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本月运势 本月运势

朱元璋马皇后是什么民族-朱元璋马皇后属什么生肖

tamoadmin 2024-10-18 人已围观

简介1.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和朱元璋的感情如何2.明朝皇后马皇后资料介绍3.《朱元璋马皇后》人物简介,人物图像照,籍贯,生卒年代4.朱元璋的皇后,马皇后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贤后吗?有的小说和评书说她不好,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5.明朝皇帝朱元璋姓朱,那么杀猪行业是怎么规避皇家忌讳的?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和朱元璋的感情如何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和朱元璋的感情如何?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甚笃,而且朱元璋颇为尊重马

1.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和朱元璋的感情如何

2.明朝皇后马皇后资料介绍

3.《朱元璋马皇后》人物简介,人物图像照,籍贯,生卒年代

4.朱元璋的皇后,马皇后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贤后吗?有的小说和评书说她不好,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5.明朝皇帝朱元璋姓朱,那么杀猪行业是怎么规避皇家忌讳的?

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和朱元璋的感情如何

朱元璋马皇后是什么民族-朱元璋马皇后属什么生肖

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和朱元璋的感情如何?

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甚笃,而且朱元璋颇为尊重马皇后,即使马皇后过世以后也没有再立皇后。在朱元璋打天下的岁月里,马皇后一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精心辅佐朱元璋,稳住后方。朱元璋能够发迹,马皇后功不可没。甚至有人说要是没有这位马皇后,朱元璋只能是那个穷一辈子的朱重八。

历史上人人称道:模范夫妻

马皇后,原名马秀英,出生于宿州,父亲是当地的富豪,母亲在她出生后不久便去世了。父亲马公从小视马秀英为掌上明珠,因不爱缠足,就有了马大脚的绰号。后来,父亲因为惹上人命的官司,无奈之下,将女儿托付给生之交的朋友郭子兴,郭子兴念及兄弟情义,将她收为养女,对她视同己出,义父教她识字,义母教她刺绣。

元末动荡不安,各路英雄都趁乱起义。郭子兴也趁乱在濠州揭竿起义。这时候,朱元璋也因走投无路而前来投起义军。起初,郭子兴非常赏识有勇有谋的朱元璋,由于郭子兴的赏识,机缘巧合之下,朱元璋和马皇后走到了一起,朱元璋就成了郭子兴的干女婿。

而之后,由于朱元璋在短短的时间里快速提升,引起郭子兴儿子的记恨,郭子兴受儿子的挑拨离间,说朱元璋有谋逆之心,郭子兴一气之下,将朱元璋关起来,不给吃的,打算饿朱元璋。

马秀英见此性情,就偷偷地给送吃的,据传说刚出炉的饼太热,马皇后把热饼放在衣服里,把身体烫坏了。正是由于有马姑娘的相救,朱元璋才熬过了那段日子,最终,郭子兴看在义女马秀英的份上,将他放了出来。这就是马皇后“怀饼救夫”的故事。

马皇后与朱元璋同生共的见证,使得他们之间积累了深厚的感情。后来,朱元璋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能力收揽了郭氏余部,成为一方统帅。在与陈友谅对攻时,朱元璋血亲侄儿朱文正,这是老朱为数不多的血缘亲戚。朱文正守南昌,非常辛苦,后来因为战后封赏给得太少了,朱文正不太高兴,开始堕落了。

把老朱气得要治罪,马皇后出来说文正怎么怎么不容易,又战功赫赫,况且就是耍耍脾气,也不是造反。这一劝说,老朱不再追究。马皇后一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精心辅佐朱元璋。她亲手为将士缝衣做鞋,抚慰眷属,鼓励将士。此外,为了帮助朱元璋稳住军心,她还拿自己的金帛拿出来散发给军士们。

朱元璋称帝后,马皇后更是表现出贤良的一面,多次保护朝中贤良的大臣,因此受到举朝称颂。朱元璋开创了“洪武之治”,与马皇后的贤良是分不开的。

朱元璋的贤内助:马皇后

朱元璋登基后即册封她为皇后,并且对她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能听取和采纳。至此,马皇后正式成为一。马皇后是文体两开花,不光是能做朱元璋的贤内助,有时候不打仗了,马皇后就带领着军队的家眷熬夜为前线部队织造军衣,所以说,她虽然是个女子,却颇有胆识。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攻克太平后,率领主力部队渡江,当朱元璋带大部队走后,剩下的只有一帮老弱妇孺了,马皇后认为元军有可能会趁机进攻后勤,所以她当机立断,率领后勤紧急渡江。

也整如马皇后所料,她前脚刚走,元军就正好来进攻。元军走了,陈友谅又来了,大举来攻,直逼集庆(今南京),朱元璋率军于龙湾和陈友谅展开激战时,后方若乱了,前线必然军心大乱,但马皇后却临危不惧稳定了后方。

朱元璋几次要封官加赏马皇后亲族,都被马皇后劝止:“皇上如果偏袒外戚,有可能会引起臣民的不满。”除此之外,马皇后还多次告诫娘家人,不可骄奢自大。朱元璋容易暴怒,动不动要杀大臣将才,马皇后总是积极地劝谏,婉言规劝,甚至劝告朱元璋不要忘记民间的疾苦,使朱元璋有所节制,

相传,明初有个商人叫沈万三的,曾资助过朱元璋的红巾军,号称“赀钜万万,田产遍吴下”,江南第一富商。

《明史》记载这样一段对话:

朱元璋问:“朕有百万军,汝能遍济之乎”。

沈万三说:“没问题,每一军犒金一两”。

朱元璋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的也是我的”。

所以朱元璋要以乱民罪杀掉他,马皇后及时出来劝说,最后没收财产,流放了沈万三。可见,马皇后不仅关心朝政国事,且对朱元璋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能左右朱元璋的人:马皇后

要知道,创业容易,守业太难。对于朱元璋来说,后面的考验还多着呢。他需要克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脾气太爆,动不动就想把人干掉。而最能左右朱元璋的人,确实只有马皇后。在朱元璋晚年对官场的清洗下,许多功臣和党羽遭到杀戮,动不动一杀就是上万人,这要不是有马皇后在一边拦着,朱元璋可能杀的人更多。

《明史》说:朱元璋处理完政事时,非常生气,等朱元璋回到后宫,这时候马皇后常常会委婉地劝阻。所以朱元璋虽然性格比较烈,但是马皇后的劝阻让很多人获了救。不过还好,马皇后这份朱元璋欣赏不了的仁慈,并没有降低她在丈夫心中的位置。

总之,朱元璋一想杀杀戮,大脚马皇后就要想办法救人,翻阅史书,你会发现马皇后的善意是那种发自内心、没有任何杂质的。除此之外,还能看出,马皇后是一个对自己有着高要求的人。话说,马皇后本人很喜欢看史书,所以空闲的时候,她就要求宫里的妃子们也都学习一些古代圣后贤妃的品行。

朱元璋治理国家伤在一个“猛”字上,做事太过刻薄。相比之下,马皇后却显得宽仁慈爱。由此可见,朱元璋与马皇后还是互补一类的夫妻。

生命垂危依旧为臣民着想:马皇后

洪武十五年,跟朱元璋一起从苦难中并肩走来马皇后却染病在床,临近了生命的终点。之后,马皇后病情加重,群臣纷纷上表,请求下诏遍访名医。朱元璋此时也因马皇后的病情加深,显得忧心忡忡,焦躁不堪。榜文发下去很多天了,所谓的名医也来了不少,可就是不见效果。

朱元璋大发雷霆之怒,恶狠狠地说:要是救不了皇后的命,全让你们陪葬,哪个也活不了!”群臣和宦官一看皇上情绪不好,都不敢言语,只会低着头望“病”兴叹。马皇后劝朱元璋说:“生有命,祷祀何益?白白地浪费人力财力。世有良医,也不能起回生,倘若服药后不见效,大家恨罪起治病的医生,岂不是增加妾的罪过吗”。

因后马皇后拒绝吃药。不久,马皇后就去世了,享年51岁。朱元璋悲痛得大哭,从此不再立皇后。马皇后是和朱元璋一起从患难中走过来的人,只有她的话朱元璋才肯听,她的去世使得朱元璋嗜杀的性格再无遏制,于是,一场又一场的大屠杀发生了。

写到最后

马皇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即使马皇后过世很久,朱元璋看到马皇后的遗像时,也睹物思人,嚎啕大哭。可见,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感情绝对的真挚。纵观马皇后的一生,她的贤良、为人,都是令人敬佩的,所以说,她的格局很大,站得很高,看得很远。而且在她生命垂危时,仍记挂着让老朱“求取贤能之人”,让百姓有所依靠。

明朝皇后马皇后资料介绍

马皇后是明朝朱元璋的皇后,素有大脚皇后之称。下面是我为你搜集朱元璋皇后马皇后资料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朝皇后马皇后资料介绍

 马皇后,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是他还未登基前就娶了的妻子,有野史记载她名叫马秀英。

 元末,朝廷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因此当时爆发了农民起义,称为?红巾军?,马皇后的养父郭子兴也起兵响应。朱元璋前来投奔,并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和重用,马氏也因此被许配给了朱元璋。之后,两人夫唱妇随,马氏随着丈夫四处征战,两人同甘共苦因此感情日笃。而朱元璋最后能够平定 天下 ,马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等到1368年,朱元璋得天下而建大明,登基为帝后册封马氏为皇后。即使已经贵为皇后,马氏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过去俭朴的生活作风,绝不享受锦衣玉食,不仅粗茶淡饭,衣服旧了破了就自己缝补。除了以身作则,马皇后还带着后宫的女人一起 刺绣 和纺织。而朱元璋几次想要封赏她的亲戚和族人,她也一再以不合 法律 为由坚定地拒绝。此外,她也爱民如子,十分关心百姓的生活,时常规劝朱元璋要减轻刑罚。马皇后可谓真正做到了母仪天下,所以朱元璋对她一直保持很大尊重,对于她提出的 意见 也常常会认真考虑。

 根据《明史》记载,马皇后为丈夫生下了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就有后来的明成祖朱棣,她对他们慈爱有加,又严厉 教育 。此外,她和朱元璋还有不少的养子以及当初认的义子,马皇后也一向视如己出。

 1382年,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

马皇后是怎么的

 1382年,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此后悲痛的明太祖朱元璋不再立后。

 马皇后因病而的,具体所患何病史书上没有记载,只说是她在睡觉时得病,不过记载了她从患病到去世的 故事 。知道马皇后得病后,一直和她感情甚笃的朱元璋就想要找太医为她医治,而朝廷大臣也感念平日母仪天下的马皇后所以他们请求来一场祭祀为她祈福。然而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马皇后却毅然拒绝了,理由是祭祀和医生都不能续命,而且如果太医没治好她会被皇帝降罪。等到病重时,朱元璋问她的遗愿是什么,马皇后直到最后还是在劝告朱元璋,她希望朱元璋可以选贤任能,虚心纳谏。

 马皇后后,谥号为孝慈皇后,后来又被两次上尊谥号。她被安葬于孝陵,也就是现在闻名于世的明孝陵。孝陵据说就是以马皇后的谥号为名,而且根据朱元璋的要求,它就是按照两人的合葬陵墓来设计,所以朱元璋后也被安葬于此。

 明孝陵在马皇后的前一年才刚刚开始修建,在朱元璋安葬入内时仍然没有完全建成,最后共历时25年才真正建成。正是因为安葬的是开国皇帝和他唯一的皇后,所以明孝陵不止是建造时间长,它建造的规模和水平都是极高的,因此它也被被列为了世界 文化 遗产。

 明孝陵得以建造得如此完美,这都是因为在马皇后后朱元璋在他俩的陵墓上,不惜人力物力,花费了许多的心思。

大脚马皇后生了几个儿子

 史学界,对于马皇后为朱元璋生了几个孩子一事,一直没有下一个定论,因为明清两朝的许多史料对此事的记载都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明史》记载,马皇后一生共生下了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嫡长子朱标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惠帝朱允炆的父亲,而第四子是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也是公认其中最完善的一部。二十四史是历朝历代的最正统的史书,因此《明史》对马皇后子女数量的记载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然而,除了正史的记载,马皇后后的明清许多人在他们的书中都对此事抱不同看法。有人断定,马皇后只有两个儿子,也就是最小的两个,包括了朱棣;有不少人认为,马皇后只生过两个女儿而没有儿子,朱棣是别的嫔妃所生;也有人干脆判断,马皇后一生从未 怀孕 ,史书上所说的子女都只是她抚养长大而已。

 这些提出质疑的人,大多是在史学方面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而且他们基本上不是无端猜测,都有自己的依据和史料。所以,对于马皇后到底生了几个儿子,史学界才如此众说纷纭。不过五个儿子中,朱棣不是马皇后的儿子的可能性极大。因为朱棣在侄子惠帝在位时,发动靖难之变最后起兵夺了他的皇位,称帝后朱棣需要一个嫡子的身份来证明自己的正统性,所以他可能之后修改了 历史 ,欺瞒了世人。

猜你喜欢:

1. 历史人物马皇后简介

2. 马皇后后多少人陪葬

3. 马皇后的趣闻轶事

4. 朱元璋历史故事

5. ?马大脚?马皇后的历史

6. 中国明朝历史故事

《朱元璋马皇后》人物简介,人物图像照,籍贯,生卒年代

人物名字:朱元璋马皇后

拼音:ZHU YUANZHANG MAHUANGHOU

字号:马姓

所属朝代:明代

生卒年代:1333—1382

籍贯:宿州(今属安徽)人

人物简介:明代皇帝明太祖皇后。马公女。马公素善郭子兴,以后托之。马公卒,子兴育如己女,以妻朱元璋。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尝语元璋,定天下以不为本。洪武元年册封为皇后,谥孝慈高皇后。朱元璋马皇后画像明宫廷画师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朱元璋马皇后题跋像取自清上官周绘,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画传》所附《明太祖功臣图》。

朱元璋的皇后,马皇后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贤后吗?有的小说和评书说她不好,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马皇后(1331-1382)安徽宿州人,汉族,“有智鉴,好书史”,她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郭子兴作农民起义军元帅时,马氏嫁给了英勇善战的朱元璋。郭子兴性情暴躁,气度狭小,在别人挑拨下把朱元璋关了起来,不给饮食。马氏偷出刚出炉的热饼,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以至烫伤了胸脯。在朱元璋领兵征战的年代,她还亲手为将士缝衣做鞋。一次,与朱元璋敌对的陈友谅大兵临城,不少官员百姓准备逃难。在人心慌乱的紧急时刻,马皇后镇定如常,“尽发宫中金帛犒士”,稳定了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皇后和他患难与共。因此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朱元璋性情暴烈残忍,为了保住朱家子孙日后的统治地位,不断寻找借口屠戮功臣宿将。对此,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多少有所节制。马皇后一直保持过去的俭朴作风,平日穿洗过的旧衣服,破了也不忍丢弃。并教导妃嫔不忘蚕桑的艰难。遇到荒年灾月,她带领官人吃粗劣的菜饭,以此来体察民间疾苦。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二岁的马皇后病逝。临终嘱咐朱元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并愿“子孙皆贤,臣民得所”。

朱元璋常将马皇后的贤德与长孙皇后相提并论,她们的确可以先后媲美。朱元璋雄才大略,很快在濠州红巾军中崭露头角,不免遭人侧目,郭子兴亦对他有疑忌。诸将出征,掳获物都要贡奉郭子兴,元璋不猎取私财,无从进纳,更容易引起郭子兴的不快。马氏见此情形,就把自家财产送给养母张夫人和郭子兴妾张氏,请她们在义父前给干女婿说点好话,以弥缝裂痕。有一次,郭子兴把元璋关了禁闭,不给饭吃,马氏心痛丈夫,把刚烙得的烧饼放在怀中偷偷送去,等到事后才发现胸前的皮肤都烫焦了(《明史·高皇后传》),可见这对青年伉俪感情的深厚。平时马氏对元璋生活的关照之好自不必说了。当时因战乱缺乏食粮,马氏在家省吃俭用,把粮食和好的食品留给丈夫,以至有时自己饿肚子。这些事朱元璋铭感五内,当皇帝后还向大臣讲述,把它比作刘秀困在河北得到冯异豆粥麦饭的美事。据《明书》记载,朱元璋与陈友谅对垒时,曾被对方追击,马氏背着元璋逃跑,太子朱标为此绘有图像,放在怀中。后来朱标与乃父政见不合,元璋追打他,他故意把图像遗落在地,元璋见到,痛哭一场,也不打儿子了(《明书·懿文皇太子纪》)。这个记载未必是真实的,不过马氏不像当时的其他妇女缠足,是天足者,背丈夫是有可能的。马氏自奉节俭,衣服穿破了还要补了穿,听女史讲元世祖昭睿顺圣皇后用旧弓弦织成绸,做衣服穿,马后就命用旧料织治,做成盖被、巾褥,送给孤寡老人。

马皇后对子女仁爱,勉励他们学习,要求他们生活简朴,有比穿衣、用物的,加以教诲,又把宫中利用旧料织成的被褥送给他们,并解释说:你们生长在富贵家庭,不知纺织的难处,要爱惜财物。她对待养子如同亲生的,而且始终如一。

和朱元璋血缘最近的亲戚是侄儿朱文正,文正在对陈友谅战争中立功,因叔父未及时赏赐而不满,元璋因此杀了文正身边的亲信,还要治他的罪。马后也把文正当儿子看,这时劝元璋:这孩子立了好多战功,守南昌尤其不易,况且只是性急要强,并不是反叛,不要追究了,元璋这才将文正免官了事。这一事例说明马后保护了亲属正当权益。

马后对娘家人极为怀念,每当说到父母早逝就痛哭流涕,朱元璋也因关心她而及于外家,要为马后访察亲属,以便封赏。马后认为封外戚容易乱政,不是好事,不让访找。事实上马后是孤儿,娘家已没有人了。元璋只好追封马公为徐王,郑媪为王夫人,在宿州为他们设立祠祭署,以邻居王姓主持奉祀的事。

马后与身边的妃子和宫人也是和睦相处,是比较慈惠的。妃嫔中有人生儿子,一定厚待他们母子。马后以皇后的身份,还要管丈夫的饮食,宫女认为她不必这样做,她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尽做妻子的责任,再一是怕皇帝饮食有不中意处,怪罪下来,宫人担当不起,她好承受着。她也设法保护宫女,有一次元璋盛怒要立即惩罚一个宫中下人,马后也假作发怒,命把那人捆绑起来,交给宫正司议罪。元璋不满地责问她:这是你皇后处理的事情,为什么要交给宫正司?马后回答:赏罚公平才可以服人,治理天下的君主,哪能亲自处理每一个人,有犯法的应当交给有关部门去办。元璋又问,那你为什么也发火?她回答说,当皇上愤怒时,我故意也发怒,把这事推出去,消释你的烦恼,也为有司能持平执法。这一事表明她对丈夫、宫女双方都是关怀的。

清上官周《明太祖功臣图》中宋濂画像命妇入宫朝见,马后以家人礼来接待,给人以温暖,对朝臣的家庭也给以关心。有人告发和州知州郭景祥的儿子要杀乃父,朱元璋欲以不孝罪处郭子刑,马后知道了,说这是传闻之词,不一定真实,何况郭景祥就这么一个儿子,处决了他就绝后了。朱元璋一调查,果然是传闻不实,不是马后的劝说,郭家就家破人亡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知制诰宋濂因长孙宋慎陷入胡惟庸党而获罪,元璋要处他极刑。宋濂是明朝开国“文学之首臣”(朱元璋《高皇帝御制文集·赠翰林承旨宋濂祖父诰》),又是太子的师傅,这时他已告老还乡,与胡党毫无牵涉。元璋搞胡党扩大化,宋濂眼看要遭殃,马后及时出面救援,她说:老百姓请一位先生,还知道终生不忘尊师的礼节;再说他致仕回籍,京中的事必定不知道,可别冤枉了他。但是元璋一心惩办胡党,不听马后的劝告。一次马后陪丈夫吃饭,她不喝酒,也不吃肉,元璋问为什么不吃不饮,她说:听说宋先生获咎,我不近荤酒,为他祈福,希望他免祸。听了这番话,元璋动了恻隐之心,饭也不吃了,第二天赦免了宋濂的罪。

马后对士庶的生活也有所关心。明朝太学建成,朱元璋临幸回宫,马后问有多少学生,回答有几千名。当时有些太学生携带眷属在京,他们没有薪俸,无法养家,马后建议按月发给口粮,元璋接受了,专门设立“红板仓”,存储粮食,发给太学生。此后,“月粮”成为明代学校的一项制度。

明初有个商人沈万三,是“赀钜万万,田产遍吴下”的江南第一大财主(董谷《碧里文存》),据说朱元璋建设南京城,洪武门至水西门一段城墙由他出资修筑。又据说沈万三要求出钱犒赏军队,元璋问他,我有百万军士,你能普遍犒劳吗?他不知收敛,满有把握地说可以每人发给一两银子。这样的人,富可敌国,敢同天子抗衡,激恼了君主,要以乱民的罪名杀掉他。对此,马皇后劝解道:沈万三富是富得出奇,但他没有犯法,也没有谋图造反,杀他没有道理,也不符合法令,还是不杀的好。元璋听了她的话,免沈万三一,把他流放到云南。

对于太医院的医生,马后也照顾他们的利益。马后最后一场病是严重的,元璋命太医诊治,但马后不服药,元璋强要她吃药,她说:如果我吃药无效,你就会杀那些医师,那不等于我害了他们吗!我太不忍心了。元璋希望她医好,就说不要紧,你吃药,就是治不好,我因为你,也不会惩治医生。但是马后还是不用药,以致亡。马后替医生着想竟至不顾自身的治疗。她于洪武十五年(1382),享年52岁。

马皇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得体。当朱元璋在甥馆时,与义父母及其家人;独立成家后,与义子,与丈夫的子女;做皇后以后,与妃嫔,与宫人,与命妇,与朝臣,与娘家,种种关系,料理得妥切,与人关系融洽。她能做到这种程度,重要的在于她按“待人以宽,责己以严”的原则去办事,与他人的矛盾就易于化解。

马皇后的所作所为,赢得了丈夫的尊敬与爱护。她生前,朱元璋褒奖她,比诸历史上的贤后唐太宗长孙皇后,为她父亲起坟立庙;她后,朱元璋不再册立皇后,表示对她的敬重和怀念。这一对同甘苦共患难的夫妇,互相眷恋,互相体贴,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丈夫多妻妾,她的生活还是完满的。

《明史》赞扬马皇后,“母仪天下,慈德昭彰”。

明朝皇帝朱元璋姓朱,那么杀猪行业是怎么规避皇家忌讳的?

所谓“讳名不讳姓”,明朝皇帝姓朱,其实对民间养猪、杀猪、吃猪肉并没什么影响。

过去,为显示尊长、君王的威严,人们说话与行文中都不能直接出现其名。

据说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避讳的惯例,《山海经》中将夏后启写作“夏后开”,不过这些都只是传说而已,真正有据可凭的避讳制出现在周代。

古人需要避讳的对象,主要有四类:帝王、长官、圣贤与长辈。

举例来说,汉光武帝叫做刘秀,为了避讳,秀才在当时被改称“茂才”;孔子名“丘”,清朝时期所有丘姓都改为“邱”姓。

古人虽然讲究避讳,但是讳名不讳姓,对于姓氏一般不进行回避。

公孙丑言: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这里说的非常清楚,古人认为名字都是自己独有的,但姓氏并非如此,是很多人普遍拥有,所以古人避讳的时候,对于与姓氏谐音的事物,往往不进行避讳。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唐朝皇家姓李,所以当时有一条禁令就是不准捕捉与食用鲤鱼,不过这并非明文,唐朝人依旧非常喜欢吃鲤鱼,李白与白居易等人诗中经常出现吃鲤鱼的描写。

明朝皇家姓朱,但对此并没有避讳,猪肉还是很流行。

如果按照李唐皇室规定不准吃鲤鱼,那么明朝时期应该就不准吃猪肉,但实际上,明朝时期并没有这样的相关规定。

首先,自古以来的避讳,都是讳名不讳姓,明朝皇室并没理由在民间避讳“猪”这个字,何况古人将猪往往称作“豕”、“彘”之类,“猪”这个称谓在近代之前并没流行起来。

唯一说因为皇室姓朱而直接受到影响的,是一种矿物,也就是朱砂,毕竟朱砂与“朱杀”同音,皇家还是挺在意的,所以下令改名为红砂。

贪玩的明武宗曾经禁猪,但并非避名讳,而是因为生肖。

在整个明朝时期,基本上就没有因为皇室姓朱而影响到民间杀猪、吃猪肉。

明朝只有在特别时期才会禁屠宰,比如帝后崩逝,马皇后崩逝时,朱元璋就下令在守丧期间禁屠宰,但被禁的不仅仅是猪,而是所有牲畜。

直到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间,这位贪玩的皇帝曾因为自己的生肖是猪,下令不准宰猪与养猪,可因为当时猪肉已非常流行,这条禁令造成了很大的震动,没多久就被废止了。

朱元璋本身就穷苦出身,对于百姓的生活还是非常眷顾的。

在历史上,有两个出身寒微的皇帝,一个是汉高祖刘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人继位之后铲除大臣毫不手软,不过朱元璋对百姓还是很好的。

虽然是做了皇帝,但朱元璋与皇后在宫廷之中依旧生活简朴,马皇后甚至亲自缝补衣物纺织纱线织布,而朱元璋的御膳,每顿饭就是四菜一汤,萝卜白菜与豆腐都在其中。

明朝时期,猪肉逐渐成为了民间百姓饭桌上的肉食主流,对于百姓的生活是很重要的,按照朱元璋的作风,也是不可能为了避讳去禁“猪”,更何况也没有讳姓的规矩。

明朝皇帝的名字,其实民间百姓都用不着太避讳。

古代为了避君王的名讳,改变了很多事物的旧有名称。

比如吴越王钱镠在位时,吴越国的石榴改称“金樱”,而南唐为避南吴太祖杨行密的名字,将蜂蜜改称为“蜂糖”,司马邺登基后,建邺城改名为了建康城,如此种种数不胜数。

不过明朝时期比较特别,由于朱元璋定下的论资排辈与按照五行循环取名的规矩,明朝皇帝的名字大多都使用生僻字,现实中受到影响的事物极少。

尽管明朝皇室姓朱,可因为讳名不讳姓的传统,还有当时猪普遍叫做豕、彘等名字,因此养猪宰猪吃猪肉,并没受到什么影响。

文章标签: # 朱元璋 # 马皇后 # 皇后