铁板铜琶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济南辛弃疾纪念祠

画阁镜中看 幻作神仙福地

飞泉云外听 泻成山水清音

——济南千佛山趵突泉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济南千佛寺弥勒佛殿

大象承乾 处处春光寒转暖

三阳开泰 年年淑景去还来

——曲阜孔庙

岚气湿青屏 天际遥看烟树色

水光浮素练 风中时听石泉声

——承德避暑山庄

独上高楼 是山色湖光胜处

谁能画舫 正清歌美酒酣处

——济南大明湖历下亭

南京名胜古迹对联谁有啊?急!!!谢谢了!

石鼓书院对联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

秀开百粤,看群贤事业名山。

左宗棠题湖南石鼓书院,岳麓书院亦有此联

此真净绿唾不可;

我实薄才歌奈何。 阮元(题衡州石鼓书院联)

衡州石鼓书院有净绿阁,阁中有韩文公[绿净不可唾]一诗,为张南轩所书。

不许岳云封古洞;

但愿江月认残碑。

范研云题湖南石鼓书院合江亭

修名千佛上;

至味五经中。

湖南石鼓书院二门,位于衡阳,初创于唐元和年间,宋至道年间重建

愿分华山一半席;

安得广厦千万间。

李镐题湖南石鼓书院留待轩

广厦构众材,报道蛟龙腾浪去;

两水夹明镜,合信风月入亭来。

祝澹溪题湖南石鼓书院

心远地自偏,问草庐是耶非耶,此处想见当日;

江流石不转,睹秋水来者逝者,伊人宛在中央。

范鹤年题湖南石鼓书院武侯祠

是七二峰雄峻所钟,看砥柱中流,但莫赏青草烟痕,朱陵石迹;

溯卅六湾波涛而上,听鼓角午夜,应不减船山灯影,岳麓书声。

周延俊题湖南石鼓书院大门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

紫阳世泽;

白鹿家声。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

文章千古事;

明德万年馨。

——李秀峰题庐山白鹿洞书院

事业铸千秋,白鹿导前迎白鹭;

忠贞博万里,丹楹启后育丹心。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

前贤筑室,岂但木石与居,鹿豕与游;

后学入门,要识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

大门

千古余波流圣泽;

四周深翠护儒美。

——林俊题庐山白鹿洞书院大门

古往今来,前圣后贤同脉络;

天地高下,四时百物共流行。

——胡松题庐山白鹿洞书院大门

后学入门,要识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前贤筑室,岂但木石与居,鹿豕与游。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大门。

鹿豕;鹿与野猪。《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

二李读书看白鹿,书中得几分,白鹿中得几分;

三贤讲道对青山,道外无一事,青山外无一事。

——周相题庐山白鹿洞书院大门

正学之门

天开白鹿洞;

山抱紫阳归。

——朱资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正学之门

先师庙

千古宫墙,丽日祥云照耀;

万方礼乐,太和元气流行。

——张纯题庐山白鹿洞书院先师庙

礼圣殿

礼圣殿又名大成殿。“大成”,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意。宋徽宗曾尊崇孔子是“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南宋淳熙九年(1182),朱熹赴浙东提举后,以钱三十万嘱从守钱闻诗修建礼圣殿。淳熙十年(1183)朱端章知南康军,动工兴建。元末被毁。明正统三年(1438)南康知府翟溥福兴建,易名大成殿。明弘治十一年(1488)提学佥事苏葵等重建。清顺治三年(1646)兴复白鹿洞书院,顺治五年(1648)重修白鹿洞书院,礼圣殿亦得到重修。顺治十四年(1657)江西巡抚蔡士英再次修复。康熙五十二年(1713)提学又重建。礼圣殿是书院祭祀孔子及其门徒的地方,也就是对历代的儒家圣人施之以礼的地方。所谓“礼”,是泛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论语·为政》有所谓“齐之以礼”。朱熹认为:“礼,谓制度品节也。”

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朱熹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殿

结庐人境;

伐檀河干。

——黄遵宪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殿

道迷前圣院;

朋误远方来。

——朱熹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殿

无丝竹之乱耳;

乐琴书以怡情。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殿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朱熹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殿

泉清可饮我欲隐;

树老如此人何堪。

——李秀峰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殿

泻石清泉堪一饮;

倚门老树欲千年。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殿

泉石可人,烟霞友我;

青山傍屋,绿树盈门。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殿

云树千山,风泉万壑;

洞门一扇,石屋半重。

——李秀峰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殿

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

峰泉交映,知仁独得之天。

——朱熹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殿

谁课汝功,莫错过晨钟暮鼓;

欲知吾教,须领略秋月春花。

——李锦焕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殿

德冠生民,溯地劈天开,成尊守出;

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

——江西省计委主任罗凤田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殿

书院中你讲一场,我讲一场,众言淆乱;

庐山上释家几处,道家几处,二氏逃归。

——周相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殿

庐山上释家几处,道家几处,二氏逃归斯受之,宗门大启;

书院中你讲一场,我讲一场,众言淆乱折诸圣,庙貌赫临。

——周相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殿

朱子祠

列嶂成垣,永护考亭之遗迹;

环溪作泮,遥通泗水之真源。

——高贲亨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朱子祠

名山大川,开万古文明之会;

斯文正印,起千年豪杰之思。

——朱资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朱子祠

正印:正方形的官印。清制,自布政使至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官均用正印,故府州官又称正印官。

我辈来游,不独问津兼问俗;

诸生志学,试言忧道不忧贫。

——胡松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朱子祠

方寸中质诸鬼神,内圣外王之学;

庙堂上参乎天地,衣锦尚纲之心。

——张纯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朱子祠

明伦堂

明伦堂又名彝伦堂,在御书阁之后。明正统三年(1438),南康府知府翟溥福建。明弘治十年(1497)江西提学佥事苏葵重建。砖木结构,白墙灰瓦,人字形硬山顶,四开间,前后均有门和窗,开后门可通往鹿洞。房中八柱支撑,中立二柱,前有走廊,房基长16.00米,宽11.90米,房高6.80米。前门高2.50米,宽1.75米;窗高1.50米,宽1.10米;后门高2.30米,宽1.60米。明伦堂原为书院讲堂,是老师向学生既传授文化知识又灌输封建伦理道德的地方。外廊柱联: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泉峰交映,仁智独得之天”,原为都御史虞守愚书,亦有说朱熹撰文,现为姚公骞所书。

源头活水;

鹿洞书声。

——李铎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墨池烟霞花向露;

茗鼎香浮竹外云。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祠前紫阳,院纪白鹿;

道致广大,学尽精微。

——冯友兰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此地正好寻孔颜乐处;

到来莫仅作山水奇观。

——曹龙树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藏焉修焉,静得江山之趣;

高矣美矣,妙收天地之功。

——明都御史林俊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白鹿洞开,泉谷烟霞竞秀;

紫阳道在,圣贤师友同归。

——张寰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十里入云峰,白鹿先生栖隐处;

千秋明正学,紫阳太宋讲经堂。

——曹龙树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白鹿先生:即唐李渤。 紫阳太守:即朱熹。

此心敬一无欺,对越青天白日;

吾道流行不息,昭然参前倚衡。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望;

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

——罗凤田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鹿逐慨中原,叹戎马仓皇,忍令棫朴菁莪,百代作人沦雅化;

洞深迷古道,喜森林阴翳,从此楩楠杞梓,十年树木长良材。

——刘洪辟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先贤祠

心远地偏,修然千仞之表;

格言古引,卓乎百世之师。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先贤祠

宗儒祠

青山碧水,长留豪杰之高踪;

弄月吟风,便见孔颜之乐趣。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宗儒祠

鱼跃鸢飞,善观者反求诸己;

青天白日,有志者能自得师。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宗儒祠

弄月吟风,便见孔颜之乐趣;

青山碧水,长留豪杰之高踪。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宗儒祠

三贤祠

裁成天地,造端于中唐,毕力以晚宋;

绍述圣贤,元公由默契,晦老集大成。

——周相题庐山白鹿洞书院三贤祠

九江水抱一洞院,半由天半不由天,二代十全成造化;

三贤祠对五老峰,谁是石谁匪是石,八心万古绝磨磷。

——周相题庐山白鹿洞书院三贤祠

忠节祠

大节精忠,二贤君臣义重;

化名善俗,异世出处同心。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忠节祠

思贤台

空中楼阁;

静里乾坤。

——李资元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思贤台

文会堂

诗写梅花月;

茶烹谷雨香。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雨过琴书润;

风来翰墨香。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一帘风雨王维画;

半壁云山杜甫诗。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座列千秋延五老;

窗开十里纳重湖。

——曹龙树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昼永并无人迹混;

夜深惟有鸟声啼。

——虞守愚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草色松荫,静中嘉兴;

天光云影,物外幽情。

——虞守愚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诏有格言,求真才子正学;

教无异术,体玉理于常行。

——邵宝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升堂入室,为难得其门者或寡;

圣经贤传,诸在待其入而后行。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白鹿洞主有规,名教中皆是乐地;

紫阳夫子虽远,川流上自有余师。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门临知水,窗到仁山,坐来有许多真领会;

鸟说天机,花呈生趣,到此愁不做好文章。

——曹龙树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御书阁

泉清堪洗砚;

山秀可藏书。

——佚名题庐山白鹿洞书院御书阁

朋来亭

五老忘年,白鹤巢云纪岁;

孤亭无侣,丹霞射影看山。

——徐复吾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朋来亭

独对亭

诸峰已惬意;

更有最高亭。

——徐岱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独对亭

五老此间惟独对;

孤亭之外有朋来。

——曹龙树题庐山白鹿洞书院独对亭

风月楼

风过试留声,檐角振文江之铎;

月斜还有影,楼头照字水之书。

——尹士元题庐山白鹿洞书院风月楼

棂星门

陵谷经几迁,此地依然为砥柱;

江河同万古,斯文有幸见迥澜。

——刘铎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棂星门

报公祠

白鹿无迹,与唐文宋理,都成陈迹;

青山常在,共民生国运,大启新图。

——姚公骞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报公祠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前门)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大门)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大门门厅)

纳于大麓,藏之名山(二门门厅)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二门门厅)

三湘隽士讲研地,四海学人向往中(赫曦台)

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赫曦台)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沅生芷草,澧育兰花(讲堂)

一水长流池不涸 ,两贤互磋道终同(讲堂)

岳麓学府传千载,书院育才有良规(讲堂)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涉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 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 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讲堂)

院以山名, 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千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讲堂)

圣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

名山汲古, 上藏三坟五典, 诸子百家(御书楼)

训诂笺注,六经周易尤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书生(御书楼)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讲堂侧门)

惟楚有才,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半学斋)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

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大成殿)

觉世庸民,诗书意象春秋,永垂道法;

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大成殿)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大成殿)

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

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大成门)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文庙庑廊)

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锆;

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教学斋)

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

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讲堂)

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汩汩来(百泉轩)

学忆宋张绵圣脉,书传虞夏刻螭虬(百泉轩)

金声玉振,虎跃龙腾(成德堂)

胸怀子美千间厦,气压元龙百尺楼(时务轩)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吹香亭)此杏坛也,闻说杨公曾就教;

是枫林乎,争传才子好题名。

田翠竹

纳七十二峰,合孔门贤者数;

囿八百余里,接洞庭巨浪声。

田翠竹

书院书声,掩卷难忘南宋子;

名山名寺,流泉长洗古今愁。

廖人伟

惟楚有材,千秋栋梁限于此;

斯文无价,百代风骚蔚自兹。

廖平波

岳色湖光,三湘形胜朝千古;

地灵人杰,千年学府重东南。

肖长迈

六秩弦歌,无数英才钟岳麓;

千年学府,万般风雅看今朝。

吴继刚

赫赫黉门,新种夭桃香碧野;

曦曦旭日,更沾雨露育良材。

唐子畏

景物常新,岳麓聚三湘奇气;

弦歌不辍,书院育四海英才。

陈恒安

国庆中兴,学府同臻新岁月;

人歌四化,名山亦不负千秋。

罗召南

继往开来,鳣坛旧价流风永;

据今考古,鹏路新标建树高。

蒋维煕

大学镇名山,千载弦歌犹振耳;

长沙留胜迹,一庭岁月正盈怀。

方镇衡

岳气正嵯峨,桃李种来天下丽;

江河流日夜,春风无限古今情。

申剑涛

岳院壮千秋,犹存翰墨馨香烈;

楚材推近代,盛替诗书造化功。

田世儒

讲究大规模,麓山古筑今尤胜;

堂皇新面貌,祖国文风莫与京。

邓丙中

日夜读书声,随风直送天心去;

往来游客迹,览景无如岳麓多。

邓丙中

大麓焕文章,弦诵千年湘学著;

名山滋雨露,经纶八表楚材多。

刘诚

理论启湖湘,先哲朱张开学府;

文风荣岳麓,后生桃李阐书林。

苏时松

节用以爱民,千古遗风传孔孟;

去欲而存理,一生事业数朱张。

彭青野

贤声育楚材,百泉雨露三春煦;

名教沿邹邑,千载门墙万古辉。

蒋维煕

读岳麓之藏书,百家争鸣才有据;

移兰亭于爱晚,群贤毕至且停车。

邓芝香

千年学府重修,岳麓崇阶常焕彩;

百代英才毓秀,荆湘宏教继垂文。

袁其微

须趁空气新鲜,红叶亭前迎旭日;

莫忘课余锻炼,翠微山下沐清风。

陈慕韩

讲学重名山,前称朱张,后称罗欧;

成材光上国,川作舟楫,羹作盐梅。

曾光炎

千年学府巍巍,造就人才荣楚城;

一统儒冠济济,化为时雨润尧疆。

曹甸安

千秋胜迹重新,文史更添岳麓秀;

四化宏图巧绘,诗歌共助洞庭澜。

曹甸安

灿灿新花绿入帘,且看桃李迎风舞;

苍苍古木凉生座,犹听弦歌挟雨来。

方镇衡

纳七十二峰,计算数合孔门贤者数;

囿八百余里,读书声接洞庭巨浪声。

田翠竹

岳云深锁喜重开,欣观中外才人笔;

麓山豪气垂青史,展览湖湘俊杰风。

欧阳云

纵目登楼,且看湘江滔滔,长江滚滚;

穷源竟委,犹忆履声橐橐,书声琅琅。

黄叙伦

升讲堂,肃衣冠,持诚守敬,修齐之本;

求治道,研经史,借古鉴今,教化为先。

曹瑛

陟此峰岭,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

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

李峨峰

乍喜归来,又亲见黄蔡丰碑,朱张朴学;

不忙离去,还得看洞庭秋月,衡岳春云。

马璧

推翻帝制,再造共和,黄蔡功勋辉岳麓;

继往开来,改天换地,毛刘事业盖中华。

邹霍才

忠孝廉节,书院重光,活水清源延道脉;

杞梓楩枬,楚材大用,宏梁伟栋耀寰区。

曹光炎

岳麓山高,湘江水远,胜会长沙招雅士;

屈原风彩,贾谊情思,贤傅书院集名流。

董庆林

岳麓流光,伴浩泽湘波,万古名山供景仰;

朱张雅范,喜春风化雨,千年学府树宏谟。

刘新民

书毓杏花红,想化雨均沾。渥遍春宫桃李;

院钟丹桂馥,看斗光高灿,昭开秋水芙蓉。

彭特侯

源远流长,绵延一千余载,又伴中华崛起;

龙腾虎跃,嵯峨七十二峰,更推云楚峥嵘。

缪英

学府仰高风,华夏菁英,远怀互励匡时道;

岳云消俗虑,湖湘子弟,素志常萦立国基。

刘汉屏

休说绝顶难攀,天已赫曦,游客早穿古道路;

应知劝学可贵,人皆爱晚,青年少唱咏归桥,

陈慕韩

桂馥兰芳,花明柳暗,要坐月观鱼,当来此处;

谷幽林静,竹翠泉清,欲谈经说典,还向何方。

唐子畏,此联为流觞亭作

学府誉千秋,纵浩荡湘江,淘不尽流风余韵;

名山开万卷,任钟毓岳麓,培得成壮士奇才。

敬和

朱张道脉越千年,继往开来,岳麓永传洙泗泽;

屈贾风流高百代,播芳扬烈,湖南原是芷兰乡。

谭致平

登百丈峰头,揽旖旎风光,乐而莫忘效民报国;

陟千年书院,数文贤伟绩,钦之应思继往开来。

张光华

何人驾黄蔡勋名,湘水奔流,大地沉浮今有主;

此处话朱张教学,麓山环绕,讲堂兴革史无前。

陶晋圭

学府著千秋,历宋元明清而来,千国良才承教泽;

道南崇正脉,树杞梓楩枬之秀,兴中大业启文明。

陈宴春

忠孝本励己良规,新学绍前贤,庶几乎克昌厥德;

廉节乃从公正轨,古道为今用,斯可矣长发其祥。

熊绪文

船山思问,濂溪通书,黉舍越千年,神州古已弘湘学;

韶麓扬旗,滇池护国,大风起天外,猛士当今继楚材。

刘德宾

鲁灵光殿久成尘,何如学府千年,重修更壮湖湘色;

宋清献公曾览岳,留得麓山八景,亘古长昭爱直心。

陈宴春

怪他白鹤,也恋丹枫,侧耳听经文,看来红叶能成苑;

对此红墙,空怀绎帐,惊心眺楼阁,除却白云总是书。

鲁开祥

岳麓为衡韶七十二高峰,绵亘葱笼,山河崇丽钟俊杰;

学府乃湖湘千余年胜地,光辉焕映,日月熙和育俊才。

毛远定

缅怀先贤,有朱张理学,屈贾词赋,黄蔡功勋,罗王教泽;

放眼岳麓,看白鹤飞翔,天阁冷空,晚亭落照,湘水横波。

任燕瑞

湘江清流,峰峦秀色,喜见胜迹辉煌,恒招浩气笼岳麓;

教化重地,学术丛林,更夸铎声振荡,代有高才出门墙。

徐家奕

放怀想学府当年,野火横空,烧不尽院外丹枫,林中白鹤;

举目眺星垣今日,繁华胜昔,增添了城头画阁,江上飞虹。

鲁开祥

济世楚材多,自宋元明清以来,树木树人,教泽溯一千年学府;

兴邦肩任重,继朱张黄蔡而后,尚文尚武,壮怀展四化宏图。

张叔枚

岂天下已安时,看烟火万家,敢忘却屈大夫九歌,贾太傅三策;

此城西最高处,更楼台百尺,好管领卅六湾风月,七二峰云岚。

周昭怡

伟哉山乎,喜南接衡岳,北领洞庭,霞蔚云蒸,为湖湘人民增色;

盛哉水也,看左揽长沙,右跨梦泽,岚光波影,引天下奇士来游。

陈朗秋

仗七二峰云气南来,燹劫越宋元明清,犹剩北海丰碑,紫阳遗迹;

听三六湾涛声北去,文彩盛湘资沅澧,难忘船斋黄卷,半学青灯。

李芸青

百里岳麓横亘湘中,含四水,跨洞庭,峰峦似画屏,妆点神州成绵绣;

千年书院耸立山下,历五朝,扬圣教,桃李遍寰宇,长为楚地出英才。

胡麦秋

溯八百里洞庭而上,文津放棹,爱晚停车,景物望难收,风月江山聊一览;

孕衡岳七二峰之灵,南宋开基,晦庵设帐,弦歌声未歇,潇湘洙泗自千秋。

何光年

问天下长治久安之道竟如何,须究底盘根,谋略中宜教育领先,人才笫一;

岂世间出类拨萃者流真有种,但决心矢志,指点处令洞庭波伏,衡岳云开。

唐海波

若银河倒泻,阐古今绝学奥秘,见半学斋楚材济济,此中有科域伟人,治世贤哲;

自赤旗高擎,扬中外文化硕果,听赫曦台捷报喧喧,怎能忘麓山灯火,爱晚书声。

李芸青

惟楚多材,看左宗棠、黄克强各类英豪,肝胆照神州,全赖此书院育人,老师施教;

斯堂尤美,集禹王碑、爱晚亭诸般胜迹,弦歌传德泽,不负它衡山毓秀,湘水神奇。

周砥中

迎衡山之爽气,送湘水之清波,喜峡醉丹枫,泉鸣白鹤,宫流晓雾,亭染晚霞,把酒上高台,楚天浩浩秋无际;

承贾傅之遗风,踵陶公之余烈,数碑崇北海,诗美少陵,学仰朱张,功昭黄蔡,披襟寻胜迹,华胄绵绵代有才。

刘诚

岳麓遗徽,道南正脉,溯书院肇兴,学堂继起,大学更新,弦诵越千年,几度变迁,咸仰懋绩凝光,百代流风昭史册;

清芬永挹,教泽长敷,看湘江源远,衡岳云高,洞庭波涌,声华扬四海,八荒雅集,更喜名出毓秀,九如献颂启鸿猷。

刘新民

名山自昔集名流,历稽宋元明清,有千秋正学,有一代通儒,有九域楷模,有百世师表,更缅怀那三贤六君五峰二仲,楚材兴盛,灵麓峥嵘,偕来济济英髦,优游文津道岸,源原洙泗,绪衍潇湘,想当年披沥陶甄,缉熙若入春风座;

胜地而今留胜迹,纵览园林楼阁,或台峙赫曦,或亭标爱晚,或碑镌北海,或记著南轩,复点缀些横塘曲涧碧嶂丹崖,云气氤氲,江涛舒卷,阅尽茫茫浩劫,依稀鼓舞弦歌,雾润琴书,峦含栋宇,喜此日腾骧奋发,彪炳频增上国光。

夏国权

嵩阳书院

嵩山嵩阳宫联(清?吴慈鹤)

近四旁惟中央(1),统泰华恒衡(2),四塞关河拱神岳(3);

历九朝为都会(4),包伊洛瀍涧(5),三台风雨作高山(6)。

[题析]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登封县北部。嵩山中为峻极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嵩阳宫在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

[注释](1)近四旁惟中央:指嵩山在四方的中央,为中岳。惟,是。

(2)统泰华恒衡:指中岳嵩山统领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3)四塞关河拱神岳:指四方之地的河山环绕朝向嵩山。四塞,四方边塞即四方之地。关河,泛指河山。拱,环绕朝向。神岳,尊称嵩山。

(4)九朝都会:指洛阳,在嵩山附近。洛阳曾是东汉、晋、汉、周、三国魏、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的都城。隋唐及五代的梁、晋、汉、周和北宋都以洛阳为陪都。九朝,言朝代很多。

(5)包:包容。伊、洛、瀍(chan 阳平声)、涧:四条水名,都流经洛阳一带。

(6)三台:星体名,共六星,两两相对,分别名上台、中台、下台,此处指高天。作:兴起。高山:嵩山。此句说天上的风雨仿佛从嵩山顶上形成,极言嵩山高耸天际。

[赏析]此联描绘嵩山的高大雄伟,上联以四岳相拱,突出嵩山地处中央的统领地位,下联以洛阳古都与四水相绕,衬托中岳的高耸入云。从历史地理两方面来写,气势雄浑,意境高超。

九转金丹,虚夸妙药求方士;

程门立雪,还似菁莪育俊英。

“九转金丹”,道有以矿古药物烧炼成丹,谓服令后可以成仙,称火金丹;九转,谓反复地烧炼。认为丹药烧炼时间愈久,反复次数愈多,其功力便愈足。谓一转之丹,服后三年得仙;九转之丹,服后三日得仙。见《抱朴子金丹》篇。刘克庄《水调歌头寿胡详定》词:“九转金丹成后,一朵红红云深处,玉立侍虚皇。”“虚夸”,浮夸。“妙药”,即灵丹妙药,指能治好百病的丹药。“方士”,方术之士。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上联用“虚夸”一词,指出方士所吹嘘的妙药九转金丹,纯属骗人钱财之物,万万不可轻信。www.findart.com.cn

“程门立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螟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然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后和为尊师重道的典故。“菁莪”,《诗经小雅菁菁者莪篇的简称

.《诗序》:“《菁菁者莪》,乐育才也。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后用以指培育人才。“俊英”,《淮南子泰族训》:“故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誉,驰驱并俊英。”下联用“还似”二字,指出重要的是以“程门立雪”的精神去尊师求学,就能培育更多杰出的人才。www.findart.com.cn

此联以江湖术士的骗术做对比,旨在称颂书院培育人才之功德,激励学子们务实求真,发人深思。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吴慈鹤(1778——1826),字韵皋,号巢松,江苏吴县人。清嘉庆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翰林院侍读。著有《兰鲸录》、《凤巢山樵求是录》等。此联是他督学河南时为嵩阳书院所题。

联语不直接写嵩阳书院,而是写书院所在地的奇峻雄伟,借以烘托。上联写山。嵩山地处中央,故称中岳,与四旁的东岳泰山、西华岳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相临。联语着一“统”字,既然写出五岳群妖相连牵结之势,更衬托出中岳嵩山统领诸岳的非凡气魄。“拱”,环绕。四方边塞、长城黄河都朝向中岳,进一步渲写染了嵩山在神州山河中居中统领的态势。www.findart.com.cn

下联起笔写洛阳。洛阳又名嵩京,以嵩山在其东南而名。“九朝”,指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孝文帝后)、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后唐九个朝代,均建都于洛阳。接着写水。“伊洛廛涧”是流经嵩山与洛阳一带的四条河流名。“三台”,星宿名,包括上、中、下三台共六星。此处代指天空。言风雨是从嵩山兴起而生的。联语用一“包”字,形象地写出四河环绕奔流之状,更衬出嵩山怀抱诸水之貌。

南京名胜古迹联

有位网友,向我征南京名胜古迹下联 回复如下:现抄录于此,以饷大家,并清哪位老师斧正。

5.莫愁湖胜棋楼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4.明徐达故邸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叶,此中有舜日尧天。

(这两联是我在书上查到的原对)

3.太白楼

公昔临登,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

我今凭吊,听涛声盈耳明月沉江。

2.燕字矶风雨楼

岩飞骤雨云翻石;

楼接惊风月满江。

1.仪凤门楼

耸翠流丹,千仞丽谯辉日月;

飞光溢彩,万家灯火散烟霞。

文章标签: # 书院 # 白鹿洞 # 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